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中江掛面製作方法視頻

中江掛面製作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2-13 06:16:19

A. 中江掛面的做法

中江掛面的做法
原料配方:小麥粉(七五粉或八○粉)50公斤清油0.3~0.35公斤食鹽0.35~0.7公斤清水30公斤
製作方法:
1.和面:按配方取主、輔料,將食鹽溶於水中。氣溫高時,鹽和水應略多一些。放入圓桶內和面,攪拌均勻,20分鍾後便可劃條。
2.劃條:將面團從圓桶中取出,放在面板上,揉成方形,劃成10條左右,搓圓,擦上清油,放入圓桶內,蓋上薄膜,一小時左右後,就可抻大條。
3.抻大條:將劃出的條,從圓桶中取出,放在面板上,搓成直徑3厘米左右的大條,將所有的條接成一根,盤成單帽形,放在面板的一端(盤時,每層之間擦少許清油)。待7~8分鍾後再抻小條。
4.抻小條:在面板的另一端放好撲粉2~2.5公斤(麵粉、澱粉各半),將面板上盤好的大條搓成直徑1厘米左右,經過撲粉,盤入圓桶中,每盤完一層,擦少許清油,從邊盤至中心,由中心再盤到邊上,反復進行,直至盤完,蓋上薄膜,待4小時後再上竹。
5.上竹:先將「羊頭」(一種抻長面條的工具)插在圓桶邊緣上,再將兩根面竹插在「羊頭」上。取圓桶中1厘米粗的小條繞在兩根面竹上,每繞三周,要馬上抻一次,抻長夠20厘米左右(因時間長了就抻不動)。然後馬上放入面槽內吊起(一根面竹架在面槽緣上,另一根以面條吊在槽內)。每根面竹相距1厘米,然後蓋上草席,進行發汗1~2小時。
6.掛面:將發汗後的面條取出放在面板上,抖撒一些撲粉,然後將面槽內下端吊著的那根面竹,插入面樁上端的孔內,將面輕輕往下抻,抻至40厘米後,用撲粉分離一次,以免粘結在一起,然後繼續再抻,再分離,抻至80厘米時,從面樁上取下,放在面板上,再抖撒一次撲粉,取下面竹,將面條自然吊在面槽內,發汗1~4小時,即可取出晾面。
7.曬面:將面條從面槽內取出,放在曬坎上的面架上曬干。作法是將面槽內面條,提攏到面架時,將一根面竹插在面架上的第二排孔內,另一端用雙手將面條抻長至160厘米左右,再將下端的一根面竹插在旁邊的一個孔內,這樣反復操作,有十多竹後,站上高凳,將這些面竹取下,插在第三排孔上,邊插邊抻,抻至插入第一批孔為止(如天氣不好,空氣乾燥,不易抻下時,可抻到抻不動為止)。這樣反復進行,直至抻完。晾曬一二小時後,面條成白色,立得起,折得斷,就算曬好了,馬上收回,放在面板上,准備切斷包裝。
8.包裝、保存:將面要切成20厘米長的段,每500克一包,一頭整齊,貼好標簽,放在乾燥、避風之處儲存。

B. 中江手工掛面的介紹

中江掛面是四川省中江縣的漢族傳統名吃之一。味甘色白,柔嫩可口,手工精緻,營養豐富,健脾和胃。起源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外馳名的特產食品。中江掛面細如發絲,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風味獨特,深受人們歡迎,是麵食中一朵「奇葩」。2010年,中江掛面的製作工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C. 中江空心掛面的原料配方

小麥粉(七五粉或八○粉)50公斤 清油0.3~0.35公斤 食鹽0.35~0.7公斤 清水30公斤

D. 手工掛面是怎麼做的

純手工空心掛面味道鮮美可口,煮時耐煮耐泡,綁把成型,攜帶方便,是老、幼及病人、產婦喜愛的方便食品。現將其製作方法簡介如下:

1】和面,春秋兩季每公斤麵粉放食鹽50克左右,夏季放60克左右。冬季放30-40克,食鹽先溶解成鹽水後再和進面中。和面時,不能和得過硬或過軟,要反復用力揉和。直至不粘手,不粘盆為止。

2】醒面,將和好的面進行放置20分鍾;

3】盤條,將和好的面團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快刀將面團劃割成直徑3厘米左右的圓形長條。連續劃割,中途不能停斷,隨之用手來回反復捻搓成直徑1-2厘米的圓條。再將其層層盤入盆中,接著放入食油(每公斤放10克),以防條與條之間相互粘邊。切不可用麵粉替代食油,否則掛面會顯得粗糙。

4】繞條,把兩根65厘米長、一指粗的竹扦固定好。將盤好的面交叉地纏繞在竹扦上。至竹扦繞滿為止。扦與扦之間的距離為35厘米。繞條時用力要均勻。自然有序,最好一氣繞成。一般情況下,1分鍾可繞滿兩根竹扦。每兩根竹扦可繞面條3公斤左右。

5】二次醒面,將繞好得面放入發酵槽中,進行發酵,一般為30分鍾。溫度較低,可延長到5分鍾;溫度高則20分鍾即可。

6】拉條,拉制時要平均用力向外慢慢伸張,拉到80厘米左右時;

7】三次醒面,將拉至80裡面的面雙起,再次放入發酵槽中,一般為30分鍾;

8】上桿,將面條從發酵槽中取出,放置高為2米的架子上;

9】二次拉長,將面從架子上垂直下拉至1.80米長,進行晾曬;

10】下桿,將晾乾的空心面取下;

11】包裝,根據要的規格進行裁切,包裝;

E. 中江掛面的介紹

中江掛面(又稱為中江空心面12)是四川省傳統的漢族麵食小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3,是中外馳名的特產食品,面條細如頭發絲,潔白空心,光滑柔韌,風味獨特。在四川省中江縣眾多的土特產品中,中江的「銀絲掛面」,由於獨特的工藝,符合營養科學的原料搭配,受到食者的歡迎。2010年,中江掛面的製作工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5。

F. 掛面的製作方法

食品用料

手工掛面是以小麥粉添加鹽、鹼、水經手工拉制懸掛乾燥後切製成一定長度的乾麵條。純手工空心掛面味道

再和進面中。和面時,不能和得過硬或過軟,要反復用力揉和。直至不粘手,不粘盆為止。

2)醒面,將和好的面進行放置20分鍾;

3)盤條,將和好的面團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快刀將面團劃割成直徑3厘米左右的圓形長條。連續劃割,中途不能停斷,隨之用手來回反復捻搓成直徑1-2厘米的圓條。再將其層層盤入盆中,接著放入食油(每公斤放10克),以防條與條之間相互粘邊。切不可用麵粉替代食油,否則掛面會顯得粗糙。

4)繞條,把兩根65厘米長、一指粗的竹扦固定好。將盤好的面交叉地纏繞在竹扦上。至竹扦繞滿為止。扦與扦之間的距離為35厘米。繞條時用力要均勻。自然有序,最好一氣繞成。一般情況下,1分鍾可繞滿兩根竹扦。每兩根竹扦可繞面條3公斤左右。

5)二次醒面,將繞好得面放入發酵槽中,進行發酵,一般為30分鍾。溫度較低,可延長到50分鍾;溫度高則20分鍾即可。

6)拉條,拉制時要平均用力向外慢慢伸張,拉到80厘米左右時;

7)三次醒面,將拉至80裡面的面雙起,再次放入發酵槽中,一般為30分鍾;

8)上桿,將面條從發酵槽中取出,放置高為2米的架子上;

9)二次拉長,將面從架子上垂直下拉至1.80米長,進行晾曬;

10)下桿,將晾乾的空心面取下;11)包裝,根據要的規格進行裁切,包裝;

營養價值

手工掛面細如發絲、清如白玉,而且口感好,好看好吃,營養價值也很高,從食補的角度來看,主要有三方面的飲食功效:

1、補血益氣:適宜膚色沒有光華,失去紅潤、手腳冰冷的人群。

2、養陰補虛:補虛損,益精氣,潤肺補腎,用於肺腎陰虛。適宜與久病體虛或是虛勞的補益。

3、增強免疫力:富含維生素E:捕捉破壞細胞的自由基,可以保護細胞膜的完整性,並且增加抗體的數量。

掛面適用於以下幾種人群長期食用:體虛體弱者,如病人、老人、產婦孕婦、小孩,食用可以增強免疫力、益氣補虛。而且掛面易消化,易於食用;美容養顏、滋陰補腎,適合男女性長期食用;

食用方法

速食者,掛面開水煮兩三分鍾即熟,且營養豐富,適合速食。掛面有很多種吃法,做法非常靈活。可以打鹵子吃、夏天可以過熟之後撈出來過涼水做涼面、也可以過涼水之後做麻辣面等等,各種吃法百吃不厭。

G. 中江掛面怎麼做

中江掛面的特點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體因經多次發酵而有微孔,故有「莖直中通」之說,其特別柔嫩易消化也緣於此。中江掛面為手工製作,歷史悠久,傳統工藝獨

中江掛面

特。其特別柔嫩易消化也緣於此。為增加其營養成份,在製作過程中又分別加以韭汁、菠菜汁、雞蛋精、雞蛋黃、朱神砂等製成蛋清面、蛋黃面、硃砂面、翡翠面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中江掛面曾先後數次被省、地、市、縣評為地方優質特色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探親訪友、饋贈親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H. 中江空心掛面的介紹

中江空心掛面是四川省中江縣漢族傳統名吃。手工精製,條細如絲,粗如韭葉,神奇而中空,堪稱一絕。因工藝復雜,受氣候限制,歷代以珍品上貢。它的特點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體因經多次發酵而有微孔,故有「莖直中通」之說,其特別柔嫩易消化也緣於此。現在為增加其營養成份,在製作過程中又分別加以韭汁、菠菜汁、雞蛋精、雞蛋黃、朱神砂等製成蛋清面、蛋黃面、硃砂面、翡翠面等,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中江掛面曾先後數次被省、地、市、縣評為地方優質特色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探親訪友、饋贈親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I. 中江掛面怎麼煮才好吃啊

先把湯做好,看你喜歡的口味做湯,讓後在鍋中放入水,燒開,將面條放入鍋中,開至2-3分鍾,取出面條,放入碗中。

閱讀全文

與中江掛面製作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
東莞治療痤瘡的方法 瀏覽:230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2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
男士戴項鏈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39
雞蛋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1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9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
乾洗衣服的方法和工具技巧 瀏覽:472
食用菌糖製品製作方法 瀏覽:330
如何克服怒氣的方法 瀏覽:946
pro胸肌訓練方法大全集 瀏覽:350
筆記本電腦開機鍵失靈的解決方法 瀏覽:660
如何做爆米花兒童簡單方法 瀏覽:329
嬰兒兩個月不喝奶瓶的解決方法 瀏覽:155
我的世界模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768
熱冷交換方法有哪些 瀏覽:899
牛油果柑的種植方法 瀏覽: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