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0+15等於多少
100+15=115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啦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B. 搭贈 是如何計算的
搭配贈送其實是一種折價銷售行為。
主賣品與贈送品共同實現收入,也就是說,出售一種商品贈送另外的產品實質性質就是兩種產品的組合銷售。
銷售A產品時,附贈B產品,按照AB兩種產品折價確認收入。
借:應收賬款/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人)
結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A產品
B產品
C. 100減15的豎式怎麼列
100-15=85
解題思路:100-15列豎式時,個位十位要對齊來計算,個位上不夠減像向十位百位借,所以100-15=85。
豎式計算方法:
乘法:
一個數的第i位乘上另一個數的第j位
就應加在積的第i+j-1位上。
除法:
如42除以7。
從4開始除〔從高位到低位〕。除法用豎式計算時,從最高位開始除起,如:42就從最高位十位4開始除起;若除不了,如:4不能除以7,那麼就用最高位和下一位合成一個數來除,直到能除以除數為止;如:42除7中4不能除7,就把4和2合成一個數42來除7,商為6。
數學上規定的四則運算順序如下:
1、同級運算在一個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級運算,應當按照從左到右的次序進行運算。這就是說,只含有加減法,或者只含有乘除法的混合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2、一至二級運算
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既含有第一級運算又含有第二級運算,那麼,應先算第二級運算,後算第一級運算。即「先算乘法和除法,後算加法和減法」,簡稱「先乘除,後加減」。
D. 100搭贈20,這個費用率是怎樣核算
搭贈金額是按市場價進行計算。
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
銷項稅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增值稅稅率計算的增值稅額。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
示例:
仰元公司是做植物飲料的,為促進產品銷售,給客戶進行促銷優惠:購買滿10箱搭贈1箱,該飲品的銷售價格為110元/箱,從18年5月累計銷售1000萬箱,搭贈100萬箱,銷售金額11億元。
方案一:銷售合同約定每箱飲品單價為110元每箱,每購足10箱贈送1箱。在向客戶開具發票時,內容為:銷售飲品1000萬箱、含稅單價110元,總價款11億元,贈品不開發票。
其應計銷項稅=11/1.16*16%+1.1/1.16*16%=1.67億元。
方案二:銷售合同約定購買飲品單價為110元/箱,每購超過10箱單價可下降為100元。在向客戶開具發票時,發票內容為:銷售飲品1100萬箱、單價100元,總價款11億元。
其應計銷項稅=11/1.16*16%=1.52億元。
解析:兩種方式達到的銷售效果是相同的,方案二的增值稅稅負要比方案一節約0.15億元,如果仰元公司採取了方案二這種方式,可以通過稅務籌劃節省出0.16億元的利潤。
(4)100搭贈15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分錄處理
方案一:與開具銷售發票正常銷售的產品一同確認銷售收入,確認銷項稅,正常結轉成本,只是在單價上有所體現,單價會低於其他客戶;
方案二:不開具銷售發票確認為樣品費,按銷售單價確認銷項稅;會計處理:借: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方案三:不開具銷售發票確認為營業外支出,按銷售單價確認銷項稅;會計處理:借:營業外支出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E. 充值100送15等於多少折
我可以告訴你是「充85得100」比較賺.請看分析:
你充值了8500元:1.充100送15 那麼你可以購買的商品價格為 8500+85*15=9775
2、充85得100 那麼你可以購買的商品價格為 8500+1500=10000
那麼由上述公式可知結論,充85得100擁有略微的優惠,不過僅僅是一點點,充值了8500才差225元.
F. 100加上15%怎麼算
100.15
G. 100加上20,減去15,....按這樣的方式繼續進行計算,當結果是300時,至少加上( )個20
需要至少加上37個20
H. 100增長百分之十五怎麼算
這個是100*(1+15%)=115
I. 100的15%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百分之也就是100的意思,15就是15,100的15%就是15 100×15%=15 100×0.15=15 笑望採納,謝謝!
J. 求計算方法-假如100件搭13件,出貨總數量是389件,那麼怎麼算出其中計價多少件,搭贈多少件
389÷(100+13)≈3.44
除不盡,舉例有問題
如果繼續計算
就是3.44×100=344
389-344=45
計價344件,搭贈4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