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噴煤管風速計算公式
看了你的問題,我理解為有一根管子,上面開有8.5mm的孔共21個對嗎?!
如果我的說法沒有問題的話,那麼它的計算方法如果下:
風速=380*60/{(8.5/1000/2)^2*3.14*3600*21}
=5318(米/秒).
B. 請教風力的計算方法
根據伯努力公式進行計算,例如垂直於被吹物體的風速為10m/s時,作用在1平方米面積上的垂直風壓為:
p=1/2*rho*v**2
=
0.5*1.225*100
=
61.25
(N/m^2)
F=p*s=61.25*1.0=
61.25
N
總風量.每小時的立方數除3600再除以風管的橫截面積(平方米)所得的數就是風速(每秒米)。
D. 風速的計算公式
風速是測出來的啊...怎麼計算啊~
E. 如何計算風速
流體力學的定義
v=q/st
q為t時間通過垂直於流線的界面s的流體的量
s為垂直於流線的截面積
t為時間
風速(米/秒)
0 - - 平靜 靜煙直上 0.0~0.2 0
1 0.1 0.1 有微波 煙能表示風向,樹葉略有搖動 0.3~1.5 1
2 0.2 0.3 有小波紋,漁船搖動 人面感覺有風,樹葉有微響,旗子開始飄動,高的草和莊稼開始搖動 1.6~3.3 2
3 0.6 1.0 有小浪,漁船漸覺簸動 樹葉及小枝搖動不息,旗子展開,高的草和莊稼搖動不息 3.4~5.4 4
4 1.0 1.5 浪頂有些白色泡沫,漁船滿帆時,可使船身傾於一側 能吹起地麵灰塵和紙張,樹枝搖動,高的草和莊稼波浪起伏 5.5~7.9 7
5 2.0 2.5 浪頂白色泡沫較多,漁船收去帆之一部 樹葉及小枝搖擺,內陸的水面有小波,高的草和莊稼波浪起伏明顯 8.0~10.7 9
6 3.0 4.0 白色泡沫開始被風吹離浪頂,漁船縮帆大部分 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有聲,撐傘困難,高的草和莊稼不時傾伏於地 10.8~13.8 12
7 4.0 5.5 白色泡沫離開浪頂,被吹成條紋狀 全樹搖動,大樹枝彎下來,迎風步行感覺不便 13.9~17.1 16
8 5.5 7.5 白色泡沫被吹成明顯的條紋狀 折毀小樹枝,人迎風前行感覺阻力甚力 17.2~20.7 19
9 7.0 10.0 被風吹起的浪花使水平能見度減小,機帆船航行困難 草房遭受破壞,房瓦被掀起,大樹枝可折斷 20.8~24.4 23
10 9.0 12.5 被風吹起的浪花使水平能見度明顯減小,機帆船航行頗危險 樹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築物遭破壞 24.5~28.4 26
11 11.5 16.0 被風吹起的浪花使水平能見度明顯減小,機帆船遇之極危險 大樹可被吹例,一般建築物遭嚴重破壞 28.5~32.6 31
12 14.0 - 海浪滔天 陸上少見,其摧毀力極大 >32.6 >31
其實,在自然界,風力有時是會超過12級的。象強台風中心的風力,或龍卷風的風力,都可能比12級大得多,只是12級以上的大風比較少見,一般就不具體規定級數了。
風力的分級
風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風的預報包括風速和風向兩項。風速的大小常用幾級風來表示。風的級別是根據風對地面物體的影響程度而確定的。在氣象上,目前一般按風力大小劃分為十二個等級:
在天氣預報中,常聽到如「北風4到5級」之類的用語,此時所指的風力是平均風力;如聽到「陣風7級」之類的用語,其陣風是指風速忽大忽小的風,此時的風力是指大時的風力。
由風矢表示,由風向稈和風羽組成。
風向稈: 指出風的方向,有8個方位。
風羽: 由3、4個短劃和三角表示大風風力,垂直在風向桿末端右側(北半球)
風力等級表
風級符號 名稱 風速(米) 陸地物象 海面波浪 浪高(米)
0 無風 0.0-0.2 煙直上 平靜 0.0
1 軟風 0.3-1.5 煙示風向 微波峰無飛沫 0.1
2 輕風 1.6-3.3 感覺有風 小波峰未破碎 0.2
3 微風 3.4-5.4 旌旗展開 小波峰頂破裂 0.6
4 和風 5.5-7.9 吹起塵土 小浪白沫波峰 1.0
5 勁風 8.0-10.7 小樹搖擺 中浪折沫峰群 2.0
6 強風 10.8-13.8 電線有聲 大浪到個飛沫 3.0
7 疾風 13.9-17.1 步行困難 破峰白沫成條 4.0
8 大風 17.2-20.7 折毀樹枝 浪長高有浪花 5.5
9 烈風 20.8-24.4 小損房屋 浪峰倒卷 7.0
10 狂風 24.5-28.4 拔起樹木 海浪翻滾咆哮 9.0
11 暴風 28.5-32.6 損毀普遍 波峰全呈飛沫 11.5
12 颶風 32.7- 摧毀巨大 海浪滔天 14.0
**註:本表所列風速是指平地上離地10米處的風速值
F. 風機風速計算方法
通常指的風機風量是出風口處的風速,通過查看資料確定其相應風機風量,算出出風口的截面積,通過公式:風速=風量/出風口面積求出所需求的風速。 另一種方式就是通過風速儀測試,這樣比較准確。
G. 風速怎樣計算
與i=√2Icosωt對照可看出 UωC就是電流有效值I,即UωC=I,再把此式與U/R=I對比知;RC=ω=2πf,即1/,ωC=1/R,於是有1/電容電荷q=Cu,設電容電壓u=√2Usin2πft=√2Usinωt,則電容電流i=dq/dt=C/dt=√2UωCcosωt
H. 風速計算公式
風量為V,斷面為s,風速為v
V=s*v
則風速v為760/2.8=271.43m/每分鍾
即風速約為每分鍾271.43m
I. 風量的計算方法,風壓和風速的關系
風速測量一般會用風速測量計,常見的風速計有風杯風速計、螺旋槳式風速計、熱線風速計和聲學風速計,風速測量機可以較准確的測量風速,風量=風速和風道截取面積的成績。所以在風道截取面積相同情況下,風速越大,風量也就越高。
風量風速越高,系統受到的阻力也就越大,風量風速越小,阻力越小,它不是絕對值,是受到當時黨課風量風速的變化而變化的。風機產生的風壓和風量之間可以相互轉換但風機遇到的阻力越大,出風量。
公式:wp=0.5·ro·v² 。其中wp為風壓[kN/m²],ro為空氣密度[kg/m³],v為風速[m/s]。
推導過程:
其中wp為風壓[kN/m²],ro為空氣密度[kg/m³],v為風速[m/s]。
由於空氣密度(ro)和重度(r)的關系為 r=ro·g, 因此有 ro=r/g,使用公式可得:wp=0.5·r·v²/g 。
此式為標准風壓公式,在標准狀態下(氣壓為1013 hPa, 溫度為15°C),重度r=0.01225[kN/m³],緯度為45°處的重力加速度g=9.8[m/s²],我們得到:wp=0.5·ro·v² 。
(9)風速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風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因此,風的預報包括風速和風向兩項。風速的大小常用風級來表示。風的級別是根據風對地面物體的影響程度而確定的。在氣象上,一般按風力大小劃分為十七個等級。
在天氣預報中,常聽到如「北風4到5級」之類的用語,此時所指的風力是平均風力;如聽到「陣風7級」之類的用語,其陣風是指風速忽大忽小的風,此時的風力是指大時的風力。
其實,在自然界,風力有時是會超過12級的。象強台風中心的風力,或龍卷風的風力,都可能比12級大得多,只是12級以上的大風比較少見,一般就不具體規定級數了。
最高紀錄
颶風約翰是中太平洋有紀錄以來的第三個五級颶風,並創下該海域最高的風速紀錄,達280公里/小時。自1994年起,只有颶風伊歐凱在中太平洋達到五級颶風的強度,它與吉爾瑪一樣,擁有比約翰更低的氣壓但較慢的風速。
台風溫黛橫過本港時的強度相當於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熱帶氣旋分級中的二級台風,當時維多利亞港一度錄得的平均風力達133公里/小時,最高陣風259公里/小時,而大老山亦錄得時速284公里/小時的陣風紀錄。
台風泰培是地球紀錄上最強的熱帶氣旋台風。目前最高風速的熱帶氣旋是2013年西北太平洋的台風海燕,平均風速達每小時315公里。
地球表面最快的「正常的」風速達到372公里/小時,這是1934年4月12日在美國新罕布爾什州的華盛頓山記錄的,但是1999年5月在俄克拉荷馬州發生的一次龍卷風中,研究人員測到的最快風速達到了513公里/小時。
J. 風速與風量是怎麼換算的
風速與風量換算公式:L=3600*F*V
式中:F——風口通風面積m2
V——測得的風口平均風速(m/s)
計算排風機出口的風量,風速,管道直徑:管徑D(m);風速U(m/s);風量Q(m3/h);S截面積(m)。L管道長度(m)D=√{4Q/(3.14U3600)}U=Q*4/{(D/2)^2*3.14*3600}。
排風機出口風量由吸風口風量決定,而吸風口風量由房間排風量和設備排風量決定在知道出風口風量前提下,看選擇哪個型號的風機,可以知道他出風口規格,從而算出出風風速至於管道直徑,在已知風量情況下,看選取的管內風速而定。
風量是指風冷散熱器風扇每分鍾送出或吸入的空氣總體積,如果按立方英尺來計算,單位就是CFM;如果按立方米來算,就是CMM,散熱器產品經常使用的風量單位是CFM。
在散熱片材質相同的情況下,風量是衡量風冷散熱器散熱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顯然,風量越大的散熱器其散熱能力也越高。這是因為空氣的熱容是一定的,更大的風量,也就是單位時間內更多的空氣能帶走更多的熱量。當然,同樣風量的情況下散熱效果和風的流動方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