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肱二頭肌4級的肌力評定方法視頻

肱二頭肌4級的肌力評定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3-10-17 02:20:43

1. 肌力是怎樣分級的,有哪些鍛煉的方法

在醫學上,根據肌肉的不同狀態,可將肌力可劃分為五級。鍛煉肌力的方法有很多,重點就在於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肌力分類

0級肌力屬於最差的肌肉狀態。這種情況下,肌肉基本沒有收縮,可以斷定為是完全癱瘓狀態。1級肌力說明肌肉有輕度的肌肉收縮,但不能夠產生關節運動。而2級肌力又能分為三種,主要區別在於是否能夠抗引力,以及在抗引力狀況下能否完全運動。3級肌力同樣分為3種,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抗引力並在抗引力時是否能夠有完全運動幅度。到了4級肌力,說明我們的肌肉在中度抗阻時能有完全運動幅度,到了5級肌力時,說明我們在抗最大阻力時能夠有完全的運動幅度。最後最為重要的一點,鍛煉肌肉需要我們經常保持只有通過長期系統的訓練,我們才能不斷地增強肌肉的力量與耐力。但是要切記不能夠進行超負荷訓練,導致我們的肌肉纖維流失。

2. 肌力測試方式主要有哪幾種方式

肌力測試方式主要有徒手肌力檢查和器械檢查。

一、徒手肌力檢查

徒手肌力檢查是檢查者用自己的雙手,憑借自己的技能和判斷力,按照一定標准,通過觀察肢體主動運動的范圍以及感覺肌肉收縮的力量,來判斷肌力是否正常及其等級的一種檢查方法。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代表肌肉收縮的耐力。

臨床常用的手法檢查及肌力分級法系K.W.Lovett於1916年提出,以後具體操作續有修改,但其原則未變。此法使受試肌肉在一定的姿位下作標準的測試動作,觀察其完成動作的能力。由測試者用手施加阻力或助力。

二、器械檢查

在肌力超過3級時,為了進一步做較細致的定量評定,須用專門器械作肌力測試。根據肌肉的不同的收縮方式有不同的測試方式,包括等長肌力檢查、等張肌力檢查及等速肌力檢查。

常用方法如下:

1、等長肌力檢查

在標准姿位下用測力器測定一個肌肉或肌群的等長收縮(isometric contraction)肌力。

2、等張肌力檢查。

即測定肌肉進行等張收縮使陵沒關節作全幅度運動時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作1次運動的最大阻力稱1次最大阻力,完成10次連續運動時能克服的最大阻力(10RM),測定時對適宜負荷及每次測試負荷的增加量應有所估計。

避免多次反復測試引起肌肉疲勞,影響測試結果。運動負荷可用啞鈴、砂袋、砝碼可定量的負重練習器進行。此尺斗納法在康復醫學中應用較少。

3、等速肌力檢查

用帶電腦的Cybex型等速測力器進行。測試時肢體帶動儀器的杠桿作大幅度往復運動。運動速度用儀器預先設定,肌肉用銷友力不能使運動加速,只能使肌力張力增高,力矩輸出增加。

此力矩的變化由儀器記錄,並同步記錄關節角度的改變,繪成雙導曲線,並自動作數據記錄。這種等速測試法精確合理,能提供多方面的數據,已成為肌肉功能檢查及其力學特性研究的良好手段。

(2)肱二頭肌4級的肌力評定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肌力是指肌肉或肌群產牛張力,導致靜態或動態收縮的能力,也可將其視為肌肉收縮所產生的力量。肌力測定是康復評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肌肉功能評定的重要方法。

一般均將肌力分為以下0--5級,共六個級別:

0級 完全癱瘓,測不到肌肉收縮。

1級 僅測到肌肉收縮,但不能產生動作。

2級 肢體能在床上平行移動,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離床面。

3級 肢體可以克服地心引力,能抬離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級 肢體能做對抗外界阻力的運動,但不完全。

5級 肌力正常。

評定的目的及意義 :

1、肌力評定可以幫助判斷有無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圍與程度。

2、發現導致肌力低下的原因。

3、為制定治療、訓練計劃提供依據。

4、檢驗治療、訓練的效果。

與肱二頭肌4級的肌力評定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圖片的選擇方法 瀏覽:36
小米怎麼做好吃又簡單方法 瀏覽:888
財產轉移常用方法 瀏覽:488
市政工程建築材料檢測標准及取樣方法 瀏覽:868
美甲套裝使用方法 瀏覽:19
喘岔氣了怎麼辦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81
勾股定理的教學方法及其依據 瀏覽:814
煤炭水份測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878
營銷策劃的常用四種方法 瀏覽:81
丹字用什麼方法如何識記 瀏覽:792
新生兒腦部積水治療方法 瀏覽:116
大熱熔管連接方法 瀏覽:584
農網絕緣導線連接方法 瀏覽:668
孩子怎麼分享學習方法 瀏覽:194
玻璃吊頂有幾種安裝方法 瀏覽:916
勞動實踐方式方法課題研究的依據 瀏覽:444
社會學研究的方法體系之間的關系 瀏覽:211
結晶石鑒定最簡單方法 瀏覽:311
下水器的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291
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