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隧道路面橫坡計算方法

隧道路面橫坡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8 14:22:51

1. 公路中橫坡應如何計算

公路中橫坡的計算方法

就用兩者的高差除以水平距離,即得到坡度值,都是用百分比表示的。

公路中橫坡的比率:

1、一般基地車行道的橫坡宜為1.5~2.5%;

2、基地人行道的橫坡宜為1.5~2.5%;

3、人行道橫坡宜採用單面坡,橫坡度為:1%~2%。

通常的要求是小於等於3%,橫坡的設計一般是出於雨天排水考慮。橫坡度的大小視水流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及縱坡的不同而不同。綠化帶的橫坡不宜過大,過大會沖動種植的土壤。道路縱坡較大的應取較小的值。

(1)隧道路面橫坡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路面橫坡設計有以下要點:

(1)道路橫坡應根據路面寬度、路面類型、縱坡及氣候條件綜合確定。

(2)快速路主路、輔路路面橫坡應採用單面直線坡。

(3)一般道路縱坡較大時,橫坡度宜取小值;縱坡度小時宜取大值;嚴寒冰凍乾旱地區橫坡度宜取小值。

2. 道路橫坡/縱坡分別是什麼意思雙向橫坡又是什麼分別應該怎麼計算路堤邊坡指的是什麼

分析如下:

1、道路橫坡:是以道路橫斷面為視角,道路中心或一端到另一端的坡度。作用是使人行道、車行道與綠化帶上的雨水通暢地流入街溝。

(2)隧道路面橫坡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道路橫坡

城市道路橫坡車行道的橫斷面形狀可以作成單向坡面或雙向坡面,形成路拱。路拱型式有拋物線型、直線型、折線型和復合型。其功能是利於行車、排水和建築三個方面。從車行道邊緣到路拱頂線的髙度稱為拱高,車行道的橫向平均坡度,稱為路拱橫坡。

路拱橫坡按不同路面類型選擇:高級路面一般1%〜2%,次高級路面1.5%〜2.5%,碎礫石等粒料路面2.5%〜3.5%。又稱「路拱橫坡」。

對無中央分隔帶的道路是指路拱兩側直線部分的坡度,對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是指路面與中央分隔帶交界處及路面邊緣與路肩交界處兩點的高程差與水平距離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路基邊坡

為保證路基穩定,在路基兩側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叫邊坡。

路基邊坡坡度的大小,取決於邊坡的土質、地質構造(路塹)及水文條件等自然因素和邊坡的高度。在陡坡或填挖較大的路段,邊坡坡度不僅影響到土石方工程量和施工的難易,而且是路基整體穩定性的關鍵。

因此,確定邊坡坡度對於路基的穩定性和工程的經濟合理性至關重要。一般路基的邊坡坡度可根據多年工程實踐經驗和設計規范推薦的數值確定 。

3. 路面坡度怎麼算

坡度=高差/水平距離,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坡度比就是坡度,只是不用百分比表示,而直接用比值表示,一般用於坡度較大的坡度。一般的路的縱坡和橫坡都用坡度(即是百分比),而邊坡度、擋牆等構造物的坡度多用坡度比表示,如,1:1。5,4:1(1:0。25),1:0。5等。

4. 公路路基橫坡標高計算公式

用設計的道路中心線高程

路面結構層厚度=路基中心線高程;
用設計的路面橫坡度*寬度=路中心線與路外緣高差;
路基中心線高程

路中心線與路外緣高差=路基外緣高程。

5. 用皮尺丈量計算路面的橫坡度

理論上是可行的,即先量出路面(分雙向橫坡和單向橫坡二種)的橫向水平寬度,和橫向實際寬度(隨路面坡度走),然後依據三角函數法計算,得出路面橫向高底差,即可知路面坡度。

但是(為什麼我要說但是呢),實際上由於路面橫坡較小(多為千分之幾),測量誤差等,根本無法算出正確的坡度。

6. 路基施工時,橫坡是如何計算的

橫坡【cross slope】指的是路幅和路側帶各組成部分的橫向坡度。指路面、分隔帶、人行道、綠化帶等的橫向傾斜度。以百分率表示。
一般城市規劃和道路設計時,會對路面、分隔帶、人行道等設計一個橫坡;一般基地車行道的橫坡宜為1.5~2.5%;基地人行道的橫坡宜為1.5~2.5%。
通常的要求是小於等於3%
橫坡的設計一般是出於雨天排水考慮!
人行道橫坡宜採用單面坡,橫坡度為:1%~2%

閱讀全文

與隧道路面橫坡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伽瑪刀治療方法 瀏覽:555
海螺怎麼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407
血管堵塞如何疏通方法 瀏覽:741
陽暑解決方法 瀏覽:938
用什麼方法豐胸最好 瀏覽:4
三叉神經疼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呢 瀏覽:133
懷孕流血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772
有什麼方法才能脫毛 瀏覽:367
強直性脊柱炎什麼方法最治療最好 瀏覽:897
建模模擬常用方法 瀏覽:885
幫我找個簡單的疊穿方法 瀏覽:739
課程思政是教學方法還是手段 瀏覽:737
花捲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79
安全帶與手機的連接方法 瀏覽:347
汽車空調膨脹閥檢測和維修方法 瀏覽:812
兒童食用酸棗仁的方法 瀏覽:632
用阿膠塊如何使用製作方法 瀏覽:17
退燒葯的使用方法 瀏覽:502
怎樣矯正兒童駝背鍛煉方法 瀏覽:968
在線煙氣檢測方法 瀏覽: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