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計算方法 > 五年級上冊數學計算方法題分析

五年級上冊數學計算方法題分析

發布時間:2022-05-21 11:31:08

1. 五年級上冊數學小數簡便計算方法哪些

五年級上冊數學小數簡便計算方法有如下:

1、24.6-3.98/1+5.4-6.02

解析:此題利用加法交換結合律,湊整再計算。

24.6-3.98+5.4-6.02

=(24.6+5.4)-(3.98+6.02)

=30-10

=20

2、27×17/26

解析:此題先用加法分配律,把27轉換成(26+1),再利用乘法結合律,使得運算簡便。

27×17/26

=(26+1)×17/26

=26×17/26+1×17/26

=17+17/26

=17又17/26

3、528-99

解析:利用湊整法和減法結合律計算,先利用湊整法把99變換為(100-1),再運用a-b-c=a-(b+c)來簡便計算。

528-99

=528-(100-1)

=528-100+1

=428+1

=429

4、1.2×2.5+0.8×2.5

解析:運用提取公因數的方法,公式:ac+ab=a(b+c),提取公因數2.5,1.2和0.8相加正好湊整數,使得運算簡便。

1.2×2.5+0.8×2.5

=(1.2+0.8)×2.5

=2×2.5

=5

5、2.96×40

解析:此題先利用乘法分配律,把2.96×40轉換成29.6x4,再利用乘法結合律來簡便計算。

2.96×40

=29.6x4

=(30-0.4)x4

=30×4+0.4×4

=120-1.6

=118.4

2.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重難點

第一單元: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重點: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

2、小數乘小數------重點: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3、積的近似數------重點:會用「四捨五入」法取積是小數的近似數。難點:根據實際情況取近似值。

4、連乘、乘加、乘減------重點: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解決問題中出現的解題思路。

5、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重點: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

第二單元:小數除法。

1、小數除以整數------重點: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難點:讓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是如何確定的。

2、一個數除以小數------重點:掌握除數是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商的近似數------重點:求商的近似數時,商中的小數位數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

4、循環小數------重點: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會用簡便方法讀寫循環小數。難點:怎樣判斷除得的商是循環小數。

5、解決問題------重點: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步驟。

第四單元:簡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數------重點:會用字母表示數、運算定律及計算公式。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及數量關系------重點: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

3、方程的意義------重點: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4、解方程------重點: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解比較簡單的方程的方法。

5、稍復雜的方程(一)------重點:學生自主探索通過列方程解決較復雜應用題的方法。

6、稍復雜的方程(二)------重點:分析數量關系。難點:列方程和解方程。

7、稍復雜的方程(三)------重點:正確設未知數,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並解決問題。

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

1、可能性------重點:理解掌握可能性的意義,用分數表示可能性。

2、中位數------重點: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掌握求中位數的方法,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及所要分析的問題選擇適當的統計量。

3、鋪一鋪------重點:認識密鋪,知道哪些圖形可以密鋪。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1、數學廣角(一)------重點:學會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並能對搜集的信息進行分析,發現生活中數字編碼所反應的信息。

2、數學廣角(二)------重點:使學生能利用規律根據實際需要設計編碼,運用所學的知識給全校學生編碼,給班級圖書編號。

3. 五年級數學試卷分析怎麼

一、從卷面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基礎知識,通過填空、判斷、選擇、口算、列豎式計算和畫圖以及操作題的檢測。第二類是綜合應用,主要是考應用實踐題。 無論是試題的類型,還是試題的表達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師的別具匠心的獨到的眼光。試卷能從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入手,細致、靈活地來抽測每冊的數學知識。打破了學生的習慣思維,能測試學生思維的多角度性和靈活性。
二、學生的基本檢測情況如下:總體來看,學生都能在檢測中發揮出自己的實際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優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識中,填空的情況基本較好。應該說題目類型非常好,而且學生在先前也已練習過,因此正確較高,這也說明學生初步建立了數感,對數的領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學生良好思維的培養就在於做像這樣的數學題,改變以往的題目類型,讓學生的思維很好的調動起來,而學生缺少的就是這個,以致失分嚴重。
2、此次計算題的考試,除了一貫有的口算、遞等式計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學生自主編題、用不同方法計算的題型,通過本次測驗,我認識到學生的計算習慣真的要好好培養。
3、對於應用題,培養學生的讀題能力很關鍵。自己讀懂題意,分析題意在現在來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學生因為缺少這種能力而在自己明明會做的題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還有平時應該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從自己的操作中學會靈活運用知識。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後的教學建議
從試卷的方向來看,我認為今後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進:
1、立足於教材,紮根於生活。教材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滲透教材的重點、難點,不忽視有些自己以為無關緊要的知識;又要在教材的基礎上,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而且在高段數學的教學上要有意識地與初中數學接軌。
2、教學中要重在凸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尤其是在應用題的教學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讓他們自己來分析題目,設計解題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編題等訓練,讓有的學生從「怕」應用題到喜歡應用題。
3、多做多練,切實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要學生說題目的算理,也許不一定會錯,但有時他們是憑自己的直覺做題,不講道理,不想原因。這點可以從試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來。學生排除計算干擾的本領。。
4、關注生活,培養實踐能力加強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系,讓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多做一些與生活有關聯的題目,把學生的學習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會,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關注過程,引導探究創新。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自覺發現新知、發現規律的能力。這樣既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探索的科學方法。讓學生的學習不僅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

4.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便計算題的幾種類型

明確三點:

1、一般情況下,四則運算的計算順序是:有括弧時,先算括弧裡面的;只有同一級運算時,從左往右;含有兩級運算,先算乘除後算加減。

2、由於有的計算題具有它自身的特徵,這時運用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過程簡單,同時又不容易出錯。

加法交換律:a+b=b+a 乘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3、注意對於同一個計算題,用簡便方法計算,與不用簡便方法計算得到的結果相同。我們可以用兩種計算方法得到的結果對比,檢驗我們的計算是否正確。

一、變換位置

當一個計算題只有同一級運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減運算)又沒有括弧時,

我們可以「帶符號搬家」 。

「符號搬家」 : ——根據: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率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練習:

12.06+5.07+2.94 25×7×4 125÷2×8 30.34-10.2+9.66

102×7.3÷5.1 34÷4÷1.7 7×3÷7×3

二、加括弧

根據:加法結合律 a+b+c=a+(b+c) a+b-c=a +(b-c),

a-b+c=a-(b-c) a-b-c= a-( b +c)

根據:乘法結合律

a×b×c=a×(b×c) a×b÷c=a×(b÷c) a÷b÷c=a÷(b×c)

三、去括弧(註:去掉括弧是添加括弧的逆運算)

a+(b+c)= a+b+c a +(b-c)= a+b-c

a÷b×c=a÷(b÷c) a- (b-c)= a-b+c a-( b +c)= a-b-c

a×(b×c) = a×b×c 0.25×(4×1.2) 1.25×(213×0.8)

a×(b÷c) = a×b÷c 1.25×(8÷0.5)

a÷(b×c) = a÷b÷c 46÷(4.6×2)

a÷(b÷c) = a÷b×c 4÷(6÷0.25)

四、乘法分配律的兩種典型類型

1、括弧里是加或減運算,與另一個數相乘,注意分配

(40+8)×25 24×(2+10) 125×(8+80)

86×(1000-2) 36×(100+50) 15×(40-8)

2、注意相同因數的提取。

0.92×1.41+0.92×8.59 1.3×11.6-1.6×1.3

五、一些簡算小技巧

1、巧借,可要注意還哦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嘛。

9999+999+99+9 4821-998

2、分拆,可不要改變數的大小哦

3.2×12.5×25 1.25×88 3.6×0.25

3、注意構造,讓算式滿足乘法分配律的條件。

2.6×9.9 98×3.27+6.54

101×2.17-2.17 3.8×9.9+0.38

5. 如何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1.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的不同角度的練習。我們可以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入數學應用題中,數學學習同語文學習一樣,需要給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背景才能更有效地展開課堂教學。在小數數學階段,雖然數學的整體難度不大,但是涉及到的內容分支卻非常多,基本涵蓋了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數學計算、幾何計算、分數計算等,信息量還是非常大。同時,小學生的特點是比較好動,如果教學方式太過枯燥就不容易讓學生理解。數學也應該是生動形象具體的,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給學生演示當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如在學習了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小數乘法》《小數除法》以後可以提問學生,給一段公路鋪瀝青,2.5小時鋪50米,照這樣計算,鋪350米需要多少小時?通過學生對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鍛煉了學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以及列式計算的能力,因此比簡單的50÷2.5這種計算題更加有助於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學中,可利用學生好動,好勝的心理,設計一些數學游戲,如:開火車,奪紅旗,數學轉盤,撲克游戲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靈活變通,舉一反三。
在計算教學中,我們要對各種題型讓學生學會靈活變通,舉一反三;比如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數學廣角里的《植樹》問題,課本上的內容比較簡單,而我們需要將植樹問題可以演變成各種提問比如:
(1)求棵數:有一條長16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兩側從頭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樹,需多少棵樹苗?
(2)求間距:在一條長250米的路兩旁栽樹,起點和終點都栽,一共栽了101棵,每兩棵相鄰的樹之間的距離都相等,你知道是多少米嗎?
(3)求全長:在一段公路的一邊栽95棵樹,兩頭都栽,每兩棵樹之間相距5米,這段公路全長多少米?
(4)封閉圖形:一個圓形水池周圍每隔2米栽一棵柳樹,共栽40棵,水池的周長是多少米?
通過各種對比,讓學生能夠觸類旁通,真正抓住掌握題干中有用的已知條件,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把解題過程作為最重要的授課內容,讓學生在過程中知道是如何思考的,以及為什麼要這樣思考,然後對比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提高其邏輯能力,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3.運用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效率。
小學生的潛能是需要老師去引導激發,尤其是在思維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上更是如此。在小學五年級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解答問題的清晰思路,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對題目的認真研讀。在計算教學中適當採用簡便計算,讓學生掌握規律性的知識,注重歸納和總結。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簡便演算法的運用。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學上冊小數乘法練習中,9.5×11,這樣的計算題,很多學生仍按原來的計算方法,運用列豎式和乘法口訣進行繁瑣的運算,雖然結果也是正確的,但是在時間和精力上都是一種浪費。所以可以利用簡便演算法,例如剛才的例子就可以通過將11分解成10加1,然後用9.5分別去乘,將結果相加就可以准確的計算出結果。當然了,如果考試中時間充足,可以用列豎式進行驗算,提高准確率。對於小學生來說,學數學的一個很大誤區在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是非常常見的錯誤。僅僅從對數的運算上,我們看到了觸類旁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想快速計算出數值,要會估計,要會判斷,還要學會驗算,還要會熟練移動小數點。
4.抓住細節,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很多中等成績的學生,往往是計算比較馬虎,缺乏驗算自查能力,細節決定成敗,要學生提高計算能力,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比不可少的,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從點滴抓起,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讀題,認真獨立完成作業。不輕易問別人或急於得到結果。而且要讓學生樹立「會做的題一定不能錯」的思想。平時作業要做到認真、書寫工整。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輕松將計算方法和步驟以及思路記錄下來,防止錯寫數字和運算符號。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演算時要用草稿紙的習慣,並書寫清楚,方便檢查。驗算習慣可以讓平時的作業正確率大大提高。驗算有很多種方法,其中,由逆運算來進行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當然了,數學題目中很多是可以一題多解的,計算時可以採用多種方法,提高准確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題型的靈活變通,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計算過程中運用簡便的計算方法,提高運算效率,同時培養學生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6. 五年級上冊數學簡便計算有哪些

五年級數學上冊簡便計算是如下:

1、24.6-3.98+5.4-6.02

解析:此題利用加法交換結合律,湊整再計算。步驟如下:

24.6-3.98+5.4-6.02

=(24.6+5.4)-(3.98+6.02)

=30-10

=20

2、27×17/26

解析:此題先用加法分配律,把27轉換成(26+1),再利用乘法結合律,使得運算簡便。步驟如下:

27×17/26

=(26+1)×17/26

=26×17/26+1×17/26

=17+17/26

=17又17/26

簡便計算方法:

1、在同級運算中,可以任意交換數字的位置,但要連著前面的符號一起交換。(加法或乘法交換律)

2 、在同級運算中,加號或乘號後面可以直接添括弧,去括弧;減號、除號後面添括弧,去括弧,括弧裡面的要變號。(加法或乘法結合律)

3、湊一法,湊十法,湊百法,湊千法:「前面湊九,末尾湊十」。

必記:25找4湊100,125找8湊1000 (湊整思想)。

7. 簡便計算方法五年級上冊

五年級數學簡便方法計算

一般在計算中,題乾的要求是:能簡算的要簡算。如果式子中有分母相同的分數,結合起來可以湊整或者可以口算,那麼可以通過交換律和結合律將這樣的分數放在一起。但是要特別注意去括弧和加括弧時,只有在括弧前面是「—」號時變號。當同學們不肯定時,請勿簡算,按照運算順序(①只有加減,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②有小括弧的,先計算小括弧裡面的)進行計算即可。

2五年級數學簡便方法

加括弧法:當一個計算題只有加減運算又沒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在加號後面直接添括弧,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加還是加,是減還是減。但是在減號後面添括弧時,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加,現在就要變為減;原來是減,現在就要變為加。(即在加減運算中添括弧時,括弧前是加號,括弧里不變號,括弧前是減號,括弧里要變號。)四年級下數學簡便運算:a+b+c=a+(b+c), a+b-c=a +(b-c), a-b+c=a-(b-c),a-b-c= a-( b +c);

當一個計算題只有乘除運算又沒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在乘號後面直接添括弧,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乘還是乘,是除還是除。但是在除號後面添括弧時,括到括弧里的運算,原來是乘,現在就要變為除;原來是除,現在就要變為乘。(即在乘除運算中添括弧時,括弧前是乘號,括弧里不變號,括弧前是除號,括弧里要變號。)a×b×c=a×(b×c), a×b÷c=a×(b÷c), a÷b÷c=a÷(b×c),a÷b×c=a÷(b÷c)

3五年級數學簡便方法

去括弧法:當一個計算題只有加減運算又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將加號後面的括弧直接去掉,原來是加現在還是加,是減還是減。但是將減號後面的括弧去掉時,原來括弧里的加,現在要變為減;原來是減,現在就要變為加。(現在沒有括弧了,可以帶符號搬家了哈) (註:去掉括弧是添加括弧的逆運算)a+(b+c)= a+b+c a +(b-c)= a+b-c a- (b-c)= a-b+ca-( b +c)= a-b-c

當一個計算題只有乘除運算又有括弧時,我們可以將乘號後面的括弧直接去掉,原來是乘還是乘,是除還是除。但是將除號後面的括弧去掉時,原來括弧里的乘,現在就要變為除;原來是除,現在就要變為乘。(現在沒有括弧了,可以帶符號搬家了哈) (註:去掉括弧是添加括弧的逆運算)a×(b×c) = a×b×c, a×(b÷c) = a×b÷c, a÷(b×c) =a÷b÷c , a÷(b÷c) = a÷b×c

4五年級數學簡便方法

提取公因式:這個方法實際上是運用了乘法分配律,將相同因數提取出來,考試中往往剩下的項相加減,會出現一個整數。注意相同因數的提取。例如:0.92×1.41+0.92×8.59= 0.92×(1.41+8.59)。借來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這個方法的含義。用此方法時,需要注意觀察,發現規律。還要注意還哦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考試中,看到有類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個非常好計算的整數的時候,往往使用借來借去法。例如:9999+999+99+9=9999+1+999+1+99+1+9+1—4

拆分法:顧名思義,拆分法就是為了方便計算把一個數拆成幾個數。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還要注意不要改變數的大小哦。例如:3.2×12.5×25=8×0.4×12.5×25=8×12.5×0.4×25加法結合律:注意對加法結合律(a+b)+c=a+(b+c)的運用,通過改變加數的位置來獲得更簡便的運算。例如:5.76+13.67+4.24+6.33=(5.76+4.24)+(13.67+6.33)

8. 小學五年級數學的卷面分析。

小學五年級數學的卷面分析分為以下四個板塊:
1、對試卷的評價
2、試題分析
3、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
4、今後的改進措施
例如:
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期末試卷分析
一、對試卷的評價:
測試卷以課程標准為依據,緊扣新課程理念,從概念、計算、應用三方面考查學生的雙基、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試題做到了不偏、不難、不怪,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增加靈活性,考出了學生的真實成績和水平,增強了他們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另外,試題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開放性,給學生留有自由選擇解決問題的空間。
二、試題分析:
第一大題:填空。
此題共有10個小題,考察內容覆蓋面廣、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學生對教材中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及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
第二大題:判斷題。
此題包括5個小題,這五個小題出得較好,能考察學生的能力,特別是第1個小題,這個題如果學生不去認真觀察,不去動腦想,就很容易錯誤。
第三大題:選擇題。
此題考察了學生的思維靈活的能力,平時學生會計算,但題意稍微變化,就容易出錯。如:第5題,有學生選擇答案(C),此題也為教師們敲了警鍾,教學不能太死板,要靈活多樣,在發展學生的思維上下功夫。
第四大題:計算。
此題出錯不多,大部分同學對基本計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過程中,有馬虎、不認真現象。
第五大題:操作題。
這個題考察學生兩個方面,一個是觀察能力,另一個考察學生面積計算公式。學生答得不是很好,平時教學中應多讓學生面積公式的區別。
第六大題:解決問題
此題共有5個小題。此題是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並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生活應用能力,如:第3、4小題,這兩題都貼近實際生活,學生很感興趣,所以做這樣的題,需要特別認真。但是涉及分數應用題得分率不高。
三、對學生學習狀況的分析:
從總體而言,大部分學生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較好,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較弱。表現在選擇題第5、6題,操作與探索第2題,解決問題第4、5題,學生正確率太低。
1、計算部分。第一題是直接寫出得數。本小題的正確較高,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得到相應的分數。第二題是脫式計算,大部分學生全對,少數學生存在不約分和做錯的情況,極個別學生的計算過不了關,扣分太多。第三題是解方程,大部分學生會對,少數學生還存在格式問題,如連等。
2、概念部分:學生對於於數學基礎知識的題型,正確率較高。如填空部分的第1-4小題,選擇的1、2小題,得分較好,只有少數學生有個別的錯誤。出現問題較多的是填空部分的第7、8、9、11小題和選擇的5、6小題,學生沒有認真讀題,失分比較多,特別是選擇的5、6小題,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所以失分嚴重。
3、操作與探索。本題失分較多,原因是學生不能認真地審題,讀題不夠細致,不能靈活運用知識去解決,學生只知道3公頃的1/5是3/5公頃,但要在長方形中去表示3/5公頃時卻不能理解,所以操作與探索1的第2小題失分嚴重。
4、解決實際問題。這部分試題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而且對學生思維問題的嚴密性要求較高,學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學生整體分析數學試題的能力弱,失分明顯較多。解決問題第3、4、5題失分較多,就是因為學生沒有整體把握題目給我們的信息;並且考查了學生綜合分析理解與空間想像能力,超出大部分學生的基本能力范圍,導致學生錯誤。這一點是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值得注意的。
四、今後的改進措施: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大家都認同的教學教育理念。在今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做到:

1、立足教材,紮根生活。認真鑽研教材,從生活數學做起,努力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自信心和興趣。是我們的教學之本,在教學中,我們既要以教材為本,扎扎實實地把數學基礎知識夯實,又要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用數學解決生活的問題。
2、重視過程,培養能力。結果重要,但過程更重要。能力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發展的。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教師應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針對學習弱勢群體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低進高出,用數學的美麗吸引他們。尤其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展示,讓他們自己來分析問題,設計解決的策略,提高教學的效度。多做多練,重視聯系生活實際,拓展思維,靈活的把知識轉化成技能。
3、加強基礎,強化習慣。重視數學基礎,加強數學基本功訓練是學好數學的法寶。如:口算、速算、計算中的巧算,常用數值的強記等。另外就是要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查漏補缺,科學編制一些簡易又能強化學習結果的材料,給學生解題設置一些障礙,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解決這些問題不定時地進行檢測、評估、矯正。同時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如; 估算、驗算、認真審題、檢驗方法等。
4、「雙基」引路,探究創新。結合學生實際進行訓練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著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培養自覺發現新知、發現規律的能力。這樣既能使學生對知識有深層次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探索的科學方法。讓學生在積極的動腦、動手、動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拓寬了知識的廣度,又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關注生活,培養實踐能力。加強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系,讓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多做一些與生活有關聯的題目,把學生的學習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會,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9. 五年級上學期簡算脫式怎麼算

【解析】本題考查簡便脫式的計算方法。
(一)五年級脫式簡便計算方法步驟及舉例簡述如下:
1、在兩個數a、b同時乘以或者除以相同數c,然後進行加減的時候,可以先加減a、b這兩個數,然後再與c進行乘除計算,如下:
0.5÷2-0.15÷2=(0.5-0.15)÷2=0.35÷2=0.175;
0.5X2-0.15X2=(0.5-0.15)X2=0.35X2=0.7;
2、在加減乘除中非上例條件時候,即abcd四個自然數沒有規律的時候,進行加減乘除,要先進行乘除(先算a÷b和c×d),最後進行加減運算,如下:
2.881÷0.43-0.24×3.5=6.7-0.24 x3.5= 6.7-0.84=5.86;
3、在運算符號大、中、小括弧與乘除加減之間,先運算大括弧內小括弧中的數,然後計算大括弧中的數,最後在進行括弧外的數的乘除加減運算,如下:
30.8÷[14-(9.85+1.07)]=30.8÷(14-10.92)=30.8÷3.08=10;
(二)簡便脫式計算的技巧總結:
1、脫式計算即遞等式計算,把計算過程完整寫出來的運算,也就是脫離橫式的計算。在計算混合運算時,通常是一步計算一個算式,逐步計算,等號不能寫在原式上,要寫出每一步的過程。
2、等號要往前,不與第一行對齊。也就是離開原式計算。主要掌握的是記住要先算乘、除法,後算加、減法。在乘除法連續計算時中,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3、遇到括弧,要首先計算括弧內部。在脫式過程中要按運算順序劃出運算順序線,還要做到「三核對」,一要核對從書上把題抄到作業本上數字及符號是否抄對。二要核對從橫式抄到草稿豎式的數字、符號是否抄對。三要核對把草稿豎式上的得數,抄到橫式上是否抄對,小數點是否點對地方,有無遺漏。
以上便是簡便脫式計算的全部內容。解答不易,望採納。承蒙厚愛,十分感激。

閱讀全文

與五年級上冊數學計算方法題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折尿布的方法視頻 瀏覽:961
年輕人血壓差大的解決方法 瀏覽:919
嫩生薑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53
用化學方法鑒別苯甲醇和苯乙酮 瀏覽:838
要學會調查研究方法 瀏覽:19
惠州除甲醛最佳方法 瀏覽:624
公路隧道火災探測方法研究 瀏覽:433
社會統計學有哪些統計檢驗方法 瀏覽:237
自動調整臂原理圖及安裝方法 瀏覽:257
拉肚子不吃葯有什麼方法好的快 瀏覽:846
數學萬用表的使用方法 瀏覽:20
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瀏覽:280
嬰兒食道檢查什麼方法最好 瀏覽:888
初中化學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53
客廳空調開關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935
種植荊芥有什麼好方法 瀏覽:981
艾灸條的食用方法功效 瀏覽:78
電火花檢測儀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03
最厲害的計算方法 瀏覽:522
狗不吃飯還吐簡單方法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