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说明常用蛋白质测定方法的原理,并对各种方法加以比较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蛋白质含量测定法是生物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有定氮法、双缩脲法(Biuret法)、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和紫外吸收法,此外还有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其中Bradford法和Lowry法灵敏度最高,比紫外吸收法高10~20倍,比Biuret法高100倍以上。
定氮法虽然复杂,但准确性较高,常用于标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双缩脲法速度快,但灵敏度低,适用于快速测定,不同蛋白质显色相似。紫外吸收法则简便、灵敏,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
双缩脲法(Biuret法)实验原理是双缩脲与Cu2+形成紫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干扰物质包括硫酸铵、Tris缓冲液和某些氨基酸。
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通过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盐被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残基还原,产生深蓝色。其优点是灵敏度高,但费时较长,标准曲线也不是严格的直线形式。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通过蛋白质与染料结合,颜色变化大,消光系数高。此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但存在一些干扰物质,如去污剂、Triton X-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1N的NaOH。
紫外吸收法则利用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共轭双键吸收紫外光,吸光度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法简便、快速,但准确度较差,干扰物质多。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测定方法时需考虑实验要求的灵敏度和精确度、蛋白质性质、溶液中干扰物质以及测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