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灵山凉粉地理标志
灵山凉粉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涉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的18个镇,涵盖灵城镇、新圩镇、檀圩镇、那隆镇、三隆镇、陆屋镇、旧州镇、沙坪镇、太平镇、武利镇、伯劳镇、文利镇、佛子镇、平山镇、平南镇、烟墩镇、丰塘镇、石塘镇。此产品为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批准文号为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第88号,批准时间为2012年6月8日。
生产者若要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需向钦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申请,经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后,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并予以公告。专用标志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灵山凉粉的质量技术要求详细规定了原料和生产工艺。原料主要包括凉粉草和食用淀粉,其中凉粉草必须来自灵山地区,提取的浸膏量不少于23%,而食用淀粉则需支链淀粉含量≥80%,细度≥100目。水则必须是保护范围内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地表水,PH值6.5至7.4,总硬度≤13德度,矿化度≤350mg/L。
生产工艺分为粉状灵山凉粉和凝胶状灵山凉粉两种。粉状灵山凉粉的生产工艺需经过挑选、清洗、泡制、加水蒸煮、提取过滤、浓缩和加入食用木薯淀粉搅拌均匀、烘干、粉碎和分装等步骤。而凝胶状灵山凉粉的生产工艺则需在上述基础上加入蔗糖、蜂蜜,搅拌加热至沸腾后灌装、封口、灭菌和冷却。
灵山凉粉的质量特色体现在理化指标上,粉状灵山凉粉的水分≤10%,细度不小于100目,pH值7.5至9.5,凝胶强度0.08至0.12㎏/c㎡。凝胶状灵山凉粉的固形物含量≥80%,pH值7.5至8.8,凝胶强度0.22至0.35㎏/c㎡,干燥物含量≥10%。此外,所有产品的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灵山凉粉,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灵山凉粉是灵山县的地方特产,主要原料是灵山当地产的凉粉草,凉粉草又叫仙草、仙人草,生长于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中。据灵山县志和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宋朝时,该县就已开始加工食用凉粉,所产凉粉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呈均匀的棕黄色至黑褐色,晶莹剔透,为有弹性的半固体膏状物,伴有少量糖液,味微芳香而甘醇,品质滑嫩爽口,具有凉粉草特有气味。
B. 如何检测出凉皮中是否含有硼砂,由于我是拿人家来卖的,不想坑了别人。
简易检测方法:
将凉皮放入水中浸泡后,将浸泡液滴在姜黄试纸上,随后将试剂A滴在凉皮溶液上,使两者混合均匀,用吹风机吹干,一旦试纸上出现红棕色斑,再在色斑上滴加B试剂,如果红棕色斑点变为墨绿色至蓝紫色,就说明样品中掺加了硼砂,颜色变化越深表示硼砂浓度越高。
由于硼砂具有增加食物韧性、脆度及改善食物保水性及保存度等功能,所以添加硼砂的肉制品蓬松而有弹性,很大程度上能节省时间及成本并达到令人满意的感官性状及口感,深受小作坊喜爱。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中,硼砂位列其中。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为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馄饨等,主要作用是增筋。对于硼砂的添加量,一般是按照个人的习惯、喜好随意添加。
硼砂通过口服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体外,即使是含有微量硼砂的食物,长期食用也会在体内不断蓄积,严重影响人体消化道酶类发挥作用,导致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继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抑制营养素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