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治疗方法 >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15 00:23:16

Ⅰ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吗

痛风的症状1、早期症状,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而无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等临床表现。2、间歇期症状,指两次发作之间的一段静止期。大多数患者一生中反复发作多次,有些患者发作一次后从未再发。多数患者发作间隔时间为六个月至一年。少数患者间隔时间可长达5~10年。3、晚期症状,可能会沉积越多的痛风石,可能会影响血管与肾,造成严重肾功能衰竭,并造成不易排泄尿酸的恶性循环,令痛风石的沉积也就越多。此外,发生肾结石的危险性随血清中尿酸浓度增高而增加,同时也常会引起肾病变,肾衰竭后可能需接受血液透析。4、急性发作期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后半夜,该时期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趾,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

对痛风的认知,中医认为多调理有助于痛风的缓解和不再复发,可以喝嗞凤草茶效果不错。高嘌呤饮食可使尿酸的合成增加,血尿酸浓度升高,反之低嘌呤饮食可使血尿酸浓度降低。控制饮食后,正常人血尿酸可降35.7ηmol/L(O.6mg/dl)左右,痛风患者也可降低59.5μmol/L(1.Omg/dl)左右。饮食因素是如何影响血尿酸水平的,目前已有一些合理的解释,包括:
1.过度饮酒会引起痛风发病,以啤酒尤其明显。乙醇影响血尿酸水平的可能机制是:
(1)饮酒常伴食含丰富嘌呤的食物;
(2)乙醇代谢可以使血乳酸浓度升高,乳酸可以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3)过度饮酒造成血酮症,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4)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而使尿酸增多;
(5)有人认为饮用像威士忌类含铅的酒,使痛风发病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
2.减少摄食量也与痛风发作有关,因为饥饿时血浆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水平增加,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
3.豆制品与痛风的关系存在一些误解,根据我国及日本学者测试,大部分豆类的嘌呤含量不太高,依此断定豆制品嘌呤含量更少,从而可以推翻民间或中医误传痛风禁食豆制品的说法。另一个间接证据是,常吃豆制品的出家人也很少有痛风。所以豆制品可以少量食用。

Ⅱ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症状
由于尿酸在人体血液中浓度过高,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形成针状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长期痛风患者有发作于手指关节,甚至耳廓含软组织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风发作部位出现红、肿、热、剧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发作,可使人从睡眠中惊醒。痛风初期,发作多见于下肢。痰瘀阻滞,经络不通是造成痛风的主要原因,镇风贴集名贵药材之所长,疏通气血,打破痰瘀阻滞,恢复骨关节功能,使骨关节部位灵活自如。
治疗
一般得了痛风是比较难根治的,只有通过各种方法控制、缓解。比如:

1.限制食物嘌呤摄取量
尤其应该限制摄取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类、蛤蟹等海味、肉类、豌豆等。有学者建议,每日嘌呤摄取量应在100~150mg以下。
2.调整饮食结构
蛋白质饮食每日控制在1g/kg,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少吃糖果等。
3.鼓励选食碱性食品
如蔬菜、马玲薯、甘薯、奶类等,水果如柑桔等生理上称为碱性食物。增加碱性食品摄取,可以降低血清和尿酸的酸度,甚至使尿液呈硷性,从而增加尿酸在尿中的可溶性。
4.限制总热量的摄入
根据病人理想体重,按休息状态计算,通常不超过每日105~126kJ(25~30kcal)/kg体重。
为了预防和治疗痛风饮食上应做到三多三少:
l.多饮水少喝汤
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白开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饮后,不但不能稀释尿酸反而导致尿酸增高。
2.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
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
3.多吃蔬菜少吃饭
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少吃饭,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的患者应忌食高嘌呤食物如:酵母胰脏浓缩肉汁、肉脯、沙丁鱼、凤尾鱼动物心脏等可吃葡萄、橘子、山楂、番茄、苹果、咖啡、茶、奶蛋、海藻类等低嘌呤偏碱性食物切忌喝啤酒。

Ⅲ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关于痛风的治疗,饮食(痛风不能吃什么)和痛风注意事项,咨询王爱桦,感谢!
●患者性别:男
●患者年龄:37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
2009年6月2日。因身体不适,发现血尿酸偏高580多一点,三天后左脚大拇脚趾关节痛风突然发作,关节立即红肿,当时疼痛难忍,晚间去医院就输水,打炎针5天(强的松),吃秋水仙碱3天腹泻,但医生嘱咐,一定要吃到秋水仙碱副作用,就是要吃到拉肚子为止。
总共发作过3次,3个月来,平均每月发作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感觉严重,我很害怕。
9月11号开始服用痛风排酸胶囊,可能是中药,效果来得慢,第5天才感觉到身体有劲,第8天检查尿酸下降到460,比正常高40,过一周后检查尿酸稳定在410左右,看来尿酸是趋于平衡,期间听专家建议,注意饮食,不吃内脏,日喝水3升,一直坚持。
10月1日同事结婚,吃了一点海鲜,回到家感觉身体不适,因为当天也没有吃药,痛风有发作迹象,晚上开始服用痛风排酸胶囊,我的目的是先预防,当晚没有发作,第二天去检查发现尿酸高到520。之后服半片别嘌醇,连服2天,期间继续服用痛风排酸胶囊,现在没有发作过。
医生也说:由于有效最快治疗痛风的药物都是西药,中药除了痛风排酸胶囊目前没有好的治疗药物,而西药对肾脏有损害。
这里求助3个问题
1、一直服用痛风排酸胶囊是否可以治好痛风,因为西药是没有办法的,只能求助中药?
2、饮食要注意什么?以及要注意哪些方面?
3、肾的全方位检查是不是必要做的?
专家答复:你问的问题比较多:
一、从现在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服用痛风排酸胶囊效果还是不错的,首先尿酸能平稳降下来。
二、中药在治疗痛风方面,不以快速缓解症状见长,而且综合平衡调理,不过看起来,痛风排酸胶囊对你的肾脏保护特别好,这些好的现象表明,比如有劲,尿量有增加,效果还是很好的,但是你在治疗中服用高嘌呤食物,像当日吃了高嘌呤食物,引起了痛风发作,但你控制的好,痛风只是小发作,你感觉到身体异样不适。
三、饮食中一定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下边你可以看看痛风饮食“红绿灯”,有必要下载一本《痛风防治手册》下载看看。
四、你现在的情况不需要做肾脏检查,如果你想做个体检是可行的。
另外,再坚持痛风排酸胶囊治疗3个月,给我来个电话。

Ⅳ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1.痛风的症状:
最开始出现的症状一般都是关节疼痛,比如说大脚趾疼痛等。还有部分病人伴有因泌尿道结石、肾结石出现的疼痛症状。检验可见血尿酸升高。
2.痛风的治疗:
一般性治疗,如多饮水、控制饮食,以减少它的发作等。对症止痛治疗,如应用消炎止疼药,比如说扶他林、芬必得、乐松这类药物。降尿酸治疗,比如说促进尿酸排泄药物和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Ⅳ 痛风症状及治疗方法

风湿免疫科
痛风的症状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症状为主;慢性期以痛风石样病变为特点,降低血尿酸为主。
急性发作通常突然发作的关节的红、肿、热、痛。疼痛的剧烈;会导致活动受限和局部关节功能障碍。急性发作的时候,1~2周左右后就可以自然缓解,也可以反复发作。痛风慢性期会造成关节肿胀、畸形和出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并且形成痛风石,随着时间延长也会导致肾脏病变。
痛风病急性期以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为主,慢性期主要是纠正高尿酸血症。急性发作期用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三种。
慢性期用药,①抑制尿酸生成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如别嘌呤醇。②促尿酸排泄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如丙磺舒、苯溴马隆。
痛风反复发作、尿酸持续增高不降,应该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治疗。

Ⅵ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常见症状:关节疼痛、第一跖骨关节肿胀、白细胞增多、高尿酸血症、疲劳、关节肿胀、关节畸形1.一般治疗: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较少,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2)秋水仙碱 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3)糖皮质激素 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3.间歇期和慢性期: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使用降尿酸药指征包括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或受累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并发尿酸性肾石病等。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mg/dl,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晶体。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在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身维持。仅在单一药物疗效不好、血尿酸明显升高、痛风石大量形成时可合用2类降尿酸。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至少1个月,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者,可选用促尿酸排泄药,而肾功能减退或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应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5]。(1)抑制尿酸生成药 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2)促尿酸排泄药 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肾功能正常,尿酸排泄减少型。对于24小时尿尿酸排泄>3.57mmol或已有尿酸性结石者、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药期间,特别是开始用药数周内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①丙磺舒;②苯磺唑酮;③苯溴马隆。(3)新型降尿酸药 国外一些新型降尿酸药物已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后期的临床观察。(4)碱性药物 尿中的尿酸存在游离尿酸和尿酸盐2种形式,作为弱有机酸,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健康人,故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应碱化尿液,特别是在开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尿pH值,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时保持尿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4.肾脏病变的治疗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应选用别嘌醇,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慢性尿酸盐肾病如需利尿时,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及呋塞米等,其他处理同慢性肾炎。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经过合理的降尿酸治疗,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急危重症,迅速有效地降低急骤升高的血尿酸,除别嘌醇外,也可使用尿酸酶,其他处理同急性肾衰竭。

阅读全文

与痛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娃娃发热用物理方法有哪些 浏览:451
键盘控制平板电脑的方法 浏览:325
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哪些急救方法 浏览:66
泡菜的保存方法的视频 浏览:96
教学方法模式目标都属于什么 浏览:420
怎样鉴别白酒的方法 浏览:609
美白有什么方法 浏览:77
煤炭的保存方法有哪些 浏览:555
为怯场提供简单而具体的方法 浏览:887
谱效学研究方法 浏览:389
c语言match函数的使用方法 浏览:265
仲裁司法解决方法 浏览:64
手机页面居中方法 浏览:66
科学方法解决违建 浏览:405
最简单的断食排毒方法 浏览:678
经济研究方法课程内容 浏览:239
iphone屏幕坏了按不动解决方法 浏览:998
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教案视频 浏览:891
无法菠萝手工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103
锻炼的具体方法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