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苗圃苗木的起苗方法有哪些
1.裸根起苗:
适用于绝大多数落叶树种和少数常绿树小苗如黄杨、侧柏、马尾松等。
起小苗时,沿苗行方向距苗行20厘米左右挖沟,在沟壁下侧挖一斜槽,根据起苗深度切断苗根。一般苗根长15~20厘米。在第二行与第一行间插入铁锹,切断侧根,把苗木向沟内推倒,即可取出苗木,但不可硬拔,以免损伤侧须根。
大规格苗木裸根起苗时,应单株挖掘,带根系的幅度为其根颈粗的5~6倍,在规定的根系幅度稍大的范围外挖沟,切断全部侧根。然后在一侧向内深挖,并将主根切断。粗根最好用手锯锯断,以免根系劈裂。然后轻轻放倒苗木并打碎根部泥土,尽量保留须根,起出的苗木立即蘸浆。苗木若不能及时运走,应放在荫凉处假植。
起苗前如土壤干燥,天气干旱,应提前2~3天对起苗地灌水,使苗木充分吸水,土质变软,便于操作。
2.带土球起苗:
常绿树、名贵树和较大的花灌木,一般应带土球起苗。土球的直径为根颈直径的8~10倍。土球高度为其直径的2/3,应包括大部分的根系在内。灌木的土球大小以其冠幅的1/2~1/4为标准。在天气干旱时,为防止土球散落,挖前1~2天灌水,以增加土壤的粘结力。挖苗时先将树冠用草绳拢起,再将苗干周围无根生长的表层土壤铲去,在应带土球直径的外侧挖一条操作沟,沟深与土球高度相等。沟壁应垂直,遇到细根用铁锹斩断。3厘米以上的粗根,应用锯子锯断。挖至规定深度,用锹将土球表面及周围修平,使土球呈苹果形,主根较深的树种土球呈萝卜形。土球上表面中部稍高,逐渐向外倾斜,其肩部应圆滑,不留棱角。这样包扎时比较牢固,不易滑脱。土球的下部直径一般不应超过土球直径的1/3。自上向下修土球至一半高度时,应逐渐向内缩小至规定要求。最后用锹从土球底部斜着向内切断主根,使土球与地底分开。在土球下部主根未切断前,不得硬推土球或硬搬动树干,以免土球破裂和根系断损。如土球底部松散,必须及时填塞泥土,并包扎结实。
3.竹类起苗:
宜在雨后土壤湿润疏松时起苗。先将母竹周围清理干净,用锋利的锄头沿母竹最下一盘枝丫生长的方向找竹鞭,分清来鞭(从母竹方向生过来的竹根)和去鞭(向新的方向生出去的竹根),然后在来鞭与去鞭附近的土壤挖沟,露出鞭根,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带土球取出,挖掘时应保护好来鞭、去鞭、鞭芽和笋芽,并不能摇动竹杆,防止折断和损伤“根蒂”(竹鞭与竹杆基部相接的部位),否则影响栽植成活率。挖起的母竹留4~5盘枝丫截顶,并包扎好根部宿土。
2. 苗木起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掌握苗木生物特性、生态习性及苗木来源地、种植地的土壤等环境因素,
2 准备好必须的机械设施(如吊车、平板运输车等 人力及辅助材料。)
3 苗木处理:选择生长强健、发育空虚、无病虫害、符合绿化设计要求的苗木。
4 栽植地树穴处理:如雪松树穴除考虑土坨大小外。一定要将虚土夯实并用水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