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对鸟巢蕨惊醒上盆定植
选用盆壁及盆底多孔的花盆或多孔的塑料筐,盆底填充1/3左右颗粒较大的碎砖块,上面再用腐叶土或泥炭土蕨根树皮块等将鸟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栽前将基质浸透水,亦有将它单独或成串栽在温室的假树和木段上,保持基质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鸟巢蕨每隔1年需换盆1次
② 鸟巢蕨的土壤栽培要点有哪些
鸟巢蕨土壤栽培:1.选土与定植:在我国北方要温室地栽,南方可露天地栽。
其根系喜透气环境,宜选用粗沙、泥炭、腐烂树皮各一份的混合栽培基质。
定植的栽种密度为每平方米1~2株,将种苗保持相等间距进行穴栽。
2.浇水与施肥:在定植后浇透水1次。特别是在天气干旱、空气湿度小的情况下,需要经常往植株上喷水。为了避免在叶表留下水痕,最好使用软水,以免影响切叶的光洁度。
鸟巢蕨不喜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最好使用水溶性的化学肥料,例如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钾等,可以把它们配成0.1%的水溶液进行浇灌。
3.调温控光:(1)在其温暖的原产地,鸟巢蕨几乎全年都可以正常生长,生长适宜温度20~30℃,越冬温度不低于10℃。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有一段时间处于低温阶段。只有在温室中栽培鸟巢蕨才会迅速生长。由于生长周期较短,鸟巢蕨的切叶产量通常不高。
(2)在夏秋高温季节里,要遮阳避光,日光直射会灼伤鸟巢蕨的叶片;而在冬春低温阶段时,应该让植株多接受一些直射阳光,尽管此时鸟巢蕨生长处于停滞状态,但对以后植株的生长很有好处。
(3)保持环境适当通风,在生长旺盛季节,如果配备有二氧化碳施用装置,就不必经常通风,只要不断往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同样可代替通风操作,保证植株有较快的生长速度。
4.中耕与修剪:由于栽培基质透气性好一般不必松土,只需经常清除种植场地所生的杂草。
对植株外围生有孢子囊群的老叶,应适当剪去,以利新叶片更好生长。鸟巢蕨通常很少发病。也很少受到虫害侵袭。采收与贮运:1.采切标准:当鸟巢蕨的拳卷叶片完全展开45~60天后为其采收适期,采切得越晚,则其瓶插寿命越长,所收获的切叶在整理分级后10支一束进行捆绑。
2.:贮运要求同铁线蕨。
③ 鸟巢蕨怎么种植和保护
种植栽培
1.栽植
盆栽鸟巢蕨土壤以泥炭土或腐叶土最好。生长2-3年靠栽巢蕨,株形开张,根部挤满盆架,可从盆内脱出,去掉部分残根和基部枯萎的孢子叶,取出子株,分别重新栽植上盆。春季换盆时,应在盆中添加腐叶土和苔藓,并加少许碎石。
2.温度与光照
鸟巢蕨生长适宜温度为22-27℃,夏季要进行遮荫,或放在大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这样有利于生长,使叶片富有光泽。在室内则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不能长期处于阴暗处。冬季要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6℃以上,使其继续生长,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
3.浇水与施肥
夏季高温、多湿条件下,新叶生长旺盛需多喷水,充分喷洒叶面,保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对孢子萌发有利。随着叶片的增大,叶片常盖满盆中培养土,浇水务必浇透盆,才可避免植株因缺水而造成叶片干枯卷曲。
种植准备
1、以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的5-40mm规格的进口泥炭,将泥炭打碎加水拌匀,(加水的标准:加水拌匀后,手紧握一把泥炭,水从指缝中渗出)待上杯种植。9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约 250毫升,一包300升进口泥炭可以装1200杯左右。
2、种苗挑选:选择专业生产的优质种苗,苗高5-9cm,冠幅9-12cm,无病虫害、无枯叶、黄叶
3、上盆:小盆栽一般用口径为9cm规格盆子种植,种植时先在杯底垫2cm左右基质,再将筛苗移入杯中,小苗种植不宜过深,以平植株基部为宜;基质松紧适中,装至杯子9分满,1株/盆。
繁殖培育
鸟巢蕨可用孢子播种和分株繁殖。孢子繁殖作为商品化批量生产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的可用分株繁殖。植株生长 较大时,往往会出现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地把需要分出的植株部切离,再分别栽植即可。鸟巢蕨产生的分枝较少,少用常见的分离子株的办法分株,通常将生长健壮的植株在春末从基部分切成2-4块,并将叶片剪短1/3-1/2,使每块带有部分叶片和根茎,然后单独盆栽成为新的植株;盆栽后放盆栽后放在温度20以上半阴和空气湿度较高地方养护,以尽快使伤口愈合。盆中栽培基质稍湿润,不可太湿,否则容易腐烂。待新叶生出后可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
管理要点
1.温度:它的生长适温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为16℃至22℃。夏季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就要采取搭棚遮阴和给环 鸟巢蕨 境喷水等降温增湿措施,来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使其能继续保持旺盛的长势。不论是家庭盆栽,还是生产性栽培,冬季最好能保持15℃以上的棚室温度,使其能 继续生长,条件不具备时,至少应保持不低于5℃的棚室温度,若温度过低易导致其叶缘变成棕色,甚至有可能因受寒害而造成植株死亡。
2.光照:鸟巢蕨的原生环境为潮湿丛林中,多作附生态,只需少量的散射光就能正常生长,因此盆栽植株可常年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如春、秋季短期放在室外树荫下或大棚中,则更有利于其生长,并能增加叶面之光泽。盆栽鸟巢蕨,切忌烈日暴晒,否则植株会出现叶色变劣泛黄、叶面灼伤、叶缘枯焦等不正常现象,降低其观赏价值,夏季应将其搁置于遮光70%以上的荫棚下,对其生长比较有利。冬季在棚室内,要适当给予光照,过于阴暗处要给予人工补充光照。
3.水分:盆栽鸟巢蕨不仅要求盆土湿润,而且要求有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生长季节浇水要充分,特别是夏季,除栽培基质要经常浇透水外,还必须每天淋洗叶面2次至3次,同时给周边地面洒水增湿,维持局部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既可增加叶面的光泽,又对孢子叶的萌发十分有利,如果盆土缺水或空气比较干燥,易引起叶缘干枯蜷曲。冬季气温较低时,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可多喷水,少浇水,以免在低温条件下因盆土中水分过多而造成植株烂根。由于其叶片为革质,能阻止水分的蒸发,所以它也能耐短时间的干燥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它比较适于作室内栽培陈列。鸟巢蕨类在室内陈列期间,幼叶切忌触摸,并应经常给叶面喷水。
4.土壤:盆栽基质可以是以腐叶土或泥炭土、蛭石等为主,并掺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树皮、苔藓或碎砖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匀混合而成。有条件的场所,最好用多孔花盆或多孔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垫入1/3的碎砖粒,上面可加入蕨根、树皮块、苔藓、腐叶土等,然后再将鸟巢蕨的根部栽入其中,这样长势会更加旺盛。盆栽鸟巢蕨,可每2年换盆一次,将其从花盆中脱出,抖去宿土后,剪去部分残根和枯黄的叶片,剥离的子株另行栽种,老株更换栽培基质后换一个稍大一点的盆具栽好。另外,每年的春季可在盆内添加少许碎石灰,则有益于其旁生子株的生长发育。
5.肥料:鸟巢蕨特殊的形态和构造,有利于其吸收水分、养分。它的根茎短而密生鳞片,并产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较多的水分。叶片辐射状着生于根茎顶端,呈鸟巢状或中空的漏斗状,在原生环境中能收集落叶和鸟类及雨水于其巢中,这些物质转化为腐殖质,可作为自己养分来源的一个重要部分。盆栽鸟巢蕨,在其生长旺盛季节,宜每半月浇施一次氮、磷、钾均衡的薄肥,可促使其不断长出大量新叶,如果植株缺肥,叶缘也会变成棕色。夏季气温高于32℃,冬季棚室温度低于15℃,应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
养护方法
鸟巢蕨性喜温暖多湿的荫蔽环境,只需少量光照就能生长良好,可长年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培养。培养鸟巢蕨切忌烈日照射,否则叶色变劣,影响观赏价值。在春秋季节可短期放在室外大树荫下有利其生长,促使叶片更富有光 泽。生长季节要充分浇水,冬季室温低时,需保持盆土稍湿润为好。夏季除应大量浇水外,还需每天喷洒叶面2-3次,防止叶缘干枯卷曲。生长旺期,一般每2-3周需施1次氮钾混合的薄肥,促使新叶生长。冬季温度如能保持在15℃一沙锅内,能使鸟巢蕨继续生长。鸟巢蕨每隔1年需换盆1次,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蛭石为主,并掺入少量河沙,另加少量骨粉泥匀配制。花盆宜用多孔的泥盆或多孔的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先填入1/3左右碎瓦片,上面再装入蕨根、树皮屑、苔藓,然后再将鸟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这样长势会更加旺盛。
④ 怎样繁殖鸟巢蕨
鸟巢蕨的常规繁殖有分株繁殖和孢子播种繁殖。
(1)分株繁殖。
一般于每月中下旬进行,选生长健壮植株,将根状茎连同叶片和根纵切成4块,剪去叶片的1/2,分栽上盆或培植在插床上,盆土和床土要保持湿润,如果排水、通风良好,成活率高。需注意的是盆土不可太湿,以免引起烂根。
(2)孢子繁殖。
操作比较精细,先将细沙和腐殖土拌匀,经高温消毒,装入播种盆内压平,将成熟孢子均匀撒播在盆土后,然后连盆浸入浅水中,利用渗透作用使盆土充分湿润,上盖玻璃,并置于阴处,经一个月左右,就会出现绿色的原叶体,待其长出几片真叶后,即可盆栽培育。
(3)组织培养繁殖。
鸟巢蕨的快速繁殖可利用顶生短茎、幼叶或孢子等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孢子播种采用的培养基为1/2MS+0.1毫克/升6-BA+0.1毫克/升NAA;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5毫克/升NAA。以短茎和幼叶为外植体时,诱导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2.5毫克/升6-BA+0.5毫克/升NAA,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5毫克/升NAA。
⑤ 鸟巢蕨怎么养
鸟巢蕨又称巢蕨、山苏花、王冠蕨,为铁角蕨科巢蕨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我们知道鸟巢蕨常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内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而且不耐强光,属于阴生植物,那么我来看一下众多花友的养护环境,特别在北方,空气干燥,而且光线强烈,所以鸟巢蕨会出现叶边干枯,叶片干裂的情况,要如何避免呢?
知道原因,就可以知道如何避免了,首先要尽量保证养护环境的阴湿,可以放在背阴的地方养护,不要放在阳台窗台等光线明亮处,特别是夏季要绝对避免阳光直射,经常给喷水,以保证湿度,喜阴并不代表可以无限制浇水,保证基质潮湿就可以了!
⑥ 鸟巢蕨要怎样培养
鸟巢蕨又名巢蕨、山苏花等,为铁角蕨科多年生常绿附生性草本。株高可达100~120厘米。根状茎短,叶丛生于根状茎顶端,形似鸟巢。革质叶片披针形,两面亮绿色。孢子囊群狭条形,生于侧脉上侧约达叶片的1/2。囊群盖条形,厚膜质。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性喜温暖多湿的荫蔽环境。由于鸟巢蕨原生地多系潮湿丛林,为附生植物,故只需少量光照就能生长良好,因此可常年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培养。如春、秋季节短期放在室外大树阴下更有利其生长,并能促使叶片更富有光泽。培养鸟巢蕨切忌烈日照射,否则叶色变劣,影响观赏价值。生长季节浇水要充分。冬季室温低时保持盆土稍湿润。夏季除应经常大量浇水外,还需每天喷洗叶面2~3次。
如植株缺水或空气干燥,常易引起叶缘干枯卷曲。生长旺期一般每2~3周施一次氮、钾混合的薄肥,就能不断长出大量新叶。冬季温度保持在15摄氏度以上即能继续生长。一般每隔一年换一次盆,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蛭石为主,并掺入少量河沙,另加少量骨粉混匀配制。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用多孔的花盆或多孔的塑料筐作容器,盆底先填入1/3左右碎砖块,上面再装入蕨根、树皮屑、苔藓,然后再将鸟巢蕨的根栽植在盆中,这样长势就会更加旺盛。
鸟巢蕨叶色翠绿,叶姿优美,叶形奇特,盆栽或植于乔木树杈上,用来点缀厅堂可增添热带情调;若植于篮中作悬垂花卉观赏,更能显示其鸟巢特色;还可使其附生在树蕨上作壁上装饰。
⑦ 鸟巢蕨有哪些繁殖方法
鸟巢蕨的繁殖措施:鸟巢蕨一般的可用分株繁殖。植株生长较大时,往往会出现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地把需要分出的植株部切离,再分别栽植即可。鸟巢蕨产生的分枝较少,少用常见的分离子株的办法分株,通常将生长健壮的植株在春末从基部分切成2~4块,并将叶片剪短1/3~1/2,使每块带有部分叶片和根茎,然后单独盆栽成为新的植株;盆栽后放盆栽后放在温度20以上半阴和空气湿度较高地方养护,以尽快使伤口愈合。盆中栽培基质稍湿润,不可太湿,否则容易腐烂。待新叶生出后可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
⑧ 用什么基质栽培鸟巢蕨比较好
由于鸟巢蕨是附生型蕨类,所以栽培时一般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土,而要用蕨根、树皮块、苔藓、碎砖块拌和碎木屑、椰子糠等作为盆栽基质,同时用透气性较好的栽培容器,并在容器底部填充碎砖块等较大颗粒材料,以利通气排水。亦可将鸟巢蕨直接种于假树或木段上,但须经常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盆栽基质可用碎树皮、苔鲜或碎砖块等加少量腐殖土拌匀混和而成,也可用排水良好的腐叶土与河沙混合而成。在盆中加入少量腐叶土或苔鲜,以利孢子体的生长发育。
⑨ 鸟巢蕨怎么养啊
1.它的生长适温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为16℃至22℃。
2.鸟巢蕨的原生环境为潮湿丛林中,多作附生态,只需少量的散射光就能正常生长,因此盆栽植株可常年放在室内光线明亮处养护。
3.盆栽鸟巢蕨不仅要求盆土湿润,而且要求有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
4.盆栽基质可以是以腐叶土或泥炭土、蛭石等为主,并掺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树皮、苔藓或碎砖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匀混合而成。
5.鸟巢蕨特殊的形态和构造,有利于其吸收水分、养分。它的根茎短而密生鳞片,并产生大团海绵状须根,能吸收较多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