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前导线与主线的连接方法
前导线绑法如下:
准备材料:PE线
1、为方便拍摄使用粗棉线代替PE线,用笔杆和飞蝇主线在不同的步骤里代替前导线。首先如图所示将PE线对弯后用食指和拇指撑开。
2、将线圈的另一端两根线绕在小拇指上数圈,使其在小拇指弯曲后不至于松脱。
3、将前导线如图所示插入PE线和手掌虎口形成的圈内,使PE线搭在前导线的上方。
4、两线交叉搭住后,线圈手在前导线的下方翻转使PE线交叉缠在前导线上。
5、线圈手再调转到前导线的上方再一次翻转,让PE线在前导线的上方再次交叉缠住前导线。以此形式交叉缠绕20圈以上即可。
6、数圈缠绕之后的效果如图所示,在这个步骤之后用飞蝇主线替代前导线来演示。交叉缠绕的要点在于每次缠绕后都应略微绷紧PE线,并用另一只手捏住缠好的线圈防止线圈松弛,再继续缠下一圈。如果交叉缠绕的线圈松弛即使后面的步骤完成的很好也会使打好的GT很容易的松脱开。下来要打收尾结,方法:用PE线的线尾端向后弯曲和缠绕好的前导线交叉,请注意图中的PE线是在前导线的前方交叉的,交叉点要在紧靠之前缠绕好的最后一个线圈的位置,并用另一只手捏住防止移动。
8、之后,将线尾端从前导线的下方绕到后方并从回弯的线圈中穿出。
9、穿出后,用牙咬住PE线尾端,并拉紧。拉紧的同时要注意结扣的位置仍然要紧靠之前交叉缠好的线圈。
10、继续打收尾结,这里还须注意打结的方向。是和第一个结相反的。
11、PE线尾端从前导线的后方回弯后在前导的下方向前绕,并从回弯线圈中向后穿出。
12、PE线尾穿过后,方法同第一个收尾结一样拉紧。第二个结也一定要与第一个收尾结靠紧,之间不能留有距离。拉紧线尾端的时候注意牵拉的方向即可。
13、第一和第二个打好之后的收尾结,如图所示紧紧挨着。之后重复第一个结合第二个结的步骤收尾结需要打7-8个即可。
14、所有的收尾结绑好之后,用手抓住前GT结两端的线用力拉。这样做一是保证所有的线结进一步锁紧,而是检验所打GT结的质量。
拉紧之后,用子线剪剪断所有的余线。在剪前导线的时候,最好紧靠最后一个收尾结的位置剪断,也就是说可以不留一点线头,以保证摇轮回线时前导线头不至于在竿子的线导环处发生卡碰。
㈡ 路亚水滴轮,绑了前导线GT结,容易炸线是什么原因
原因多种多样,归根结底,是技术的原因。
前导影响抛投,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线的弹性,二是GT结的大小。你的前导是碳线,可以说前导弹性对抛投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GT结的大小了。其实,这一点我也不是很明白,因为即使GT再大,也不至于到卡导环的地步,如果GT结点在抛投时没有造成明显的卡顿感觉,对抛投的影响也可以说是非常小的。如果因为装上前导而导致的炸线,我建议你首先看看你的GT结大小,和过导环时的顺畅程度。
抛投是技术,打GT结也是技术。如果不是GT结的原因,那就是你抛投的原因了,说明你的技术没有非常过硬,因为你说了,把刹车加大就不炸线了,就很说明问题了。
还有,我突然想到一点,会不会你的前导线太长,抛投时你的前导线已经进入线杯里面了。如果是的话,建议剪短,以抛投时前导线GT结的位置在线杯与第一个导环之间为宜。
㈢ 前打竿的使用方法图解
垂钓时,可将钓饵稍微抛出然后放线,待铅丸触底后绷紧钓线,让竿尾和水面保持约10公分距离;停约1到3分钟,若无鱼索饵,可微微晃饵诱鱼上钩。晃饵的动作宜轻,角度也不可太大,否则饵不自然,上提10到20公分即可。
若在港内陡直的堤岸附近下竿,小螃蟹饵时常会比活虾好,垂钓时,可在离岸壁约30公分处晃饵,让饵在离底约10公分内的范围内晃动。前打钓法垂钓时切勿一整天固定在相同的钓点,应机动性的找鱼,一处下个4、5竿鱼不咬立即迅速更换钓点。通常以阴雨天和清晨涨潮时钓况最理想。
前打钓法不是被动等鱼上勾,而是主动的去找鱼钓,通常就一把竿子、一个活饵箱、一柄捞网,以方便移动更换钓点。钓鱼时,钓者操作钓竿带动饵以吸引鱼的索饵,所以正规上是不打诱饵诱鱼的,钓点通常是在钓者站立的前方,饵抛入水中后将前打轮上的线抽出,让其以自身的重量落下到海底。
再用竿稍判定饵是否到底,让竿尖保持在离水面约5公分的位置以减少风对主线的影响而造成鱼讯判断的困难,到底后线会松弛竿稍会上弹,此时将饵上提3~5公分后再放下使其落底,反复此提竿逗引,搜索鱼的范围由远而近,由深至浅,如果没有鱼就饵即需要更换钓点。
(3)前打轮上线方法详解怎么打gt结扩展阅读
前打的钓组特点就是不用导环,这是为了更加准确掌握鱼讯,能直接准确反应鱼的咬饵情况,而且咬铅也极为接近鱼钩,这样才能感觉到鱼饵接触到了海底,才能准确控制钓层。至于钓点,找堤防边比较水深在脚下的地方,然后堤上的石壁有许多的贝类,这样就可以钓中层到底层都行。
大都是用长竿4,5米到6.3米一类,这种大都是用在矶上前打而用,而在日本名古屋一带有发展出另一套短竿前打的方式,竿长只有2.1米到3米之间。
㈣ 蚁王bsg前打轮怎么调出线
将钓线穿过导环并系在线杯上。
1、蚁王bsg前打轮出线先将钓线穿过导环并系在线杯上。
2、然后摇动把手将钓线缠在线杯上。
3、值得注意的是前打轮上线时不能上得太满,一般建议上线量低于线轮边缘高度约1.5到2.0毫米,绝对不能多缠,否则作钓时容易出现“跳线”的情况。
㈤ 钓鱼gt结打法
路亚钓前导线GT结的绑法
路亚前导线可以避免抛甩瞬间的拉扯,拖饵或中鱼后保护主线前段避免剐蹭障碍物。大多数钓友又不会绑前导线GT的绑法,在这里带来图解详细的介绍GT的绑法
1、为方便拍摄使用粗棉线代替PE线,用笔杆和飞蝇主线在不同的步骤里代替前导线。首先如图所示将PE线对弯后用食指和拇指撑开。
2、将线圈的另一端两根线绕在小拇指上数圈,使其在小拇指弯曲后不至于松脱。
3、将前导线如图所示插入PE线和手掌虎口形成的圈内,使PE线搭在前导线的上方。
4、两线交叉搭住后,线圈手在前导线的下方翻转使PE线交叉缠在前导线上。
5、线圈手再调转到前导线的上方再一次翻转,让PE线在前导线的上方再次交叉缠住前导线。以此形式交叉缠绕20圈以上即可。
6、数圈缠绕之后的效果如图所示,在这个步骤之后用飞蝇主线替代前导线来演示。交叉缠绕的要点在于每次缠绕后都应略微绷紧PE线,并用另一只手捏住缠好的线圈防止线圈松弛,再继续缠下一圈。如果交叉缠绕的线圈松弛即使后面的步骤完成的很好也会使打好的GT很容易的松脱开。
7、接下来要打收尾结,方法如图:用PE线的线尾端向后弯曲和缠绕好的前导线交叉,请注意图中的PE线是在前导线的前方交叉的,交叉点要在紧靠之前缠绕好的最后一个线圈的位置,并用另一只手捏住防止移动。
8、之后,将线尾端从前导线的下方绕到后方并从回弯的线圈中穿出。
9、穿出后,用牙咬住PE线尾端,并拉紧。拉紧的同时要注意结扣的位置仍然要紧靠之前交叉缠好的线圈。
10、继续打收尾结,这里还须注意打结的方向。是和第一个结相反的。
11、PE线尾端从前导线的后方回弯后在前导的下方向前绕,并从回弯线圈中向后穿出。
12、PE线尾穿过后,方法同第一个收尾结一样拉紧。第二个结也一定要与第一个收尾结靠紧,之间不能留有距离。拉紧线尾端的时候注意牵拉的方向即可。
13、第一和第二个打好之后的收尾结,如图所示紧紧挨着。之后重复第一个结合第二个结的步骤收尾结需要打7-8个即可。
14、所有的收尾结绑好之后,用手抓住前GT结两端的线用力拉。这样做一是保证所有的线结进一步锁紧,而是检验所打GT结的质量。
拉紧之后,用子线剪剪断所有的余线。在剪前导线的时候,最好紧靠最后一个收尾结的位置剪断,也就是说可以不留一点线头,以保证摇轮回线时前导线头不至于在竿子的线导环处发生卡碰。
15、完成之后的GT结,GT结打得好它的强度甚至可以在线的直拉力强度之上。而且,GT结的这种绑法使整个线结非常顺滑,在抛投的时候不会影响出线。
㈥ 前打轮怎么使用
1、挑选鱼竿使用前打轮垂钓,一般来说是不能抛投的,即使能抛投,也抛不远。
㈦ 前打轮上出线还是下出线
前打轮是常用的一种渔轮,因特别适合“前打钓法”而得名,所谓前打钓法是指站在位置陡峭且水下障碍物多的堤坝或岸上,将钓饵轻轻投放到离岸不远处,待饵触底或到达钓层后不时上下轻提饵料,吸引匿身在堤岸边缘或石缝中的鱼前来索食并将其钓获。
前打轮上线方法比较简单,具体操作是先将钓线穿过导环并系在线杯上,然后摇动把手将钓线缠在线杯上,值得注意的是前打轮上线时不能上得太满,一般建议上线量低于线轮边缘高度约1.5~2.0毫米,绝对不能多缠,否则作钓时容易出现“跳线”的情况。
1、鱼竿:前打轮一般配前打竿,所谓前打竿就是专门为“前打钓法”设计的鱼竿,特点是手把节配有小型渔轮且竿体上安装有小型导线环,很多前打竿还具有可调式定位功能。
2、线组:前打轮一般单钩通线,主钓鲫鱼可用1.0~1.5号尼龙线、5~7号伊豆钩,主钓鲤鱼、草鱼等大型鱼类建议用2.0~3.0号尼龙线、8号以上伊势尼钩或2.0号以上千又钩。
3、浮漂:前打轮一般用七星漂,七星漂是传统钓常用的浮漂,优点是操作简单、不用频繁调漂且便于观察漂相,缺点是抗风浪和抗走水能力差,夜间作钓要用夜光漂或夜钓灯。
拓展资料:
1、材质:材质是前打轮重要的参数之一,主要有全金属和半金属两种,其中全金属前打轮是指全部用黄铜、铝合金等制成的,而半金属前打轮则是指部分配件用金属制成的。2、自重:自重是前打轮重要的参数之一,表示的是前打轮自身的重量,自重越小作钓手感越好,反之手感越差,但也不能一味看自重,还得根据前打轮的其他参数综合考量。3、泄力:泄力是前打轮重要的参数之一,代表的是前打轮的最大锁死拉力,例如泄力为5千克时,若超过5千克前打轮会有缓慢出线的情况,也就是钓友们常说的轮子锁不死。
㈧ 怎样安装前打竿轮线
操作方法:将前打轮的收线开关装在另一边,即右手握竿,则左手转动前打轮,前打轮装上后转动开关应在你自己的左手这边。轮装上后再将线装于前打轮上,先装上圈左右试一下收线就知道是否装反了。
实战方法:前打竿在正常垂钓时,最好把轮子的泄力锁紧一些,以调到大力提竿刺大鱼(通常指一公斤以上的鱼)不出线或者少许出线为宜,但是有些轮子的锁紧力有限,若在3米以上的深水垂钓,提竿刺鱼时无论如何也会少许出线,不过这个影响不大。中鱼后,若鱼不大,则不需调整泄力,就当是台钓竿溜鱼了;若感觉鱼比较大,则需把泄力迅速调松一些,鱼要线时竿子前送,让线轮出一部分线后再准确判断出鱼的大小。有人会顾虑这样做是否来得及?完全来得及!
真正的大鱼动作沉稳,在水下转身慢,被刺中后一般会静止几秒钟才会慢慢要线,但是这种要线的力量是稳定而难以对抗的,所以一定要给线。有些钓友碰到大鱼,往往把泄力调得很松,这样就等着鱼溜人了,会花费太多时间。我在没有挂底的水库通常都用3.0+0.6大力马子的线组,中大鱼后仅仅是把泄力从最紧状态稍稍调松一些,然后再也不调整泄力了。紧到什么程度呢?只有在鱼把竿子强行压下形成拔河时才会稍稍出线,溜鱼时就大力弓竿,基本把竿子的腰力用到极限,这是种暴力溜鱼的方法,我在水库碰到的10—20斤的鱼基本上都在10分钟内拿下。
用大力马做子线一定要用钩条粗、异常坚固的钩型,比如小矶钩,用细条钩这种暴力溜鱼法钩子很容易被拉变形。要是用普通的尼龙线做子线则用伊势尼或者千又即可,泄力则要适当再调松一些,要找到那种鱼在要线时很费劲但又不会切子线的最佳点(这个靠经验),找到合适的力度后就不要再动泄力了,做到“低头收线,抬头弓竿”,充分感受溜大鱼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