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俗话说高考志愿填报是“七分考,三分报”,孩子们寒窗12年挣来的辛苦分,怎样最大化的充分利用,需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和细节,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结合自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运用。
一、拉开梯度,冷热搭配,服从调剂,兼顾地域。
“拉开梯度”指的是填报的每批次的学校,学校之间一定要拉开梯度,每个学校的专业也最好拉开梯度。
“冷热搭配”是指学校里面的专业既要有热门,也要有冷门,冷热一定要搭配。
“服从调剂”,在专业最后一栏有一个是否服从调剂,建议写上“服从”,以防分数已经够了学校提档线,但是够不着专业的录取线,最后进得了学校的“大门”却进不了专业的“小门”,反而被退档,导致掉档或落榜。
“兼顾地域”,地域性不一样的高校,分数也不一样,整个志愿体系有梯度,录取时风险会大大降低。
二、4个字:冲、稳、保、垫。
在这里我还是提前要强调一下,你的孩子倒底有没有专业的倾向,还是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如果什么专业都无所谓那倒好报了。那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的方法来报了。
具体来说就是,可以根据高考成绩直接对照预测的学校投档线再设上10分左右的级差填报就行了,这四个字特别适用于平行志愿当中几个平行学校的关 系。五个学校,第一个A学校就可以冲一冲,比如高考分数是620分,就可以报630-640分的学校;B学校可以比A学校稍低一点的,报620-630分 的学校;C学校就要稳一稳,620分就要报610-620分的学校;D学校适当可以比C学校的水平降一降,可以报比600-610分的学校;E学校是垫底 的,可以降到报个600分以下的学校,以确保有学上。注意的是专业调剂处一定要选服从,还要看看冲的学校是否承诺服从调剂不退档。
上述的只是一种安排方法,还可以按冲-稳-稳-保-垫,或冲-稳-保-保-垫等。总之是在基本的原则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掌握安排。
不用非要照搬上面的分差,如果报考水平较高,预测的学校提档分比较准确,可以分差小些。反之,分差则大些。比如你预测的某学校的提档线是620 分,而实际提档线是630分,那么你按“稳”原则报的学校变成了“冲”的学校,如果实际提档线是610分,那么这个学校又成了保的学校。极端情况下如果这 五所学校的实际提档分你预测的都不准、都超过了你的高考分数,那么你就掉档了。
2. 志愿填报有哪些诀窍
志愿填报诀窍:
高考志愿填报,一不看分数、二不看院校、三不看专业。哪里毕业、哪里就业,为了一生的归宿,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
要注意一是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管理办法、全省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要注意二是招生政策规定。比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录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
基本方法
自身成绩的评估定位是我们填报志愿的基本前提,必须确保相对准确。每年有大量考生“低分高报”和“高分低报”的原因,就是在对自己高考实力的判定出现了失误。判定高考实力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考生的校、区排名作为基准,决不能轻易用某次考试的绝对分数值估计,更不能一厢情愿地指望高考时能超常发挥。
3. 如何正确填报高考志愿 有哪些方法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目前全国各省主要实施三种高考志愿填报时间,主要如下:
1、高考考前填报志愿。
2、估分填报志愿。
3、知道分数填报志愿。
填报志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平行志愿方式
2、立体志愿方式(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方式)。
每个方式的填报技巧不一样。
4. 高考志愿填报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吗
升学365(传时高考志愿研究院)回答:志愿填报要考虑的问题很多。1,了解当地的招生政策,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2,了解志愿填报的流程和专业录取规则。3,结合未来的就业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专业。4,了解大学教育资源,学校环境,深造条件等等。5,了解网站志愿填报流程。总之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选择不同的志愿就是选择不同的人生。希望考生谨慎选择。
5. 2021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捡漏技巧
1、关注一般大学的好专业一般大学的好专业,是指在全国专业建设方面排名,高于学校综合实力在全国的排名。前者是专业学习的根本,后者决定了该学校的投档线。
比如长春理工大学的"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长春理工大学在该专业所属一级学科"光学工程"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但该学校作为非985、211,该专业在山东省2019年的投档线仅为566分。对于喜欢光学工程的山东考生来说,如果考分在560分以上,选择该校,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
2、地域相对偏远的院校
如211工程大学石河子大学、海南大学、西藏大学、云南大学等,此类院校如有考生喜欢的专业并对院校地理位置不是特别挑剔的话,也可作为目标院校。
3、好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分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如昆山杜克大学等)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常见以某某大学某某学院、某某大学某某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等名称出现在招生计划书中),如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等。
这些学校或专业的特点是低于相应国内合作学校普通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教学资源一般不低于普通非合作专业。在考生后续考研、就业等方面,一般没有差别。
4、好大学的分校(校区),也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近些年来,一些较发达城市,为了城市发展,引进智力资源,一些重点高校为了扩展生源,抢占优质教育资源,两者相结合,一些重点大学的分校和校区应运而生。这些分校或者校区,与母体均有着教育资源上的共享,但招生分数却与母体高校有着较大的区别,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工大(威海)、山东大学与山东大学(威海)、中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等等,录取分数均有明显的差别。
5、关注好大学的冷专业
院校平行志愿模式的省市,考生可以通过历年征集志愿计划表,查找重点大学招生不满的专业,这些专业,就是"好大学的冷专业",在填报志愿时,只要达到提档线即可录取;对于实施专业平行志愿的省市,可以通过历年专业投档录取分数线,来直观的比对,某学校投档录取线最低的专业,肯定就是该学校的冷专业。
这里的冷专业并不一定是社会上大家都认为的冷门专业,而是某个学校中就业、招生等各方面均排名靠后的专业。一般来说,这些专业都不是本校的优势专业,办学水平在本校各专业来说,是排名靠后的。并不一定是本专业全国排名靠后的。
6、各种特殊招生方式与途径
综合评价招生、地方专项、国家农村专项、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边防子女预科班等特殊招生方式,对于具备条件的考生,也是一次低分上好大学好专业的机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7、报考第一年招生的学校
有些家长对此类学校比较感兴趣,第一年招生,考生和家长对这个学校都比较陌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怕被当小白鼠。但是想要低分捡漏这个方法确实可行,从目前的大趋势看大部分学校都发展的不错。
6. 高考填报志愿有哪些技巧
议你在填报的志愿中,设置一些“保”的志愿,这些志愿的录取名次比你高考的名次低一点;建议你再设置一些“稳”的志愿,这些志愿的名次与你的高考名次大致相当;建议你再设置一些“冲”的志愿,这些志愿录取名次比你高考所在的名次略高一些。至于“冲”“稳”“保”三个方面的志愿数量的设置,由你的喜好和意愿所决定。
在录取的专业的选择上,建议你能平衡自己的喜好与父母亲的意见。说实话,你所选的专业与之后所从事的职业之间或许有很大可能是不一致的,但是同时转念一想,如果大学这四年学习了自己不够中意的专业,并且要持续四年,这其中的心理感受是不是不够好?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有很大可能会与父母亲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冲突,这在大多数考生的志愿填报当中都是很正常且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必须做到的一点就是承认报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耐心的工作,与父母尽量保持耐心的沟通,达成一个人人都接受的结果。
报考的过程是比我们想象当中困难的,有些学生报考的态度认真,以至于他们把报考的书都翻烂了,而他平时做作业可不会那么认真地把作业本翻烂的。
在大致挑选好自己想报的大学之后,再对这些大学当中自己比较中意的专业方向进行筛选,根据自己的方向筛选出自己中意的专业。在你所选的每个大学内部的各个专业,所录取的分数都是不同的。可以在自己所中意的这些专业之内又筛选出适合自己的分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