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B超检查膀胱要憋住尿,测残余尿量要排净尿,那么着个残余尿量是怎么测出来的
病情分析: 中年男性,一般来说,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或者是膀胱疾病都 可以引起尿潴留,它是间接评判疾病的一种方法
意见建议:这只一种检测方法,是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多结合其他检查。
❷ 残余尿测定有哪几种方法
有什么办法能够知道膀胱内有无残余尿以及残余尿有多少呢?目前常用以下三种测定方法。
(1)B超测定法排尿后,用经腹超声波测定残余尿量,方法简便,患者毫无痛苦,且可重复进行。但残余尿量少时则测量不够准确。
(2)静脉尿路造影行静脉尿路造影时,在膀胱充盈期及排尿后各摄片一张以观察残余尿的方法。因不能定量,故实用价值不大。
(3)导尿法为直接测定法,排尿后,通过导尿的方法回抽残余尿,用量杯进行测定。该法所测残余尿量最为准确。但操作过程中任何一环节违背了无菌观念都有导致尿路感染的可能。
❸ 残余尿测定在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上有什么意义
残余尿测定作为诊断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判断梗阻程度之轻重和了解膀胱功能有重要意义,也是决定手术治疗适应证的指征之一。正常膀胱残余尿应少于10ml,当前列腺肥大时,膀胱颈部隆起突入膀胱,前列腺部尿道受压而变得非常狭窄,故每次排尿时膀胱内尿液不能完全排出而残留于膀胱内。一般把残余尿超过60ml作为手术的指征之一。同时残余尿测定也是判断保守治疗效果的重要指征,如治疗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说明膀胱颈部梗阻得到改善,治疗有效。残余尿测定方法有以下三种。
(1)导尿法。于自行排尿后,立即插入导尿管或膀胱镜,收集膀胱内尿液,测定其容量即为膀胱残余尿量。
(2)超声测定法。利用超声检查测定残余尿量,本方法简单易行,无损伤,患者无痛苦,但准确性差。
(3)静脉尿路造影法。在作静脉尿路造影后让患者排尿后再摄一张膀胱片,通过膀胱内残余造影剂多少来判断残余尿量。
❹ 残余尿量的计算
残余尿量测定可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两类: (1)直接测定法:通过尿道插管的办法回抽残余尿,并进行测定。如行导尿术即可同时进行残余尿量测定,可用大规格注射器(50毫升以下)回抽尿液来测定残余尿量。此外,在进行全套尿流动力学测试(包括对压力-尿流-肌电图的测定)时,亦可对残余尿进行测试。直接测定残余量前须经严格的尿道口周围粘膜及皮肤的消毒及对导管和施术者接触有关的表面消毒,保证在无菌状态下进行,以免在插管时造成感染。此法测定较为准确。 (2)间接测定法:通过影像学(B超、CT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进行测定的方法。此法无损伤,避免了插管测定可能引起的感染,且易于多次重复,但残余尿量少时,结果不够准确。此外,由于造影剂比重与尿液比重差异较大,容易混合不均而造成假象,因此尿路造影提供的资料难以作为确切的依据。
❺ 残余尿的测定原因和方法
残余尿测定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诊断手段之一。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病人排尿困难,随着梗阻加重,膀胱内尿液在每次排尿时不能完全排空,残留在膀胱内,这些残留在膀胱内的尿称为“残余尿”。残余尿的出现及其量反映了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在诊断和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过程中,残余尿的测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其测定方法有三:经腹B超测定法、导尿法和静脉尿路造影法。经腹B超测定法患者无任何不适感,是最常用的方法。它不引起尿路感染,尤其是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测定残余尿量者更是最佳选择,但这种测定方法不够精确。导尿法是在患者排尿后,插入导尿管来引流尿液,测定残余尿量,此方法准确可靠,但给患者造成不适感,不易被病人接受。静脉尿路造影法是在行静脉尿路造影时,于膀胱充盈期和排尿后各摄片一张,观察残余尿量,此法不能定量,实用价值不大。
❻ B超怎么测残余尿量
三个经线相乘然后除以2
❼ 何谓残余尿,有何临床意义
在自主排尿后仍残留在膀胱内的尿称为残余尿。残余尿的出现是因尿路梗阻不能解除,逼尿肌不能排空膀胱而致。其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尿路梗阻的程度及膀胱逼尿肌功能。故残余尿测定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作用主要在于帮助了解尿路梗阻的程度,判断前列腺增生症的预后,为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由于膀胱逼尿肌可通过代偿以克服增加的尿道阻力,将膀胱内尿液排空,因此在前列腺增生早期,无残余尿也不能完全排除下尿路梗阻的存在。
一般认为,正常人的残余尿量为0~10毫升;轻度梗阻时残余尿量为10~50毫升;中度梗阻时残余尿量为50~100毫升;残余尿量达50~60毫升即提示膀胱逼尿肌已处于早期失代偿状态。
要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了解残余尿量,这样可动态观察下尿路梗阻的进展及膀胱逼尿肌功能。如残余尿量进行性增加,宜及时采取有效治疗。
❽ 膀胱残余尿量如何测定
彩超可以检查,就是让患者做完膀胱结石的彩超之后,尽力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净,再回去做彩超,看一下膀胱内还有多少残余的尿液量,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残余尿量测定。
❾ 前列腺增生病人测定残余尿有什么意义
残余尿测定是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也是评价治疗该病疗效必不可少的指标之一。通过测定残余尿量的多少,可以帮助了解尿路梗阻的程度,了解前列腺增生症的转归,为能否手术治疗等提供依据。
诊断:患者尽力排尿后,若膀胱仍然膨隆,说明有相当数量的残余尿,如患者排尿后不能摸到膨胀的膀胱,可利用导尿的方法测定残余尿量。根据残余尿量的多少可以将梗阻程度分为5个等级:① 0~10毫升;② 10~50毫升;③ 50~150毫升;④ 150毫升以上。一般认为,超过50毫升即提示有梗阻存在。
❿ 膀胱残余尿量计算公式
膀胱残余尿量=横径×竖径×前后径×0.52。
超声法是排尿后立即超声测量膀胱内残余尿的横径、竖径、前后径,计算公式是三个径线长度相乘所得数值再乘0.52后即是残余尿量数值。
正常情况下其小于5毫升。残余尿的出现表示膀胱排尿功能已代偿不全。残余尿量与下尿路梗阻程度成正比。在下尿路梗阻治疗过程中,重复测定残余尿量可判断疗效。
(10)怎么测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及意义扩展阅读:
检测的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 一般无不适合人群。
检查注意事项:导尿术的禁忌证为急性尿道炎,尤其是化脓感染时,导尿可能引起感染扩散。应尽量鼓励病人自行排尿,避免不必要的导尿,尤其是多次导尿。如病情需要,则可留置导尿管。男性病人应尽量少用金属导尿管。
检查时要求:经导尿管行膀胱冲洗或膀胱内药物灌注;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潴留;膀胱、前列腺等盆腔手术前后、尿道术后需留置导尿管;膀胱尿道造影或膀胱输尿管回流造影;膀胱测压;采取不污染的尿标本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