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白及用什么方法鉴别软化程度

白及用什么方法鉴别软化程度

发布时间:2022-05-18 00:31:07

❶ 白及与白芨区别是什么

没有区别,白芨一般指白及。

白及是兰科、白及属地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60厘米。假鳞茎扁球形,富粘性。茎粗壮,劲直。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

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路边草丛或岩石缝中。

白及的主要价值

1、观赏:白及的花朵比较漂亮,能在阴暗的环境中开花。可在室外种植,也可采用盆栽方式,还比较适合插花。

2、药用:白及的块茎具有消毒止血以及预防伤口感染等诸多功效,杀菌抗癌的效果也比较良好。

3、工业:白及作为糊料生产也能发挥其积极价值作用,因为白及的黏性比较好,所以这就是成为糊料的重要基础。白及无污染、无害,能够保障材料的应用安全。白及也能应用在纺织领域中。

4、酿酒:白及也可作为酿酒原料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白及

如何快速鉴别白芨和小白芨

中文名:小白芨

Name:Bletillayunnanensis

属:白及属

introce:陆生兰,高15-50厘米。假鳞茎扁卵圆形,较小,具荸荠似的环带,富粘性。茎多为纤细,具3-4枚叶。叶狭,条状披针形,长6-20厘米,宽5-10毫米。花序具1-6朵花,花较小,淡紫色;花苞片开花时凋落;萼片和花瓣狭矩圆形,长15-18毫米,近等长,萼片顶端近急尖;花瓣顶端稍钝;唇瓣长15-18毫米,和萼片近等长,在中部以上3裂,侧裂片斜半圆形,直立,合抱蕊柱,顶端稍钝,伸达中裂片的1/3以上;中裂片矩圆形或近倒卵形,边缘微波状,唇盘上具5条褶片,褶片前后均为波状;蕊柱弯曲,不达侧裂片之顶端。分布于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台湾。生于海拔500-3400米的山坡草丛中或小溪旁石上。假鳞茎入药,用途同白芨。

❸ 白芨有哪些特征

(汪计珠、田谨为)

白芨〔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别名白根,白芨子、地螺丝、千年棕。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等地。

以块茎(假鳞茎)入药。假鳞茎含有淀粉、胶粘质、葡萄糖、甘露聚糖等。据近代药理学研究,对止血,血细胞凝结效果很好。

白芨还可作乳化剂、悬浮剂。白芨胶粉可代替西黄蓍胶粉与阿拉伯胶粉,并以白芨胶粘部分制成白芨代血浆。其假鳞茎所含的淀粉粘性强,可作工业糊料,浆丝绸和棉纱或为涂料,还可酿酒。味苦、涩、性微寒。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用于肺结核咳血、支气管炎扩张咯血、胃溃疡出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及皮肤皲裂等。

一、形态特征

株高30—60cm。地下假茎扁圆形或不规则菱形,肉质,黄白色,有多数须根,常数个并生,其上有同心性节纹。叶3—6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40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延成鞘状而抱茎。总状花序,具3—10朵花,疏生;苞片长圆状披针形,花冠不整齐,淡红紫色,唇瓣较大,倒卵状长圆形,3浅裂,居中裂片具皱纹。雌雄蕊合为蕊柱,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子房下位,圆柱形,扭曲。蒴果纺锤形,有六棱,成熟时淡黄色,缝裂。种子细小,自裂隙中逸出(图14—66)。

图14—66 白芨形态图

1.植株全角 2.舌瓣 3.合蕊柱 4.雄蕊床及其背面 5.花粉块 6.蒴果

二、生物学特性白芨野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坡草丛,沟谷及溪流边,喜分布在腐殖土或砂壤土上,且较阴凉、湿润而温暖的环境。在四川年平均温度17℃左右,降雨量1100—1200mm,相对湿度75—81%,绝对最高温度38℃,绝对最低温度-6℃,皆能正常生长。花期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10月下旬果熟。

白芨的假鳞茎,每年都呈1—2歧连接分生新的仔茎,在一定年限内,假鳞茎的个数和重量皆成倍或接近成倍的增长,见表14—60。

表14—60 白芨假鳞茎的增长情况三、栽培技术

(一)种类

白芨大都处于野生状态,目前药用引栽者,绝大多数为〔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该种虽已人工栽培,但尚未选育出优良品种。此外尚有小花白芨(B.yunnanesis Schltr.)、黄花白芨(B.ochracea Schltr.)、小白芨(B.formosana(Hayata)Schltr.〕等数种。后三种因假鳞茎小,产量低,很少有人工栽培者。

(二)选地与整地

熟地和生荒地均可栽培。须选择排水良好又较阴湿的环境,以肥沃、疏松的夹砂土、砂壤土,腐殖土栽培为宜。排水不良,粘性重的土壤容易发生根病,而且在收获时采挖脱泥费工较多,故不宜选用。

栽种前翻地,深30cm左右,耙细整平,筑成130cm宽,沟深15—20cm的高畦,以利排水。

(三)繁殖方法

用无性繁殖法。四川在9—10月收获时选当年具有嫩芽的假鳞茎及其与先年的老鳞茎毗连接生处切下,按行株距33cm开穴,深10—13cm,每穴栽种3个,呈三角形平放穴中,新芽向外,每亩用种茎15000个左右,栽后淋猪粪水,并盖上拌有猪粪水的草木灰或腐熟的堆肥,每穴一把,每亩约需1200—1500kg,然后覆土与畦面齐平。湖北于早春2月或秋季8月结合收获时栽种。北方于4月底或5月初将先年贮藏的带芽种茎切下,按行株距33×17cm开穴,每穴栽1个,覆土3—4cm,并稍加镇压,然后淋水。

白芨采用无性繁殖,增产系数有限,据报道,如需大量栽培,可采用无菌萌发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繁殖,能获得大量幼苗,为大量生产提供了新途径。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夏秋季节,往往因杂草滋生影响白芨生长,应及时除草。在四川一般每年进行4次,第一次3—4月苗出齐以后,第二次5—6月生长旺盛期,第三次8—9月,第四次于冬季倒苗以后进行。除草时注意锄松表土,但勿伤及茎芽,冬季除草时须将沟土铲起覆盖畦面,保护茎芽,免受霜雪冻害。

2.追肥

每年施追肥三次,于中耕除草时结合进行。第一次每亩施用硫酸铵4—5kg兑水用,如兑清淡粪水则更好;第二次每亩用过磷酸钙30kg,拌堆肥沤熟后撒施在畦面上,结合锄草松土时混入土中;第三次施用拌有人畜粪水的土杂肥料2500—3000kg,于冬季倒苗后刈去枯枝残叶撒施畦面,结合冬锄时翻入土中。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白芨一般栽培后3—4年即可收获,如生长年限过长,田间植株密集,影响生长,且生长年限过长的假鳞茎,经加工后产品质量下降,不但外形枯瘦,且色泽不佳。采收期为9—10月,当地上茎叶近于枯萎或完全枯萎时进行,若迟延至翌年新芽萌发以后采收,则产品得率下降。采收时先割去地上部分,用锄从假鳞茎下面平铲,切断部分须根,把假鳞茎带土同时挖起。

(二)留种

除去泥土,从假鳞茎连接处剪成单个,把当年假鳞茎选出做种,及时栽种;亦可用干砂堆藏在阴凉干燥处免受冻害。待翌年断霜以后栽种。

(三)加工

将假鳞茎浸泡水中,约经1小时左右,洗净泥土,摘除须根,放入锅内煮沸约6—10分钟,不见白心时即可捞出,晾去水气后再摊晒或烘炕,至表面干硬不粘结时。用硫磺熏一夜后继续曝晒或烘炕至全干,用竹筐或槽笼撞去残须,使表面呈光洁淡黄白色,再筛去杂质即成。

以无须根、粗皮、泥砂、杂质及无虫蛀、霉变者为合格产品,以个大饱满,色淡黄而坚实者为佳。

❹ 御贵草白芨的使用方法都有哪些啊

一、生长习性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整地与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作畦,等待播种。
三、播种
白芨采用地下块茎繁殖。播种期分秋播和春播。秋播在封冻之前,春播在清明前后。南方宜秋播,可在秋季采挖白芨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白芨块茎,切成小块,每块有芽眼1—2个,稍凉,使伤口愈合后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
北方宜春播,将贮藏的白芨种块,于播种时取出,切块,待伤口愈合后播种。行株距30×20厘米。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水分管理: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
3、追肥:白芨喜肥,应结合中耕除草,每年追肥3-4次。第一次在3-4月齐苗后,每亩施硫酸铵4-5公斤,兑腐熟清淡粪水施用;第二次在5-6月生长旺盛期,每亩施过磷酸钙30-40公斤,拌充分沤熟后的堆肥,撒施在厢面上,中耕混入土中;第三次在8-9月,每亩施入腐熟人畜粪水拌土杂肥2000-2500公斤。
4、与其他作物间作:白芨植株矮小,生长慢,栽培年限较长,可在头两年在行间间种短期作物,如萝卜、青菜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所谓间作就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中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比如在玉米、高粱地里,可在其株、行垄上间作穿心莲、菘蓝、补骨脂、半夏等。
五、病虫害防治
目前,在白及种植上未发现病害,只发现主要的虫害是地下害虫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以幼虫咬食或咬断白及幼苗及嫩芽,造成缺窝断行,影响白及产量。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和蛹越冬。3~4月为成虫发蛾盛期。4~5月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时期。以后为害逐渐减轻。
防治方法:①在越冬代成虫盛发期采用灯光或糖醋液诱杀成虫。
②为害严重的地块,可采取人工捕捉。
③用90%晶体敌百虫0.5千克,加水2.5~5千克,拌蔬菜叶或鲜草50千克制成毒饵,每亩用毒饵10公因子进行诱杀幼虫。④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六、收获与加工
白芨一般于栽后4年的秋季地上茎叶枯萎后采收。采收前先割去地上茎叶,再刨出地下根茎,去净泥土,再放入箩筐内,置清水中浸泡1小时后,用脚采去粗皮,洗净,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钟,至块茎内无白心时捞出晒干或烘干即可入药出售。亩产量150公斤。

❺ 白芨的栽培技术

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头年的冬季到次年的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5㎝。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常用分株繁殖。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须带顶芽,传统栽培主要靠分株繁殖. 但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 而且耗种量大, 很难满足大量栽培的需要。
亦可采用播种繁殖,但白芨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 因此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 实生苗的栽培较为困难,但随着部分高校对濒危保护植物投入研究力度,现有长江大学余磊磊等人将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消毒,然后接种到他们研发的培养基里,不仅克服了白芨种子繁殖困难的问题,还提高了白芨繁殖力度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种苗,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无菌播种, 种子萌发后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系繁殖,实现白芨种苗的规模化生产而探索有效的快速扩繁技术。 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不规则扁圆形或菱形,有2-3分歧似掌状,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数个棕褐色同心环纹,环上残留棕色点状的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类白色,半透明,角质样,可见散在点状维管束。粗粉遇水即膨胀,有显着粘滑感,水浸液呈胶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以个大、饱满、色白、半透明、质坚实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黄白色。
①含糊化淀粉粒的薄壁细胞多呈不规则碎块,遇碘液显蓝色。
②粘液细胞甚大,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38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18-88μm。
③表皮细胞表面观形状不规则,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壁厚3-6μm,木化或微木化,孔沟明显,平周壁具稀疏短缝状纹孔;断面观类方形,被较厚的角质层。
④下皮细胞类多角形,壁稍弯曲,有的呈连珠状增厚,木化。
⑤纤维长梭形,壁木化,具斜纹孔或相交成人字形;纤维束周围细小类方形细胞含类圆形硅质块。此外,有梯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块茎含联苄类化合物:3,3'-二羟基-2',6'-双(对-羟苄基)-5-甲氧基联苄(3,3'-dihydroxy-2',6'-bid(p-hydroxybezyl)-5-methoxy bibenzyl),2,6-双(对-羟苄基)-3',5-二甲氧基-3-羟基联苄(2,6-bis(p-hydroxybenzyl)-3',5-dimethoxy-3-hydroxybibenzyl),3,3'-二羟基-5-甲氧基-2,5',6-三(对-羟苄基)联苄(3,3'-dihydroxy-5-methoxy-2,5',6-tris(p-hydroxybenzyl)bibenzyl),3,3',5-甲氧基联苄(3,3',5-trimethoxybibenzyl),3,5-二甲基联苄(3,5-dimethoxybibenzyl);
二氧菲类化合物:4,7-二羟基-1-对-羟苄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1-p-hydroxybenzyl-2-methoxy-9,10-dihydropenanthrene),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3-(对-羟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二醇(3-(p-hydroxybenzyl)-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7-diol),1,6-双(对-羟苄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二醇(1,6-bis(p-hydroxybenzyl)-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2,7-diol),2,4,7-三甲氧基-9,10-二氢菲(2,4,7-tri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
联菲类化合物:白芨联菲(blestriarene)A、B、C,白芨联菲醇(blestrianol)A、B、C;双菲醚类化合物:白芨双菲醚(blestrin)A、B、CD;
二氢菲并吡喃类化合物:白芨二氢菲并吡喃酚(bletlol)A、B、C;具螺内酯的菲类衍生物:白芨菲螺醇(blespirol);
菲类糖甙化合物:2,7-二羟基-4-甲氧基菲-2-O-葡萄糖甙(2,7-dihydroxy-4-methoxyphenanthrene-2-O-glucoside),2,7-二羟基-4-甲氧基菲-2,7-O-二葡萄糖甙(2,7-dihydroxy-4-methoxyphenanthrene-2,7-O-diglucoside),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3-O-葡萄糖甙(3,7-dihycroxy-2,4-dimethoyxphenanthrene-3-O-glucoside),2,7-二羟基-1-(4'-羟苄基)-9,10-二氢菲-4-O-葡萄糖甙(2,7-dihydroxy-1-(4'-hydroxybenzyl)-9,10-dihydrophenanthrene-4-glucoside);
其他菲类化合物:1-对-羟苄基-4-甲氧基菲-2,7-二醇(1-p-hydroxybenzyl-4-methoxyphenanthrene-2,7-diol),1,8-双(对-羟苄基)-4-甲氧基菲-2,7-二醇(1,8-bis(p-hydroxybenzyl)-4-methoxyphenanthrene-2,7-diol),2,4,7-三甲氧基菲(2,4,7-trimethoxyphenanthrene),2,3,4,7-四甲氧基菲(2,3,4,7-ttetramethoxyphenanthrene);
苄类化合物:山药素(batatasin)Ⅲ3'-O-甲基山药素(3'-O-methylbatatasin)Ⅲ;
蒽类化合物:大黄素甲醚(physcioin)。
又含酸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醛类成分: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新鲜块茎另含白芨甘露聚糖(bletillamannan),是由4份甘露糖(mannose)和1份葡萄糖(glucose)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名称来源: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白芨》:“其根白色,连及而生,故名白芨。”
类别:收敛止血药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置沸水煮至无白心,除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用法用量:6~ 15g,研粉吞服 3~6g。外用适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药典依据:《神农本草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
《本草纲目》:“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芨粉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芨粉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用白芨、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用白芨、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腹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用白芨粉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用白芨粉二钱,酒调服。
6、刀伤。用白芨、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用白芨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汤火伤。用白芨粉调油涂搽。
9、重伤呕血。每日服白芨末,米汤送下。
10、肺、胃出血。
11 鼻衄:将白芨末,过100目筛备用。血衄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白芨末散布于凡士林纱布或纱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侧,每次用白芨粉4-5克,填塞物保留72小时,治愈率达90%以上,少数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愈。
12 百日咳:白芨川贝散(白芨,款冬花,川贝各等分),1岁以下百日咳患儿,每次服1克,每日3次,总有效率为98.2%。
13 口腔粘膜病:将白芨粉和白糖按2:3的比例混匀。将该粉涂病损部位,用棉球压迫15分钟,暂禁食及漱口,每日涂3次,有效率为98%。
14 皮肤结核:有人用狼毒,白芨细末加凡士林调成30%的软膏,按常规消毒皮损部位,将药膏均匀涂于纱布上约0.2厘米厚,贴敷患处,1天换药2次,治疗25例,结果治愈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
15 痤疮:采用中药白芨,白芷进行面部皮肤按摩和石膏倒模治疗痤疮。将白芨,白芷各等分研成极细粉末,用开水按1:6比例冲调成稀糊状,用此药做按摩霜做面部皮肤及穴代替按摩,按摩完毕,在薄涂一层药,纱布遮盖眉,眼,口部,将石膏粉300-400克用温开水搅拌成糊状,均匀地覆盖于面部,20分钟后揭去,每天2次,5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98%。
16 乳头皱裂:白芨,白矾各30克,金银花20克,水煎3次,浓缩至100毫升。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每天10次,治疗乳头皱裂患者,总有效率为88.24%。
17 白带:用白芨30克,鸡冠花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白带,服2剂后,白带明显减少,7剂痊愈。
18 肛裂:将白芨粉和医用滑石粉各半,装入瓶内高压消毒后使用,患者排便后洗净肛门,用药棉或纱布将白芨滑石粉涂于肛门裂处,继而用手轻轻按摩长强穴数次,至肛门周围有发热感为宜。
药的宜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②《蜀本草》:反乌头。
③《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1、治疗肺痿:白芨、阿胶、款冬、紫菀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芨散)
2、治疗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芨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芨入瓦罐,加酒煮熟,食肺饮汤 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芨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芨肺)
3、治疗咯血:白芨一把、枇杷叶(去毛 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芨枇杷丸)
4、治疗瘰疬脓汁不干:白芨、贝母、净黄连各半两 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清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芨散)
5、治疗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钤方》)
6、治疗鼻渊:白芨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外科大成》白芨丸) 【佤药】白芨,白极:球茎用于肺结核咳血,肠胃出血,烫伤,烧伤《中佤药》。
【傣药】牙合介,消炎:块茎用于肺结核,气管炎,跌打损伤,消肿《德宏药志》。假鳞茎用于肺结核,气管炎,跌打损伤《滇省志》。
【彝药】大白芨:块根治疗肺痨咯血,金创出血,烫伤灼伤,手脚皲裂《哀牢》。假鳞茎用于手脚骨折《滇省志》。阿图罗波:治疗肺结核,百日咳,支气管扩张,矽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结核性痿管,烧伤及外科创伤,肛裂等《彝植药》。
【水药】白鸡,猪蹄叉,雅报:块茎磨水滴人眼内治麦粒肿《水医药》。
【仫佬药】大结巴:块茎治跌打内、外伤《桂药编》。
【瑶药】别给怠:块茎治胃溃疡,肺结核,咳嗽,咯血,吐血《桂药编》。
【德昂药】巴格绕:治肺结核,咳血,胃溃疡出血,烧烫伤《德宏药录》。
【景颇药】Lahoiban: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药录》。铺赊做:根茎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尿血,便血,外伤出血,烧伤,阳痿《滇药录》。
【阿昌药】白芨:功用同德昂族《德宏药录》。
【白药】白鸡儿、羊角七:块茎用于吐血,衄血,肺痨咯血,胃溃疡呕血;外敷金疮痈肿《大理资志》。勾白尤:根茎治疗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胃溃疡吐血,便血,皮肤开裂《滇药录》。
【蒙药】同黄花白芨B. ochracea《蒙药》。
【壮药】芒苟奴( makgaeuznog):治疗胃痛,咯血[23]。
【苗药】块茎用于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外伤出血,手足皲裂《湘蓝考》。鳞茎治肺结核,止血,退骨蒸,止咳《苗医药》。块根主治肺结核《苗药集》。
【侗药】Sac jas,杀却(Sac juot):块茎主治吓谬恰盘(呕血),宾奇卯(结核)《侗医学》。散觉sangl jos:块茎治吐血,咯血[53]。
【土药】若克(rof kev yler):根茎治疗肺痨病,咳血,便血,皮肤皲裂《土家药》。 块茎:苦、甘、涩,微寒。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痨咯血,溃疡出血,烧、烫伤。 食用价值
块茎含黏液质和淀粉等,可作糊料。
观赏价值
观花类,白芨为地生兰的一种,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常丛植于疏林下或林缘隙地,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和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❻ 水白芨和白芨有什么区别呢

水白芨又叫连及草、白芨,是兰科 白芨属的一种。白芨广泛的被用在工业生产中,当粘合剂。例如在卷烟生产中,卷烟的烟头就是用白芨作粘合剂。装裱字画的粘合剂也是白芨制作的。白芨分正规的白芨和水白芨。正规白芨粘性大,一般2-3个腿。水白芨粘性小,没有分叉。两者价格悬殊很大。

❼ 水白芨和白芨区别

区别:

1、炮制方法不同

白芨为原材料,水白芨是白芨经不同方法炮制而成的 ,也就是一种药材不同炮制品。

2、药效不同

白芨的药效好于水白芨。

3、价格不同

白芨的价格高于水白芨。

4、功效不同

白芨: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而且可以治疗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止咳化痰,止血生肌,对肺结核,百日咳,气管炎,消化道出血,痈肿,外伤出血都有一定的作用。

水白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痈疽疮肿;无名肿毒;瘰疬。

5、属于不同的种

白芨:白及种;

水白芨:冰球子种。

(7)白及用什么方法鉴别软化程度扩展阅读

白芨一般指白及,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白芨多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性味苦、甘、涩,微寒。

阅读全文

与白及用什么方法鉴别软化程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踢腿减肥最有效方法 浏览:764
花王泡沫染发使用方法 浏览:91
有什么方法杀蛐蛐 浏览:832
异步电机轻载震荡抑制方法研究 浏览:476
学习技能计算方法 浏览:503
触点插座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118
植物接种方法一般分为什么和什么 浏览:111
大众车钥匙使用方法 浏览:910
平衡核心力的训练方法 浏览:380
底盘悬挂检查的方法和步骤 浏览:917
如何记叙自己的方法 浏览:257
手机扁平化解锁方法 浏览:716
常用细胞克隆化方法 浏览:893
检测毛囊需要用哪些检查方法 浏览:301
如何学习好日语的方法 浏览:86
食盐除了食用还有什么方法 浏览:182
二苯胺鉴定最简单方法 浏览:65
win10系统界面大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20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有效治疗方法 浏览:868
福建金刚板安装方法 浏览: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