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弹道导弹运动特性
这10分我要定了,以下是我的权威回答希望你满意,我不爱复制,尤其是大篇幅的啰嗦,首先什么是弹道导弹,顾名思义弹道导弹也称弹道飞弹,是一种弹道沿抛物线飞行的飞弹,第一枚是德国造的V2,二战以后弹道导弹得到了迅速发展,按打击程度分为战术性和战略性,按射程分为短程,中程,长程以及洲际型,按发动机推进方式主要是火箭发动机,有液体推进剂,固体推进剂,液固混合推进剂,按发射载体又有井喷发射,铁路发射,公路发射,越野履带机动发射,水面舰体发射以及弹道潜射方式,飞行包线主要是点过后进入爬升段,平飞段,再入段,按携带弹头不同分为单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现在的弹道导弹都核常兼备,制导方式主要是陀螺仪制导,加弹载计算机制导修正,飞行速度最大时能达到15马赫,除短程外其它都要刺破大气层,最高扬点达1000公里,射程14000公里, 没有太强的电磁特性,红外特性较大, 目前比较着名的有俄罗斯的雅尔斯, 白杨, 布拉瓦, 美国民兵3, 三叉戟d5 ,中国东风31甲, 再给你补充下, 通常短程的都是单级的, 中程一般两级, 洲际大都三级, 和火箭原理一样, 好了,全手工,挣你这10分不容易啊,看着给吧!军事方面哪不懂可以问我,我这方面专业, 独到的军事见解,良好的军事素养,专业的军事知识,以及优秀的表达能力,再见!
㈡ 钱学森最开始研究导弹的时候还没有卫星,那导弹是怎么定位的呢
惯性制导。
跟手机的动态感应类似。读取自己的加速度,就能计算出自己的速度。
发射之前要计算好对方和自己的相对位置。
顺便一提……就算是现在,中国也没有卫星制导导弹或者卫星制导炸弹……
因为中国的定位卫星还在开发……
㈢ 导弹制导方式具体有哪几种
可分为自主制导、寻的制导、遥控制导以及复合制导。
1.自主制导:惯性制导(INS)、程序制导、地形匹配制导、星光(天文)制导、GPS制导。
2.寻的制导:雷达制导、红外制导、毫米波制导、电视制导、激光制导
分为主动寻的制导、半主动寻的制导、被动寻的制导
3.遥控制导:按传输方式: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
指令制导分为无线电指令、有线电指令。
波束制导分为雷达波束制导和激光波束制导。
4.复合制导: 同一武器上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组合而成的制导技术。
㈣ 导弹涉及到哪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
[技术]
武器装备发展技术 空军在论证新武器、改进现有武器和验收武器装备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现代空军武器装备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促使空军加强了对新装备发展和旧装备改进的论证工作。确定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是否合理,通常采用各种试验试飞方法和数字仿真法。飞行试验是在真实的使用条件下探索航空新技术的重要手段,是为新装备的研制提供技术基础,也是装备调整、鉴定和使之更有效地付诸使用所必不可少的环节。空军各种地面装备同样需要试验、试用,有的还要进行空中校飞。在许多国家,武器装备的试验试飞由航空工业科研部门和空军共同承担,但各有侧重。在试飞手段和方法上,各国强调标准化建设,日趋使用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军用飞机的鉴定验收试验中,强调作战使用性的试验和评定,而原型机可靠性与维修性的试验和评定更为人们所重视。测试技术已从靠感官和粗略地记录发展到飞行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处理,磁记录、遥测、磁遥结合的内部参数测试系统。精密测试雷达、光学经纬仪等构成的外部参数测试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飞行参数的采集、传输、记录以及数据的实时处理和事后分析,都广泛地使用了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飞行模拟对于研究和验证航空新技术,特别是对于开展飞行品质研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的国家已研制出空中飞行模拟器,又称变稳定性飞机。这是一种经过专门改装的试验研究机,用以研究飞机飞行品质、飞行控制技术、显示技术和训练试飞员。
武器装备使用技术 空军人员掌握武器装备和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主要有指挥技术、飞行技术、轰炸技术、射击技术、 领航技术、 搜索跟踪识别技术等。现代空军武器装备对指挥和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在指挥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对指挥人员的文化科学素质和专业技术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效能,推动了人机结合的使用技术的发展。飞行模拟技术已趋成熟,在各国飞行训练提纲中,使用飞行模拟器的时间已占相当比例。模拟器示景系统采用计算机成像技术,不仅可练习高难度的飞行动作,还可训练空战、 领航、 轰炸、射击等技术。在搜索跟踪识别技术上,新的电子光学设备能自动显示更多的有关目标参数,对使用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后勤保障技术 空军后勤是空军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空军后勤要求具备与作战部队相应的机动能力、快速保障能力和生存能力。后勤保障技术现代化是提高保障能力的主要手段,在物资、油料保障、卫生勤务保障、运输保障、装备保障和工程保障中都离不开保障技术。许多国家把提高后勤装备自动化作为发展重点,应用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优化物资油料调配和经费的调拨。现代空军修建工程技术体现在对机场的勘察、设计、科研、施工等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在勘察设计方面应用航测、激光测距仪、模型模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在施工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武器装备维修技术 保持和恢复空军武器装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的技术。主要包括对武器装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封存、延寿等。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有些国家的空军正在加紧对维修理论的研究,装备维修已从简单的预防和排除故障,发展到对装备的全寿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装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成为装备设计的重要指标,发展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 改进了维修方式, 采用了维修新技术, 提高了工效,降低了费用,安全度上升。可靠性与维修性工程已发展成为相辅相成的两门学科,应用范围已从航空电子设备向飞机电气、 液压、 机械及结构等系统发展,从硬件向软件领域发展。航空武器装备的维修,不仅有电磁、射线、声音和振动探测、温度探测、全息摄影等先进检测技术和手段,而且有机械故障监控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并运用了电子计算机设备。外场维修工作将主要是更换便于拆装的单元体和部件,内场修理任务将有所增加。
统筹技术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空军作战、训练和建设的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空军建设统筹技术、空军作战统筹技术、空军训练统筹技术、空军武器装备统筹技术等。空军建设统筹技术,以军事战略为指导,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系统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多变量优化控制与决策技术,对空军的规模、兵力结构、编制体制、武器装备、人员培训、战场准备等宏观问题进行科学预测和统筹规划。空军作战统筹技术,以遂行任务的作战条件为基础,运用概率论、军事运筹学、射击学、轰炸学等理论和方法,预测空军作战的效果,为取得一定战果应使用的兵力,以及为遂行不同作战任务提出兵力优化方案,是指挥员在组织实施战役战斗时, 进行正确统筹的重要依据之一。空军训练统筹技术,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系统地研究人才培养的最优体制,包括训练内容、时间,晋升服役年限,训练装备等,提高效益,防止人才流失。空军武器装备统筹技术,对空军武器装备的全寿命期进行系统效能费用分析;运用可靠性理论、全面质量管理原则,有效地控制武器装备的质量与使用。
[科技]
导弹通常由战斗部(弹头)、弹体结构系统、动力装置推进系统和制导系统等4部分组成。
导弹推进系统是为导弹飞行提供推力的整套装置。又称导弹动力装置。它主要由发动机和推进剂供应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发动机。导弹发动机有很多种,通常分为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两大类。前者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因此不仅可用于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还可用于在大气层外飞行的导弹;后者只携带燃烧剂,要依靠空气中的氧气,所以只能用于在大气层内飞行的导弹。火箭发动机按其推进剂的物理状态可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空气喷气发动机又可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以及冲压喷气发动机。此外,还有由火箭发动机和空气喷气发动机组合而成的组合发动机。发动机的选择要根据导弹的作战使用条件而定。战略弹道导弹因其只在弹道主动段靠发动机推力推进,发动机工作时间短,且需在大气层外飞行,应选择固体或液体火箭发动机;战略巡航导弹因其在大气层内飞行,发动机工作时间长,应选择燃料消耗低的涡轮风扇喷气发动机。战术导弹要求机动性能好和快速反应能力强,大都选择固体火箭发动机。
导弹制导系统:按一定导引规律将导弹导向目标 、 控制其质心运动和绕质心运动以及飞行时间程序、指令信号、供电、配电等的各种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适时测量导弹相对目标的位置,确定导弹的飞行轨迹,控制导弹的飞行轨迹和飞行姿态,保证弹头(战斗部)准确命中目标。导弹制导系统有4种制导方式:①自主式制导。制导系统装于导弹上,制导过程中不需要导弹以外的设备配合,也不需要来自目标的直接信息,就能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如惯性制导,大多数地地弹道导弹采用自主式制导。②寻的制导。由弹上的导引头感受目标的辐射或反射能量,自动形成制导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如无线电寻的制导、激光寻的制导、红外寻的制导。这种制导方式制导精度高,但制导距离较近,多用于地空、舰空、空空、空地、空舰等导弹。③遥控制导。由弹外的制导站测量,向导弹发出制导指令,由弹上执行装置操纵导弹飞向目标。如无线电指令制导、无线电波束制导和激光波束制导等,多用于地空、空空、空地导弹和反坦克导弹等。④复合制导。在导弹飞行的初始段、中间段和末段,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以上制导方式的制导称为复合制导。这种制导可以增大制导距离,提高制导精度。
导弹制导精度是导弹制导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也是决定导弹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打击固定目标时,导弹命中精度用圆概率偏差(CEP)描述。它是一个长度的统计量,即向一个目标发射多发导弹,要求有半数的导弹落在以平均弹着点为圆心,以圆概率偏差为半径的圆内。打击活动目标时,导弹的命中精度用脱靶距离表示,即导弹相对于目标运动轨迹至目标中心的最短距离。
导弹弹头是导弹毁伤目标的专用装置,亦称导弹战斗部。它由弹头壳体、战斗装药、引爆系统等组成。有的弹头还装有控制、突防装置。战斗装药是导弹毁伤目标的能源,可分为核装药、普通装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等。引爆系统用于适时引爆战斗部,同时还保证弹头在运输、贮存、 发射和飞行时的安全。弹头按战斗装药的不同可分为导弹常规弹头、导弹特种弹头和导弹核弹头,战术导弹多用常规弹头,战略导弹多用核弹头。核弹头的威力用梯恩梯当量表示。每枚导弹所携带的弹头可以是单弹头或多弹头,多弹头又可分为集束式、分导式和机动式。战略导弹多采用多弹头,以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和攻击多目标的能力。
导弹弹体结构系统 用于构成导弹外形、连接和安装弹上各分系统且能承受各种载荷的整体结构。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弹体结构质量应尽量减轻。因此,应采用高比强度的材料和先进的结构形式。导弹外形是影响导弹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 对于巡航导弹以及在大气层内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的战术导弹,要求更为突出.
可以了么?
㈤ 弹道导弹导航定位时为什么不用弹道动力学
如果不是你对“弹道动力学”的理解有啥误解的话,就不会问这种看起来就怪怪的问题。
弹道动力学在导弹设计中一开始就有考虑,只不过进行使用的是在导弹的被动段。
并不存在“为什么不用”的观点。
论文《基于动力学约束的实时弹道滑动处理方法》中截图
你所说的惯性啊,星光啊都是在主动段采用的弹道测量技术,在被动段一般就要么采用连续探测修正(比如潘兴那种雷达引导)或者不连续修正(红外照射和GPS),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修正方式,动力学弹道计算在每次导弹作出力学修正后,都会重新计算预测出新的命中弹道用于校验修正的弹道是否有效。
例如,你骑自行车上下一个很长的斜坡。在你上坡时候,因为两脚交替发力和身体中心变化,你头要盯着坡顶,手要不停调整车把手朝向(这个就是惯性和星光导航),路线就是歪歪扭扭的,不过总体还是向坡顶前进。然后当你越过坡了,就开始滑行了,这时就有两个选择,一种是坡顶到坡下某个终点直接有一根钢丝,你扶着钢丝自由下滑。(这个就是连续引导)。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你先看一下终点,算一下侧风、重心、气流等因素算出一个下滑轨迹(这就是用弹道动力学计算预测),然后闭上眼睛开始下滑,中途偶尔睁开眼(红外照射点或GPS点比对)看一次比对一下实际轨迹和刚才下滑轨迹是不是重合,不重合就再次吧新收集的干扰因素变量算一下新的下滑轨迹,然后修正一下方向,继续闭上眼睛下滑,重复直到到底。
㈥ 弹道导弹的工作原理
弹道导弹是指在火箭发动机推力作用下按预定程序飞行,关机后按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的导弹。
如果使用特殊弹头,在弹道末端是可以机动的,增加了拦截难度。
其飞行弹道一般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
1、主动段是导弹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和制导系统作用下,从发射点起飞到火箭发动机关机时的飞行路径。
2、被动段包括自由飞行段和再入段,是导弹按照在主动段终点获得的给定速度和弹道仪角作惯性飞行,到弹头起爆的路径。
(6)导弹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弹道导弹的分类:
1、弹道导弹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
2、按发射点与目标位置分为地地弹道导弹和潜地弹道导弹;
3、按使用推进剂分为液体推进剂和固体推进剂弹道导弹;
4、按结构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弹道导弹;
5、射程分为洲际、远程、中程和近程弹道导弹。各国的分类不一致。
中国的划分标准一般为中程导弹射程为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为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
各国按射程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前苏联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规定:中程导弹射程为1100~2700千米,中远程导弹射程为2700~5500千米,洲际导弹射程在5500千米以上。
㈦ 谁能总结一下导弹制导方法
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的控制导引方法可分为6类:①自主式:在制导和控制过程中,根据导弹内部或外部的固定参考基准控制导弹的飞行。制导和控制系统都装在导弹内部,不需要任何人为的控制,也不需要地面设备配合工作。应用这种方法的系统主要有惯性制导系统、天文制导系统。②寻的式(见寻的制导)。③指令式(见指令制导)。④波束式(见波束制导)。⑤图像匹配式(见图像匹配制导)。⑥复合式:将上述方式组合起来形成复合式制导和控制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方式的优点。
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按所用物理量的性质可分为 5类:①无线电制导;②红外制导;③激光制导;④雷达制导;⑤电视制导。按应用对象分为下面3类:
弹道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 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分为三段:主动飞行段、自由飞行段和再入飞行段。导弹的命中精度主要取决于主动飞行段结束时导弹的运动参数(位置和速度)。弹道导弹一般都采用惯性制导系统进行主动飞行段的制导。此外,在发射前要进行方位瞄准和水平修正,为制导系统建立初始基准,这要由地面方位瞄准系统和水平修正系统与导弹上的制导和控制系统共同完成。方位瞄准和水平修正的精度直接影响制导精度。有些弹道导弹还采用末制导来提高制导精度,例如美国“潘兴” 2型导弹就使用了地形匹配制导系统进行再入飞行段的末制导。
战术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 战术导弹指地空、舰空、空空等攻击快速活动目标类型的导弹。由于目标是快速活动的,制导系统中必须有能实时截获和跟踪目标的探测手段(通常使用电磁波),以便不断地测定目标与导弹的相对位置和速度,然后按规定的导引规律形成指令,引导导弹飞向目标。目标探测装置和导弹探测装置(图1)不断探测目标和导弹运动参数,并输给制导计算机进行处理形成制导指令,经发射机和接收机送给自动驾驶仪,控制导弹不断逼近目标。这类导弹多采用寻的制导、指令制导或波束制导方式,有的采用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来提高导弹的性能。
战术导弹所用的导引规律通常有5种:①追踪法:导弹飞行速度的方向总是对准目标瞬时位置。②三点法:指挥站、导弹和目标三者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③前置角法:导弹和目标的连线(称为视线)与某基准线之间保持常值的夹角,即视线角为常值。这样导弹始终沿着与目标相遇的路线飞行(图2 )。④位置前置点法:导弹超前于目标与指挥站的连线一定距离,导弹和指挥站连线与目标和指挥站连线间的夹角随着导弹飞近目标而减小,直至为零。⑤比例导引法:导弹速度向量的转动角速度与视线转动角速度成比例。
巡航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 这类导弹飞行轨迹的特点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等高或按预定高度程序飞行,在接近目标时,再俯冲飞向目标。岸舰、空舰、舰舰和空空导弹多采用这种飞行方式。远程战略巡航导弹多在低空或超低空飞行以提高突防能力,攻击的目标一般为慢速活动目标或固定目标。
这类导弹的制导和控制系统与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系统相似,一般采用程控(航程控制)高度表或惯性制导方式控制高度,接近目标时转为其他制导方式(如寻的制导、图像匹配制导等),现代多采用惯性制导和图像匹配制导。为了修正惯性制导在长时间飞行中的积累误差,可附加自动星体跟踪器(见天文导航)以取得修正信息
㈧ 导弹制导方式和制导原理
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种。
1 寻的式制导
寻的式(又称自动寻找式)制导系统是通过弹上的导引系统(导引头或寻的头)感受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自动形成控制命令并跟踪目标,导引制导武器飞向目标。这种制导方式按感受能量(波长)可分为(微波)雷达寻的、红外寻的、毫米波寻的、电视寻的和激光寻的制导;若按弹上安装的导引系统可分为主动寻的、半主动寻的和被动寻的制导。目前,世界上多数导弹和一部分空地导弹都采用这种制导方式。它比较适合攻击短距离目标。主动式雷达寻的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优点,能从任何角度攻击目标,精度很高,但易受电子干扰;毫米波制导虽然具有制导系统强、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但作用距离短。目前,世界各国发展较多的是激光雷达寻的制导。
2 遥控式制导
遥控式制导系统是指导引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设备安装在弹外制导站,由制导站执行全部或部分的测量武器与目标相对运动参量并形成制导指令,再通过弹上控制系统导引制导武器飞向目标。按指令传输方式可分为指令制导和波束制导。其中指令制导又分有线指令制导、无线指令制导和电视指令制导3种。其特点是弹上设备简单、成本低,如使用相控阵雷达,还可以对付多个目标。波束制导则包括雷达波束和激光波束制导两种。其弱点是射程受制导站跟踪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限制,精度随射程增加而降低。
3 惯性制导
惯性制导是利用惯性测量设备测量导弹参数的制导技术。它是一种自主式制导方式。惯性制导系统全部安装在弹上,主要是陀螺仪、加速度表、制导计算机和控制系统。一般用于攻击固定目标。根据惯性测量仪表在弹上的安装方式,可分为平台式惯性制导和捷联式惯性制导两种。惯性制导的优点是抗干扰性强、隐蔽性能好、不受气象条件限制。其弱点是制导精度随飞行时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工作时间较长的惯性制导系统,常用其它制导方式来修正其积累的误差。
4 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
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系统又称地图匹配和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制导。是通过遥测、遥感手段按其地面坐标点标高数据绘制成数字地图,预先存入弹载计算机内,导弹飞临这些地区时,弹载的计算机将预存数据与实地数据进行比较,并随时根据指令修正弹道偏差,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由于绘制地图的方法不同,因此,又有转达图像匹配、可见光电视图像匹配、激光雷达图像匹配和红外热成像匹配制导等方式,它不受天气影响。地形匹配制导与惯性制导配合,可大大减小惯性制导的误差,这样导弹就会像长着眼睛似的迂回起伏,准确地飞向预定目标。
5 全球定位(GPS)制导
全球定位(GPS)制导系统属于导航制导方式。它是利用空间导航卫星的准确定位功能为制导武器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和高精度的导航服务,保证制导武器得到位置、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三维信息。安装GPS接收机的制导武器可以取消地形匹配制导,可以缩短制定攻击计划所需的时间,或攻击非预定目标。目前,美国陆军战术导弹ATACMS、"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JSOW)、"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采用这种制导方式。
6 复合制导
复合制导又称组合制导系统,是将各种制导方式的优长组合在一起,在其中某段或几段采用的多种制导方式。它是一种取长补短的办法。目的是增大制导距离,提高制导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使用"一体化"的复合式制导,对系统可靠性、大容量高速度计算机、减少飞行重量等方面
㈨ 求钱杏芳的《导弹飞行力学》电子版的~有的麻烦发我邮箱:[email protected]。谢谢了!
导弹飞行力学》主要内容有:作用在导弹上的力和力矩;运动方程组的建立、简化和解算;方案飞行弹道;导引飞行弹道;初始假弹道;导弹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导弹弹体的纵向动态特性分析;滚转导弹弹体动态特性分析;导弹运动的自动稳定性控制。
㈩ 关于导弹的问题:什么是平行接近法和比例导引法轨迹各有何特点
自动导引的导弹有三种导引方法,即追踪法、平行接近法和比例导引法。用追踪法导引时,导弹的过载较大,因此这种方法在自动导引的导弹中不采用。平行接近法是比较理想的导引方法,导弹的过载较小,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需要陀螺稳定平台,因此至今未见到平行接近法导引的导弹。比例导引法具有平行接近法的优点,即导弹过载较小,实现比例导引法的装置比较简单,因此这种导引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例导引法即为导弹速度向量旋转角速度正比于目标视线旋转角速度的导引规律。
导弹上的自动导引系统用来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并控制导弹按照一定的导引规率飞向目标。自动导引系统通常由导引头和舵机两个部分组成,他们也统称为导弹的控制系统。
导弹自动导引系统的主要部件之一是导弹上的导引装置,即导引头。按照信息能源不同,导引头可分为无线电导引头、红外线导引头和激光导引头三大类。红外线导引头以目标辐射的红外线作为目标的信息能源,其功能是:利用目标辐射的红外线,发现目标,跟踪目标,并给出能满足导引规律所要求的导弹控制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