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死锁怎么解决
处理死锁的思路如下:
预防死锁:破坏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来预防死锁。
避免死锁:在资源动态分配的过程中,用某种方式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的状态。
检测死锁:运行时产生死锁,及时发现思索,将程序解脱出来。
解除死锁:发生死锁后,撤销进程,回收资源,分配给正在阻塞状态的进程。
预防死锁的办法: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
1、一次性的申请所有资源。之后不在申请资源,如果不满足资源条件则得不到资源分配。
2、只获得初期资源运行,之后将运行完的资源释放,请求新的资源。
破坏不可抢占条件:当一个进程获得某种不可抢占资源,提出新的资源申请,若不能满足,则释放所有资源,以后需要,再次重新申请。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对资源进行排号,按照序号递增的顺序请求资源。若进程获得序号高的资源想要获取序号低的资源,就需要先释放序号高的资源。
(1)死锁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形成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3)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如果一组进程中每一个进程都在等待仅由该组进程中的其他进程才能引发的事件,那么该组进程是死锁的。
举例来说:有两个进程A和B,A持有资源a等待b资源,B持有资源b等待a资源,两个进程都在等待另一个资源的同时不释放资源,就形成死锁。
⑵ 什么是死锁及死锁的必要条件和解决方法
(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3)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这四个条件是死锁的必要条件,只要系统发生死锁,这些条件必然成立,而只要上述条件之一不满足,就不会发生死锁。
⑶ 怎么解决死锁现象
死锁排除的方法
1、撤消陷于死锁的全部进程;
2、逐个撤消陷于死锁的进程,直到死锁不存在;
3、从陷于死锁的进程中逐个强迫放弃所占用的资源,直至死锁消失。
4、从另外一些进程那里强行剥夺足够数量的资源分配给死锁进程,以解除死锁状态
产生死锁的原因主要是:
(1) 因为系统资源不足。
(2) 进程运行推进的顺序不合适。
(3) 资源分配不当等。
如果系统资源充足,进程的资源请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死锁出现的可能性就很低,否则
就会因争夺有限的资源而陷入死锁。其次,进程运行推进顺序与速度不同,也可能产生死锁
⑷ 什么是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一个进程集合里面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这个集合中的其他一个进程(包括自身)才能继续往下执行,若无外力他们将无法推进,这种情况就是死锁,处于死锁状态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
死锁产生的原因如下:
1.因竞争资源发生死锁 现象:系统中供多个进程共享的资源的数目不足以满足全部进程的需要时,就会引起对诸资源的竞争而发生死锁现象
(1)可剥夺资源和不可剥夺资源:可剥夺资源是指某进程在获得该类资源时,该资源同样可以被其他进程或系统剥夺,不可剥夺资源是指当系统把该类资源分配给某个进程时,不能强制收回,只能在该进程使用完成后自动释放
(2)竞争不可剥夺资源:系统中不可剥夺资源的数目不足以满足诸进程运行的要求,则发生在运行进程中,不同的进程因争夺这些资源陷入僵局。
举例说明: 资源A,B; 进程C,D
资源A,B都是不可剥夺资源:一个进程申请了之后,不能强制收回,只能进程结束之后自动释放。内存就是可剥夺资源
进程C申请了资源A,进程D申请了资源B。
接下来C的操作用到资源B,D的资源用到资源A。但是C,D都得不到接下来的资源,那么就引发了死锁。
(3)竞争临时资源
2.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发生死锁。
⑸ 解决死锁的方法有哪些
预防死锁:通过设置一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避免死锁: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使用些方法避免系统进入不安全的状态,从而避免发生死锁
检测死锁:允许死锁的发生,但是通过系统的检测之后,采取一些措拖,将死锁清除掉
解除死锁:该方法与检测死锁配合使用
⑹ 死锁的处理方法
在系统中已经出现死锁后,应该及时检测到死锁的发生,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除死锁。
1) 预防死锁。
这是一种较简单和直观的事先预防的方法。方法是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来预防发生死锁。预防死锁是一种较易实现的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所施加的限制条件往往太严格,可能会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降低。
2) 避免死锁。
该方法同样是属于事先预防的策略,但它并不须事先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去破坏产生死锁的的四个必要条件,而是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种方法去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发生死锁。
3)检测和解除死锁。
先检测:这种方法并不须事先采取任何限制性措施,也不必检查系统是否已经进入不安全区,此方法允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死锁。但可通过系统所设置的检测机构,及时地检测出死锁的发生,并精确地确定与死锁有关的进程和资源。检测方法包括定时检测、效率低时检测、进程等待时检测等。
然后解除死锁:采取适当措施,从系统中将已发生的死锁清除掉。
这是与检测死锁相配套的一种措施。当检测到系统中已发生死锁时,须将进程从死锁状态中解脱出来。常用的实施方法是撤销或挂起一些进程,以便回收一些资源,再将这些资源分配给已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使之转为就绪状态,以继续运行。死锁的检测和解除措施,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较好的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但在实现上难度也最大。
⑺ 简要介绍处理死锁一般有哪些策略
避免死锁的方法一般有:
有序的资源分配法,
银行家算法。
死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竞争资源或者由于彼此通信而造成的一种阻塞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它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此时称系统处于死锁状态或系统产生了死锁,这些永远在互相等待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
产生死锁的原因主要是:(1) 因为系统资源不足。(2) 进程运行推进的顺序不合适。(3) 资源分配不当等。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2)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3)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4)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所以要根据产生死锁的条件进行预防,并且要尽量避免死锁。所以解决策略有:
(1)破坏互斥条件:
就是在系统里取消互斥。若资源不被一个进程独占使用,那么死锁是肯定不会发生的。
但一般来说在所列的四个条件中,“互斥”条件是无法破坏的。因此,在死锁预防里主要是破坏其他几个必要条件,而不去涉及破坏“互斥”条件
(2)破坏“占有并等待”条件:
破坏“占有并等待”条件,就是在系统中不允许进程在已获得某种资源的情况下,申请其他资源。即要想出一个办法,阻止进程在持有资源的同时申请其他资源。
方法一:创建进程时,要求它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系统或满足其所有要求,或么什么也不给它。这是所谓的 “ 一次性分配”方案。
方法二:要求每个进程提出新的资源申请前,释放它所占有的资源。这样,一个进程在需要资源S时,须先把它先前占有的资源R释放掉,然后才能提出对S的申请,即使它可能很快又要用到资源R。
(3)破坏“不可抢占”条件
破坏“不可抢占”条件就是允许对资源实行抢夺。
方法一:如果占有某些资源的一个进程进行进一步资源请求被拒绝,则该进程必须释放它最初占有的资源,如果有必要,可再次请求这些资源和另外的资源。
方法二:如果一个进程请求当前被另一个进程占有的一个资源,则操作系统可以抢占另一个进程,要求它释放资源。只有在任意两个进程的优先级都不相同的条件下,方法二才能预防死锁。
(4)破坏“循环等待”条件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的一种方法,是将系统中的所有资源统一编号,进程可在任何时刻提出资源申请,但所有申请必须按照资源的编号顺序(升序)提出。这样做就能保证系统不出现死锁。
避免死锁: 死锁的预防是通过破坏产生条件来阻止死锁的产生,但这种方法破坏了系统的并行性和并发性。 死锁产生的前三个条件是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要产生死锁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不是存在这3个条件就一定产生死锁,那么只要在逻辑上回避了第四个条件就可以避免死锁。 避免死锁采用的是允许前三个条件存在,但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算法来确保永远不会形成环形等待的封闭进程链,从而避免死锁。该方法支持多个进程的并行执行,为了避免死锁,系统动态的确定是否分配一个资源给请求的进程。
总的思路来说,预防死锁就是避免死锁的最好方法!不过一旦预防不了而产生死锁就应该及时中断进程和破坏中断。最有效的两个做法就是一,只运行需要的进程程序而禁用其他进程程序,二,重启机器来破坏中断是最直接有效的。
⑻ 什么是死锁 死锁的处理方法
在并发程序设计中,死锁 (deadlock) 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逻辑错误。通过采用正确的编程方式,死锁的发生不难避免。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在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教材中,通常都会介绍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或者说只要破坏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死锁就不可能发生。我们来复习一下,这四个条件是:
•互斥(Mutual exclusion):存在这样一种资源,它在某个时刻只能被分配给一个执行绪(也称为线程)使用;
•持有(Hold and wait):当请求的资源已被占用从而导致执行绪阻塞时,资源占用者不但无需释放该资源,而且还可以继续请求更多资源;
•不可剥夺(No preemption):执行绪获得到的互斥资源不可被强行剥夺,换句话说,只有资源占用者自己才能释放资源;
•环形等待(Circular wait):若干执行绪以不同的次序获取互斥资源,从而形成环形等待的局面,想象在由多个执行绪组成的环形链中,每个执行绪都在等待下一个执行绪释放它持有的资源。
解除死锁的必要条件
不难看出,在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第二、三和四项条件比较容易消除。通过引入事务机制,往往可以消除第二、三两项条件,方法是将所有上锁操作均作为事务对待,一旦开始上锁,即确保全部操作均可回退,同时通过锁管理器检测死锁,并剥夺资源(回退事务)。这种做法有时会造成较大开销,而且也需要对上锁模式进行较多改动。
消除第四项条件是比较容易且代价较低的办法。具体来说这种方法约定:上锁的顺序必须一致。具体来说,我们人为地给锁指定一种类似“水位”的方向性属性。无论已持有任何锁,该执行绪所有的上锁操作,必须按照一致的先后顺序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进行,且在一个系统中,只允许使用一种先后次序。
请注意,放锁的顺序并不会导致死锁。也就是说,尽管按照 锁A, 锁B, 放A, 放B 这样的顺序来进行锁操作看上去有些怪异,但是只要大家都按先A后B的顺序上锁,便不会导致死锁。
举例
假如有三个对象A、B、C,我们人为约定它们的锁序是: A 先于 B 先于 C。举例说来,下列锁序均为合法:
• 锁C,放C
• 锁B,放B
• 锁B,锁C,放B,放C
• 锁B,锁C,放C,放B
• 锁A,放A
• 锁A,锁C,放A,放C
• 锁A,锁C,放C,放A
• 锁A,锁B,放A,放B
• 锁A,锁B,放B,放A
• 锁A,锁B,锁C,放A,放B,放C
• 锁A,锁B,锁C,放C,放B,放A
而在上面定义的系统中,可能导致发生死锁典型上锁序列包括:
• 锁B,锁A,锁C,放C,放A,放B
(因为先B后A的上锁顺序违反了锁序约定,如果另一执行绪同时按照先A后B的顺序上锁,则可能由于执行绪甲获得了B,执行绪乙获得了A,而导致双方同时等待对方释放所持有的锁,从而形成死锁局面;解法是将操作序列中增加适当的锁操作,即改为锁B,放B,锁A,锁B,锁C,放C,放A,放B)
或者说,只要拿锁的时候不出现逆序(例如拿着C的时候试图抓B或A,或者拿着B的时候试图抓A),并出现潜在逆序的时候先放掉“小”锁再抓大的,就一定不造成死锁了。
⑼ 试述死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产生原因
1、竞争资源引起进程死锁
当系统中供多个进程共享的资源如打印机、公用队列的等,其数目不足以满足诸进程的需要时,会引起诸进程对资源的竞争而产生死锁。
2、可剥夺资源和不可剥夺资源
系统中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剥夺资源,是指某进程在获得这类资源后,该资源可以再被其他进程或系统剥夺。
3、竞争不可剥夺资源
在系统中所配置的不可剥夺资源,由于它们的数量不能满足诸进程运行的需要,会使进程在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这些资源而陷于僵局。
解决方法
1、死锁预防。
这是一种较简单和直观的事先预防的方法。方法是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来预防发生死锁。预防死锁是一种较易实现的方法,已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所施加的限制条件往往太严格,可能会导致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降低。
2、死锁避免。
系统对进程发出的每一个系统能够满足的资源申请进行动态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分配资源;如果分配后系统可能发生死锁,则不予分配,否则予以分配。这是一种保证系统不进入死锁状态的动态策略。
3、死锁检测和解除。
先检测:这种方法并不须事先采取任何限制性措施,也不必检查系统是否已经进入不安全区,此方法允许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死锁。但可通过系统所设置的检测机构,及时地检测出死锁的发生,并精确地确定与死锁有关的进程和资源。
(9)死锁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死锁的产生条件
1、斥条件:指进程对所分配到的资源进行排它性使用,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由一个进程占用。如果此时还有其它进程请求资源,则请求者只能等待,直至占有资源的进程用毕释放。
2、请求和保持条件:指进程已经保持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已被其它进程占有,此时请求进程阻塞,但又对自己已获得的其它资源保持不放。
3、不剥夺条件:指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剥夺,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
4、环路等待条件:指在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即进程集合{P0,P1,P2,···,Pn}中的P0正在等待一个P1占用的资源;P1正在等待P2占用的资源,……,Pn正在等待已被P0占用的资源。
⑽ 何谓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死锁的原因主要是:(1)
因为系统资源不足。(2)
进程运行推进的顺序不合适。(3)
资源分配不当等。如果系统资源充足,进程的资源请求都能够得到满足,死锁出现的可能性就很低,否则就会因争夺有限的资源而陷入死锁。其次,进程运行推进顺序与速度不同,也可能产生死锁。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3)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这四个条件是死锁的必要条件,只要系统发生死锁,这些条件必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