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脑瘫训练方法图解

脑瘫训练方法图解

发布时间:2022-05-09 21:25:28

⑴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有哪些

⑵ 治疗脑瘫各种方法比较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脑瘫的治疗:

(1)心理治疗。对于脑瘫儿童的心理问题,在治疗中,要认真倾听、安慰、鼓励患儿,要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积极和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依赖心理,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

(2)理疗: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电针、肌兴奋治疗等。这样可以刺激低下的肌张力,维持和扩大关节的活动度。

(3)使用矫形工具:在儿童轻微脑瘫的恢复训练中,矫形工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像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等症状,可使用足踝矫形工具进行治疗。

⑶ 脑瘫有什么练习训练的好方法介绍一下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⑷ 脑瘫训练方法有哪些呢

你好,关于脑瘫的康复训练一般的方法有从较容易的音开始教,要注意指导患儿具体的发音部位。让患儿学会说出自己的名字、大人的名字、身体各部位名称和常接触的物体名称。具体操作还请你来医院具体咨询为好。脑瘫恢复治疗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能过急、超量,否则也会造成损伤。要耐心地按年龄教患儿坐、立、走路、拿东西,家长自己不能着急,更要教孩子不能着急。
康复训练首先是医生和康复治疗师给予训练计划,首先是给患儿整体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级别给予针对性的身体训练,只有身体训练到一定程度,才给予下一阶段的康复训练

⑸ 脑性瘫痪患儿该怎样进行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

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自理,是作业疗法的最终目的上述促进运动发育和上肢功能感觉知觉和认知功能改善的训练,必须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结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实际上从家长抚育小儿即已开始,如抱的方法,协助进食,衣服的穿脱等都可以是重要的训练内容因此,指导家长对脑性瘫痪患儿进行家庭教育,也是作业疗法的重要内容

1.正确的卧位姿势

(1)痉挛型:以侧卧位为主,侧卧位不仅有利于阻断原始反射,有利于痉挛状况的改善,还有利于患儿姿势和动作的对称侧卧位时,在针对存在非对称的痉挛型患儿,应使患儿双上肢在身体前方,双下肢屈曲,还可以在患儿背部加放枕头稳定姿势,也可考虑给患儿使用“耳枕”以稳定头部仰卧位的姿势使用较少,因为仰卧位时极易出现角弓反张现象仰卧时可以用毛巾被等物品垫在肩下面,以使患儿肩部前倾和内旋,这样可以使患儿四肢的肌紧张得到缓解;也可用一个大围巾或宽布条,将患儿双肩往前拉,扣在胸前;还可以用一个特制的布套将患儿双手固定在胸前对角弓反张表现异常强烈的患儿,上述仰卧位的措施效果不明显时,最好的办法是,让患儿睡在吊床上宽松的床面中间凹陷的形状,使患儿过度伸展的躯干变成屈曲;同时悬吊床也能控制患儿头部背屈或向侧面旋转的倾向,促使患儿将头部保持在中线位置如果在床的上方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将更有利于吸引患儿的头部保持在中线位置,并刺激他将手放到胸前中线位置

在俯卧位时,不要垫枕头,让患儿的脸直接贴在床上,头转向一侧,双上肢屈曲外展采取这个姿势时,要经常观察患儿的呼吸是否通畅此姿势有利于患儿抬头功能的发育,也有利于身体各部分的姿势对称(图6-5-21)

图6-5-21痉挛型患儿的正确卧姿及“耳枕”

(2)弛缓型:弛缓型患儿肌张力过于低下,缺乏抗重力和姿势维持能力因此,最好采用仰卧位睡姿,还可在患儿肩部髋部加放枕头给予支撑

(3)偏瘫型:偏瘫型患儿也可采取侧卧位,但是注意尽可能采用健侧卧位,避免长时间压迫患侧,在上方的患肢可自然屈曲,并在下面放一个枕头,有利于患肢血液循环和防止患儿肩关节过度内收

2.脑瘫患儿正确的抱法(1)抱起的方法:目的是容易抱起并预防异常体位方法为将他转向一侧并扶着他的头,弯腿,抱起他靠近你的身体,放下时要采用同样的方式(图6-5-22)

图6-5-22脑性瘫痪患儿正确的抱起方法

(2)抱着:用可以纠正异常体位的方式抱患儿方法为将患儿双上肢置于前方,尽量抱得直一些,头竖直以便眼看四周,所有类型都可以这样(如图6-5-23)抱着

图6-5-23脑性瘫痪患儿正确的抱法

(3)痉挛型患儿的抱法:躺着时经常呈现双臂屈曲两腿处于伸直状态的患儿,抱的方法应是:让患儿双臂伸直,髋部和膝盖弯曲,将他转向一侧并扶着他的头,抱起靠近家长的身体,使患儿的双臂围着家长的颈部或伸向背部,把孩子的双腿分开放在自己的腰部两侧(图6-5-24)

图6-5-24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正确的抱法

长期处于僵直状态的患儿,抱的方式应是:先把孩子蜷曲起来,也就是把患儿双腿先分开,再弯起来;双手分开,头略微下垂(也可以让孩子把头枕在家长肩上)这样的姿势还有利于家长与患儿的感情交流(图6-5-25)

图6-5-25长期僵直患儿正确的抱法

双下肢交叉的痉挛型儿童亦可用图6-5-26所示的方法抱着图6-5-26a的抱法,可使患儿背部肌肉得到充分伸展;图6-5-26c方法,可使痉挛型儿童身体得以伸展

图6-5-26双下肢交叉的痉挛型患儿正确的抱法

(4)手足徐动型患儿的抱法:此类型患儿抱法与痉挛型脑瘫患儿有很大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将患儿抱起前,让患儿的双手不再是分开而是合在一起,双腿靠拢,关节屈曲,并尽量贴近胸部做好这一姿势后,家长才把患儿抱在胸前,也可以抱在身体的某一侧(图6-5-27)

图6-5-27手足徐动型患儿正确的抱法

(5)弛缓型患儿的抱法:此型患儿身体软弱无力,头颈部无自控能力,所以抱他时除了帮助他把双腿蜷起,头微微下垂外,最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很好的依靠亦可先用徐动型脑瘫患儿的抱法,家长也可以把手从患儿腋下穿过,手掌托住他的臀部(图6-5-28)

图6-5-28弛缓型患儿正确的抱法

这种抱法不仅使患儿双手活动范围增大,同时还可以诱导患儿伸手取物的意识,达到便于患儿双手自主活动的目的,此外躯干的控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如果将儿童背在家长背上,患儿头部需要更强有力的支撑;如果患儿的头部难以直立,可将患儿背在侧方(图6-5-29)

图6-5-29弛缓型患儿侧方抱法

按上述方法进行抱起和抱的动作,对患儿今后的发育和体位姿势纠正大有益处,应该教给家长并要求家长按照所教方法坚持做

3.摄食训练小儿的摄食训练应分阶段进行

(1)喂食训练

第一,应选择适当的姿势,喂食训练时控制患儿的姿势十分重要首先,让患儿坐稳,肩及手臂略向前,并控制其下颌和嘴唇关键点是:让患儿的头肩手臂略向前倾,髋膝关节屈曲临床上需要根据患儿的类型和具体情况选择姿势

1)痉挛型:痉挛型患儿姿势选择的要点是,让患儿的头肩略向前倾,双手放在身体前方,髋关节屈曲大于90°并外展骑跨在治疗师大腿上,膝关节屈曲这样可以有效缓解患儿头后仰,双上肢屈曲挛缩,双下肢伸展交叉的僵直状态(图6-5-30)

图6-5-30痉挛型患儿的喂食方法

2)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患儿姿势选择的要点是,保持患儿头双肩躯干的稳定,双下肢髋膝关节屈曲并内收靠拢(图6-5-31)

图6-5-31手足徐动型患儿的喂食方法

3)弛缓型:弛缓型的患儿姿势选择的要点是,支撑患儿头部和躯干,使其保持直立状态,双下肢自然屈曲(图6-5-32)

图6-5-32弛缓型患儿的喂食方法

第二,是嘴部控制方法的训练,对患儿嘴及其附近区域加以适当控制,可以改善患儿的吸吮吞咽反射,有利于患儿顺利进食其方法是,利用大拇指压患儿耳前下颌关节,食指压在下嘴唇与下颏之间,中指放在下颏后面这样给予嘴部稳定持续的压力

第三,应进行喂食训练的实际操作,在选择好喂食姿势和掌握了嘴部控制法后,就可以喂食了喂食时要用平浅的勺子,这样可以用勺子底部压患儿舌尖,以便将食物放入嘴中取出勺子时,利用嘴部控制法,帮助患儿将嘴闭起,以促进吞咽

(2)独自进食训练

第一步,进行进食前的准备工作根据不同的年龄身高选择大小适合的桌椅,使患儿坐上去之后,可伸直躯干,髋膝踝关节屈曲90°,双脚平放在地上根据不同患儿手的抓握情况,选择适当的勺子对于手粗大抓握能力较差的患儿,可选用较长较粗把柄的勺子;对于前臂主动运动受限的患儿,可选用旋转方向的勺或把柄弯曲的勺子;对于手抓握十分困难能力极低的患儿,可选用万能袖带根据不同患儿双手的配合能力及控制能力,选择适合的盘子和碗对于偏瘫型患儿,可选用带吸盘或防滑垫的盘子和碗,或将盘子和碗固定在桌子上,可协助患儿进食;对于手足徐动型患儿,可选用较大较深的碗及边缘有挡板的盘子,即有助于舀食物,也可防止食物的遗撒

第二步,应进行辅助进食的训练开始进食时患儿往往需要他人的部分辅助,治疗师可站在患儿身体一侧,用一只手帮助控制肩部,另一只手协助患儿前臂旋转,将食物送入口中

第三步,独自进食训练的实施开始用勺子独自进食时,最好选用糊状半流食状态的食物,以后再训练喝汤,最后是吃固体食物的训练患儿在刚刚学会独自进食时,很可能漏洒很多,随着进食能力的提高,漏洒渐渐减少此时,治疗师切不可心急,也不能让家长包办代替,否则患儿便失去了练习的机会

4.更衣训练脑性瘫痪患儿要学习更衣,必须配合坐立手部动作等训练的进步,才能逐渐进行,而且需要患儿的理解和配合更衣训练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1)认识阶段:更衣训练时要选择吸汗不易起皱且富有弹性的衣服颜色尽量单一,样式简单明了,这样衣服的领袖扣都十分清楚,便于患儿辨认上衣的领口要宽大,尽量用拉链或尼龙搭扣代替扣子;裤子也要宽大,并采用松紧带式治疗师要教会患儿区别衣服的上下前后里外领口袖子等各部位

(2)模仿穿衣阶段:这个阶段,治疗师可先让患儿用绳圈练习穿脱的动作,反复练习直到熟练(图6-5-33)

图6-5-33模仿穿衣训练

(3)实际更衣练习阶段:患儿熟练掌握了穿脱动作后,可使用日常衣服进行实用性练习更衣训练的体位可选择仰卧位倚靠物体稳定坐位独立坐位立位等进行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患儿的能力选择姿势和方法

1)仰卧位穿脱裤子:脱裤子时,治疗师指导患儿取仰卧位,双手抓住裤腰两端,再将双下肢屈曲,双足平放在床面上同时用力下蹬,将臀部抬起,此时双手将裤子脱至臀部以下,然后治疗师再指导患儿翻至侧卧位,下肢进一步屈曲,将其中一个裤管脱下,再翻至另一侧,脱下另一裤管穿裤子时,治疗师指导患儿先取侧卧位,双下肢充分屈曲,用一只手抓住裤子一端的裤腰,将同侧下肢伸进裤管,再指导患儿翻至另一侧,将另一下肢伸进裤管,然后翻成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双足用力下蹬将臀部抬起后,双手抓住裤腰两端同时向上拉至腰部穿好对于不能双足同时下蹬抬起臀部的患儿,治疗师可指导患儿用左右翻转身体方法,一步一步完成穿脱动作(图6-5-34)

图6-5-34仰卧位穿脱裤子的方法

2)倚靠物体稳定坐位穿脱套头衫:脱套头衫时,首先要让患儿依靠物体坐稳,治疗师指导患儿用双手抓住套头衫领子的两端,令患儿头部躯干尽可能前屈,同时双手先向上拉动衣衫,继而双手同时向下将衣衫拉过头部,然后将左右上肢脱出穿套头衫时,治疗师应指导患儿略微前倾头部和躯干,先将衣领套好,然后将左右上肢伸进左右袖子穿好

3)独自坐位穿脱开衫:脱开衫时,治疗师让患儿取椅坐位,并协助患儿将扣子解开,指导患儿双上肢交叉,用一只手抓住对侧上衣的衣袖,向下拉,同时对侧上肢向上向后从衣袖中抽出,再指导患儿用同样的方法脱去另一袖子穿开衫时,让患儿仍取椅坐位,治疗师指导患儿用双手抓住衣服领子的两端,双上肢肩关节前屈90°,肘关节伸展双手用力向后,将衣服披在身上,然后再指导患儿用左手拉住衣服右侧前襟,将右上肢穿进袖子,再用右手拉住衣服左侧前襟,将左上肢穿进袖子对于偏瘫型的患儿,治疗师应指导患儿脱衣服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方法是,治疗师协助患儿将扣子解开,用健手将健侧衣服拉至肩下,再将健侧上肢从袖子中抽出然后用健手将患侧衣袖脱下穿衣服时,治疗师应指导患儿先穿患侧,再穿健侧方法是,指导患儿先将衣袖套到患肢上,然后向上拉动衣袖至患肩以上,再用健手从颈后绕过抓住衣领,拉至对侧的健肩,最后将健肢穿好对于偏瘫型患儿或手部精细动作较差,协调性不佳的患儿,治疗师应考虑用按扣尼龙搭扣代替普通纽扣,也可考虑使用系扣自助具,以方便患儿穿脱,使他最大限度地达到生活自理

4)立位穿脱裤子:治疗师让患儿扶物站稳后,指导他用一只手抓住裤腰的一端,将这侧下肢伸进裤管,再用这只手扶物,用另一只手抓住裤腰另一端,将另一下肢伸进裤管,然后左右手交替将裤子拉至腰部穿好(图6-5-35)

图6-5-35立位穿脱裤子的方法

5.如厕动作训练

(1)小便的训练

1)环境的选择:环境布置要简单,尽量不使患儿分心,周围要安静,但可以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

2)便器的选择:最安全的便器是后面有靠背,前面有扶手,高度以患儿坐上去双足可平放在地板上为宜(图6-5-36)

图6-5-36各种形式的便器

3)小便训练的实施:训练的时间可根据患儿饮水量来进行调节,一般1~2小时让患儿解小便一次,尽量定时,同一患儿尽量使用同一个便器,排便时配合“嘘嘘”的声音,有利于促进排尿,有助于培养排尿习惯另外应指导患儿有便意时主动示意他人

(2)大便的训练

1)环境的选择:除与小便训练相同外,卫生纸应放在患儿伸手容易取到的地方

2)便器的选择:与小便训练相同

3)大便训练的实施:训练最好定时在进食后半小时进行,让患儿双下肢外展蹲坐在便器上,配合“嗯嗯”用力的声音促进排便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治疗师可指导母亲,由母亲抱着患儿采取蹲坐式以利于患儿解出大便(图6-5-37)

图6-5-37排便训练

6.沐浴训练患儿的年龄不同,障碍情况不同,洗澡时所采取的体位也不尽相同

必须选择一个舒适稳定安全的体位,才能顺利完成患儿的沐浴动作

(1)辅助患儿洗澡的训练:对于年龄较小不能维持坐位手功能极度低下的患儿,沐浴过程需要他人辅助

1)痉挛型:痉挛型患儿在洗澡时应采取俯卧位,这样可抑制伸肌高度紧张,易化屈肌,有效抑制异常反射的出现对于这类患儿最好选择盆浴,水温要适度,避免淋浴和水温不适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刺激(图6-5-38)

图6-5-38痉挛型患儿的沐浴方法

2)弛缓型:弛缓型患儿在洗澡时应采取半坐位,可选择使用“沐浴床”进行训练,这样可给予其头部颈部躯干足够的支撑,有助于沐浴动作的完成将“沐浴床”安装在配套使用的长圆形浴盆上,让患儿坐上后,以浴盆中的水浸泡到患儿胸部为宜(图6-5-39)

图6-5-39弛缓型患儿的沐浴方法

3)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型的患儿在洗澡时应尽可能采取坐位,并采取躯干加固定带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沐浴动作的顺利完成(图6-5-40)

图6-5-40手足徐动型患儿的沐浴方法

(2)独自沐浴的训练:对于平衡能力和手功能尚可的患儿,可练习患儿自己洗浴从安全和提供方便的角度考虑,可在浴盆周围安装扶手等安全性特殊装置(图6-5-41)

图6-5-41患儿独自沐浴方法

7.书写动作脑性瘫痪患儿学习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辅助器具,或者对学习用具进行改制,便于患儿使用比如:为便于抓握,可选择笔杆相对粗大的铅笔,或者在笔杆上加套胶皮套;为避免移动可设法固定纸张或笔记本训练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改善患儿的认知识别功能书写练习可从画纵线横线方块四边形着手,然后再根据其具体情况,练习写大字,再写小字,并注意书写速度最好利用配合图片的实物教学对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上肢功能明显障碍的患儿,选用电脑作为交际手段时,需要进行电脑的使用和操作练习手指变形无力者,可以将棒固定在头上足趾间等利用代偿功能叩击键盘

各型脑性瘫痪患儿一些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方法归纳,如图6-5-426-5-436-5-446-5-45等

图6-5-42痉挛型四肢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图6-5-43痉挛型偏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图6-5-44痉挛型双肢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图6-5-45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

⑹ 脑瘫儿童怎样治疗呢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指出生前到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疾病,病变部位在大脑常累计四肢.是先天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临床综合征

脑瘫治疗:

1、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关节挛缩、畸形可予以恰当的手术矫治。常见的有腱膜松解术,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 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2、药物治疗

(1)本症的治疗无 治方法,药物也是辅助治疗作用,主要有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a型肉毒毒素, 脑苷肌肽, 巴氯芬、安定等。

(2)及时治疗合并症。对有视听障碍者及时矫正,有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智力低下者进行特殊教育,有癫痫发作者应积极用药物控制发作。

3、康复治疗

(1)以纠正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恢复正常运动发育为主,应采用理疗、体疗、手术疗法等多种措施进行矫治和训练。

(2)对于运动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常用方法有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训练、体疗、理疗等。按摩、针灸、推拿等也能促进症状的改善。

(3)全面关心患儿,注意生活护理及营养保证。

(4)功能和智力训练: 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 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 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 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5)运动疗法: 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 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⑺ 最好方法治脑瘫是什么

(1)心理治疗。对于脑瘫儿童的心理问题,在治疗中,要认真倾听、安慰、鼓励患儿,要激发患儿的积极参与性,积极和患儿交流,逐渐克服患儿的依赖心理,锻炼患者的自理能力。

(2)理疗:脑瘫患儿进行理疗,如电针、肌兴奋治疗等。这样可以刺激低下的肌张力,维持和扩大关节的活动度。

(3)使用矫形工具:在儿童轻微脑瘫的恢复训练中,矫形工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像踝关节不稳定、扁平足等症状,可使用足踝矫形工具进行治疗。

如何对脑瘫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一、控制全身的异常动作
脑瘫儿童因肌张力异常,所以身体动作,姿势很难控制自如。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常因一些小动作而引起全身的动作异常,很难恰当的分离动作,例如他们在一开始练习发音时,常常会引起面部表情异常甚至回全身抽动,导致呼吸,发音受到影响,使声音变的短促,模糊不清.低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往往低着头,弯着背,这样他们的口腔无法充分的打开,胸腔也处于受压迫的状态,这样就很难再谈发音技巧了.因此脑瘫儿童全身状态能得到有效控制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有效地控制异常姿势,必须从头,颈,肩等大的运动肌体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口唇,舌等精细运动过渡。在进行训练前,必须先消除脑瘫儿童的心理不安,尤其是强肌张力型脑瘫儿童,否则效果不明显。
二、构音器官训练
由于口腔肌张力异常和全身异常动作,使得脑瘫儿童不能灵活的控制构音器官、口唇,舌等,严重影响发声,因此应该特别加强构音器官的训练.口腔动作的训练,应从进食功能开始训练,利用吃东西的方式来训练脑瘫儿童正确的吸吮,咀嚼和吞咽技巧,由此来增加对下颌、口唇、舌的控制能力.具体的方法如下:
l、呼吸训练:吹羽毛,吹风车,吹玩具喇叭,吹哨子,吹气球等。练习的器具要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2、舌的训练:利用儿童喜欢吃的棒棒糖,冰淇淋等,让他们用舌头添着吃,这样可以训练舌头灵活伸缩,增加面部肌肉和舌的运动机能.同时教师还可以自编一些舌体操,以此来训练学生。
3、吸吮训练:先用粗短的管子吸盛在杯子里的并且是孩子爱喝的饮料,学生很容易吸到;然后再用细长的管子吸盛在瓶子里的饮料,使训练难度逐渐加大。采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快的使学生的呼吸能力加强。
4、咀嚼训练:咀嚼动作需要口腔内所有的构音器官参与,这是训练构音器官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给学生难嚼的食物练习,如红薯条等。
三、发音训练
进行发生训练时要摒弃先练声母、韵母再练词语、句子的传统方法,应先从拟声词和较常用的词语入手,如爸爸,妈妈等。
在训练时要有正确的姿势,提供正常的肌张力,同时要使呼吸深而缓慢。先利用游戏或歌唱方式练习,使脑瘫儿童能松弛神经,把肌张力调整的最佳状态。发声训练最好从拟声词开始,因为拟声词有趣并且容易发音,选择周围环境中最常听到的声音来练习,如汽车声,小狗叫声等,再逐渐练习词语,短语和句子.在练习句子时最好选择歌词较为简单的儿童歌曲,使他们边唱边练,在欢乐的氛围中愉快地练习。
四、语言沟通训练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沟通,提高脑瘫儿童运用语言沟通的能力是语言训练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家庭在脑瘫儿童语言训练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家庭是脑瘫儿童生活的环境,是语言实践的最佳训练场所。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参与这一训练过程,不仅可以一对一的进行个别化教学,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但学校要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⑼ 脑瘫儿童怎么训练

孩子一旦被确诊为脑瘫后,做为家长一定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对他们要付出比健康儿童多得多的爱心,要牢牢地抓住功能康复和教育两个重点,功能康复是解决脑瘫儿童的关键,教育是脑瘫儿童自立的基础。让脑瘫儿童通过科学的、正确的、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残余功能,提高其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职业上、经济上的能力,尽最大努力缩小与健康儿童之间的差距,使他们能生活自理,甚至接受教育,将来也可承担一份适合他们的工作。目前治疗小儿脑瘫最安全有效的就是干细胞移植疗法。干细胞作为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潜能的神经前体细胞,干细胞移植后分化的神经元补充缺损的神经元,并促进小儿脑组织中的神经干细胞分化发挥功能,恢复脑神经的正常生长发育,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障碍,为脑性瘫痪小儿进一步康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已为先进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年龄越小,再构成代偿能力越强,治疗的可能性就越大。

阅读全文

与脑瘫训练方法图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业余爱好者锻炼方法 浏览:770
水晶糕的简单制作方法 浏览:534
蛋黄包检测方法 浏览:326
不同调节后视镜方法的种类图片 浏览:366
睡眠浅怎么解决方法 浏览:588
保险合同的保险期限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有 浏览:531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42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93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17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500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67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47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13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81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29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33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62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601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96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