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生研学旅行怎么写
研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在项活动结合出、对研学旅行前的学习、研学中的思考和体验、研学后的成果评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提供了丰富的研学信息和建议供学生选择和借鉴。希望广大中小学在研学实践中,增进对国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系统培养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字:研学旅行结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研学旅行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多学科并举、多专业综合、多知识贯通、多教法并用。”2018年12月21日,我们将到屯昌县坡心镇”猪哈哈农场“开展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人说研学旅行是一种课程,按往常我们是在课堂中学习己书本知识,这次研学旅行是把课程带到自然界中,由教官给我们学生上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团队合作学习的意识。研学旅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学习课程?将会有什么收获?我们带着疑惑去寻找答案。
二、活动目的
1、走出书本,走进自然,获得第一手社会实践知识,让我们学生更好体会生活。
2、在素质拓展游戏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知道一个人的因素影响全局的系统性。
3、通过亲手种植辣椒,深度融合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感受体验性和群体性。
4、培养我们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
三、任务分工
小组长:盘丽荣。 主要负责小组工作安排
记录员:李慧子、周佳宁。记录参与人员,与时间地点,并做好研学手册
拍摄员:刘虔欢、黎丽菲。负责拍摄相关照片,收集资料
小医生:林晓凤.负责管理小组安全,小组内有人不舒服及时向老师、校医反馈。
② 学校组织研学旅行,家长建议怎么写
按实际情况写。
例如:支持学校的工作,家长十分配合。建议学校可以开展这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希望教育局能够敦促旅行社、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前,向学生宣传旅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个人细节问题以及旅行中会会出现的特殊项目(如危险项目、自费项目)以及行程中会出现的额外费用等问题,并积极宣传维权电话、景区内的救护电话、遇到紧急情况的联系电话还有班主任、带队导游、执行班长的联系方式。
还应该在行程结束后在辖区内随机班级(尽可能做到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年级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班级)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匿名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在行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旅行社、学校是否按照合同、行程单提供相应的行程、服务。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③ 研学过程记录怎么写
摘要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在校领导高度重视下和充分准备后,我校决定组织八年级部分学生于10月19日到杨凌农林博览园进行研学旅行活动。早上7点,所有的学生早早的来到学校教学楼前集合,登上了开往杨凌农林博览园的旅游大巴车。一路上学生欢声笑语,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怀着好奇的心情,对农博园充满了向往之情。虽然已强调纪律与安全,但第一次带学生出来,我还是感到责任的重大。
④ 研学旅行活动方法
1.在出行前,指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如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学习计划等;
2.在旅行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项目,指导学生撰写研学日记或调查报告;
3.在旅行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心得体会,如组织征文展示、分享交流会等。
⑤ 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研学活动的方案有很多,我可以给列举几个方案类型供大家参考,以下以北京市的研学为例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航空航天科技类
航天员独家见面互动,航天城,火箭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保密单位参观交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博物馆/无人机研学基地参观,无人机组装飞行;
中科院航空航天类研究所:国家天文台研究所(DIY月球探测车)、光电研究所(动手制作北斗导航定位仪)。
博物馆/景区类: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北京北方兵器工业博物馆、梦东方航天主题乐园。
--------------------
二、大使馆主题
一带一路国家大使馆参观+深度采访交流,几十个驻华大使馆深度交流
--------------------
三、军事主题
军事训练拓展、军事夏令营、国旗护卫队,三军仪仗队等参观
--------------------
四、高校主题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学校参观+深度交流
--------------------
五、中科院主题
中国科学研究院(包括物理所、软件所/博物馆、大气所、空天院、过程所、天文所、动物研究所、力学所微重力实验中心、情报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两弹一星”纪念馆、数学与系统科 学研究所)课程学
--------------------
六、艺术主题
国家大剧院、紫禁城剧场、星光大道舞台演出、798艺术区写生、北京陶瓷艺术馆、水墨紫禁城绘制中轴线、颐和水墨生花巧做宫廷扇系列
--------------------
七、非遗文化主题
荣宝斋纸墨笔砚、故宫深度研学(八旗甲胄等)、木版水印、剪纸、纸伞、纸扇、风筝、毛猴、脸谱、刺绣、景泰蓝、抖空竹、皮影、风车、中国结、兔爷、宫灯、面塑等
--------------------
八、名企主题
京东物流、联想公司总部、蒙牛乳业、小米公司、华为公司、人民日报、首钢总公司、义利工厂(北冰洋)、北京现代汽车、长安汽车等
--------------------
九、爱国教育主题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香山革命纪念地(双清别墅、来青轩、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军事博物馆、圆明园遗址公园、北大红楼、延安精神展览馆、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等
--------------------
十、博物馆主题
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自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戏曲博物馆(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鸟巢+奥运博物馆、李宁中国青少年青少年培训基地等
--------------------
十一、劳动教育+农耕体验+学习中医药文化
百草园国医馆小小李时珍活动、广誉远的中医药馆小小中药师
研学旅行的活动方案呢,主要是侧重那个主题,主题不同方案内容不同。
⑥ 提案:推进我校教师研学旅行工作。提案内容怎么写对本提案的解决办法、建议、方案是什么
摘要 研学时代对教师研学素养提出的要求
⑦ 研学旅行行走的课堂,如何“活”起来
研学旅行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孩子眼界更开阔,需要学习和实践的更多,光学书本上的知识明显满足不了孩子们对知识的需求!研学游学对学习书本知识有促进作用,书本知识对研学游学也有促进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进行结合,去了解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研学旅行必然有重大的意义。
研学旅行途中的观景和体验学习密不可分,途中对领队的要求特别高。较观光旅游,研学更注重体验和学习,除了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外,还要了解祖国各个地区,各个省份较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体验!这在学校是学不来的!
总之,研学旅行和学习课程是相关的,构成一个整体才对。研学旅行和课程互相促进,研学旅行通过实践经验帮助你更清楚的理解课程,而课程知识也让你的研学旅行玩得更明白。
⑧ 研学旅行如何更好的开发课程
好的研学旅行课程一定是既有“游”,又有“学”的。即,组织学生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让学生们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知识、训练能力、修炼态度、养成习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因此,设计一节好的研学旅行课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1、 充分调研学生需求。由于课程参与的学生年龄段、知识结构、性格特质不同,对课程设计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课程设计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学校、老师、家长、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学生们希望通过研学获得什么,学校和老师希望教会学生什么,家长对学生参与研学有什么期许,有可能的话,尽量精准地有针对性地了解课程参与对象。
2、 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分析总结调研获得的学生需求,根据分析结果,设定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可以是多维度的,可分为知识方面、能力方面、态度方面、习惯方面等。设定教学目标时也要设定考核是否实现该目标的测评方式,测评方式应该灵活,不应采用简单的分数等级等传统方式。
3、 对接研学基地、吃住行服务方。对接可能的研学基地,对接吃、住、行服务方,应考察基地能否满足课程设计的需求,服务方能否满足服务标准,能否满足安全标准,如果能够满足,可初步确定合作意向。
4、 设计课程。根据教学目标,根据基地情况,设计具体的合理的课程行程,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活动形式,每个活动的负责人,以及每个活动中的细节确定。设计时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要有安全保障措施,要有临时突发情况的预案。
5、 撰写课程文案。课程文案是研学导师团队自己使用的,相当于教案,要根据课程设计撰写详细的课程文案,详细到能够实际执行的程度,包括行前准备、研学导师数量及角色安排,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甚至导师引导的话术,研学输出成果等,都需要详细写出。
6、撰写研学手册。研学手册是给学生在整个研学过程中使用的,相当于教材,但不是以知识展示为主的。应包括行前准备(不是直接给出知识,而是提出问题,给出查询途径,让学生自主查询),课程每个环节的规则介绍,应留出适当的空白给学生互动,留出学生写感受、老师写评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