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用玉米芯养蘑菇
首先将玉米芯粉碎成颗粒状。然后添加适量麦麸,石膏等辅料。用石灰水拌料。进行堆积发酵。发酵完成后。进行装袋,播种。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避光培养就可以了。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菌丝体是营养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蘑菇具有多达36000种性别,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菌丝为多细胞,有横隔,借顶端生长而伸长,白色、细长,绵毛状,逐渐成丝状。菌丝互相缀合形成密集的群体,称为菌丝体。菌丝体腐生后,浓褐色的培养料变成淡褐色。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菌褶、菌环、假菌根等部分组成。大部分蘑菇可以作为食品和药品,但毒蘑菇会对人造成危害。
㈡ 玉米芯种蘑菇
摘要 你可以按照下面的配方试一下:一、培养料配制 1.配方 玉米芯屑80%,麦麸18%,石膏粉和白糖各1%,磷酸二氢钾0.3%,水130%。 2.配制方法 按配方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翻拌混匀,堆闷2小时,翻拌后检查含水量65%左右,即手抓配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为度。然后建堆发酵,中途翻堆2-3次。二、装袋灭菌 1.装料 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袋筒内,每袋装下料约1公斤,湿重2公斤左右。装紧压实,袋筒口用线绳扎紧。 2.灭菌 将装好的料袋放人太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或放入常压土蒸锅内灭菌8-10小时,冷却至料袋手触不烫时取出,置洁净室内。三、打穴接种 料袋温度降至30℃以下趁热接种。接种后置于15-25℃洁净室内遮光发菌培养,7-17天翻袋1次。经50-60天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四、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加强通风,使苗床温度控制在10-22℃,保持土表湿润。经8-10天培养,菌棒上的瘤状物逐渐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实体。此时需增加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菇朵菌盖伸展至5-10厘米、菌盖边缘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
㈢ 怎样用玉米芯种植蘑菇
一、建菇房选择地势高燥,水源充足,坐北向南的地方建房。房宽2.4米(2床)或4.5米(3床),长度依地形而定,搭建方法与一般平菇塑料棚相同。为提高栽培面积,两边挡土墙可适当加高,用木棍搭简易床架,铺上玉米秸、苇箔等,可栽2~3层,层间距60厘米。 二、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醇 1.备料。按100平方米干麦草1500公斤,干牛粪1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过磷酸钙37.5公斤,生石膏粉40公斤,碳酸钙45公斤,生石灰20公斤。 2.建堆。7月中下旬进行,堆前2天应对麦草、牛粪预湿,湿度为:手握牛粪,指缝有4~5滴水;用手将麦草扭曲时,有水滴下。料堆南北向,堆宽2.5米,长7~8米,高1.5米,共7层。第1层先在地上铺30厘米厚麦草,先撒尿素(占总量1/7),再撒150公斤牛粪,第2~7层麦草厚度为20厘米,牛粪量2~6层为每层100公斤,剩余全部盖在第7层,尿素每层用量同第一层。建堆后温升可达75℃,5~6天后堆温下降。 3.翻堆。建堆7天后,第一次翻堆加生石灰15公斤(剩余撒床面)。第二次加生石膏粉,堆宽缩小为1.5~2.0米,长度为7.0米,高度不变。第三次加过磷酸钙,如果料温超过60℃,隔1.5米设一排气孔。第四次加碳酸钙(总量的2/3)。第五次调好酸碱度至pH值7.2~8.0。 三、播种菇料进房前1周,用1.2%硫酸铜或500倍多菌灵对菇房全面消毒。搬料进房,铺平为15~20厘米厚,待料温降至28℃以下,料内无氨味时播种。每用菌种1~1.5瓶/平方米,先将用量的2/3均匀撒在料面上,用手抖动料面,使菌种下沉3~5厘米,再把剩余的菌种撒在料面上,用木棍轻轻拍平。 四、播种后管理 1.播后3天内以保湿为主。菌丝生长适温20~25℃)相对湿度70%~75%。 2.覆土。播种后13~15天(菌丝吃料2/3)覆土。土质以壤土或粘壤土为宜,每100平方米需3~3.5立方米。粗土粒径为1~1.5厘米,占2/3;细土粒径为0.3~0.5厘米,占1/3,进行混合覆土。土中加入剩余的碳酸钙和0.25公斤敌敌畏,对水喷匀,拌匀,土粒湿度以搓得圆、捏得扁为准,用薄膜盖24小时。覆土时,料面土厚度为3~3.5厘米,要求一致。 3.覆上后的管理。覆土后前3天调节土壤湿度,使含水量达16~18%,即粗土没有白心,搓得圆,捏得扁,无裂缝;细土捏扁时会裂开。覆土后半月,部分菌丝变粗,形成豌豆大小子实体时及时喷结菇水,一般用水1~1.5公斤/平方米(根据菌料而定),分2天进行,每天喷3~4次,然后通风1~1.5小时。6天后子实体长至黄豆大小时再喷1次出菇水,每平方米用水0.25~0.5公斤。10天后按出菇量喷水,多菇多喷,少菇少喷,喷后通风30分钟。覆土半月后,子实体生长适温13~18℃,相对湿度90%。 4.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当菇盖长至2~4厘米,未开伞前采收。
㈣ 玉米芯种平菇熟料配方
玉米芯种植平菇配方很多,这里提供一个仅供参考。玉米芯80%,麦麸15%,玉米粉3%,石膏1%,磷酸二铵1%。石灰适量。
㈤ 用玉米芯种植平菇步骤
高效种植玉米芯栽培平菇
据测算,每百公斤玉米芯可产鲜平菇100-150公斤,生物转化率150%-250%。
【选料与加工】
选当年新鲜且无霉变的玉米芯,放在阳光下曝晒2-3天,粉碎成玉米粒大小,不需过筛。
【培养料配制】
参考配方:玉米芯79%、豆秸15%、石灰4%、石膏1%、过磷酸钙1%、尿素0.3%。配制方法:首先把石灰和尿素在水中溶解,再拌入料内,水料比 1∶1,料翻拌均匀后,堆闷2小时。堆料发酵。在地上铺塑料薄膜,堆成宽1.5米、高1米、长度不限的堆,从堆顶部随机向下打几个穿底洞,然后盖上塑膜或草帘堆积发酵,1天后测堆温,若达 60℃以上,保持6小时翻堆,将外料翻到内,内料翻到外边,然后再堆积,发酵到60℃,维持12-24小时后散堆,发酵即完成。
【装料与接种】
当料温降到30℃以下即可装袋,采用50×25厘米的聚乙烯筒袋,按三层料四层菌种接种法接种,即两端各一层菌种中间两层菌种,菌种量按3∶2∶2∶3接种,播种量为料重的10%-15%,把接过种的料袋扎口,向两侧、向上堆积,高度1.5-2米。
【菌丝培育】
播种后2天,料温开始上升,每天注意料温变化,2-3天后翻一次堆,6-7天后再翻一次堆,防止料温升到35℃以上。当料温升至32℃时,应及时打开门窗,向地面喷水,减少堆积层次,疏散菌袋,使袋内热量迅速散放,以降低料温,菌袋料温最好控制在25℃左右,10天左右将菌袋转动180度,使底部积水倒渗,以利均匀发菌,20天左右再倒袋一次,把菌丝体生长好的菌袋放在一起,差的放在一起,被污染的挑出,污染轻的把袋口打开放在阴凉处晾几天或用石灰粉掩盖,污染重的移至远处深埋。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一般经30天左右菌丝即可发满菌袋。
【 出菇管理】
当料面布满白色菌丝时,可将袋两侧的扎口解开,袋口向外卷,加强通风,室温保持14-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现蕾期切忌喷水,当幼菇出现应少量喷水,长至蚕豆大小时,喷水次数要增加,保持空气湿度90%,在10-25℃下经5-7天即可收获。第一茬菇采收后,把残菇碎片割净,重喷一次水将料面和原来一样封起来,保持室内空气稍干燥些,促使菌丝生长和积累养分,加强通风透光,第二茬菇形成后进行正常管理。收完2-3茬菇后,可喷施0.2%-0.3%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整个生长期间温度控制在10-25℃,湿度80%-95%为宜。
【采收】
平菇从种到收需40天左右,菌盖八成熟时,子实体最重,产量最高。采收时将菇柄握住,旋转取出,或用小刀从基部整丛割下,不可硬拔,以免损坏料面,影响后茬出菇。整个生长周期可采5-6茬菇。
【平菇一次性爆发出菇新技术 】
所谓平菇爆发出菇新技术,是指通过采用配套技术,在其头潮菇出菇时,即予以强制性一次性高产出菇。这是对“仿工厂化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强化,实践表明,效果很好,可以推广使用。该技术主要有五个环节。
1、对菌种进行脱毒处理。菌种的无限期保存和连续无限次的转管生产,将可能发生性状退化或者自然携带病毒病菌等问题,因此,利用尖端分离技术、前期组织分离技术,分离出脱离病毒病菌的纯菌丝,然后,通过调配培养基的贫乏与丰富和培养温度的高与低等生长条件,来达到进一步增强和提高菌种抗性及适应性的目的。栽培生产数量偏少、不值得进行专项脱毒处理时,可以引进脱毒菌种后直接进行生产。
2、调配基料营养。研究发现,基料营养的丰富与否,直接制约着菌丝数量、菌丝强壮程度以及出菇数量等,尤其在菌丝抗性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近几年基料营养的合理调配已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并调配出“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该产品分为两种用法,即拌料型和喷施型,前者直接拌入基料,后者则直喷菇体,二者结合,一般增产效果为30%左右,是目前增产明显、效果稳定的科技产品。
3、重视栽培环境的消杀处理。栽培棚外,可在清理环境的基础上喷洒多菌灵或石硫合剂及敌敌畏等药物,而栽培棚内,则使用如百病去无踪、杀病灵等药物进行预防性用药,如发现菇体有病害出现时,则根据病原菌品种及发生程度等,使用黄菇一喷灵、蘑菇杀病灵等予以抑制或杀灭,达到既防除病害,又确保产品绿色的目的。
4、尽量延长发菌时间。延长发菌时间,就可使菌丝更多地分解和吸收基料营养,积蓄更多的生物能量,为爆发性出菇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出菇是以菌丝的数量为基础的,而菌丝数量则是以基料营养及其发菌时间的长短为前提的,在相同条件下,如果延长发菌7天以上,则可获得20—30%的增产效果。
5、实施喷肥。喷施食用菌三维营养素,可有效解决营养不全的问题。使用方法:每一喷雾器水中兑入1袋,调水温在25—32℃,当菌盖直径2厘米左右时,即可直喷,连喷3遍,即可达到增产目的,并能大幅度提高菌盖的厚度,增强其韧性。
㈥ 怎样用玉米芯种植平菇
玉米芯种植蘑菇技术
培养料配制 1.配方 玉米芯屑80%,麦麸18%,石膏粉和白糖各1%,磷酸二氢钾0.3%,水130%。 2.配制方法
按配方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翻拌混匀,堆闷2小时,翻拌后检查含水量65%左右,即手抓配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为度。然后建堆发酵,中途翻堆2-3次。
装袋灭菌 1.装料 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袋筒内,每袋装下料约1公斤,湿重2公斤左右。装紧压实,袋筒口用线绳扎紧。 2.灭菌
将装好的料袋放人太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或放入常压土蒸锅内灭菌8-10小时,冷却至料袋手触不烫时取出,置洁净室内。
打穴接种 料袋温度降至30℃以下趁热接种。接种后置于15-25℃洁净室内遮光发菌培养,7-17天翻袋1次。经50-60天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
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加强通风,使苗床温度控制在10-22℃,保持土表湿润。经8-10天培养,菌棒上的瘤状物逐渐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实体。此时需增加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菇朵菌盖伸展至5-10厘米、菌盖边缘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
㈦ 玉米芯蘑菇种植技术
摘要 首先,需要配料,配料分别是:玉米芯百分之80、麦麸百分之18、石膏粉百分之1、白糖百分之1、磷酸二氢钾百分之0.3、清水百分之130。然后按照配方比例搅拌,推成堆闷2个小时,搅拌之后的水分达到百分之60左右就可以了,这里有个测量方法,就是用手抓起一把,使劲握,只要不从手指缝里流水珠,就算配好了!
㈧ 如何用玉米芯种植蘑菇
玉米芯种植蘑菇方法步骤:
一、培养料配制 1.配方 玉米芯屑80%,麦麸18%,石膏粉和白糖各1%,磷酸二氢钾0.3%,水130%。2.配制方法 按配方比例称量,置拌料场地翻拌混匀,堆闷2小时,翻拌后检查含水量65%左右,即手抓配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形成但不下滴为度。然后建堆发酵,中途翻堆2-3次。
二、装袋灭菌 1.装料 把发酵好的培养料分别装入袋筒内,每袋装下料约1公斤,湿重2公斤左右。装紧压实,袋筒口用线绳扎紧。 2.灭菌 将装好的料袋放人太空灭菌包内灭菌4-5小时,或放入常压土蒸锅内灭菌8-10小时,冷却至料袋手触不烫时取出,置洁净室内。
三、打穴接种 料袋温度降至30℃以下趁热接种。接种后置于15-25℃洁净室内遮光发菌培养,7-17天翻袋1次。经50-60天培养,菌丝可长满全袋。
四、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后,加强通风,使苗床温度控制在10-22℃,保持土表湿润。经8-10天培养,菌棒上的瘤状物逐渐分化、伸展成香菇子实体。此时需增加喷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5%。当菇朵菌盖伸展至5-10厘米、菌盖边缘未完全展开时即可采收。
㈨ 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栽培用的主要原料——棉籽皮日趋紧张且价格上涨。用玉米芯代替棉籽皮做主料来栽培平菇,成本低,效益高。
(1)玉米芯的处理
将玉米芯粉碎成豆粒至花生粒大小,然后用3%~5%的石灰水拌料,直至拌透拌匀,接着添加2%的过磷酸钙、2%的石膏、0.5%的尿素、0.1%克霉王、1%食盐并拌匀,使料水保持在1∶1~1.4。
(2)建堆发酵
拌匀后堆成宽1.5~1.8米、高0.8米的长堆,堆的两边用木锨把在堆肩打两排孔,孔距0.6~1米,上覆薄膜以保温,堆底留空隙,以通风。当堆内15厘米处温度达到65℃以上时保持一昼夜,然后翻堆,上翻下,里翻外,如此共翻3次,然后摊开散温。
(3)接种发菌
选用适宜优质三级种。出菇袋规格一般为22厘米×45~50厘米的聚乙烯筒袋,采用三层料四层种的层播法,菌种量在15%左右。
(4)出菇管理
可采用立墙或覆土栽培方法。当采收一潮菇后应及时补施营养液:5%~10%黄豆浸出液等。一般可采收3~4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00%~150%。
㈩ 平菇怎么种植可以用玉米芯种植吗如何种植呢
平菇可以用玉米芯种植,具体方法见下:
一、玉米芯平菇种植最简单方法
1、用于种植平菇的玉米芯要用干燥、颜色为黄白色、并且新鲜无霉烂变质的,然后用普通的饲料粉碎机或者木屑切片粉碎机把玉米芯粉碎至黄豆大小。
3、平菇不需要太强的光照,它要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因此要注意平菇房里的温湿度。
4、袋种植平菇有利于控制杂菌和害虫的危害,还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并且还有利于控制温度、湿度,移动管理也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