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土壤多功能创新研究方法

土壤多功能创新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7 22:11:55

❶ 你用哪些方法研究家乡的土壤类型

氯酸盐是生产工业漂白剂二氧化氯的重要原料,也常被用作除草剂和土壤消毒剂,龙眼园施用氯酸钾不仅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施用不当还会造成植物损害乃至死亡.为了进一步明确氯酸根(ClO-3)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氯酸盐在不同类型龙眼园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特性,探讨了可能对吸附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对氯酸根有较弱的吸附能力,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降解氯酸根,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氯酸根的吸附有显着性的差异,土壤对氯酸根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参照不同土壤性质了解其降解和吸附氯酸盐的特性,确定龙眼催花的适宜施药剂量和采取相应土壤管理技术措施加快其降解,以减少氯酸盐的负作用.

❷ 土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土壤物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中固、液、气三相体系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内容包括:土壤水分的保持和移动及其对植物的有效性,土壤空气的组成与交换,热的传导与转化,土壤固相的组成与排列,土壤的力学性质和电、磁性质等。

土壤化学主要研究土壤固、液相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以及固液相之间的反应。内容包括土壤固体颗粒的表面化学性质及阳离子交换,土壤溶液及土壤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土壤生物学主要研究栖居于土壤中的有机体(主要是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与土壤中物质转化和循环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组成及分布规律,碳、氮、磷、硫等元素的生物循环,生物固氮作用以及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等。

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土壤供应矿质养分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肥力的实质及其指标,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土壤和植物的营养诊断,主要作物对土壤肥力的要求等。

土壤地理学主要研究土壤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及土壤调查、制图等。

土壤矿物学主要研究土壤矿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化学反应。内容包括粘土矿物和氧化物的数量、组成以及相互间的反应,土壤中各种元素的迁徙状况,粘粒与有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矿物的形成与转变以及矿物鉴定等。

土壤管理学主要研究人工措施对土壤和作物生产的影响,内容包括耕作、施肥、灌溉、排水及其他改良、保护措施对土壤肥力、生产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土壤学经历了近代1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野外调查法,即在野外(田间)通过对土壤形成因素和剖面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利用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掌握土壤的基本特征。这是研究土壤的形成、分类、分布、肥力特征以及进行土壤制图的最基本的传统方法之一。

实验室研究,即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和温室设施等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等进行定量或定性的测定,或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生物学试验(水培、砂培或土培)和模拟试验等。

定位研究法,即在田间选定某一土壤或某一地区,对土壤的某种届性或过程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测定,以研究其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土壤性质或肥力的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是田间生物试验法和排水采集器法。

❸ 古土壤研究方法

古土壤的研究方法与沉积岩的研究方法比较类似,可以分为野外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化验及微观结构观察两方面。

5.2.4.1野外观察描述

在野外,古土壤有三个主要特征有别于其他岩石,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是生物痕迹、土壤发生层和土壤结构(Retallack,1988,1990)。古土壤中发现的各种陆生生物痕迹中,化石植物根迹是辨别沉积岩石序列中化石土壤的最好标志。它们是沉积物中曾经有植物生长过的证据,不论还具有其他什么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化石土壤。古土壤在形成和埋藏过程中,由于受氧化和压实,在沉积岩中很难看到形态完整的根迹,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来识别植物根迹,以区别于虫孔和其他土壤特征。

1)不规则管状形态,向下逐渐变细;

2)向下分叉或从中间向外分叉;

3)由于侧向根系周围的沉积物受压实而呈似风琴状。

土壤层是沉积层序中识别古土壤的附加特征。在多数情况下,土壤层在结构、颜色或矿物含量方面从被侵蚀的古陆地表面向母质层方向呈渐变变化。这种变化通常比紊流或河流点坝沉积形成的粒序层更复杂。在古土壤或土壤中,一般有几个土壤层,其中的一些土壤层相对于上覆或下伏层,富含粘土、碳酸盐或有机质。土壤层反映了成土母质在化学或结构上从上向下被改造程度逐渐减弱的成土过程。

土壤具有一些明显区别于其他沉积物的复杂构造,这些构造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是不会形成的。受压实作用的影响,在现今土壤剖面中观察到的典型土壤自然结构体(ped structure),在大多数古土壤中却无法保存。在土壤中,作为一般规律,土壤自然结构体的尺寸会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比如从细粒状变化为块状再到棱柱状。这种垂向变化的残余构造在一些古土壤中也能观察到,尤其是在被埋藏之前就已经岩化了的土壤中,如钙结层。伪背斜构造在许多古土壤中也可观察到,这种构造由多组平行线(面)——通常为滑擦面、破裂面(后期一般被方解石充填)——以较宽的、略倾斜的向斜和陡峭的、呈尖头形的背斜的形式构成。如果在古土壤中出现这种构造,则表明原始成土母质膨胀性粘土(如蒙脱石)含量较高,且多形成于排水不良的湿润环境中。因此,在现代土壤中出现这种构造,一般将其归为变性土。除此之外,还有柱状和棱柱状构造(垂向拉长构造)以及在钙结层里出现的结晶构造(早期裂缝晶体充填)、蜂窝状构造、豆粒、薄盖层等。另外,在古土壤中还可以见到新月形粘土构造,这种构造是由一些顶面向上弯曲、底面也向上弯曲或为平的低振幅、长波长的构造所组成,厚度可达几厘米,成分为粘土,与层面相平行。

5.2.4.2室内研究

室内研究主要包括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和土壤微形态特征观察三个方面。矿物学研究主要是粘土矿物含量及其组合特征的分析(Wright,1992);地球化学分析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的测定,这些化学元素的组成及含量纵向变化蕴涵着大量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赵景波,2001;高全洲等,2001)。在土壤演化过程中,当环境发生变化,土壤的一些特征诸如化学成分和矿物含量等,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或早期形成的构造将被改造。然而,许多微形态学特征却保存较好,可以对早期土壤演化阶段进行有效的识别(郭正堂等,1996;McCarthy和Martini等,1998)。

(1)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是极其有用的判别标准,尤其是辨别“风化”等级。控制这些等级的基本因素是物质的分解率,通常情况下,上部土壤层分解率较大,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在风化过程中,各种阳离子被释放。它们在剖面上的分布可以用来评价风化特性及程度,常用元素有Fe、Al、P、Mn、Na、K、Ca和Si,它们通常以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可以绘制这些阳离子或氧化物与深度的关系图,也可以用可动元素与不可动元素的比值。在淋洗作用较强的上部土壤剖面中可动元素与不可动元素的比值较低(Smith和Buol,1968)。

在时代较老的土壤中,由于缺乏明显的生物特征,这种化学风化差异性成为识别古土壤强有力的工具。这种现象在硅酸盐母质和碳酸盐母质中都可以见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痕量元素(Mg、Sr、Na)和稳定同位素(δ8O和δ13C)来识别石灰岩序列的地表暴露面。Mg、Sr和Na是从不稳定的文石(富Sr)和高镁方解石中析出的,或者高镁方解石被低镁方解石所交代也能析出这些元素。在这些变化中,海洋沉积物中的18O被大气中较轻的160所取代,使得沉积物中的δ18O变轻。当大气水滤过上覆土壤,来自CO2和土壤酸的同位素较轻的有机碳也被吸收到交代方解石。因此新形成的碳酸盐具有较轻的δ13C,尽管这种趋势仅限于土壤剖面比较靠上的部位。

在风化过程中,硅酸盐被转变成各种各样的次级产物,尤其是粘土矿物(Nesbitt和Young,1989)。粘土矿物被广泛用来鉴别古土壤,尤其是经过高溶滤作用的粘土如高岭石。蒙脱石在古土壤解释中是很有用的矿物,但存在由埋藏深度和热作用导致伊利石化而具有成岩作用特征的问题。英国威尔士和欧洲大陆的石炭系和侏罗系古土壤的两项研究表明,伊-蒙混层粘土也具有潜在的用途。这些伊-蒙混层是由土壤的干-湿交替使得钾固定下来的成壤作用形成的,而不是埋藏伊利石化形成的(Robinson和Wright,1987)。这种伊-蒙混层粘土形成于发育较好的变性土中。

铁和锰的化合物也可以用来识别特定的土壤形态。成壤作用形成的矿物富集主要发育在铁质岩壳中。这些岩壳非常富集铁和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铁矾土和铁铝矾土)以及硅土、钙质碳酸盐(钙质结砾岩)或石膏。

(2)微形态学特征

微形态学(土壤岩石学)方法是识别古土壤强有力的手段,也就是地质学家过去常用的岩石薄片观察。该方法已经被成功地运用到钙质环境和非钙质环境古土壤的识别(W right和W ilson,1987)。

微形态学研究方法类似于沉积岩石学中的岩类学分析。通过观察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可以建立类似于“成岩作用序列”的成壤作用序列(Kem p,1998)。如法国一些土壤的研究中利用颗粒包膜和孔隙充填特征来研究土壤的形成,这些研究发现颗粒包膜和孔隙充填特征存在三个生长阶段:第一个生长阶段是沿细粒粘土切线方向形态清楚的包壳,其次是“脏化”的粉质粘土,最后是分选较差、成分不纯含有碳和有机质的粘土。这三个阶段被认为是代表了无扰动林地环境中粘土的淀积作用(干净粘土)、林地消失和水体的流经(“脏化”粘土)以及耕作和土壤熟化(分选差、孔隙充填)(Macphail,1986)。另外,古土壤的微形态学研究还被应用于古环境、古气候变化分析(Scarciglia和Terribile等,2003;Yong Woo Lee和YongⅡLee等,2003)。

❹ 土壤改良记录探究的过程是什么及发现了什么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发现土壤改良工作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以达到有效地改善土壤生产性状和环境条件。

❺ 研究土壤质地的方法有那些

土壤质地 主导因子 光补偿点 寒害与冻害 生理干旱 生态幅 种子库 群落结构 先锋植物 濒危植物 附生植物 进展演替与...植物群落与植物种群有什么区别
求采纳

怎么改良土壤 土壤改良有哪些方法

请输入您的回1.有计划地轮作换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并尽量考虑不同蔬菜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及分泌物的酸碱性等.2.定期进行土壤消毒.(1)药剂法.可用福尔马林拌土或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杀菌.(2)日光法.夏季闲茬时期,撤掉棚膜,深翻土壤,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3)高温法.高温季节,灌水后闷棚,也可采取给土壤通热蒸汽的方法杀虫灭菌.(4)冷冻法.冬季严寒,把不能利用的保护地撤膜后深翻土壤,冻死病虫卵.3.改良土壤质地.(1)蔬菜收获后,翻土壤,把下层含盐较少的土壤翻至层与表土充分混匀.(2)适当增施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3)对表层土含盐量过高或pH值过低的土壤,可用肥沃土来替换.(4)经济技术条件许可者,可进行无土栽培.4.以水排盐.(1)闲茬时,浇大水,表土积聚的盐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2)夏季蔬菜换茬空隙,撤膜淋雨或大水浸灌.使土壤表层盐分随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层.5.科学施肥.(1)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肥料种类及蔬菜需肥特性,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化学肥料做基肥时要深施并与有机肥混合,作追肥要“少量多次”,并避免长期施用同一种肥料,特别是含氮肥料.(2)科学选肥,注意生理酸性肥料与生理碱性肥料的交替搭配.当土壤已经酸化或必须施用酸性肥料时,可在肥料中掺入生石灰来调节;当土壤酸化严重并想迅速增加pH值时,可施加熟石灰,但用量为生石灰的1/3~1/2,且不可对正在生长植物的土壤施用.(3)提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会造成土壤破坏.(4)慎施微肥.一般情况下,要用有机肥来提供微量元素,如施用微肥一定不要过量.6.种耐盐作物.蔬菜收获后种植吸肥力强的玉米、高粱、甘蓝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和酸性,若土壤有积盐现象或酸性强,可种植耐盐性强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等或耐酸性较强的油菜、空心菜、芋头等,达到吸收土壤盐分的目的.答

❼ 关于土壤我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

土壤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土壤是各种陆地地形条件下的岩石风化物经过生物、气候诸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发展起来的。土壤是一个复杂而多相的物质系统。它由各种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各种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机残体、腐殖质及生物活体、各种养分、水分和空气等组成,各组成物质的容积比例如图所示。土壤的各种组成物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处在复杂的理化、生物化学的转化之中,具有复杂的理化、生物学特性。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养分、部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土壤肥力。土壤是陆地植物着生的基地,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土壤有其独特的物质组成、基本属性和基本功能,有其自己的发生发展历史,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土壤处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的交接地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枢纽,并成为生物圈的组成层次。土壤作为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中。随着气候、生物、地形等条件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相应地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所以,自然界中的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并且在空间上有其地理分布规律,在时间上有其演化规律。不同的土壤类型,其理化性质、肥力状况和利用方向都不尽相同。
土壤是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是农业的劳动对象。人类采取科学的耕作制度和生产措施,会保持和提高土壤的生产潜力。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掠夺式的土地经营,会引起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等土壤退化过程的发生与发展。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防止土壤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❽ 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改良有哪些

一、对不同土壤的合理利用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资源十分丰富,在不同的气候带和不同的地形,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土壤。各种土壤都有各自的特性,而药用植物的种类也多,生物学特性各异。因而各地在栽培或引种药用植物时,应根据各地区土壤和气候特点及药用植物的特性,合理安排药材生产,建立药材生产基地,以做到地尽其用。例如:在我国南方气候较冷凉多雨的高山区,因气温低,作物生长缓慢,产量又低,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的生长,而栽种一些喜冷凉的药用植物则很适宜,如黄连、当归、天麻、湖北贝母、川党参及杜仲、厚朴、黄柏等。南方山地多为红、黄壤类土壤,有森林植被覆盖,土壤腐殖质含量高,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多呈酸性反应,很适合这些药用植物的生长。再者,这些药用植物经济价值较高,是开发山区,发展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低山区可种植川芎、丹参、何首乌、郁金等。丘陵地带可适当安排种植葛根,丘陵坡地土层深厚,利于根的生长,采挖也很方便。

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如新疆、内蒙古的钙质土壤,很适于一些耐旱的药用植物如甘草、麻黄的种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盲目采挖,甘草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产量大幅度下降,供应奇缺,急需进行人工栽培,以解决药源。若能把这些适宜甘草生长的土壤利用起来建立甘草生产基地,将能迅速地解决甘草药源。

对盐碱地,可选种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而又耐盐的药用植物,结合改土措施,逐渐降低其盐分浓度。周曙明曾对滨海盐渍土地区67种药用植物的耐盐程度进行过调查,这里仅摘录一部分列于表5—2,该地区土壤特点为:土壤盐分组成与海水基本一致,以氯化钠为主,约占总盐量的70—80%,其次为硫酸盐,重碳酸盐最少。

表5—2 部分药用植物耐盐性调查

注:+表示可以生长。

据调查,药用植物栽培种类中枸杞和金银花有较强的耐盐性。枸杞在土壤含盐量0.3%,甚至1%和pH10的条件下也能生长,但生长较差,产量低,一般土壤含盐量在0.2%以下,pH为8—8.5,较肥沃的土壤,管理得当仍可获得高产。枸杞的适应性强,在内蒙古作为草原造林的优良树种,因其根系强大,长达150cm,能穿过钙质层,并能穿透板岩石片,延伸达下层的红胶土中。不怕旱,又能抗风固砂。金银花也是较耐盐的植物,据1985年张同顺等的研究报道,山东禹城县在盐碱地上种植金银花,只要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水肥管理,合理剪枝,5年生金银花亩产达200kg左右。并对当地种植金银花壤土的含盐量进行分析,如表5—3,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在2‰。以上,为硫酸盐氯化物型盐碱土,pH7.5— 8.5,地下水深1.2—1.5m。土壤有机质含量0.5—0.6%,水解氮30—40ppm,速效磷低于5ppm。可见,土壤瘠薄是造成土壤板结,严重返盐的原因之一。

表5—3 后王庄大队盐碱地金银花土壤化学成分

金银花对盐碱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随着盐碱程度的加重,生长也受到一定影响,当土壤盐分含量小于0.3%时,生长发育正常;当土壤盐分含量为0.3—0.5%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当土壤盐分含量大于0.5%时,生长发育则受达抑制(表5—4)。

表5—4 土壤盐分对金银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上看出,枸杞和金银花有较强的耐盐性,并且适应性也很强,是开发盐碱土地区经济理想的药用植物。

此外,药用植物有种类多、需要量少,有些还具有观赏价值等特点。适于零星种植,田边、地角及庭院内外都可充分利用,如庭院附近可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药用植物像牡丹、芍药、菊花等,也可种植一些藤本药材如金银花、栝楼等,可作为篱墙或搭架作为荫棚,既美化环境,又增加经济收入。

二、农田土壤的改良和利用

一般农田原属良好土壤,但对某些药用植物来说却属“不良土壤”,不宜种植。如人参、西洋参、黄连等长期生长在山区的森林土壤上,形成了对这种土壤的适应性。用一般农田种植常生长不良,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由于长期的砍林种植,不仅严重破坏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同时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气候和生物群落的变化,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在广大药农和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研究了对农田改造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同时对遮荫条件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开辟了农田栽人参、黄连的新路。在新产区,甚至平原地区,也取得显着的效果。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原药物研究所试验场)于1956年开始在北京引种人参以来,采用农田配土栽参的方法,至今效果都较理想。北京地区土壤为褐潮土,一般有机质含量较低,只有1.6%左右,质地较粘紧,粉砂较多为粉壤土,不适于人参生长,改土后土壤变疏松,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其配土方法是,用腐熟的猪圈粪和草炭各30%、砂10%及农田耕作层土30%(按体积计),于每年春季堆积成堆,捣碎拌匀,夏季浇水使其湿润,促进发酵腐烂,8月间再翻开拌捣一次,作畦前筛去杂物,当年秋季或翌年用来栽参,以堆放一年效果较好。近年来逐渐改进,采用掺砂配合施肥改土的方法也取得一定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于得荣报道,1958年开始在吉林省左家等地,进行农田改土栽参试验,近年来逐渐推广也取得显着效果,大面积平均产量达1.15kg/m2,最高达2.5kg/m2。农田育苗也达到0.92kg/m2的产苗量,都达到林土栽参的水平。方法如下:

1.休闲整地、熟化土壤

栽参前一年种植苏子、豆类等绿肥作物,当年耕翻压青,第二年休闲,并进行多次翻耕,9月份作畦,秋季或翌年春栽。采用此法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容重和增加总孔隙度,据分析分别为:5%,1.2%和49%,而不休闲的土壤分别为:3%,1.29%和46%。

2.掺砂改良土壤

农田土质地粘重,可适当掺砂改良,一般掺1/3砂拌匀,可改善土壤三相容积比及机械组成,1mm以上的颗粒比原农田土增加2.4%,透水能力提高2%,并提高人参出苗率18.62%,增产11.7%。

3.增施肥料,改良土壤

施用有机肥料可就地取材,肥料需充分腐熟,每平方米一般施10—20kg。农田土增施有机肥料后,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从而大幅度提高产量(表5—5、6)。

表5—5 增施有机肥对农田物理性状的影响

表5—6 增施有机肥对农田栽参产量的影响

三、合理轮作改良土壤

多数药用植物忌连作,需间隔的时间有短有长,短者1—3年,长者几十年才能再种。连作常使植物生长不良,病虫害加重,产量降低。不宜连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某种病原菌的繁殖累积;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或土壤理化性质变坏等等。所以种植某种药用植物后需进行换茬数年后才能再种这种药用植物,一般多与禾本科作物或绿肥作物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效果更好。由于各种药用植物对前茬作物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注意选择适宜的作物进行轮作。下面列举三个例子:

(一)当归

连作会引起根腐病发病严重,生长不良,且连作时间越长,病害越严重,植株生长越差(表5—7)。一般种完当归后可改种小麦、油菜、麻类或绿肥作物等2—3年后才能再种当归,而不宜与马铃薯、豆类作物轮作。

表5—7 不同连作地块当归病情比较

(二)黄连

连作普遍出现幼苗发根慢,新根少,甚至不发根,有的死苗缺株,黄连苗生长差,产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物理性状变坏是主要原因之一。四川杨业修(1983)的调查指出:生荒地土壤物理性状优良,表层土壤厚一般9—15cm,十分疏松,有机质含量达10%,多为团粒结构,表层土壤的孔隙度保持在80%左右,0.5—3mm的团粒占干土重的52.9%,而栽黄连后疏松的表土层变薄,一般仅3—4cm,有机质含量降低,若栽黄连,需再翻土整地,将坚实的底土上翻,大块的生土翻到表层,土壤板结,10mm以上的大块生土增加到70%左右,而0.5—3mm的团聚体降为13.6%,土壤的通透性极差。采用轮作的结果,使土壤结构逐渐得到改善,也有利黄连幼苗的生长(表5—8、9),连作地栽苗后15天发根还很少,栽苗后20天只有65%发根,新根数目少而短,部分秧苗甚至不发根,引起死苗,而轮作地黄连苗的生长逐渐接近于生荒土栽黄连的生长情况。显然,合理轮作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黄连产量的有效措施。试验证明:采用玉米、马铃薯或饲料绿肥轮作2年后栽连,连苗的生长也得到很大改善,产量可提高到生荒土栽连的水平,亩产量高达190kg。

表5—8 黄连土壤的物理性状及其变化

表5—9 不同土地栽黄连与秧苗发根情况

(三)人参

最忌连作,连作地人参常表现“烧须、病多、产量低”,产区都有种参后弃荒还林习惯,一般要还林几十年以后才能再种人参。老参地再种参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没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原因很复杂,说法不一,如土壤结构破坏、病原菌累积、营养物质缺乏,以及参根分泌物和代谢产物的影响等。但单从改善土壤结构,消灭病菌或增施肥料等方法是无法解决老参地的再利用问题的。许多科学工作者认为:以轮作为主,配合药剂消毒灭菌、施肥等综合措施,是解决老参地再利用的有效途径。王韵秋认为,老参地不能再栽参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如下:

1.老参地不能栽参的原因分析

(1)老参地土壤物理性状变坏

由原来质地疏松透气变粘重、板结、通透性差。随着种参年限的延长,土中砂粒减少,而粘粒却有增加的趋势。>0.01mm的砂粒:四年生为80.91%,五年生为78.92%,六年生为67.12%;<0.01mm的粘粒:四年生为19.09%,五年生为21.08%,六年生为32.88%。土壤容重变大,孔隙度减少,固、液、气三相失调(表5—10),所以土壤越来越板结,通气、透水性能变差,是造成老参地产量低的原因之一。

表5—10 老参地和新林土的比重、容重和总孔隙度测定

(2)老参地化学性状失调

随着人参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有机质大量被消耗,有机质减少,团粒结构受破坏,质地变粘;营养物质的供应不平衡,磷、钾减少,C/N比下降,引起土壤增氮;土壤胶体吸收性能变坏,代换性盐基降低;微量元素硼、铜、锌、铁、锰等均有减少的趋势,而硼的减少最明显,老参地只占新林地硼含量的3.8%,削弱了人参的抗病能力。

(3)病原微生物增多

老参地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病原菌明显增多,据调查,老参地的锈腐病危害最严重,其次是镰刀菌、菌核病和疫病。

2.施行轮作,配合施肥、调水、药剂消毒

老参地经种植绿肥后,积累了有机质,恢复了土壤肥力,人参的出苗率和保苗率都有提高(表5—11)。

表5—11 老参地经绿肥轮作后栽参对人参生育的影响

轮作后的人参产量也大有提高,如轮作6年紫穗槐后,每平方米产参1.5kg,一、二级品占总根重88.4%;轮作6年胡枝子(笤条)后每平方米产参1.6kg,一、二级品占总根重的85.9%。

在轮作的基础上配合施有机肥、微量元素及药剂消毒等效果更好,都能提高人参产量,减轻发病率。轮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如林参轮作、粮参轮作与经济作物、绿肥作物轮作等,其中以绿肥作物轮作效果最好,时间短,经济效益高。绿肥作物以紫穗槐、胡枝子和苏子等为好。10年左右即可再种人参。

四、不良土壤的改良和利用

(一)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

盐碱土是盐土类、碱土类、盐化碱土和碱化盐土的总称。盐土类:含有大量易溶性盐,土壤中所含易溶性盐的总量>0.1%(开始轻微地影响作物生长)时,称盐渍化土壤,当土壤含盐量达到作物致死程度(一般>1.0%左右)时称盐土;碱土类:土壤中含盐量不高,而代换性钠的含量较高,当代换性钠>5%时,土壤呈碱性反应,pH>8.5。当代换性钠>15%或>20%时,称强碱化土或碱土,盐类以碱性盐Na2CO3和NaHCO3为主。

改良利用措施:

1.排水

田间开排水沟,将土壤中由于灌水、降雨所淋下溶于水中的盐分,随水排出。

2.灌水洗盐

灌水可使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在水中,随之进入下层,或经排水沟排走。

3.平地深翻

地面不平是形成盐斑的重要原因,平整土地可改变中小地形水盐运动的状况,为脱盐创造条件。合理深耕可疏松耕作层,打破原来的犁底层,切断毛细管,提高土壤透水保水性能,因而有加速淋盐和防止返盐的作用。同时可把含盐碱多的表土翻到底层,含盐碱少的底层翻到表层,改变盐分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状况。

4.增施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加强淋盐作用,减少蒸发,抑制返盐。对重度碱化土壤应配施石膏,碱土中的碳酸钠为石膏置换形成石灰和中性盐硫酸钙,消除了土壤的碱性。同时钙离子可以代换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

5.种植绿肥

种植绿肥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巩固和提高脱盐效果,又能培肥土壤。

6.植树造林

建立护田林网,不仅可以进行生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地表盐分积累,还能防止风沙危害,改善田间小气候,抑制土壤返盐。

7.种植耐盐的药用植物

根据各盐碱地区的气候情况,选择相应的耐盐药用植物先行种植,边种边进行改良。

改良盐碱土必须采用综合措施,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二)砂土和粘土的改良利用砂土质地粗,疏松漏水漏肥,养分贫瘠。粘土质地细,板结,透水透气不好,都不利于药用植物的生长。改良利用方法:

1.对上砂下粘或上粘下砂的土壤,进行深翻混合,拌成二合土(壤土)。

2.客土法,即往砂土地里掺粘土,往粘土地里掺砂土。

3.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4.砂土地要植树造林固砂,引水灌溉,放淤压沙。粘土地要整修排灌系统,做到能灌能排,降低地下水位,结合深耕晒垡,加速土壤熟化。

5.砂土地可选用较耐旱的、深根系的药用植物种植。粘土地也可选择相应的药用植物种植。

药用植物与其它农作物一样,在栽培过程中,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往往运用施肥这一栽培措施。而植物营养特性是作物施肥的理论依据;土壤施肥是施肥的主要方式,是调节植物营养,提高土壤供肥能力的重要手段;土壤是植物的赖以生存的场所。因此,植物、土壤、肥料三者之间总是不停地变化着,相互影响着。本章主要论述药用植物的营养、药用植物的土壤营养和药用植物的施肥。

❾ 土壤资源的优劣评价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创新点

摘要 亲您好:为你查询相关资料土地是一个综合自然体,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它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它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土地的个体属性和社会经济条件等三个方面。进行土地评价工作,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动和最大经济效益的最佳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评价系统可按生产力单位,生产力亚级,生产力等级三个级别,自下而上的组合评定。土地评价图要以土壤图为基础,参考其它专业图幅,先在土壤图上按适种作物,轮作,管理措施及效果等相近似的土壤制图单元,组合为生产力单位,再按限制因素组合为生产力亚级,最后按各亚级对农、林、牧业的适应能力组合为生产力等级。一般可分为八个等级,1—4级为农业用地,6—7级为林牧业用地,第8级未经重大改良前,不适于农、林、牧业利用。文中提出了生产力亚级和等级的划分条件。

❿ 研究土壤里有什么的研究方案

我认为这个题目太广泛,土壤里不但有重金属,有机物,也有微生物。我想仅仅调查一类就很多了。我认为,研究方案应该如下。1.确定优先研究那一大类污染物 2.确定采样的位置 3.确定采样方法 4.确定土壤保存方法 5.确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6.通过查阅文献明白类似土壤中目标污染物含量,种类。 7.确定物质的分析方法 8.进行测定分析

阅读全文

与土壤多功能创新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下水高锰酸钾指数测量方法 浏览:331
纤维桩使用方法 浏览:684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06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92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57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37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03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71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18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26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51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86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83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55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796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6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10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7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2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