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什么适于炒拌等烹调方法

什么适于炒拌等烹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5-07 15:53:34

① 烹任中常用的烹调方法有哪些

1、拌

拌菜一般是把生料(如黄瓜、藕等)或凉的熟料(如熟肉、鸡肉等)加工成丝、条、片、块等小料后,再用调味品拌制而成。

2、煎

煎制的菜肴外香酥、里软嫩。一般是以小火将锅烧热后,用少量油遍布锅底,再放入加工成扁形的原料,用小火先煎一面,将原料翻一个身,继续煎另一面。至两面呈金黄色后,放入调味品,再翻几翻即成。

3、爆

爆菜脆嫩爽口,它是将烫过的或炸过断生的原料,用旺火热油,快速急炒,颠翻几下即出锅的一种烹调方法。爆又分油爆、酱爆、盐爆、葱爆数种。4、炒

炒的特点是脆、嫩、滑。适用于炒的原料,一般是经过刀工处理的小型的丁、丝、条、片等。炒用小油锅,油量多少视原料而定。炒又有生炒(煸炒)、熟炒、滑炒(软炒)、干炒4种。

5、炸

炸制的食物香、酥、脆、嫩。炸是用旺火多油烹调的一种方法,一般用油量比原料多数倍。炸的火力要旺,原料入锅后有爆裂声。由于原料的质地和口味的要求不同,又分为清炸、软炸、酥炸、干炸、纸包炸等。6、蒸

它是以蒸汽为传热体的烹调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烹制菜肴,也可以用于原材料初加工和菜肴的保温。

7、焖

焖制的菜肴酥烂、汁浓、味厚。它是将原料用油锅加工成半成品后,再加少量的汤汁和适量的调味品,盖紧锅盖,用微火焖烂。

8、炖

炖的特点是原汁原味,醇浓可口。它有隔水炖和不隔水炖两种。不隔水炖是先将原料在沸水内烫去血污和腥味,然后放入砂锅内,加葱、姜、料酒等和水(水比原料稍多),加盖,先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炖至酥烂。隔水炖是将原料放入一容器内,再置沸水锅内炖熟。

② 烹调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1、炒----锅裹放油烧热,把食物及调味料倒入,用大火快速翻拌成熟。分清炒、烩炒、爆炒等。
2、烧----煎炒之后加水或高汤以小火烧,味透质烂之方法。有红烧、白烧、乾烧等。
3、蒸----食物放入蒸锅内火大水滚,利用水蒸汽的热力使其成熟的方法。可分清蒸、粉蒸、酿蒸等。
4、炸----将食物放入多量滚油内,利用油热使食物在短时间内成熟,呈金黄色。
5、爆----食物利用大火热油或热酱、热汤,快速做成菜。可分油爆、酱爆、汤爆等。
6、煎----将食物以少许热油在锅中煎熟。可分生煎、乾煎等。
7、烤----食物调好味放在烤网上或烤箱内,加热使之熟透。可分乾烤、生烤、炭烤等。
8、腌----食物洗净沥乾放入容器内,以盐或酱油把食物腌渍入味之方法。可分盐腌、酱腌等。
9、卤----生或熟的食物放入烧滚的卤汁中,将食物烹煮成特殊香味。
10、熏----食物烹调好,放在下面点燃的茶叶、松枝、红糖等燃料火上熏成酱黄色。可分生熏、熟熏等。
11、冻----食物煮烂调味加洋菜或果胶粉煮成羹,待其凝结即为冻。
12、拌----将生吃的素食或已煮熟的荤食调味拌匀,待入味即可供食。可分凉拌、热拌等。
13、烩----数种食物分别做熟或半熟,再回锅一同混炒、混烧或混煮。
14、汆----食物由锅边倾入烧滚的汤裹,待再次大滚时加葱花姜末连汤带食物倒入汤碗内。
15、溜----以太白粉勾芡或浇上热油,使菜上桌时看起来滑嫩可口。可分油溜、醋溜、芡糊溜等。
16、烫----食物放入滚水或滚油中,至半熟捞出沥乾再回锅作其他烹调。
17、炖----食物加满水放入锅内,或加葱姜酒调味,以小火慢炖至菜熟烂。
18、煮----食物放入加适当冷水或滚水的锅裹煮熟或煮烂。
19、焖----食物先炒或烧或煮,加入少量高汤,以小火焖至汤汁收乾使菜餙熟透。
20、焗----将肉类食物调味后以锡纸包好,埋入炒热的盐堆内或用纱布包好,埋入炒热的葱段内,以小火慢烧而成。
21、涮----食物切薄片放在锅中滚汤内来回涮熟,沾综合调味酱吃。
22、泡----蔬果放入装有盐、高梁酒、冷开水、冰糖、香料之容器内泡些时候取食。有盐水泡及糖醋泡两种。
23、醉----荤菜用好酒浸泡些时,再加以蒸熟或生食谓之醉。如醉鸡、醉虾等。
24、滚----食物放入滚水或滚汤内,使之短时间煮熟。
25、烘----食物调好味放在平底锅或烤网上,下以小火将食物慢慢烘干。
26、煨----食物放入锅内以小火慢烧,烧成熟烂或成浓汤汁。
27、风----食物以盐、酒、香料腌制阴乾,利用风力把食物的水份完全风乾以便久存。
28、酥----食物以热油炸熟、取出晾冷却后,以小火再炸一次,使其酥脆或加香醋慢慢煨酥。
29、糟----干的鱼类或鲜肉以酒糟浸泡入味使之持久不坏,吃时加佐料蒸熟。
30、甜----食物加入适量糖份浸泡或煮成汤、烘成饼。
31、扣----主菜处理好依序装入碗内不使其散乱,上放佐料及调味品,入蒸笼蒸熟,吃时倒扣在盘上。
32、拼----荤、素菜分别烹制好,切片或块,有序排在一大盘内。亦称冷盘或拼盘。
33、羮----又称糊或浓汤,为材料煮高汤后,勾芡而成之煮汤方法。
34、酱----食物以酱油或豆瓣酱浸泡入味再加热煮熟。
35、煸----锅内放少量油,再把食物放入锅内,不停以锅铲翻炒以小火将食物水份煮乾加以调味。
36、色----色拉油,葱煎靠,去腥提香菜品好。

③ 常见的烹调方法有哪些

烹调是东方饮食文化中所特有的,其技法多样,只要正确掌握和运用,对于提高家庭饮食质量有很大帮助。

是将油炸或蒸煮过的原料,再放入配料爆锅添汤的锅内,汤煮沸手,移到温火上煨,至干时出锅即成。烧可分红烧和白烧,红烧的调料加酱油和糖炒色,色深至红。白烧是调料中不加酱油和糖,只入食盐。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锅内入少量油,用旺火把油烧至滚热后,放入原料翻炒至熟,立即出锅,由于炒菜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可以保持鲜菜的脆嫩和色泽,且营养损失较少,炒可分生炒、熟炒、软炒等数种。

是将原料放入多量水或汤汁中,先用旺火煮沸,再将温火煮到熟烂,煮肉时,如将生肉放入沸水中煮,由于肉类表面蛋白质遇热凝固,肉中浸出物减少,肉汤鲜味浓,而肉味鲜美。

这是蒸气加热、蒸熟食物的烹调方法,这种烹调方法不但能保持食物的鲜嫩,而且也可减少食物养料的损失,食物装在器皿中加调料和汤(或清水),上蒸笼蒸熟,蒸制间,随原料的性质和烹调要求而有所不同,蒸菜根据用料不同,可分为清蒸(如清蒸鱼)、粉蒸(如粉蒸肉)、包蒸(如荷叶凤脯)、扣蒸等。

这是一种制作凉菜的方法,拌菜是将生食品或烹调食品切后加上各种调味佐料拌匀,拌菜多以酱油、醋、盐、香油、味精等作调料,凉菜一般分生拌(如海米拌黄瓜)和热拌(如拌鸡丝、粉丝)等。

爆与炸很相似,要求急为热油,操作迅速,其方法是:用旺火把油烧热,立即投入原料,迅速颠翻出锅,因此,用这种烹调方法的原料都是细、薄的,并预先配好调料,以使迅速加入,爆菜可分油爆(如油爆肚)和酱爆(如酱爆鸡丁)等。

是将挂糊或不挂糊的原料,放在带有少量的热油锅内煎成两面呈金黄色,煎熟即可,这称为干煎;如果加入适当配料或佐料再进行蒸,焖即成为煎蒸、煎焖等。

是旺水多油的烹调方法,一般是锅内放多量油,火力要旺,由于油温很高,食物外层很快形成焦黄层,传热性变慢,特别是炸肉类时,若肉块太大,往往外面已焦黄变脆而里面还不熟,这是很不卫生的,所以应该把肉切小,可以间隔重复2-3次,使之炸透,由于原料的性质和味道要求不同,炸的方法可分为清炸、干炸、软炸等多种,炸的食物具有香酥、嫩、脆的味道,但由于含油较多不易消化。

一般用于片、块、丁、条等小型原料,先在锅内加少量油,烧热油后加葱、姜爆锅,放进主料稍炒,加汤汁或水和调料,用温火煮熟即成。此法操作简单,有汤有菜,多适宜于家庭做菜。

多用于切成片、丝、条或制成丸子的原料,先将汤或水在旺火上煮沸,将已切好制成的原料放入锅内,加入调料,经短时间滚煮即成,其特点是:食物鲜嫩,汤多,如氽猪肝、氽鸡片等。

烩菜多是将数种小型原料掺在一起,用汤和调料制成带汤菜,一般是先用少量油加葱、姜爆锅,再将调料和汤汁制成,这种方法多用于烩制瘦嫩的肉丝、肉片,如烩肉片、烩三鲜等。

蜜汁

是甜菜的制作方法,常用的是将糖用少量油稍炒,再加入水调溶(加蜂蜜更好),再将食物放入熬煮,至食物熟烂,糖汁变浓即成,如蜜汁山药,也可将食用油炸透,锅内放少量油,烧热油后放白糖炒至金黄色并起油泡,加入少量水,再加入白糖和炸好的食物,搅拌均匀后,盛入盘内即成,如蜜汁苹果。

分炸溜、滑溜等,以炸溜最为多用,炸溜是先将切好的生食品用调料拌渍,再用湿团粉挂糊成沾匀干面,放入油锅内炸熟取出,然后在另一锅内放少量油加葱、姜爆锅,再放入适当调料和汤汁,加湿团粉调浓汤汁,将汤汁淋在刚刚炸好的食物上,搅匀即成,如炸溜里脊、炸溜排骨等。

拔丝

也是一种甜菜制作方法,将食物切成小块、片,先用油炸熟(或煮,蒸熟),另锅内放少量油,加糖炒至金色并能拔出细丝时,取锅离火,随即将炸好的食物放入糖汁中,进行颠翻,挂匀糖汁即成,如拔丝山药。

④ 豆豉 豆瓣酱 黄豆酱 黄酱 有什么区别

1、原料不一

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

豆瓣酱:以蚕豆、黄豆为主要原料。

黄豆酱:以黄豆为主要原料。

黄酱:以大豆、面粉、食盐和水为主要原料。

2、制成不一

豆豉: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

豆瓣酱:把黄豆川水泡涨,再用高压锅或电炖锅将其煮烂,发酵过程而制成。

黄豆酱: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

黄酱:经过制曲和发酵等过程而制成。

3、色泽不一

豆豉:色泽是黑褐色、油润光亮。

豆瓣酱:色泽是红褐色。

黄豆酱:色泽是红黄色。

黄酱:红褐色而带有光泽。

豆豉如图:

4、气味不一

豆豉:酱香、酯香浓郁,无不良气味。

豆瓣酱:清淡的酱香和酯香味。

黄豆酱:浓郁的酱香和酯香。

黄酱:酱香及醋香较清淡。

5、用途不一

豆豉:可以调味,也可入药。

豆瓣酱:可以直接拌饭,可以做汤、炒菜或者当做蘸料。

黄豆酱:用于醮、焖、蒸、炒、拌等各种烹调方式,也可佐餐、净食等。

黄酱:常用的烹调原料,适用于爆、炒、烧、拌等烹调方法。

⑤ 常见的15种烹调法的概念

1、生炒:生炒的基本特点是主料不论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必须是生的,而且不挂糊和上浆。

2、熟炒:熟炒原料必须先经过水煮等方法制熟,再改刀成片、丝、丁、条等形状,而后进行炒制。熟炒的调料多用甜面酱、黄酱、酱豆腐、豆瓣辣酱等。熟炒的主料无论是片、丝、丁,其片面厚,丝要粗,丁要大一些。

3、滑炒:滑炒所用的主料是生的,而且必须先经过上浆和油滑处理,然后方能与配料同炒。

4、清炒:清炒与滑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不用芡汁,而且通常只用主料而无配料,但也有放配料的。

5、干炒:干炒又称干煸。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

6、抓炒: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的炒。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

7、软炒:软炒是将生的主料加工成泥茸,用汤或水澥成液状(有的主料本身就是液状),再用适量的热油拌炒。成菜松软、色白似雪。

8、油爆:油爆就是用热油爆炒。油爆有两种烹制方法,一种是主料不上浆,用沸汤烫一下即刻捞出控水,放入热油中速炸,炸后再与配料同炒,继之冲入兑好的芡汁速炒;另一种是主料上浆后,在热油锅中速炒,炒散后,控去部分油,下入配料,冲入芡汁速炒。

9、芫爆:芫爆和油爆相似,不同点是芫爆的配料必须是香菜即芫荽,因此得名。

10、酱爆:酱爆就是用炒熟的酱类(甜面酱、黄酱、酱豆腐)爆炒原料。

11、葱爆:葱爆就是用葱和主料一同爆炒。葱爆的主料既不上浆、滑油,也不用开水烫,而是用调料调好味与葱爆炒而成。

12、汤爆、水爆:汤爆和水爆很相似。把主料先用开水汆至半熟后,冲入调和味的沸汤,即为汤爆;如果冲入沸水,即为水爆。水爆菜肴在食用时另蘸调味品。

13、干炸:干炸就是炸干原料的水分(或炸去原料部分水分),使原料内外干香酥脆。干炸的原料也是先经调料拌腌,再拍粘适量干淀粉(或玉米粉),放入油锅炸之。

14、软炸:软炸就是原料经过调料拌腌后,挂一层薄鸡蛋糊,再下油锅炸制。

15、酥炸:酥炸有两种,一是主料挂专用的酥炸糊,炸后糊酥松,主料细嫩;二是主料先经蒸,卤至熟烂,再挂少量鸡蛋糊用热油炸制,炸后糊酥主料烂。

16、面包渣炸:面包渣炸的主料一般是加工成较厚(约2分)的片状,先用调料拌腌,再粘匀面粉及鸡蛋液,较后再滚粘一层面包渣炸制。

⑥ 烹饪方法有几种

我国烹饪的历史悠久,烹饪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就我个人知道的烹饪方式有炒、爆、熘、炸、烹、煎、贴、烧、焖、炖、蒸、汆、煮、烩、炝、拌、腌、烤、卤、冻、拔丝、蜜汁、熏、卷、滑、焗等。

⑦ 煎炸炒和凉拌菜,用什么油最健康

哪些油适合做凉菜,哪些油适合做热菜?煎炸的食物适合用什么油?

★ 大豆油、亚麻籽油、小麦胚芽油、特级初榨橄榄油比较适合做凉拌菜或沙拉。

适合人群:适合所有人

最佳烹饪方法:适合用来熘、炒、煎、炸或凉拌

挑选和保存:由于大多不标明各种原料油成分比例,建议购买时侧重品牌,注意避光保存。

做菜的时候,把几种油混在一起好,还是不同菜用不同油比较好?

按照温度分开使用比混着用好一些。

不太建议用调和油,可能性价比高一些,但毕竟成分比例不够明确。其实一般精炼橄榄油、茶油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日常的煎炒烹炸也可以胜任。

“荤菜配素油,素菜配荤油”有道理吗?

没有道理。

从健康角度来说,无论荤菜素菜,都推荐用植物油烹调。荤油(鱼油除外)富含饱和脂肪酸,很多人都是摄入过量的,应当尽量减少。

都说油要搭配着吃,那家里要准备哪些食用油?

理想状态下,各种油交替使用是挺好的,但实际上,假如你同时买那么多油搭配吃,按照一个人一天只吃 30 克的量(大约满满的白瓷勺 2、3 勺的样子),消耗的速度会非常慢,20 块钱的大豆油能用半年。这些油很可能过期了还没吃完,更不健康。

因此,一般不推荐同时买很多的油,不过可以选择买小包装的。

一般家庭中备有山茶油、双低菜籽油、橄榄油中的一个就可以了,如果实在需要炸东西,可以准备棕榈油。

四招看清食用油质量

1、看色泽:品质好的豆油为深黄色或淡黄色;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黄色;花生油为淡黄色或浅橙色。

2、闻气味:蘸一点油抹在手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香味,不应有异味。

3、看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好的植物油,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澈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的。

4、尝滋味:用筷子蘸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⑧ 常用烹调十法有哪些

烹调方法和食品卫生,是保证饮食质量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家庭还是餐饮业,都值得引起高度的重视。有了好的烹调原料,不等于就能吃好。仅仅把菜米洗净,也不是食品卫生的全部。关键是对食品本身的特性要了解,烹调方法也要科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食物的营养功能,做出色、香、味、形俱佳的美味佳肴。
“烹”和“调”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如能正确掌握和运用烹调方法,对于提高饮食的感官性状、引起食欲、促进消化吸收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各个地区对饮食的烹调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烹调方法也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食物烹调方法:
拌这是一种制作凉菜的方法。拌菜是将生食品或烹调食品切好后加上各种调味佐料拌匀,拌菜多以酱油、醋、盐、香油、味精等作调料。凉菜一般分生拌(如海米拌黄瓜)和热拌(如拌鸡丝、粉丝)等。
炒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即在锅内加入少量油,用旺火把油烧至滚热后,放入原料翻炒至熟,立即出锅。由于炒菜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可以保持鲜菜的脆嫩和色泽,且营养损失较少。炒可分为生炒、熟炒、软炒等。
蒸这是以蒸汽加热、蒸热食物的烹调方法。这种烹调方法不但能保持食物的鲜嫩,而且也可减少食物营养的损失。食物装在器皿中加调料和汤(或清水),上蒸笼蒸熟。蒸制时间随原料的性质和烹调要求而有所不同。蒸菜根据用料不同,可分为清蒸(如清蒸鱼)、粉蒸(如粉蒸肉)、包蒸(如荷叶凤脯)、扣蒸等。
溜分炸溜、滑溜等,以炸溜最为多用。炸溜是先将切好的生食品用调料拌渍,再用湿团粉挂糊,放入油锅内炸熟取出,然后在另一锅内放少量油,加葱、姜爆锅,再放入适当调料和汤汁,加湿团粉调浓汤汁,将汤汁淋在刚刚炸好的食物上,搅匀即成,如炸溜里脊、炸溜排骨等。
煮是将原料放入多量水或汤汁中,先用旺火煮沸,再用温火煮到熟烂。煮肉时,应将生肉放入沸水中煮,由于肉类表面蛋白质遇热凝固,肉汤中浸出物减少,肉汤鲜味浓,且肉味鲜美。
煎是将挂糊或不挂糊的原料,放在带有少量热油的锅内煎到两面呈金黄色,煎熟即可,这称为干煎;如果加入适当配料或佐料再进行蒸、焖,即成为煎蒸、煎焖等。
炸是旺火多油的烹调方法,一般是锅内放多量油,火力要旺。由于油温很高,食物外层很快形成焦黄层,传热性变慢,特别是炸肉类时,若肉块太大,往往外面已焦黄变脆而里面还不熟,这是很不卫生的。所以应该把肉块切小,可以间隔重复2~3次,使之炸透。由于原料的性质和味道的要求不同,炸的方法可分为清炸、干炸、软炸等多种,炸的食物具有香酥、嫩、脆的味道,但由于含油较多而不易消化。
熬一般用于片、块、丁、条等小型原料。先在锅内加少量油,烧热后加葱、姜爆锅,放进主料稍炒,加汤汁或水和调料,用温火煮熟即成。此法操作简单,有汤有菜,适宜于家庭做菜。

⑨ 烹饪方法有哪些呢

油炸

我一般都建议大家少吃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往往热量很高、高温下可能产生致癌物、常见多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在高温油炸时本身过多氧化聚合也可能对健康不利。

| 优点

油炸会让食材裹挟更多的油脂,这虽然对控制体重不利,但是对那些消瘦、重体力的人群不失为获得热量的快捷方法,另外还可以额外获得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和脂肪酸。

| 搭配食材

油炸和其他以水作为介质的烹饪相比,因为油会比水温高一些,所以会使得食物表面更快地脱水、蛋白质凝固,因此油炸肉制品也会更加的美味,口感更加酥脆,这也是油炸食品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在油炸时,蛋白质、矿物质流失的量是很少的,因此肉类制品在油炸时营养价值流失并不多,相比之下油炸时主要是一些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维生素容易被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坚果、鱼类、水果都不建议油炸。

水煮

水煮对热敏感性维生素的破坏比急火快炒要多,但是一般炒完的菜也不是立刻就吃,如果再等一会儿,营养素照样会被余热破坏,水煮的缺点并不明显。

| 优点

水煮的温度最高也就100℃,不会像油炸、高温焙烤一样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不错的。

另外,水煮可以有效杀死一些细菌,还可以让蔬菜的色泽更好,包括通过漂烫来破坏蔬菜里的氧化酶的活性,阻止氧化酶对叶绿素进行破坏,也就不容易产生异味了(尤其是西蓝花之类的容易产生特殊气味的)。

还可以加2片维生素C,可以减缓氧化,保护颜色,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

| 搭配食材

含水量高的蔬菜,油麦菜、茼蒿、豌豆苗等绿叶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菇类谷氨酸含量高,同时含有一定的维生素D和膳食纤维,简单煮煮就很鲜美。

薯类、玉米等富含淀粉的食材煮一煮可以替代主食。

烧烤

烧烤在形成风味物质的同时,还会形成“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等可能致癌的物质。大量摄入烧烤等加工肉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 优点

好吃。

烧烤金黄油亮的色泽、扑鼻的油香和外焦里嫩的口感……都与“美拉德反应”有关。

高温下蛋白水解物和还原糖相互作用,形成了烷基吡嗪类为主的烧烤风味物质。而肉中的脂肪酸和脂溶性物质更是在高温下生成了一系列挥发性化合物,带来了迷人的肉香。

| 搭配食材

不管是牛肉、猪肉、禽肉还是鱼类,肌肉中的氨基酸和肌酸都会在高温下产生杂环胺。

但是一般来说,畜禽肉类的脂肪含量往往更高。

非要吃的话,如果能选择海鲜类的烧烤,比如鱿鱼之类的,蛋白质多脂肪少,相对来说会健康一些。

不妨吃一些烤豆腐干之类的食物。

煎炒

大部分国人一般还是更喜欢吃炒菜,这里提醒烹调温度最好控制在200℃以下,这个温度既可以保证充分加热后的食材安全,又不至于使得烹调油大量的过氧化,从而产生很多的致癌物。

| 优点

更符合大家的饮食习惯,容易制作出各种不同风味的菜肴,更好的发挥食材的可塑性。而且蔬菜被炒脱水后体积变小,可以吃得更多。

| 搭配食材

热油的时候可以放一点葱、菜叶之类,起泡说明温度够高了可以炒了。其他各种蔬菜都适合,哪怕清炒都不错。

这里要提醒的是,煎炒相比其他烹饪方式,因为一般加工时间短,有的时候食材的生熟程度难以把控,还可能带来一些风险。

一般鸡肉被要求的加热温度会比牛肉高,而肉碎加热的温度也要比普通的肉块加热温度高。

像牛排的加热温度达到63℃即可,但是有些“牛排”是用各种肉末以及经过绞碎的肉组装而成的,这时候就需要更高的温度。因为在屠宰动物的过程中,可能被肠道的污染物污染。

更容易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禽肉类,还有像鸡蛋,一般建议中心温度达到74℃左右。

更不要说一些贝类,更是需要完全熟透。

这就需要我们在煎炒的时候注意观察食材变化,调整火候,对烹饪技术的要求显然更高。

微波

| 优点

微波加热食物不会有明火,所以一般没有油烟,温度升得快但并不高,对于很多食材都是更健康的选择,维生素都会流失的更少。

| 搭配食材

微波炉里有一根叫做磁控管的电子管,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微波,当微波辐射到含有水分的食物上时,水分子作为极性分子会开始高速振动,互相摩擦产生巨大热量,食物就会热起来。

所以一般来说,水分含量越高的食物,加热效果会越好。 如果水分过少则很容易导致食物过干变硬。

像包子馒头之类的都不能用过高的档位加热太久。

阅读全文

与什么适于炒拌等烹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贵州点光源安装方法 浏览:802
化学镀方法和技巧 浏览:487
宝宝怎么治疗最好的方法 浏览:452
csgo连入专属服务器失败解决方法 浏览:933
溶液酸碱性计算方法 浏览:201
战马贴膜的正确方法 浏览:168
复印机安装与操作方法 浏览:17
概率中的个数计算方法 浏览:823
金帅洗衣机使用方法 浏览:648
怎么选择桩的施工方法 浏览:583
联想笔记本限速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78
怎样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浏览:51
子宫肌层2mm治疗方法 浏览:792
波纹排水管安装方法 浏览:253
华为网络密码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005
含羞草如何种植方法 浏览:354
小米note微信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9
在家制作红枣糕的简单方法 浏览:420
圆锥推力机轴承怎么安装方法 浏览:359
现代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研究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