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训练分为两部分:
一为简单视觉,即通过观察可以完成任务;
二为解决问题,即不止要观察还要经过大脑加工完成任务。
今天我们先讲简单视觉训练。
(一)简单视觉
注意力训练
1.舒尔特方格(更为详细的训练 参看往期文章)
规则
以25格为例,舒尔特方格是在一张方形卡片上画上1cm×1cm 的25个方格。训练时,要求被训练者用手指按1-25的顺序依次指出数字的位置,同时诵读出声,父母帮助孩子计时。按照顺序数完25个数字所用时间越短,表示孩子的注意力水平越高。
使用方法(参看原文:舒尔特方格训练法)
参考标准
以下列出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做25格舒尔特方格的表现参考值,仅作参考之用。
7-12岁儿童
优秀
≤26秒
中等
42秒
稍差
50秒
12-14岁儿童
优秀
≤16秒
中等
26秒
稍差
36秒
对于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以从9格(3×3)开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小学中高年级建议从25格(5×5)开始进行训练。
注意力训练
2. 连线
玩法
将数字或者字母按照顺序连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注意力训练
3.连线视觉追踪
玩法
一、举例来说,这张图片中找到1-10分别连到字母A-J的哪一个。
二、玩法:举例来说,从这张图片中找到每个小朋友钓到了什么东西。
注
❷ 适合孩子家庭感统训练方法都有哪些
随着人们对儿童教育的不断探索,感统训练的概念也被大家所熟知,所谓感统其实就是指人们的感觉统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庭感统训练的相关资料吧。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一视觉统合的训练
1、视觉集中训练
(1)双手抱住孩子的头,亲切的叫孩子的名字,并深情的看孩子让孩子做出反应。(此项目训练1-3分钟)
(2)准备孩子喜欢的食物或玩具,培训者和孩子相对而坐。孩子会东张西望,这时候培训者可以拿出准备好的食物或玩具,放到孩子的眼前,吸引孩子的目光,然后让孩子的视线随着食物或玩具移到目前应该让孩子完成的任务上。
(3)可以给予孩子观看彩色的万花筒。(此项目可训练3-5分钟)
2、视觉追踪训练
(1)可以让孩子在运动中踢球,在这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学会按住滚动的球。(此项目可训练5-8分钟)
(2)可让孩子用球扔向另一正在滚动的球。(此项目训练3-5分钟)
(3)准备好一间无伤害的房间,一只手电筒。把窗关上,使屋内黑暗,培训者和孩子同在房间内,培训者打开电筒的开关,照向墙壁,然后叫孩子去抓墙上的光。(此项目训练3-5分钟)
(4)视动训练。(此项目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
家庭感统训练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二听觉统合训练
1、找寻声音。(3-5分钟)
2、模仿自然界的声音。(7-8分钟)
3、听动训练。(5-10分钟)
4、辨别声音。(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三触觉训练
1、通过不同的刷子、不同布质的毛巾,给予孩子适当的刺激,可于洗澡时进行。
2、让孩子触摸不同的物件,让其辨别物件的大小、形状和质地等。
3、三温暖治疗。让孩子辨别不同的水温。
4、让孩子光着脚在地板上来回跑。
5、玩泥沙。
6、玩橡皮泥。
7、三文治疗法。在床上铺一层垫子,让孩子睡在上面,然后在孩子身上盖上被子并用身躯轻轻压在孩子身上(可训练10分钟)
8、抓痒游戏。可适当通过音乐减轻孩子的紧张程度。
9、冰袋游戏。也可转换成热水和冷水。如果孩子抵抗较多,可让孩子自己进行。
10、梳头游戏。可用羽毛、毛巾等代替。
11、吹风机游戏。可先让孩子穿较薄的衣服先吹,再到吹身躯。注意孩子通常在脸部和头颈部肌肉会有较强烈的反应,不要勉强吹脸和头颈。
12、可让孩子在泳池里自行游动。
13、滚滚圈游戏。用三个游泳圈或轮胎,替代滚筒,让孩子在里面滚动,注意安全。(此项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四平衡感觉训练
1、荡秋千。
2、攀爬不平稳平面。
3、滑车训练。(此项可训练5-10分钟)
4、倒立走。此项对上肢大肌肉的训练也相当有帮助。(此项训练5-15分钟)
5、下蹲走。也可训练本体感觉。(此项训练5-10分钟)
6、摇篮游戏。
7、走花坛。(此项训练5-10分钟)
8、单脚站立。(此项训练5分钟)
9、单脚跳。(此项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方法五本体感觉训练
1、沿直线行走。可适当增加难度,如让孩子端水。(此项训练5-10分钟)
2、攀爬。
3、跳圈游戏。在地上排列两列圆圈若干个,距离左右上下10CM,让孩子双脚跨在不同圆圈上往前跳,可增加圆圈的个数和距离。也可训练平衡感觉。(此项训练5-10分钟)
4、蹲下起立。也可训练下肢大肌肉。(此项训练5-10分钟)
5、翻跟斗。(此项训练5-10分钟)
家庭感统训练
家庭感统训练
6、趴地推球。可先从50-100次开始,然后逐渐增加次数。
7、跳绳训练。(此项训练5-10分钟)
8、骑带有平衡轮的自行车训练。也可训练平衡感觉。(此项训练10-20分钟)
9、上下楼梯训练。也可训练下肢大肌肉。
10、跨障碍物。可逐渐增加难度。(训练10-15分钟)
11、脚步垫训练。可利用脚步垫设计不同的项目,以达到训练孩子的目的。如可以让孩子按脚步垫的路径跳或者行走。
12、跳台阶训练。孩子手背后,一个一个台阶上下来回跳。(此项可训练5-10分钟)
13、青蛙跳训练。
14、追跑训练。让孩子绕着家具跑,或是追着球跑。(此项可训练10分钟)
15、梯子游戏。
①将梯子架在两个平台(高约10-20CM)中间,孩子梯子上行走。也可训练平衡感觉。(此项可训练10分钟)
②让孩子由梯子的间隔中,踏行前进。
❸ 怎样训练0~6岁孩子的视觉
对孩子视觉的练习,首先可以从视觉维度的基础培养做起。在进行训练以前,我们要先准备一套木质的教具,这种教具可以让2.5~3.5岁的孩子都获得锻炼。
这套教具由3个木块套件组成,每1个套件都包含10个小的木块,10个小木块可以插入本套件的长55厘米、宽8厘米、高6厘米的木质底座的孔里面去。小木块都是圆柱体形状。3个套件的具体情况如下:第1个套件:全部10个小圆柱体统一长度为5.5厘米,直径由最小的1厘米开始,依次以0.5厘米的幅度增加。直径最大的圆柱体为5.5厘米。
第2个套件:全部10个小圆柱体统一直径,但长度各不相同。最短的一个长度为1厘米,看上去很像一个小圆盘,其余圆柱体的长度依游戏开始时,老师先做一个示范,把圆柱体全部从插孔里取出来,放在桌子上,小心地混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小圆柱体插回原来的位置。
整个过程应该是小心谨慎,且保持安静的。这种示范有利于孩子很快领悟这种游戏的过程。事实上,很多时候老师是不用自己亲自做这个示范的,因为在“儿童之家”,只要有一个孩子会玩这个游戏,其他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去模仿着做。老师对他们的示范或者帮助,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在“儿童之家”,我发现很多孩子都喜欢独自进行这种练习,原因就是担心出现来自别人的不合时宜的帮助。
孩子在游戏时,是怎样把那些打乱了次序胡乱堆在桌子上的小圆柱体插回正确位置的呢?通常状况下,他们会先做一些小尝试,这些尝试往往错误百出。比如,他们会试着把一个粗一点的圆柱体放在细一点的插孔里,发现不合适,然后就换个孔重新尝试,直到给圆柱体找到合适的“家”为止。
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把圆柱体插在更粗的孔洞里,结果虽然很容易插进去,但太松动,这说明这个孔洞适合更粗的圆柱体。如果孩子把所有的圆柱体都插到更宽松的孔洞里去,最后肯定会有一个最粗的圆柱体找不到合适的插孔。发现这个结果后,孩子就会开始主动查找自己的错误:为什么之前所有圆柱体都插了进去,唯独这个找不到位置?这个问题会让孩子非常困惑而且非常感兴趣。他会停下动作,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他会挨个去拔已经插好的圆柱体,看是不是有哪个放错了位置,并进行纠正。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尝试后,他最终会给每个圆柱体都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这个结果会让很多孩子忍不住欢呼出来。
这种能够启发孩子智力的训练并不会进行一次就停止。多数孩子会尝试重新开始,弄清这些小圆柱体与插孔之间的关系。这种尝试甚至会持续很多次,我甚至曾见过一个3岁多的孩子把这个游戏做了40多遍,依然兴致勃勃。如果这时候我们再把第2套件和第3套件交给孩子,孩子就会因为圆柱体变化的增多而产生更多的兴趣。
这3个木质套件能够培养孩子用视觉观察空间维度,区别物体尺寸大小的能力,因为经过无数次的练习后,他一定能一眼就区分出手里拿的那个小圆柱体到底应该插进哪里。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法就是以此为基础的:给孩子的教具应该能帮助孩子控制出现的错误的数量,这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实现我们最初的训练目的。
当然,最后让孩子达到训练目的的不仅仅是教具,也不是老师的提醒,更多的还是孩子想要达到预期目标的信念。这个信念会促使他不断进行自我纠正。孩子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结果。从某一点来说,这是孩子进行自学的开始。我们设计这个练习所要达到的并不仅仅是外在的、表面层次的练习视觉维度的目标,或者说并不是让孩子通过练习学会如何放置小圆柱体,而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练习,并养成自己去练习的习惯。通过游戏,孩子将主动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和遇到不同事物时自主进行比较的能力,最终以此为基础形成自己去判断、推论和决定的能力。正是通过不断重复这种锻炼注意力和理解力的练习,孩子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❹ 视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有哪些
网上经常爆出“妈妈辅导作业被气哭”的新闻,而后台也有家长咨询说,孩子写作业的字总是东倒西歪的,有的时候偏旁部首颠倒,抄句子都能抄错行,这是怎么回事呢?去医院检测孩子视力也没有问题。武汉优佳加老师告诉我们,孩子可能视觉感统失调了,今天就和大家说说视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有哪些。
视觉感统失调的表现除了上述所说的抄错题目,偏旁部首颠倒之外,还有鞋子穿反、拼音b和d以及p和q混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某些颜色过于痴迷、不能直观评价长短或大小等。
视觉感统失调的原因是视觉神经与大脑直接的沟通出现障碍,视觉感统失调往往是视觉记忆功能差、分辨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差、视觉联想能力差、视觉追踪能力差。想要改善视觉失调,就要提升孩子视觉的这五大能力。下面介绍一些视觉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找不同
分辨相近字,如“往”和“住”,“己”和“已”等。也可以采用相似的图案,网上有很多“找不同”的图片,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能够锻炼孩子的视觉以及细节把握能力,也能够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二、丢接球
可使用大一点的橡皮球和孩子一起玩接球丢球游戏,开始可以用滚球的方式进行传球,后面以弹跳的方式传球,也可以逐渐增加距离以增加难度,促进游戏的可玩性。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可以带他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该游戏主要改善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视觉追踪能力。
三、挑豆子
在碗里放黄豆、豌豆、花生米等豆子,让孩子进行筛选。初期可以使用石子、木块等容易区分的物体,后期可以让孩子用筷子进行筛选。主要是锻炼孩子的视觉反应以及手部精细动作。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还有格子图案、不同颜色区分等方法都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各位家长可以灵活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切记不可强迫孩子,让孩子有抵抗情绪。也建议大家可以带孩子到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进行训练。进行专业的感统训练,就到武汉优佳加智能教育。
❺ 感统视觉听觉失调怎么训练
其实这是因为孩子视觉感统失调了,常见的视觉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写字时,看一笔写一笔;写字容易写出格;字母“b”和“d”、“p”和“q”很难进行区分等;容易穿反鞋子等问题。
视觉除了有看到物体的能力,同时还拥有5个功能:
1、视觉的联想功能
视觉的联想功能是指看到A事物时能联想到B事物的能力。
2、视觉的记忆功能
视觉的记忆能力是指看到一个事物,不仅是看到了,还能记住。
3、视觉的分辨能力
视觉的分辨能力是指看到两个相似物体时,能准确的区分两个物体,对两个相似物体进行区分。
4、视动统合能力
视动统合能力是指视觉能和动作很好的协调,即看到物体时,身体能很好的做出一系列的适应性的动作或反应。
5、视觉追踪能力
视觉追踪能力是指可以根据物体的移动而进行追踪,有的孩子无法自动追踪。
那么当孩子出现了视觉感统失调,要如何进行改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视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视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1、传球接球
和孩子面对面的距离一定的距离站好,然后将皮球抛向孩子,让孩子来接,当孩子接到皮球之后,再让孩子抛给家长,这样互相传递皮球,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挑豆子
准备半碗黄豆,然后放几粒绿豆进去,混匀进去,然后让孩子把里面的绿豆挑出来。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颜色分辨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等,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3、大家来找茬
准备两个只有少数地方不同的两张图片,让孩子找出不同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比较小,可以准备比较简单的图片。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记忆力、视觉分辨能力。
4、图案默写
先准备一副较简单的图案,先让孩子观察一段时间,然后把图案收起来,再让孩子将图案在纸上画出来。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记忆力。
5、迷宫游戏
先准备一副较简单的迷宫,然后让孩子用笔从入口走到出口,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踪能力和视动能力。
上面就是5个视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家长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训练,如果孩子视觉感统失调比较严重的,可以寻求杰奥教育儿童感统训练进行感统训练。
❻ 视觉注意力训练的方法
学习笔记
视觉专注力是指视觉选择性注意的能力。孩子做作业不专心,写作业速度慢,看书坚持的时间不长,上课时精神总是不集中,老是东张西望,大多是由于视觉专注力不足造成的。以下有3个可以提高视觉专注力的方法,爸妈们在家也可以给宝贝训练:
1) 空中倒写数字(空中画直线曲线)
孩子在上课或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转移或分散的时候,家长可以用空中写数字和空中画直线曲线的方法来对孩子进行视觉注意力训练。多特专家指出,具体的做法是:让孩子眼睛盯着家长的手,看看家长在空中写的数字是多少或画的直线和曲线的的路径进行盯视,眼随手动。训练的时间一般在5分钟左右。可以在孩子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穿插进行训练。
2) 扑克牌记忆法
多特儿童专注力专家发现,扑克牌记忆法可以增强孩子的视觉记忆、视觉集中、图形编码记忆和视觉宽度的能力,经常训练还可以帮助孩子矫正作业磨蹭的坏毛病。具体的训练方法是:准备一副扑克牌,任意从中抽出一张扑克牌给孩子看,请孩子记住里面的花色和数字,记住之后,把扑克牌反过来倒扣在桌面上,用同样的方法记忆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扑克牌。待4张扑克牌全倒扣之后,给孩子半分钟的时间进行回忆。半分钟之后,请孩子按顺序说每张扑克牌上面的数字和花色是什么。
3) 找字母
找字母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分辨能力,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注意力,减少粗心现象。具体方法是:从一排字母中找出其中的某一个, 如从找出j;或找出每行中与其他不一样的字母,用圆圈圈起来,并记录下来。如从找出所有的V。
❼ 如何培养儿童的视知觉能力
孩子视知觉能力差会导致各种学习障碍,就像你说的字写反,注意力没法集中,写字速度缓慢,阅读困难等等,我帮你找了一些训练方法,感觉还是比较好操作的,你参考一下吧
一、以下训练方法目的:训练眼肌,帮助孩子增强视觉的生理功能
1、让孩子仿写呈现的字
训练方法:(1)在纸片上写一个孩子陌生的汉字,呈现在孩子眼前。(2)呈现距离由近到远。训练要求:(1)让孩子仿写这一汉字。(2)短间隔练习,如练习3分钟就休息3分钟,防止眼睛过度疲劳。注意事项:(1)随着练习的深入,单位面积内汉字的笔画应更复杂。(2)最远距离不能超过5米。(3)室内光线充足。
2、感受颜色
训练目的:提高孩子视觉的绝对感受力。
训练方法:(1)用不同颜色的笔在纸片上写一个陌生的汉字,呈现在孩子眼前。(2)每个纸片上汉字的大小相同,笔画数接近;呈现距离为45厘米。(3)呈现顺序为:黑、红、绿、蓝、黄、紫、灰(逐步降低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
注意事项:室内光线要充足。
3、极目远望
训练目的:调节眼功能,提高视觉敏锐力。
训练方法:早晨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自然站立,两眼先平视远处的一个目标,再慢慢将视线收回,到距眼睛35厘米的距离时,再将视线由近而远转移到原来的目标上。如此反复数次,然后进行深呼吸运动。
4、转动眼球
训练目的:提高眼球的活动能力,保持眼肌的弹性,提高孩子的视觉敏锐度。
训练方法:(l)孩子头部保持不动而眼球向各方向或沿眼眶转动,每天做2次。(2)孩子竖起食指放在距离眼睛10厘米远的地方,眼睛紧紧盯住它,然后突然快速将手臂尽可能远地向前伸,眼睛要始终注视着竖起的食指,然后再把手收回到原来的位置,反复数次。
注意事项:每次练习两个八拍即可,不可过度疲劳。
二、以下训练方法目的:提高孩子视觉的精细度,让孩子的视觉反应能力更敏锐。
1、暗中看物
训练目的:促进孩子视觉绝对感受力的发展,提高视觉敏锐力。训练方法:让孩子在黑暗中辨别细小物体。注意事项:不能借助触觉。
2、脚部锻炼
训练目的:刺激视觉神经通路,提高孩子的视觉敏锐力,预防近视。
训练方法:(1)踮起脚尖行走,模仿跳芭蕾舞时脚的姿态。(2)放松鞋带,穿宽松袜子在家中走动,或直接光着脚在家中走动。外出时不妨穿布鞋,刺激脚部的视神经末梢。(3)跳绳。
3、精细目力
训练目的:促进视力发育和提高视力。
训练方法:(1)让孩子用红丝线穿针。(2)让孩子练习硬笔书法。(3)进行刺绣、描图、绘画等活动练习。
训练要求: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
4、变化的世界
训练目的:(1)培养孩子的视觉敏锐力。(2)培养孩子学习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训练方法:指导孩子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不同的事物,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指导孩子用不同的仪器来观察相同的事物,看有什么变化。
三、以下训练方法目的: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眼睛,以提高视觉的敏锐能力。
1、折弯小指
训练目的:养脑明目。
训练方法:(1)做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搬的屈伸运动。每天坚持早晚各做1遍,每遍做30—50次。(2)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 N100次。
2、眼保健
(1)闭目入静
训练目的:缓解睫状肌紧张,消除视力疲劳。
训练方法:坐姿或站姿。双脚分开与肩等宽,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正直。全身放松,两眼轻闭。
训练要求:两眼轻闭,切勿睁眼。
(2)按压睛明穴
训练目的:具有防治视觉昏蒙的功效。
训练方法:
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双侧睛明穴(双眼内眼角),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每拍按压一次。
(3)捻压耳垂,转动眼球
训练目的:耳垂上有两个主治眼病的穴位。转动眼球,可缓解眼肌的紧张度。
训练方法:①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夹住耳垂,每拍捻压1次。②转动眼球,第一、二个八拍眼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左、下、右。第三、四个八拍眼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右、下、左。每拍转动一个方向。
注意事项:耳垂采用捻压手法,不是挤压和按压手法。转动眼球时头部不动。
(4)揉捻合谷,眺望景物
训练目的:揉捻合谷具有醒脑、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远眺可缓解睫状肌的紧张度,达到松弛晶状体的目的。
❽ 如何训练小孩反应能力
...再做这样的训练,最后把住大腿部,再重复这样的训练。每移动一次手的位置,必须以孩子能够灵活利用自己的... 小孩正面对着他(当然他还不知道这是他自己),镜子周围还有许多装饰物,在四个角上有孩子们喜欢的、可以移...
❾ 家庭感统训练的几个方法
链接:
这里有免费的名师感统训练课程希望能帮助到您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