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
现代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形成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正确了,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有所创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就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在这两个转化上。(已知知识→学生具体知识→能力)。这里引导是转化的关键。
(1)关于启发式教学方法方面扩展阅读:
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1、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
2、模式
21世纪最伟大的产品不在科学技术,而在新型的学校教育。早在多年以前,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一名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师,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再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来教学,就很难培养出智能充分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3、方法
在学生上机时,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不同的上机内容。对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以调试为主,通过调试,来掌握一些上课时不容易掌握的内容,不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一些启发和其他同学的帮助,完成一些作业。激发他们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启发式教学
❷ 启发式教学如何应用在运动课程中
启发式教学是处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之间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使学生原本闭塞的思维活跃起来,形成探究的欲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怎样启而得法,诱之有效,是我们教师不断深入探究的课题。结合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四、联想启发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启发、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联想,如联想有关的公式、性质、规律、问题、方法,则常常能打开思路,拓宽视野,沟通内部多层次的联系,编织知识网络,促使学生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❸ "启发式"教学要怎么应用在运动训练中
教学方式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大家平时不太注意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就可能导致学员在训练的时候没有什么效果。"启发式"教学要怎么应用在运动训练中?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需要大家关注的,运动员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小编觉得为了让这些选手获得更大的训练效果,那么大家也应该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所以启发式教学也应该运用在运动训练中,而且小编觉得这种方法的应用是非常有成效的,可以让运动员在这个过程之中进行思考。
❹ 体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具体应该怎么做
“启示式”教育方式是现代教育中先进的教育方式之一,它的成功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改变的重要途径。
4.比照启示
用互相联系的常识或技术,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比照启示,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深入分析,加深学生的了解。体育教育中常用概念比照,调查比照,视觉与动觉比照,以及对象与背景比照等方法来加强教育效果。
❺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落实启发性原则的方法: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质疑,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指明所学知识的价值,以激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并进一步陪眼学生对真知的探索和追求;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责任,培养学生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善于思考,教学生学会学习。
启发的关键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向纵深发展。提出少而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时间,然后因势利导,是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启发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并结合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学会思考。
3、发扬教学民主。
包括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启发性原则反映: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认识过程,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固然很重要。
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有成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发展自己的智能与情操,毕竟要靠学生个人自己主动地探究与反思,要通过个人的经验不断地改组、改造和提高才能实现。
教师如果将启发、引导弄成越俎代庖、包办代替,那么轻则造成学生的依赖性,重则影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作业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失去学习上的自信心,成为害怕困难的懦夫、懒汉。
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
❻ 启发式教学幼儿教育的运用,都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很多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十分关注的。有一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启蒙教育,这对于他们以后上幼儿园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够提前适应学校的环境生活,而且也能够提前适应知识方面的问题。那么说起儿童的教育问题,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启发式教学幼儿教育的应用,都有哪些呢?
孩子在上学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就应该积极的帮助孩子,并且鼓励他们渡过困难。这样长期以来,孩子就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朋友,就愿意开始对父母敞开心扉。而且在孩子犯了错之后,千万不要一味的责骂,应该以温柔的方式纠正孩子的错误,让他们下次不要再犯错。
❼ 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方法有哪些
启发式教学法在现代教学论中已经不再是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
启发式教学的途径
(1)奋其志。
志,是智力发展的精神动力。目标远大,才能精力充沛,这是搞好学习的精神支柱。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该学科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指明哪个山头是值得攻打的,突破口在哪里,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奋发的雄心壮志——学习动机。
(2)激其情。
教师一踏进课堂就应是情绪饱满的、热情、镇定的,要满怀激情去讲课,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就要求教师在跨进课堂之前抛弃一切杂念,切不可把冷漠、厌恶、怒气等消极情感带进课堂。
(3)发其智。
教师应加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有效措施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引其疑。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备课时就要精心设计一组递进型的疑题,使学生沿着教师指引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
(5)启其思。
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引路、搭桥、开窍、点拨、评讲,不断激发直觉思维和灵感,努力做到旧中见新,易中有难,平中出奇,难而可及。
(6)广其知。
教师要采取措施扩大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特别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知识、新成就武装学生。
(7)添其翼。
想象是智力的翅膀,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8)炼其毅。
学生要取得优异成绩,没有刻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单有兴趣和热情是不够的。
(9)倡其辩。
教师要引导学生横向交流,开展无拘束的自由讨论,活跃思维。
(10)授其法。
现代教学论倡导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学会””独立走路””,早日进入科研前哨阵地。
(11)增其识。
一个有作为的人应具有相当的胆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豁达大度的气质,使他们具有远见卓识和高尚的品德。
启发式教学的心理结构
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主动地把整个心理活动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心理结构5个因素与教学环节相融洽,教师要在各个环节抓住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
(1)动机的激发。
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好奇心。
(2)知识的摄取。
最核心的心理因素是感知、观察力。
(3)知识的领会。
即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即对知识的理解。这要有直觉思维、发散思维,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以及纵横驰骋想象力的参与,其中最核心的是思维力。
(4)知识的巩固。
记忆是该环节的核心因素。
(5)知识的运用。
最核心的是操作技能、操作能力。
❽ 启发式教学法是什么
何谓启发式教学法?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因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是由一套固定的教学格式或若干具体的教学环节来体现的,而启发式教学法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格式和环节。在上课伊始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是启发;在课堂结束时留给学生一些悬念和问题让其实践或讨论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启发。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具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的概念,原本是针对注入式教学法提出来的,分析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可以得到启发教学思想的本质特征。所谓注入式,是指教师把学生当做盛装知识的容器,向其灌注大量现成的概念、原理、公式之类的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的特点是接受和记忆其结果。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少,但是灵活运用和发现创造的能力差,智力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发育受到限制和损害。
启发式教学与此相反,它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上非凡强调理解、运用、发挥、创造,并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