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刘姓的由来
刘姓,以邑为氏,据专家考证,世界上刘姓人口在6000万以上,称得上是“遍地流(刘)”。按史书记载,有五处源起:
1、帝尧陶唐氏(伊祁氏、伊氏)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裔孙刘累,能驯化龙,侍奉夏后,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赐为御龙氏。此为祁姓之刘。
2、西周时,周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子孙以邑为氏。此为姬姓之刘。
3、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音mo 墨读)为妻,冒顿姓挛 (音luan di銮低)。按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所以挛 氏子孙皆姓刘。"五胡乱华"时汉国建立者刘渊就是匈奴贵族。
4、刘汉王朝曾赐项氏、娄氏为刘氏。
5、刘汉王朝共历四百二十六年之久,刘姓人口在西汉年间就有十多万,在全国五千多万总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当时就已经成了大姓。
从明末开始,闽、粤刘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B. 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是什么
1,刘姓的来源: 出自祁姓,为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 二、出自姬姓,为周王室的后裔。
2,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 ,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这部分宗室女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
3,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
4,北魏时,原匈奴中部帅刘猛的后裔刘路孤率独孤氏部落归附鲜卑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复姓独孤氏一部分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八大贵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5,刘姓名人:刘邦:即汉高祖,沛县人。秦末时陈胜起义,他在沛县聚众三千人响应。后受楚怀王之命与项羽分兵入关,公元前206年攻占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与项羽展开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之后得胜,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6,刘启 (公元前188~前141)字开,是汉文帝的长子。在位时称汉景帝,采用窦皇后的黄老治术,实行无为政治,节俭爱民。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削夺诸侯王封地,引起七国之乱,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自此中央权力巩固,诸王毫无实力。在位十六年崩。
7,刘彻(前156一前87),即汉武帝。西汉武帝。前156一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法术刑名;颁行“推恩令”,削割据势力;官营盐铁贸易,平抑物价;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行“代田法”;派张骞等出使西域,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破匈奴,设郡县于云南,贵州,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能诗善赋,原有文集两卷,亡佚。
8,刘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公元22年在春陵起兵,加入绿林军,以恢复汉时制度为号召,联合贵族势力,打败赤眉起义军。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一了全国。
C. ‘刘’字的由何而来
刘: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
祁姓之刘有同出一源的两支: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4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 。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 。后来,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2、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氏,出自今河南偃师。
3、外族的改姓
(1)赐姓: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
刘邦
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
(2)西汉初年:匈奴族刘姓。当时,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子孙皆姓刘。
(3)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刘。他们先后在今山西、陕西、内蒙地区建立了汉、前赵和夏三个政权,后定居河南。史称“河南刘氏”。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即是匈奴贵族。
(4)北魏“勋臣八姓”之一有独孤氏,孝文帝于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实行汉化改革,将鲜卑族的独孤氏改为刘氏。
(5)唐末五代时期,突厥别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称是刘邦的后裔。五代十国中的后汉政权和北汉政权就是由沙陀刘氏建立的。
从西汉初期的匈奴贵族内附,南北朝的鲜卑族进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满洲八旗汉化,这期间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刘姓。华北地区,尤其在河南地区的刘姓含有匈奴、鲜卑人的基因;东北地区的刘姓主要掺和了满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刘:
①古代斧钺类武器,象征皇权和帝国权威。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 《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 引 郑玄 曰:“刘,盖今镵斧。” 《广雅·释器》:“刘,刀也,” 《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
②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
《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 郭璞注解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③通“镏”。
《集韵》:“镏,或作刘。”相当于现代的锅。
④地名用字。
古代国家和城市用名。
⑤河流名。
《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⑥人名用字。
如:周朝先祖公刘;汉高祖刘邦
D. 刘姓的来源
刘为华人第四大姓。起源有三;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家族较复杂 组成分子达五群
这个家族,组织情形也比较复杂。据考证,他们的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滞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娄氏之改姓、项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关于刘姓的得姓经纬,有一部《泰和刘氏先得录》的序文,记述得最为清楚:“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后,乃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追本溯源,的刘姓家族,很显然也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所谓“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换言之,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是发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尧的刘氏,最初又是发源于何处?《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就明白指出了这一支刘氏的老家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唐县。
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据考证,这一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就是后来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东征西讨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札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据说,有汉一代,刘氏的皇亲国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大致就是《中华姓府》一书所详列的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
E. 刘姓的来源和历史是什么
和其他姓氏相比,“刘”字本身无含义,仅作为姓氏使用。不过,据专家考证,刘姓最初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刘”的繁体字为“刘”,是一种战斧。
历史上,刘姓先祖建立的王朝或割据政权包括:西汉、东汉、蜀国(三国)、前赵(东晋十六国)、宋朝(南北朝)、后汉(五代)、南汉(五代)、北汉(五代)等。出现了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蜀国刘备、宋武帝刘裕等着名皇帝。
1、源于图腾,祖地河北唐县
在原始人群中,有一支氏族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崇拜。他们世居于刘地(刘邑),位于今河北唐县,以地名为姓,姓刘。这是刘姓最早的源头。
2、祁姓刘氏,祖地河南鲁山
夏朝末年,祁家有个孩子出生时,两手掌纹有“刘”“累”二字,家人便为他取名刘累。刘累成年后为天子驯龙,有一只被养死了,于是畏罪逃到河南鲁山定居。他的子孙便以刘累之名为氏,史称“祁姓刘氏”。
刘姓:中国第四大姓
2020年初,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公布“2019年百家姓”,其中刘姓位列第4名,排在王、李、张之后,陈、杨之前。目前,全国张姓人口约0.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4%左右。其中,刘姓在江西省是第一大姓。
《古今图书集成》:“大约得姓之尊、称帝之贵,无过于刘。”刘姓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皇帝数量最多的姓氏。中国皇帝累计400多人,其中刘姓皇帝超过50位,占比接近1/8,在李姓之上。
F.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总结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春秋时,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劈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你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刘姓家族较复杂 组成分子达五群
这个家族,组织情形也比较复杂。据考证,他们的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滞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娄氏之改姓、项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关于刘姓的得姓经纬,有一部《泰和刘氏先得录》的序文,记述得最为清楚:“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后,乃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追本溯源,的刘姓家族,很显然也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所谓“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换言之,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是发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尧的刘氏,最初又是发源于何处?《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就明白指出了这一支刘氏的老家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唐县。
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据考证,这一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就是后来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东征西讨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札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据说,有汉一代,刘氏的皇亲国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大致就是《中华姓府》一书所详列的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
G. 刘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据史记《汉书》、《通志·氏族略》和《中国姓氏》所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
祁姓之刘有同出一源的两支:一支直接出自刘累,形成于夏朝;一支出自刘累后裔士会,形成于春秋初期。
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曾经跟着精通养龙技术的豢龙氏学过驯化龙的本领,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驯养4条龙,因而被孔甲赐姓为御龙氏。
刘累在为孔甲养龙时住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后来,由于饲养不善,死了一条雌龙,刘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带着家眷南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躲了起来。刘累的子孙以刘累的名字为姓氏,就是中国最早的刘姓。
赐姓: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其家族姓刘。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后,接受戍卒娄敬定都关中的建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并因此赐娄敬姓刘。
西汉初年:匈奴族刘姓。当时,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冒顿姓挛,但按照匈奴贵者皆从母姓的习俗,挛氏子孙皆姓刘。
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刘。他们先后在今山西、陕西、内蒙地区建立了汉、前赵和夏三个政权,后定居河南。史称“河南刘氏”。前赵的建立者刘渊即是匈奴贵族。
H. 关干刘姓的研究报告,作文400字
写回答
009夏课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聊聊
关注
成为第41位粉丝
一进动物园大门,远远地就看见七八只“动物”在人群中不停地穿梭,有大象、老虎、猴子、企鹅、斑马等,它们不停地和人们握手留影,原来是工作人员装扮的道具动物呀!我也惊奇地走上去和一只漂亮的兔姐姐握了手,并且合了影。
我们来到猴类馆。这里有许多种不同的猴:有地上跑得最快的猴类绿猴,有蓝面孔、没鼻梁的川金丝猴,有全身乌黑的黑叶猴,有狒狒中体形最小的阿拉伯狒狒,有浓密的橄榄色长毛、马脸凸鼻、面部色彩丰富的山魈,还有狐猴、叶猴、花面猴、长尾猴、金丝猴等,真是品种繁多、姿态万千。
由于天气较冷,许多猴子都围着火炉烤火。有一只猴妈妈特别有爱心,把大大小小的小猴子们都请到身边一起烤火,而且它怀中还抱着一只小猴子呢!但是另外一只山魈却比较自私,它把屁股都烤红了,却不允许其它小山魈来烤火,一只小山魈只好不停地荡秋千来取暖,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啊。我还看见了八只小松鼠猴,它们正在聊天呢!只见它们活泼机灵的小脸正向我们笑呢!
我们来到狮虎馆。有些东北虎躺在木头上睡觉,有些老虎还走来走去的,好像有一点心事。
我们来到大象馆。一头威武的大象正在撞击栏杆,似乎还在想和同伴一起玩耍呢。
我们来到河马馆。有些人正在喂河马。
最后,我们来到游乐场。我先后玩了激流勇进、太空漫步、金龙滑车等几个项目,就高兴地回家了。
今天我真开心呀!
I. 关于刘姓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报告
刘姓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个同学叫刘雨汐,谐音“刘禹锡”。我们常和她开玩笑:“你是一个大诗人,以后成名了,要请客呀!”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于是,我们便决定研究刘姓。
二、调查方法。
1、报纸、书籍2、网络3、听说4、电视
三、调查方法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 刘姓来源 伊祁氏受封于刘地,建立刘国。后裔改为刘姓。外族改姓也是其来源之一。
网络 少数民族刘姓 匈奴贵族、鲜卑贵族、突厥沙陀贵族、契丹贵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
电视 刘姓分布 全国各地。台湾和外国也有很多刘姓华侨。
网络 刘姓人口 刘姓约有6456万人,为中国第四大姓。
书籍 刘姓名人 刘邦、刘秀、刘备、刘墉、刘向、刘少奇、刘翔、刘欢、刘德华、刘亦菲、刘若英。
听说 宗族特征 刘姓地位显赫,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人。
电视 刘姓族谱 刘祥澍所修刘氏族谱,载有清代江苏刘姓一支辈份字行为。
四、结论
1、我国的刘姓源远流长,传说伊祁氏受封于刘地,建立刘国。后裔以刘为姓,所以我们认为刘氏正宗在陕西。外族也有许多人改姓。如王常、项伯等,都因立功被赐予刘姓。这也是后来刘姓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2、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刘姓子孙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有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蜀汉建立者刘备、宰相刘罗锅、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跨栏冠军刘翔……我们都惊叹不已!
3、 刘姓人口很多,约有64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⒌4%,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在十四个民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国各地都有姓刘的人,甚至海外也有不少刘姓华侨。
J. 刘姓的研究结论怎么写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刘姓望出江苏彭城。
截至2013年,刘姓有人口近7000万,占全国人口的5.34%,在王、李、张之后排第四位。刘姓建立了西汉、后汉、南汉等政权。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刘姓大约有3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4.7%,为宋朝第四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河北、山东,这三省刘姓大约占刘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福建和四川,这五省的刘姓又集中了31%。
简介。
刘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东北、渤海湾、四川东南,每平方公里的刘姓人口达到14人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25人以上。刘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示:密度最高的(14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4.7%,刘姓人口大约2718万。
10.5—1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0.5%,刘姓人口大约1143万;3.5—1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5.3%。刘姓人口大约2273万;不足3.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9.5%,刘姓人口大约32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