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宝妈宝爸如何对宝宝进行正确的运动型心智训练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活泼开朗的宝宝,一般来说这样的宝宝在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也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能够更受其他人的欢迎。
但是,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宝宝表现并不会让大家感到满意,甚至有很多宝宝在看到陌生人的适合都会非常紧张,而宝宝怕生的情况也让很多家长感到特别的没有面子。
为了改变宝宝怕生的性格有不少父母也尝试了很多的办法,但是最终起到的效果却并不是特别理想,甚至有很多宝宝会因此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更加抵触,从而形成了和陌生人相处的时候出现心理障碍。
3)训练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虽然这种方法对宝宝的训练效果非常不错,但是我们有几个问题仍然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宝宝玩耍的时候保证地面的干净整洁,如果地面上有很多杂物存在那么就很容易让宝宝在匍匐或者后退的时候出现受伤的情况,这不仅无法让宝宝熟悉陌生环境,更是会加重宝宝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
改变宝宝怕生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者没有注意安全,那么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反而容易伤害到宝宝。
所以如果你们家里的宝宝正是处于一周岁左右的年龄,并且在和陌生人相处的适合有怕生的表现,那么你就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对宝宝进行训练,一定能够让宝宝的性格和行为有很好的改变。
Ⅱ 运动性心智训练怎么做
1)运动性心智训练法
在训练宝宝不怕生这个问题上不少家长也是非常好奇,想要知道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其实运动性心智训练法就能起到非常不错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宝宝的大脑触觉、平衡杆和本体的感觉信号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同时让宝宝的认知能力有所提升,那么在经过我们的训练之后他们在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时就不会怕生了。
2)这种训练方法怎样进行?
其实这种训练方法在操作的适合是非常简单的,我们可以让宝宝通过匍匐运送物品,直线后退交换物品等小游戏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训练,如果我们在对宝宝进行训练的时候能够多位宝宝一起进行那么更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这也是很多幼儿园的老师会在照顾宝宝的时候采用类似的游戏方式对宝宝进行训练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宝宝增加团队凝聚力,也能改变他们怕生的情况,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训练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虽然这种方法对宝宝的训练效果非常不错,但是我们有几个问题仍然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宝宝玩耍的时候保证地面的干净整洁,如果地面上有很多杂物存在那么就很容易让宝宝在匍匐或者后退的时候出现受伤的情况,这不仅无法让宝宝熟悉陌生环境,更是会加重宝宝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
改变宝宝怕生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者没有注意安全,那么不仅不能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反而容易伤害到宝宝。
所以如果你们家里的宝宝正是处于一周岁左右的年龄,并且在和陌生人相处的适合有怕生的表现,那么你就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对宝宝进行训练,一定能够让宝宝的性格和行为有很好的改变。
Ⅲ 心智如何培养
一、增强信心。孩子需要适时的鼓励:"你能做好!""别怕!"做父母的不要怕孩子做 错事,出洋相;也不要嫌 烦而包办代替,使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勇气。当孩子跌倒后爬起来 ,重新学步,准确递来所指定的东西,在幼儿园获得老师 的一次表扬、奖励,帮助了其他小 朋友等等都应予以赞许。或给他亲吻,让孩子享受成功的欢乐,下次便会有勇气、有信心 争 取新的成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取消必要的批评。批评(包括有意无意及不够恰当的批评) 乃是孩子经受"人间风雨" 不可或缺的"有益的负性刺激",可使孩子产生对误解、挫折的 承受力和"免疫力"。这种批评应当在孩子受到教导后仍然 掉以轻心或明知故犯、骄横无礼 时进行,既要严肃、耐心,又要适可而止。比如当孩子参加足球比赛时,有的父母会"恨铁 不成钢"地怒叫:"笨蛋,这么容易的球,两次都未踢进!"其实,孩子此时内心已在懊恼 ,横加指责是有害无益的。这时 应当激励:"动作真快,两次都抢到球!"然后再提议:" 要是踢准了多好。明天抽空多练练射门,好吗?"
二、鼓励探索。一天,邻居小女孩子从院子小坑中挖出一块水淋淋的彩色石头,兴冲冲 地拿到父亲面前:"看,多 美丽的一块石头!"谁知,她父亲不屑一顾,说:"看你脏成什 么样子!"孩子只好扔掉石头,垂头丧气地走开。她的父亲 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扼杀了孩子对 世界的一次探索,挫伤了获取成功的自信心。孩子(包括成人)增长自己的心智和显示自己 的 聪明才干,往往是对所敬慕的人和好奇的事进行接触、研究和挑战来实现的。如果您的女儿 突然嚷着要当勇敢的斗牛士 ,或您的儿子要去当身怀绝技的曩星,您对此感到幼稚可笑,这 时鼓励孩子为实现梦想,好好学习,掌握知识、技巧,从锻 炼身体和培养顽强作风、勇敢精 神做起,也许会比断然说"这不适合你",或者说"那很危险!更好,梦想具有引人入胜的 魅力,可以产生实现美好愿望的动力,有的梦想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经过拼搏,也 能实现。即使孩子的梦想不可能 实现也无须"泼冷水",随着不断成长,孩子常会有新的梦 想代替旧的。而孩子原先所作的努力对实现新的梦想,还是有用 的,必要的。鼓励孩子去实 现梦想,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开动脑筋的积极因素。一位幼儿学校的教师说,曾有两个一 年 级的孩子,入学时朗读口才都很好。老师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比较特殊的朗读训练时,一 个乐于接受,另一个不敢接受。这 就不难猜出哪一个孩子更具有开拓心智了。因此,父母应 在排除对孩子有身心危险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去探索和挑战。
三、督促实践。在我家附近的一个游乐场,有一天,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爬滑梯台阶,由 于腿太短,爬不上去,就返 回母亲身边,要她抱上去。母亲要他想别的方法,孩子歪着头想 了一会:"站在小车上爬,行吗〉"试试看,"母亲赞许地 点了下头。于是,孩子终于用此 法爬了上去。在平时激发孩子进行"可行性思考"是十分重要折。实践出真知,长才干。要 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条件。倘 孩子喜欢运动,除了请体育老师多加 关注,重点培养外,还可让孩子 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仿效老师、运动 队长、运动员,学习运动和指挥技巧。倘若孩子除学习外还喜欢 社会工作,应鼓励孩子主动 为班级、学校做一些有益的工作,如能让其担任小组长、班干部或墙报编辑等等,那就更好 了 。在家中饭后,也可启发孩子提问,以促进其口才和思维的发育。此外,培养孩子谦虚好 学、善于合作的高尚品德,对于增 长心智,实施才干,取得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都亟需大批具备开拓心智的人才。愿孩子们茁 壮成长,不负厚望!
Ⅳ 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通常采用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有:仿真训练、意念训练﹙又称自我标暗示训练﹚、放松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
1.仿真训练。仿真训练是指训练接近于比赛实际,这种训练也可称为适应力训练力实战训练。它是战前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通过仿真训练排除运动员参加比赛前产生良心理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即将参加比赛的对手、场地、设备、照明、器材、观念、气候等条件掌握的十分清楚。才能进行仿真训练。
仿真,有语言形象的仿真和实际的仿真训练两种。语言形象的仿真就是利用语言来描绘未来竞赛时的情形。对手的行动和自己的行动这种仿真尽量配合图表、照片等使之具体化。实际仿真就是创造在比赛实际相类似条件进行训练,培养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如条件许可应使运动员提前到达比赛地点和场地进行训练,或者到与比赛气候环境相类似的地方进行训练。和比赛同样要求的测验订定和执行与比赛地点时差相同的作息制度,都属于实际仿真。
2.意念训练。意念训练就是运动员以自己的信念对心施加影响。以便调整自己的意念、心智情绪,使兴奋或意志过程加强。采用自我暗示自我控制,造成好的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状态。
默念是一种很好自我控制的方法,再进行技术时默念能提升动作的成功率和克服困难,默念的内容包括动作要领、用力顺序、方法、时间,强化自己的意志等。默念事先要编好最简单的一组,在心里默念,这样可以使肌肉随之活动,已达到强化动作的正确概念,提高和改进技术的目的。在比赛中强制自己行动达到胜利的目的。进行默念时要做到:
1.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其它杂念,专心一致争取胜利。
2.默念要不断强化自己的行动。
3.在做动作之前的默认,要使默念与肌肉感觉“完成”动作结合起来。在做动作时默念,要使肌肉活动在思想意识的支配控制下,经过思维去想,使思想进入训练与比赛中去。
除自我暗示外,别人的暗示也很重要。例如教练员的举止言行能对运动起到暗示作用,教练员的一言一行,既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和力量,也可以使运动员丧失信心而招致失败。所以,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应对运动员进行积极性的暗示。
自我控制对运动员也十分重要,训练与比赛中,神经系统不会是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如果在比赛之前,神经系统处于兴奋,运动员精神和体力消耗过多,高潮出现过早,在比赛时就要处于一个“兴奋状态”,就达不到比赛的预期目的。
3.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就是使运动员解除疲劳的训练,这里所谈的疲劳主要是指精神疲劳。这种疲劳对于提高训练水平和参加比赛影响较大。实验证明,型良好的放松训练,对有效减缓和消除精神疲劳有重要作用。
放松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掌握也困难,如可以利用吸气、平气类数的方法消除紧张,达到整个身体放松的目的。也可利用冥想自然景象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
要想掌握放松训练,就必须发展自我调整的能力,如:
(1)控制骨骼肌肉的紧张度。案自己的愿望使之放松,或按需要使之紧张。
(2)按自己的意愿形成所需要的精神情绪状态,通过默念词语,肌肉放松和形成身心的安静状态。
(3)表现记忆中与过去体验过的情绪色彩的形象概念。
(4)把注意力控制到需要的方向。
4.注意力集中训练。注意力集中,就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对于一些事物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从生理机制说,当运动员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再大脑皮曾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按高级神经活动负诱导规律,当大脑皮层一定的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时,皮层其余区域就要获浅或深的处于控制状态。负诱导强,注意力就越集中。
造成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有许多因素,疾病、疲劳、失眠等都会降低运动员的注意力:对场地不适应,器材不习惯,观念的制度等。都会妨碍专注意力集中,急躁、轻乱、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也会分散运动员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善于注意力集中的人,能对所层式的事情有明确的目的性、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注意力集中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日常训练中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要求运动员在思想上把“训练当成比赛”那样真诚以待。
(2)要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激动,冷静是控制急躁、发怒、害怕、示弱、慌张等情绪。
(3)介绍有关比赛的正确情报,消除运动员所谓的紧张与不安。
(4)教育运动员在比赛时不要考虑个人得失,集中精神参加比赛。
(5)在比赛中发生顺时紧急情况,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紧张情绪,使心理处于放松状态。
Ⅳ 什么是心智,怎样训练心智。
心、智本身是两个不同的所指。心是指心的功能本体,即心理,心的物质肌理与活动机理。一个带有名词性的行为过程。智是指心通过运动产生的智,即心对外界感应的知觉度。心智是辨证存在的感应体和知觉体。心智的水平是感悟的总体水平,而非理性或非理性的单一过程。心智学是研究人类的非理性心理与理性认知融合运作的形式、过程和规律的科学。
心智一直存在着,近些年人们把基于心理学的研究扩展到智慧学的研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和融合性,及其二者相互作用的现象与实质。 其实心智的基础是心悟的水平和能力。智是一种穿透的能力。即透过物质本质的直觉把握的力度。溶解和稀释事物现象的能力。 古代的心智理论,既研究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的心理活动,同时也研究人的认知想象的由来,那时的心理学与思维学是合一的。这种情况从人类文明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1889年,德国思想家冯特建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目的是用分立的方式单独二者的过程研究。这时起就标志了狭义心理学的诞生。自此以后,人类心智基本上被分割成两部分而成为两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心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智慧是思维学研究的对象。 中国古代哲学所谈的心智其实就是悟性。一个由心而生的觉悟能力。心力和智力是在一个同等的水平面上发轫的行为,即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发端是由心而生,智而行的。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已经酝酿了大量的心智学说。当时只为心说,是对心的要求与感应。而智只是自在其中的事情。心就代表了智,心的质地,质量就是智的质量与能量。
按照西方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分离拆析状态研究实际上是预求用西方的线性思维解释心智现象,其实心智的程序功能所指,早已不是通常概念下的心与智了。 东方的宗教所实践的心智早在古代时就存在了。儒释道三教都把心作为一个体悟的状态来求索认知,而把智作为心地质量提升后的产物与结果。近年人们又把心智变成一种新概念使用,不得不说是一种孤陋寡闻的生吞活剥。不过是贴上一个新标签而已。
希望能帮到你
Ⅵ 怎样才能锻炼心智啊。
不要妄想在一天内改善你的习惯、锻炼方式或者思考模式。慢慢地由习惯开始培养。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领悟力的训练。开始主动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开始练习放低身段,开始改变心态看待人事物,开始 “面对自己,接受自己“,学会独立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与多阅读励志文章。
Ⅶ 心智训练可以让宝宝变得开朗活泼,要如何训练
我们想要通过心智训练,让自己的宝宝变得更加开朗活泼的话,我们就应该为自己的宝宝创造一个完美和谐的生活环境,这样子才会更加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同时我们还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要多和自己的孩子参与一些户外活动,或者是校园里面的亲子活动,这样子才能让宝宝变得更加的开朗活泼,从而还能够培养宝宝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我们在生活当中对于一些正确的事情,我们也要积极的去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做,并且当孩子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也要去鼓励一下孩子,这样子才能让孩子更加的有信心,在以后的活动当中才能够完成的更加的出色。我们一定要经常的去肯定自己的孩子,这样子也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更加的勇敢与开朗。
Ⅷ 什么是心智教育
心智教育是关于人的心理成长和思维成长的教育和培养。心智教育的理念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心智教育力求通过对人的情绪、情感等诸多心理要素、精神要素、思维能力及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实现高尚的人格。
心智教育是关于人的心理成长和思维成长的教育和培养。心智教育的理念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契合。心智教育力求通过对人的情绪、情感等诸多心理要素、精神要素、思维能力及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实现高尚的人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心智能力的养成,最关键的时期是在一个人的幼年时期,所以,2-7岁这个年龄段是心智教育的黄金窗口期。
心智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根本能力,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的学校教育多偏重于知识、技能和品德的教育,在心智能力的培养上却失之于系统性和专业性。心智能力的缺失,是很多人事业发展受阻、生活幸福感受不足,乃至发生诸如因抗压能力差、情绪管理能力差导致的心理崩溃、行为失控等悲剧性事件的根本原因。
Ⅸ 如何改善心智模式
一、把镜子转向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面镜子,一面是玻璃镜子,它的作用是用来正衣冠、正容貌的。还有一面镜子,看不见,摸不着,深藏在你的心中。它的作用是用来“正心”的,这面镜子叫“心镜”。 我们常常用这面“心镜”去照别人,看别人这也不是,那是不行,很少照自己。由此产生了诸如“归罪于外”、“自我感觉良好”等等不健康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要求把镜子转向自己,一事当前,先照照自己的心态正不正,反思自己的责任或过失,经过这种修炼,再看事物,就会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 安徽江淮汽车公司是国内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典型,在引入学习型组织理论之前,与许多传统组织一样,组织成员间存在许多智障,但现在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发生在总装厂与供应采购部之间的事情。采购部门一直负责将采购的物品送到总装现场,并按照方便生产的原则摆放整齐后便算完事。因为有些产品不是马上能用完的,这就存在着一个由谁来及时回收纸盒子的问题。采购部认为只要送货到位就行了。总装厂认为我只管用送来的物品,盒子与我无关。由于公司没有明确规定谁来做,于是就产生了互相推诿的现象,致使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通过改善心智模式修炼,采购部反观自省,转变思想,认为这样的工作,该由我做。于是采购部的一个副部长就每天带2个人,定时去收捡。一个星期以后,总装厂开始沉不住气了:算了,还是我们来做比较好。 正因为他们各自摆正了心态,由归罪于外变为内找差距、沟通合作,便呈现出进一步海阔天空的崭新局面。这种观念的延伸发展成一种内部的“顾客链管理”。部门之间、上下工序之间都视为“卖方”与“顾客”的关系,凡事替别人着想,替别人多做,内部之间的流程由过去的“对接”变为现在的“搭接”。正是这样一种友善和睦、互动合作的气氛和机制,撑起了江汽腾飞的翅膀。 二、倒掉壶中之水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着名的禅学大师。一天有一位大学教授慕名前来问禅,刚落座便滔滔宏论。南隐往这位教授的杯子里倒茶,水已溢出杯子,而他依然往里倒。 大学教授连忙喊道:“满了!满了!” “是啊!你的心一如这只杯子一样,已经装满了你自己的东西,如先不倒空,我如何向你说禅”?南隐一语点破禅机。 古人云“虚怀若空”,一个人无论名望学识再高,若想学进新东西,必须倒掉壶中之水,从头学起,抛却成见,不耻下问,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发现,越是学识渊博之人,越是谦虚好学,正像圣吉所言:“学的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相反,越是才疏学浅之辈,越是妄自尊大,不爱学习。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也决定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三、敞开胸怀 雨果说过:“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有的人很有才干,也很有地位,但有个最大缺点,不能容人。听不得不同意见,不善于与自己不同性格、不同行为方式的人沟通与合作。这种心态给自己带来很不利的影响,落落寡合,孤家寡人。敞开胸怀,让自己能容纳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自己的人,能接受其他的可能性,才能发现更多的东西,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四、换个角度爬山 你家门口可能就有座山峰,你曾多次爬到过峰顶。但你每次都是沿着同一条路径爬上去的。同时,每次上山都在同一个季节,比如夏季。此外,每次上山的同伴也大都是同一个人,比如你的爱人或孩子。由此一来,你虽有过多次爬山的经历,但感受大体相同。 现在,你换一下路径,试着选几条不同的路径上山,比如山后。而且换几个季节,比如冬季,最好刚刚下过雪。同时,选几个其它的人同去,比如和几个要好的同学。 你的感受会别有不同。你会发现过去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景色:悬崖下面,还有一挂潺潺瀑布;雪后的山色如此素雅宁静;和同学们一边登山,一边会聊起多年前共同渡过的校园生活。 你发现,过去你对这座山并不了解。变化了几个条件,这座山对你有了全新的含义。 其它的事,不也是如此吗? 五、用多棱镜看世界 小的时候,我们都玩过一种玩具——万花筒。万花筒里的世界色彩斑斓,丰富多变。大了以后,我们不玩万花筒了,玩起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看得远了,看得真了。其实,我们老了。我们的心态被“定格”在某一个角度上了。关于信仰、道德、人生、爱情、事业、金钱等等,都被固守在某种框框里了,而这种框框常常是一成不变的,最终我们被框死了。阅历丰富了,看问题的角度反而单一了,我们需要重新拿起儿时的看世界的工具——万花筒,那才是一个真实、丰富、多变、趣味无穷的世界。
Ⅹ 如何磨练心智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会体尝各种艰辛、悲痛、烦恼、挣扎、也会体验到生存的喜悦、欢乐和幸福。
把这些体验、过程作为磨砂砥砺自我心灵,使谢幕时的灵魂比人生开幕时的灵魂更高尚一点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可以说我们的人生有了足够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砥砺心智、提升灵魂呢?其中有很多办法和途径。可以说就象攀登山峰的角度有360度一样,途径几乎无限多。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比任何人更多钻研,而且一心一意保持下去。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
(2)戒骄戒躁
“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语,谦虚之心能召来幸福、净化灵魂。
(3)每天自我反省
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有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
(4)感谢生命
只要活着就是幸福,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
(5)行善积德
”积善之家有余庆“,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
(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
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相反地,为了不致事后后悔,更应全身心地投入。
我们要经常把这“六个精进”说给自己听,并有意地实践。将这些看似平凡、理所当然的东西,一点点坚持实践下去,直到融入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把名家名训装裱镜框之中,高悬于家壁之上,而是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