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测量聚氨酯泡沫材料密度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密度测试
本方法按GB/T6343—95标准执行。
(1)定义
表观密度:单位体积泡沫材料在规定温度和相对湿度时的质量。
表观芯密度:去除模制时形成的全部表皮后,单位体积泡沫材料的质量,不包括模制时形成的外部表皮。
体积密度:在规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泡沫材料的质量,包括可渗透和不可渗透空隙的泡沫材料软件。
(2)试样尺寸
软质或半硬质材料试样的体积至少100 cm3;
硬质材料,试样的总表面积至少100 cm3。
(3)操作
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试样的重量,精确到0.01 g,用千分卡尺游标卡尺测量样品的尺寸。精确到0.1 mm。每个样品测量三次,至少测定五个样品。取其平均值
② 聚氨酯 是什么
聚胺酯(英语:Polyurethane,IUPAC缩写为PUR,一般缩写为PU),是指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征单元的一类高分子材料。
这种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黏合剂,涂层,低速轮胎,垫圈,车垫等工业领域。在日常生活领域聚氨酯被用来制造各种泡沫和塑料海绵。
聚氨酯还被用于制造避孕套(对乳胶避孕套过敏的人适用)和医用器材和材料。由于聚氨酯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其材料为基础的新型墙体保温材料开始在欧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发展成熟。
化学性质:
聚氨酯抗多种酸碱和有机溶剂腐蚀,因此经常被用在橡胶制品在恶劣环境下的替代品。
物理性质:
聚氨酯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可调性。通过控制结晶的硬段和不结晶的软段之间的比例,聚氨酯可以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因此其制品具有耐磨、耐温、密封、隔音、加工性能好、可降解等优异性能。
回收:
聚氨酯材料在自然条件下极难分解,现在广泛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燃烧法,燃烧后的气体经过水,以溶解其中的NO2等易溶解的有毒物质,在燃烧过程中还会生成氰氢酸(HCN),氰氢酸易溶于水,产生的CN-根有剧毒,所以通过燃烧废气的水要经过特殊处理。
③ 聚氨脂油漆是什么聚氨脂油漆的优缺点是什么
关于油漆,相信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由其在每个家庭的装潢中都会需要到。特别是安装一些铁质的器具的时候,尤其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能够保护铁质器具的材料。油漆的材料由许多种类型,近年来,聚氨酯油漆特别受人们的欢迎,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能因为类型太多,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款类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聚氨酯油漆的优缺点,帮助大家选择!
简介
聚氨酯漆即聚氨基甲酸酯漆。它漆膜强韧,光泽丰满,附着力强,耐水耐磨、耐腐蚀性。被广泛用于高级木器家具,也可用于金属表面。聚氨脂漆的清漆品种称为聚氨脂清漆。
分类
聚氨酯涂料分为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和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一般是由异氰酸酯预聚物(也叫低分子氨基甲酸酯聚合物)和含羟基树脂两部分组成,通常称为固化剂组分和主剂组分。
根据含羟基组分的不同可分为丙烯酸聚氨酯、醇酸聚氨酯、聚酯聚氨酯、聚醚聚氨酯、环氧聚氨酯等品种。
聚氨酯漆品种很多,按包装类型分类,可分为单罐装聚氨酯漆、双罐装聚氨酯漆、三罐装聚氨酯漆。家庭装饰通常选用三罐装聚氨酯漆(即一罐主漆、一罐固化剂、一罐稀释剂)。
优点
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较高的固体含量、各方面的性能都比较好。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类涂料品种。主要应用方向有木器涂料、汽车修补涂料、防腐涂料、地坪涂料、电子涂料、特种涂料等。单组分聚氨酯涂料主要有氨酯油涂料、潮气固化聚氨酯涂料、封闭型聚氨酯涂料等品种。应用面不如双组分涂料广,主要用于地板涂料、防腐涂料、预卷材涂料等,其总体性能不如双组分涂料全面。
以聚氨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常按其组成和成膜机理而将其分为五大类:聚氨酯改性油涂料、潮气固化聚氨酯涂料、封闭型聚氨酯涂料、催化固化型聚氨酯涂料和羟基固化型聚氨酯涂料。此类漆漆膜光亮丰满、坚硬耐磨,耐油、耐酸、耐化学品和工业废气,电性能好,能和多种树脂混溶,可在广泛范围内调整配方,以满足不同需要。广泛应用于木器、汽车、飞机、机械、电器、仪器仪表、塑料、皮革、纸张、织物、石油化工等各个方面。
缺点
缺点主要有遇潮起泡,漆膜粉化等问题,与聚脂漆一样,它同样存在着变黄的问题。
苯系物是各种油漆涂料、油漆涂料添加剂和稀释剂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聚氨酯漆和聚酯漆中也同样存在。苯和苯系物与甲醛、氡和γ射线并称为室内环境“四大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涉及导致血液病、癌变、呼吸道疾病等。而聚氨酯漆中所含没有反应的甲苯二异氰酸酯(简称TDI),对人体健康危害也非常严重,它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能引起哮喘,长期接触有致癌的危险。
施工注意
1、配漆要依据涂料的活性期的长短来决定配漆量,做到在活性期内用多少配多少,现用现配,一次不宜配过多,并且严格按着产品说明中的配比来调配。
2、调制或涂饰聚氨酯漆时,不能与水、酸、碱、醇类接触。尤其是硬化剂贮存与开封用后要封紧,防止潮气进入。
3、涂饰前,基材表面要处理平整、干净,去除各种脏污,基材含水率要合适(具体应视制品使用地区的平衡含水率而定,一般比其低2%左右),当面漆采用聚酯漆时,底漆不宜用虫胶漆,可用硝基、聚氨酯与聚乙烯醇缩丁醛液等。当用聚氨酯作底漆涂饰后必须在5h之内罩聚酯漆,否则影响漆膜附着力。
4、尽量避免在雨天或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环境下涂饰聚氨酯漆,否则,涂膜易“发白”。若不得不在上述环境中涂饰施工,可在漆中加入适量PU防白剂,或对被涂基材适当加热以蒸发水蒸汽等方法预防。
5、涂饰PU漆时,一次涂饰不宜过厚,否则易产生气泡针孔。重涂间隔时间需依据说明书而定,间隔时间不可太长,否则涂层间交联不良,附着力降低,对固化已久的漆膜需用砂纸打磨或用溶剂擦试后再涂漆。
相信大家看了小编上面的介绍,应该了解了聚氨酯油漆的优缺点。这边这里建议大家在选择聚氨酯油漆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高质量的聚氨酯油漆,因为在现在的市场上有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冒充真的聚氨酯油漆在市场上销售。大家在一些大品牌中选择的话,售后服务做得也特别完善。如果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的话,可以联系售后服务进行更换服务!
④ 聚氨酯新型材料是什么、应用现状
聚氨酯新型材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材料,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弥补了传统产品的不足,而且可以为大家提供更加环保牢靠的效果、帮助达到令人满意的目的,所以即可以参与到重要的流水加工生产线上,又可以作为某些关键产品的组成部件帮助达到不错的优势体验。那么接下来不妨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与之对应的知识吧,即聚氨酯新型材料的介绍和应用现状。
一、聚氨酯新型材料是什么材料
聚氨酯新材料是一种在泡沫塑料、橡胶、合成革、纤维、涂料、胶黏剂和功能高分子七大领域均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先进高分子材料,是当代高分子材料中品种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一种新型有机新材料。目前,聚氨酯已经在汽车、造船、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航空航天、钢铁、新能源等产业中开发了大量特殊功能性材料,满足了相关产业对新型材料的迫切需求。
二、应用现状
但是,聚氨酯高效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在房地产业使用一直受到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
1、工程承包商采购使用了低品质、无阻燃性的聚氨酯材料所致。
2、从市场监管角度看,建筑保温行业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显然不能与建筑节能整体目标要求相适应。
主要存在问题有:
(A)行业不够规范,部分生产企业自律行为缺失;
(B)市场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方法亟待改进加强。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人们常常看到公布的与建筑保温相关的火灾原因之一是:使用了不合格的B3级保温材料。而根据对所有事故原因的综合分析,从未发现有使用了合格的B2级以上的保温材料而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火灾的情况发生;
(C)法规规范亟待进一步明确细化。可操作的具体实施规范缺失,加上在实际操作过程的监管困难,客观上也导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市场愈发混乱。
为了进一步规范发展建筑保温材料市场,本着科学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兼顾节能和防火两个目标,我们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实施监管。
1、严格执法,加强建筑保温工程的市场监管。
应通过严格公平执法,加大违法成本,建立对违规、违法的企业强制市场淘汰和退出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的市场监管,逐步建立公正、公平发展的环境。
2、应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辅助作用,开展培训和行业自律。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避免缺乏相应技术资质及管理能力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同时,引导并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培训和行业自律工作,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保温行业的整体水平。
3、加强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估。
建议政府组织第三方机构,建立建筑节能效果的评估机制,从而促进高效保温材料的使用,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作为一种兼具有环保优势以及牢靠性质的新型材料产品,聚氨酯新型材料不仅仅被用于汽车、造船、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的生产制造领域,而且还可以在橡胶、合成革、纤维、涂料的组成部分之中看见它的身影,并且我们发现产品可以体现高效的利用价值,还可以弥补传统材料的不足、所以极具有应用以及发展方面的前景。那么上文提及的就是聚氨酯新型材料多方面的知识。
⑤ 怎么分析聚氨酯泡沫的热重图像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热失重行为。
根据热重分析曲线和实验数据,
对不同加热速率条件下硬质聚氨酯泡沫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
⑥ 塑料的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塑料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热分析:是测量材料的性质随温度的变化。它在表征材料的热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以及稳定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样品的热流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技术。因此,利用此技术,可以对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产品稳定性、固化饺联、氧化诱导期等进行研究。
热重分析:在一定的气氛中,测量样品的质量随温度或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技术,利用此技术可以研究诸如挥发或降解等伴随有质量变化的过程。如果采用TGA—MS或TGA—FTIR的联用技术,还可以对挥发出的气体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其中琰汇测量更为广泛地应用在高分子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例如可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热固性树脂固化反应的热效应,得到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终止温度,还可以得到单位重量的反应热以及固化后树脂的玻璃化温度。这些数据对于树脂加工条件的确定,评价固化剂的配方有重要作用。也可用DSC测定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结晶温度和熔点,为选择结晶聚合物加工工艺、热处理条件等提供指导作用。
流变性测试:塑料熔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行为具有流动和变形二个基本特征,而流动和形变的具体情况又和高分子的结构、高分子的组成、环境温度、外力大小、作用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高分子流体的流动行为直接影响到塑料加工工艺的选择。同时,塑料加工过程中外界条件(力、温度、时间等)的变化,必然影响到高分子的链运动,从而影响到聚合物凝聚态结构的形成。而聚合物凝聚态结构、形态不同,将大大影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用流变仪比较不同成型条件(例剪切力大小、作用时间、作用方式、不同温度等)对形成的高分子材料中凝聚态结构、形态的影响及其相应力学性能的情况,可以改进聚合物成型技术。用流变数据指导塑料的加工,较常用的测试设备有高压毛细管流变仪、转矩流变仪数据、熔融指数仪等。
⑦ 成分分析的材料分析
材料分析可分为三大方面:材料结构的测定、材料形貌的观察和材料成分的分析。材料成分分析主要是通过各项检测手段对样品的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
常见的材料成分分析方法:
1、化学分析法:利用物质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特性,可以利用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并将其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进行表征,用以指示反应的进程,从而得到材料中某些组合成分的含量;
2、原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是原子吸收或发出光子的强度关于光子能量(通常以波长表示)的图谱,可以提供关于样品化学组成的相关信息。原子光谱分为三大类: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
3、X射线能量色散谱法(EDX):EDX常与电子显微镜配合使用,它是测量电子与试样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与强度,从而对微小区域所含元素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每种元素都有一个特定波长的特征X射线与之相对应,它不随入射电子的能量而变化,测量电子激发试样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波长的种类,即可确定试样中所存在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含量与该元素产生的特征X射线强度成正比,据此可以测定元素的含量;
⑧ 聚氨酯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
聚氨酯材料的性能检测方法:
对于生活中的各类用品,我们对它们的感受是直观的,例如:坚硬、弹性、韧性、脆性等概念,这种通过直观感觉和知觉获取的信息一般被称为定性判断。定性判断通常是模糊的,不精确的,且不利于对比的。
各行业对各领域的产品性能都有一套成熟的标准测量试验,我国针对各种产品的各项指标也制订了标准试验以进行测量(国标,GB)。通过比较各类材料的在标准试验中测量得到的性能数值,我们可以对生活中的材料有更清晰的了解。下面将要介绍的便是聚氨酯制品(PU制品)日常使用中涉及的的性能及其测试。
一、 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定义
拉伸强度:在拉伸实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单位面积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
伸长率(断裂伸长率):试样断裂时标线间距离的增加量与初始标距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说明
生活中,拉力是对产品最常见的作用力之一,对于任何有拉力作用的产品,拉伸强度和伸长率都是必须测定的技术指标。各类聚氨酯制品,不管是聚氨酯泡沫塑料(PU泡沫)、弹性体、胶黏剂、合成革树脂胶膜等都需进行拉伸测试。拉伸强度指标说明了产品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伸长率说明了产品在拉断过程中的伸长量。
另外,弹性体有时还有定伸强度(定伸模量)指标,是指在特定伸长率时的拉伸应力。
【详情参考 GB/T 1040-2006, GB/T 528-2009】
二、 撕裂强度
定义
试样在与泡沫上升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拉力作用和一定拉伸速率下,被撕裂50mm以上,撕裂过程中的最大撕裂力除以厚度,即为撕裂强度。
说明
在实际生活中,撕裂力一般和拉力同时出现,物体被拉扯时常常是拉力和撕裂力共同作用于物体。软质泡沫塑料(PU软泡)及弹性体材料有撕裂强度指标(N/m 或 N/cm),该指标说明了材料的抗撕裂能力。
【详情参考 GB/T 10808-2006, GB/T 529-2008】
三、 压缩强度、压陷硬度及压缩永久变形
定义
压缩强度(对于PU硬泡)和压陷硬度(对于PU软泡):试样受到负荷并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单位面积所产生的应力。
压缩永久变形(对于PU软泡):在规定温度下,使试样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恒定的变形,待试样回复一段时间后,测定试样的初始厚度与最终厚度之差,计算它与初始厚度之比,百分率表示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
说明
PU泡沫在生活中常被用作垫材,如坐垫、床垫、枕芯等,我们经常评价某个坐垫太软或某种枕头太硬,而压缩强度和压陷硬度则是将这种评价量化,精准化,以便在生产和质量检验中有据可依、有标准可查。
通常,我们说一个枕头不能用了的时候,大多是因为枕头被压扁后难以膨胀起来,失去了弹性。这种情形便是压缩永久变形试验的生活版,我们可以通过压缩永久变形这一性能来描述说明PU软泡的使用寿命,显然压缩永久变形值越低,PU软泡的寿命越长。
【详情参考 GB/T 8813-2008, GB/T 10807-2006, GB/T 6669-2008】
⑨ 聚氨酯防水材料的优缺点
聚氨酯防水材料的优点:
1.在任何复杂的基层,都可以做成连续一体的防水面。
2.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容易掌握。涂料防水层与基层具有100%的粘结面(裂缝、节点等除外)。
3.涂料防水层在可以使用年限内的漏水原因和形成漏水的位置容易被发现,保修起来非常方便。
4.高品质的防水涂料可在背水面防水获得成功。部分防水涂料可在潮湿基层施工并形成防水层。
聚氨酯防水材料的缺点:
1.涂料需要一定时间重复固定后才能行成防水面。
2.部份防水涂料在固定过程中会释放有害气体,长时间会危害身体。
3.有的涂料需要多涂几遍,每遍涂刷需要一定的间隔时间,消耗时间较长。
4.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现象时有发生。 购置合适的聚氨酯防水材料,推荐考虑下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顺股份”,股票代码: 300737 )成立于1996年,历经二十余年的稳健经营和高效发展,现已成长为以提供防水综合解决方案为主业,集工程建材、民用建材、建筑修缮业务板块于一体,业务范围涵盖海内外的综合建材公司。
科顺股份研发中心近百人的团队囊括博士后、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科研人才,建有建筑面积达13175.08m2的独栋大楼。
⑩ 水性聚氨酯的产品技术分析
大多数水性PU主要是由自乳化法制备,以含亲水性基团的PU为主要固化成分,涂膜干燥时若亲水成分不能有效的进入交联网络中,干燥形成的涂膜遇水易溶胀。另外其缺少像双组分溶剂型PU涂膜所能得到的交联密度和高相对分子质量,因而这些水分散体涂膜的耐水性、耐溶剂性、耐热性和光泽性较差,严重地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因此,常采用提高涂膜的交联密度来改善乳液涂膜的耐水性。常用的交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合成PU预聚物时,加入官能度大于2的多羟基化合物,直接生成交联PU预聚物,将上述预聚物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并扩链形成大分子,最后形成乳液。
这种方法也叫前交联法,缺点是易使预聚物黏度增大,较难分散在水中,影响乳液的稳定性。新型交联剂和多官能团扩链剂的筛选与合成的研究相当活跃,已成为提高水性PU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水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另一种方法为外交联法,采用带羧的阴离子PU乳液进行交联,交联反应发生在PU分子的羧基上,有氮丙啶、碳化亚胺以及金属盐类化合物,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交联。这类交联剂一般在使用PU乳液时加入,因其交联反应速率很快,短时间内产生凝胶而破乳。外交联法可成功解决PU乳液涂膜的亲水性问题,但因外加交联剂,组成双组分涂饰剂给施工带来不便,此方法使用较少。 国内外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都聚焦在对其改性使其功能化,通过改性增加材料的耐水性、耐溶剂性等性能指标。改性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手段,通过接枝、嵌段、内、外交联其它聚合物材料,共混或形成互穿聚合物网络等方法进行改性。常用的改性有以下几种:
1 丙烯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类产品优点在于耐候、耐水、耐溶剂、保光性比聚氨酯树脂突出,在物理机械性能、弹性及粘接性能等方面又逊色于聚氨酯树脂。因此两者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将丙烯酸酯用于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改性,是聚氨酯的发展趋势之一。较为流行的有共混交联反应法、乳液共聚法和复合乳液聚合法。
复合乳液聚合法有两种工艺:
⑴互穿聚合网络(Interpentrating Polymer Network)。体系中至少有一组分为交联结构,在分子水平上发生作用,如以丙烯酸酯单体作为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的有机溶剂,然后再在聚氨酯乳液中进行聚合即制得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的互穿网络型乳液。
⑵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丙烯酸酯不饱和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形成所谓核-壳型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复合乳液。陈义芳采用丙烯酸酯单体作为聚氨酯溶剂制得IPN 结构的丙烯酸酯改性的聚氨酯乳液,研究表明其涂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及耐污染性。杨建文等将具有羟基侧基的丙烯酸树脂与含有残留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丙烯酸酯进行接枝反应,经胺中和后,用水分散形成自乳化水性体系。研究表明当接枝树脂中聚氨酯含量在30%~50%时,光固化涂层具有较好的硬度、耐溶剂性和耐水性。
2 有机硅改性有机硅化合物属于半有机、半无机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耐热、耐水性、耐候性及透气性,其中两个最显着的特点是耐氧化性和低表面能, 有机硅聚合物还能赋予涂层杰出的柔顺性和爽滑丝绸感;因表面能差异而存在微相分离的Si-O-Si 分子链会迁移到膜的表面提高涂膜的综合性能。
对含有氨基的有机硅改性主要有两种方法:
⑴在合成预聚体的过程中将含有氨基的有机硅引入聚氨酯链段中,由于氨基突出的反应活性以及有机硅与聚氨酯溶解度的差异, 所以聚合反应都需在溶剂下进行,这样不仅溶剂抽提困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使它们的应用受到限制。
⑵在预聚体乳化的过程中扩链引入含有氨基的有机硅。研究表明,硅氧烷在胶膜表面富集,对聚氨酯材料有明显的表面改性作用,且胶膜耐水性提高。卿宁等用有机硅化合物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和核磁等手段证明有机硅链段成功接在水性聚氨酯链段上;有机硅化合物用量增大,乳胶膜吸水率降低,表面接触角增大,使膜的耐水性、稳定性、柔韧性、耐老化性能得到了显着提高。
3 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结构中含有羟基,该化合物具有粘结能力强,模量和强度高和热稳定性好等特性。与水性聚氨酯可直接发生合成反应。环氧树脂改性可以改善聚氨酯的耐水、耐溶剂、耐热蠕变性及抗张强度,同时可以增加树脂对基材的剥离强度。在改性反应中将支化点引入聚氨酯主链,使得主链部分形成网状结构,该反应中既有环氧基和羟基参与反应,也存在氨基甲酸酯与环氧基的开环反应。改性聚氨酯乳液外观随着环氧树脂环氧值降低,从半透明变化到不透明,改性聚氨酯乳液的薄膜硬度和拉伸强度增大,贮存稳定性和断裂伸长率下降,乳胶膜耐水性增强。因为环氧值降低,分子量增大,羧基含量增大,导致水性聚氨酯的交联结构和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上刚性苯环的含量增大, 乳胶膜的硬度、拉伸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提高,同时降低了乳胶膜的弹性和断裂伸长率。环氧树脂分子量增大后,导致质量增大,在同等情况下聚氨酯的亲水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透明度和贮存稳定性都降低。郭俊杰等合成了用于粘结复合薄膜的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改性后的胶粘剂对多种复合薄膜都表现出较强的粘结性能,剥离强度进一步提高,外观、贮存稳定性良好。且固体质量分数下降30%后仍然具有较强的粘结性能。
4 交联改性交联改性是将线形的聚氨酯大分子通过化学键的形式将其接合在一起,制得具有网状结构的聚氨酯树脂。经过交联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涂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溶剂及力学性能。成熟的交联改性技术制得的水性聚氨酯在很多性能上达到甚至超过溶剂型聚氨酯树脂。交联改性根据交联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内交联法和外交联法。内交联法制得的聚氨酯乳液是单组分体系,外交联法制得的聚氨酯乳液双组分体系。在内交联法反应体系里面,内交联剂乳液体系中的其它组分与内交联剂能共存且保持稳定。交联时不论采用哪种交联方式,都要严格控制交联剂的用量。虽然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膜的拉伸强度、耐水性、耐溶剂性均增大,但是用量过大,会使膜的伸长率下降太多,同时会使乳液颗粒粒径变大,成膜时融合性差,反而使膜的强度下降。
5 纳米改性纳米材料是指组成相或晶粒结构中至少有一维的尺寸在100 nm 以下的材料。由于纳米材料与高聚物分子间的界面面积非常大,加之纳米材料的上述相关性质, 二者界面存在很大的相互作用,具有很好的粘结性能,较好的消除了无机材料与有机聚合物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的现象,使二者能够较容易的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如:强大的表面结合能;与聚合物复合后所具有的强粘结性;改善流动性,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6 其他改性方法利用天然高分子(如木质素、淀粉、树皮等)以及脂肪族聚酯来改性或合成可生物降解聚氨酯,利用氯丙树脂改性合成聚氨酯等以及三元复合体系,制得的新型聚氨酯材料具有高应力、高硬度和低应变的性能,其物理机械性能优于聚醚三元醇作羟基组分合成的聚氨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