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练好韧性
一、发展柔韧性的练习方法
1、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性伸展法
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性伸展练习是一种行之有效且比较流行的伸展方法,它是缓慢地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有一定酸、胀和痛的感觉位置,并维持此姿势一段时间,一般认为停留10~30秒应该是理想时间,每种练习应连续重复4~6次为最好。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好地控制使用力量,比较安全,尤其适合于活动少和未经训练的人,它由于拉伸缓慢可避免拉伤。
2、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伸展法
主动或被动的弹性伸展练习是指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主动的弹性伸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弹性伸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利用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伸展法进行练习时,所用的力量应与被拉伸的关节的可能伸展力相适应,如果大于肌肉组织的可伸展能力,肌肉或韧带就会拉伤。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做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伸,再逐渐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
二、发展柔韧性锻炼模式
1、柔韧性练习强度柔韧性练习应采用缓慢、放松、有节制和无疼痛的练习,做到“酸加”、“痛停”“麻停”。只有通过适当的努力柔韧性才会提高。随着柔韧性在锻炼过程中的提高,练习强度应逐渐加大。
2、柔韧性练习的时间和次数柔韧性每种姿势练习的时间和次数是逐渐增加的,应从最初的10秒练习时间,逐渐增加至30秒,每种姿势应重复次数在3次以上。如果是平时体育锻炼时的柔韧性练习,5~10分钟的时间就足够了,如果是专门为了提高柔韧性练习或运动员的训练,则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5~30分钟。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初次练习易产生不适感,甚至酸痛感,经过一个时期的练习,疼痛感和不适应感才能消除。如果柔韧性练习停止一段时期,已获得的效果就会有所消退。因此,柔韧性练习要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4、柔韧性练习要全面不论是准备活动中的伸展练习,还是专门发展某些关节柔韧性练习,都要兼顾到身体各关节柔韧性全面发展。因为在身体活动中,完成动作要涉及几个相互关联的部位甚至全身。
5、柔韧性练习之后应结合放松练习每次伸展练习之后,应做些相反方向的练习,使供血供能机能加强,这有助于伸展肌群的放松和恢复,如压腿后做几次屈膝下蹲动作。
三、安全告诫
(1)在进行较大强度肌肉伸展练习前,必须做热身活动,使身体微微出汗。
(2)肌肉伸展产生了紧绷感或感到疼痛时就应该停止练习,防止拉伤。
2. 如何测量金属材料的韧性和疲劳性能
工程上最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在冲击试验机上检测材料的冲击(断裂)韧性;在疲劳试验机上模拟工作载荷检测疲劳(断裂)强度。
韧性和疲劳强度是材料的诸多力学性能指标(参数)中的比较经常检测的项目。韧性好的材料(例如高强度合金钢)就不容易在服役过程中发生脆断破坏。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材料的韧性是很重要的;例如,严寒地区的桥梁钢结构,工程机械等。疲劳强度指标的检验对在交变应力条件下工作的工件是很重要的;例如,车辆的承载弹簧,如果疲劳强度低,就会容易出现疲劳断裂,达不到设计的使用寿命;更危险的是还会发生灾难性事故!
3. 培养心理韧性的八种方法
积极心态是指积极的心理态度或状态,是个体对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正向、稳定、主动的心理倾向。拥有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会更加乐观,激发我们的潜能,从而向成功迈进一步。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我们总结了提升积极心态的8个方法,供朋友们参考。
一、树立信心。
信心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成功取决于你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程度。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信心是一种选择,在失败面前,依然要保持乐观、自信。
二、设立目标。
一个人没有目标,犹如一条行驶在茫茫大海中却没有方向的小船,彷徨而又迷茫。
只要我们有目标,一切皆有可能,目标使我们更能专注、更具适应力。心理学研究发现,实现目标并不能使人幸福,拥有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过程,才会让人更加满足。莎士比亚说过:成功之时一切都已结束,努力的过程才是幸福的!
三、学会幽默。
微笑本身就是一剂良药,也是一种运动,能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增加体内T细胞,加强我们的免疫力,以抵抗疾病。
幽默能滋润我们的生活,关键时刻化解尴尬,避免不良人际关系。
四、放弃完美。
追求完美,会让我们害怕失败,裹足不前,更会夸大问题,伤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放弃完美,专注于努力,专注于所需的改变,去享受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五、提高自尊。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看不上自己,会无形中损害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调查发现,自尊与快乐的相关系数超过0.6,是快乐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提高自尊,更能应付困境,增强信心,体验幸福人生。
六、经常运动。
当今心理学的问题在于,我们大多关注的是脖子以上,而真正产生问题的主因是脖子以下。运动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需要,就如氧气一样的需要。运动的重要性,我们大部分文章都会提到,运动是幸福的源泉。
七、缓解压力。
大多数医生认为,人们80%的生理疾病都是源于压力导致的免疫系统变弱。
心理学研究发现问题其实不在于压力,而是在于我们对压力的正确看法。压力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它增强我们的心理韧性,长远来看是让我们更加快乐。改变看法,所有压力都能迎刃而解。
八、心存感恩。
当我们把注意力关注在好事上面,关注在我们已经拥有的一切上面,快乐和愉悦的体验就会越来越多。
4. 怎样比较材料的韧性呀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韧性,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材料的韧性不同的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知道物体的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
【教学难点】认识到所有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韧性的特点。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共8组):
1. 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条、铁片、木条、卡纸条各一根
2. 50克钩码12个。
3. 重物一块
老师:上述材料一套,银光棒和泡沫条各一根。
【教材设计】
材料一般是指具有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态和物理性状的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
韧性是材料的一种性质,但许多材料都不只具备一种性质,而是同时具备多种性质,例如钢除了具有韧性以外,还有很强的硬度。书上设计的实验是分别伸出5厘米、10厘米、15厘米,这样记录单上所填结果如果纵向比较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材料伸出得越长它的韧性就越强吗?这样的实验使学生认为材料不同点韧性不一样,事实上每一种材料的每一部分韧性都是一样的。另外如果仅用书上的方法完成实验,学生就会误认为钢的韧性很差。所以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就固定长度,改变重量,渗透韧性是有限度的这一知识点。
三年级的学生才接触到科学课,重在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但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精确的测量出直尺弯曲了多少厘米,操作起来有较大困难。特别是在读数时,学生要花很长的时间,且缺乏准确性。所以老师就对实验方法,以及如何填写实验现象进行了指导,并要求学生只看弯曲的程度,记录顺序,这样学生操作实验就要简单些。
【教学过程】
一、 韧性的认识
(一) 激趣引入
1. 比一比谁先把两根材料折断。
2. 师组织汇报,介绍什么是韧性。
材料能够弯曲变形,但是却不会断裂。我们就把这种材料受力后能变形,但不断裂的性质叫做韧性。(师板书:韧性 能变形 不断裂 )
3. 揭示课题:不同的材料它的韧性相同吗?今天我们就来想办法研究不同材料的韧性。(板书:比较)
二、比较不同材料的韧性
1. (老师出示四种材料:铁片、木条 卡纸条 塑料条)这四种材料哪一种的韧性更好呢?猜猜看!你们能想到一种比较的办法吗?小组讨论。
2. 生汇报想到的办法。
3.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
哪种方法更科学。在做科学实验时,为了做到更科学、更公平地比较几种材料的韧性,我们就必须控制这些材料的其他条件相同,观察这四种材料,他们有哪些地方相同?(生回答:长度、宽度、厚度、形状等)那我们就可以比较这几种材料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谁的韧性更强一些?我们就来做个比较实验。(显示实验步骤:木条、卡纸条、铁片、塑料条分别伸出桌面15厘米,用重物压住。先在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别挂上1个相同的钩码,看看它们弯下去了多少,把弯曲程度的大小记录下来。然后再挂2个、3个钩码,记录下弯曲的程度。)老师同时讲解实验步骤。提出注意事项。
4. 交流实验结果。
5.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这四种材料谁的弯曲度比较大呢?谁的韧性更强?还发现了什么?
6. 师小结:
三、认识塑料
1.师介绍: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发现了材料的韧性,我们还知道了不同的材料它们的韧性也不相同。在生活中人们就常常利用材料的不同韧性这个特点来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物品。其中塑料是一种韧性比较强的材料,
2.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用塑料做成的?想一想这些物品用塑料来做有什么优点?
3. 引导学生认识塑料除了韧性这一特点外,还具有不导电、防锈、传热慢等特点。
四、塑料的循环使用
1.关于塑料你还了解些什么呢?(了解塑料不易被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塑料循环使用的过程。)
2. 看科学书第53页,你又知道了什么?
3. 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塑料更深的了解,塑料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对我们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得少用塑料制品。另外通过研究现在已经生产出来了可降解的塑料,希望同学们以后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5. 提高材料断裂韧性的方法
资讯
塑料韧性差时怎么改善,这三种办法都可以试试
时间:2020.02.13 信息来源:
当再生料、水口料及添加填充料加工成品降低成本,在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是每个公司的必径之路,但其成品易碎易破,韧性度不好,一直是塑料行业比较头痛的事情!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
塑料韧性差
一、目前常见的就是增韧方法:用等比例的新料加再生料混在一起
用等比例的新料加再生料混在一起,此方法因原料的韧性度好,它可以带动再生料的韧性。这样的也是一种平常的增韧方法。而且也节约成本。
二、市场上有推出一种针对于塑料增韧的产品:塑料增韧剂(增塑剂)
在再生料里添加增韧剂,可以使再生料能起到增韧效果。增韧剂它一般分为:颗粒增韧剂,液体增韧剂,粉未增韧剂。三种形态增韧剂。每个品牌的增韧剂他们的添加量都不一样。价格方面也不一样。效果好的增韧剂,它可使再生料的韧性度与原料相同,有时比原料韧性度还好。各种塑料的增韧剂配方不一样。
三、除了以上两种增韧方法以外,还有就是添加EVA塑料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简称EVA,一般醋酸乙烯(VA)含量在5%——40%。与聚乙烯相比,EVA由于在分子链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单体,从而降低了高结晶度,提高了柔韧性、抗冲击性、填料相溶性和热密封性能,因此也可以在再生料里添加EVA它可以使再生料提高柔韧性、抗冲击性。从而增加塑料的韧性。
6. 材料韧性的实验是什么实验
材料韧性的实验是比较软硬实验。
实验名称:比较材料的软硬。
实验目的: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比如混凝土试块材料,它的力学性能试验就有抗压、抗劈裂等;钢筋材料的试验有抗拉、抗弯;还有一些材料(比如波纹管)还要做抗剪试验等,关键要看是什么材料,这种材料在实际使用中有涉及到哪些性能指标,然后才能去分别做。
断裂韧性
断裂韧性材料阻止宏观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度量,也是材料抵抗脆性破坏的韧性参数。它和裂纹本身的大小、形状及外加应力大小无关。是材料固有的特性,只与材料本身、热处理及加工工艺有关。是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常用断裂前物体吸收的能量或外界对物体所作的功表示。
例如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韧性材料因具有大的断裂伸长值,所以有较大的断裂韧性,而脆性材料一般断裂韧性较小。
7. 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
测试试样表面先抛光成镜面,在显微硬度仪上,以10Kg负载在抛光表面用硬度计的锥形金刚石压头产生一压痕,这样在压痕的四个顶点就产生了预制裂纹。根据压痕载荷P和压痕裂纹扩展长度C计算出断裂韧性数值(KIC)。 计算公式为:
E为杨氏模量,例如对于Si3N4系统一般取300GPa。公式中载荷P单位为N, 裂纹长度C单位为mm, 显微硬度HV单位为GPa。
目前国内常用的断裂韧性试样有两种:
1)三点弯曲试样SE(B)
2)紧凑拉伸试样C(T) 在试样中间开一裂纹,通过三点或四点抗弯断裂测试,计算材料的断裂韧性。
·IM法比SENB法简便经济,但测得的数据不如SENB法可靠;
·SENB法是普遍公认的标准测试方法;
·为了实际方便,要对IM法测试公式修正,使结果更接近SENB法。
8. 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以下4种方法来建立你的心理韧性
1.拥抱变革
精神上强硬的人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他们每天都努力超越自己的舒适区 ,因为他们欢迎挑战并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
把它作为一种日常习惯,开展活动,迫使你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冒险,拥抱未知,这是扩展你的心理韧性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如果你想成为自己在业务和生活中最好的版本,你需要冒险并做一些令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2.练习正念
正念就是要保持现状。 企业家经常发现自己处于多个不同的方向,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
这就是为什么专注于现在和现在是在线企业主学习的重要技能。
迈阿密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建立心理韧性的最佳方法之一是通过一致的方式练习正念。
在您的日常生活中创建基于正念的实践(如冥想)的最大好处之一是,它可以让您有效地管理运行在线业务时可能带来的无数压力因素。
3.积极主动
毫无疑问,健康的身体有助于健康的心灵。 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和稳定性越高,他们就越有可能实现和保持健康的身体。
如果您经营在线业务,则必须承诺保持活跃状态。 在电脑前的几个小时可能会对你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造成负担。
4.掌握你的情绪
为了变得精神强硬,你需要掌握自己的情绪 。 经营在线业务需要您能够在压力下做出战略决策,这就是为什么您能够保持冷静和客观,无论您的情绪状态如何都很重要。
9. 如何用冲击曲线分析试样的韧性,抗断裂能力等性能
冲击韧性:当试验机的重摆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时,在试样中间开V型缺口,试样吸收的能量等于重摆所作的功W。
冲击韧性是一个对材料组织结构相当敏感的量,所以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的途径有:改变材料的成分,如加入钒,钛,铝,氮等元素,通过细化晶粒来提高其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提高材料的冶金质量,减少偏析,夹渣等。
(9)常见的韧性分析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由于荷重位移曲线机的荷重感应器(Load Cell)在轴向的力量(含推、拉两个方向),超过载大荷重120%时会损坏,操作时请特别小心。另外,横向荷重及冲击荷重亦需避免。
荷重位移曲线机对于荷重感应器有完整的保护机制,但是先决条件是荷重感应器连接线必须确实连接。另外请于正常程序下使用本机台,则即使发生高速移动而造成硬碰硬的情况,荷重感应器亦能受到完全的保护。
由于荷重位移曲线机是使用Windows系统控制,为了避免多任务操作导致CPU资源被暂时占用而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准确或误动作,建议于使用荷重位移曲线机做试验时请结束其它的软件程序。而屏幕保护程序及电源管理部分亦请一并移除。
10. 学习任务韧性变形带的识别与分析
一、韧性变形带的识别
(一)概述
岩石中呈连续过渡的递进变形高应变带,称为韧性剪切带;在变质层状岩石中,当剪应变量达到一定值时,岩石变形出现宏观上的不连续状况时,称为韧性断裂,后者往往有明显强弱变形分界面(图9-20),二者合称韧性变形带(也属狭义韧性剪切带)。它们是岩石受力产生递进变形演化阶段的不同产物(图9-21)。
图9-20 韧性变形带的两种构造样式
图9-21 韧性剪切带递进变形模式
(据张家声,1988,修改)
韧性变形带发育在块状岩石中,通常形成由弱至强连续过渡的应变糜棱岩带,并常具有递进变形的一系列特征,它无明确的变形边界,这在变质侵入岩中或厚层的块状岩石内(如石英岩、厚层大理岩等)常有发现。韧性变形带在层状岩石中,通常是与褶皱作用的面状构造置换以及顺层滑脱作用等密切伴生,变质岩层状岩石中出现十分特殊的变质构造岩带。
韧性变形带的规模大相径庭:规模宏大的韧性变形带延伸可达数千米,宽数百米;规模可小至手标本的毫米级。从形态而言,古老的韧性变形可以被后期构造变形影响而发生褶皱,造成多变的形态,而较新的韧性剪切带常常是呈线形展布(见图6-1)。
韧性变形带是地壳中,深层次变形的产物。它是深部地壳中一个构造薄弱带,通常构成地壳内一个线形的热液蚀变带、退变质带、线形构造岩浆侵入带和成矿带,经风化剥蚀而表露于地表。因此,研究它们是窥视地壳深部构造变形作用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韧性变形带类型
按现代对断裂构造层次的概念,Sibson(1977)提出断层双层模式图是大家所熟知的。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使得韧性变形带的构造层次概念不断发展和深化。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研究变质岩区构造时,按构造相的基本观点,将韧性变形带分为三种主要类型:
(1)浅部构造相韧性变形带:与绿片岩相的形成空间大体相同。
(2)中部构造相韧性变形带:与角闪岩相的形成空间大体相同。
(3)深部构造相韧性变形带:与麻粒岩相的形成空间大体相同。
不同构造相中的韧性变形带有其各自特征性的矿物组成和变质构造岩特征(表9-1,表9-2)。
表9 -1 不同的脆韧性剪切带特征简表(以长英质岩石中发育的剪切带为例)
(引自房立民等,1991)
表9 -2 深构造相、中构造相韧性变形带中岩石变形特征一览表
(引自房立民等,1991)
二、糜棱岩的识别
糜棱岩呈狭长带状分布,致密坚硬,矿物多呈显微细晶,少量呈碎斑。基质细密具有面理构造,面理围绕碎斑分布,形成似流动构造——糜棱面理。
糜棱岩系列岩石的重要特征是:矿物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晶体经塑性变形和明显的重结晶而形成的具有强烈优选方位,流动构造发育,岩性为条纹状细粒岩石。通常具有以下特点:①发育在强应变带内;②表现出强化的面理和线理;③与原岩相比,粒径更细。
随着糜棱岩化程度(糜棱岩中细粒化基质性质和含量、主要颗粒粒径大小以及重结晶作用的程度)的增高,可将糜棱岩进一步划分为糜棱岩化××岩、初糜棱岩、糜棱岩、超糜棱岩。随着变形后重结晶的增高,糜棱岩中的细小颗粒因重结晶而增大,并有一些新生矿物出现,使糜棱岩转变形成各种结晶片岩。基质以重结晶作用为主的糜棱岩,可根据结晶程度和结晶颗粒的大小,分为千糜岩、变余糜棱岩、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
三、韧性剪切带标志及剪切运动方向的分析
(一)韧性剪切带宏观标志及剪切运动方向的分析
(1)S型面理:S型面理的发育程度和岩石的变质变形程度从剪切带的边部向中心逐渐增强(图9-21)。在各向同性的均质岩石中,韧性剪切带内部的新生面理与韧性剪切带的边界成45°夹角,夹角指向对盘运动方向。自边缘向中心,这个夹角越来越小,在中心部位,面理与剪切带的边界近于平行。宏观上呈S形(图9-22)或反S形。这种剪切带内部面理称糜棱面理,常用S表示,面理相当于应变椭球体的AB面。其空间展布形式反映了剪切带内部的应力、应变状态。
图9-22 韧性剪切带内部的 “S” 型面理及其反映的应变变化
(2)S-C组构:除了剪切带内部的S型或反S型面理外,还常发育有平行剪切带边界的面理,称剪切面理,用C或Sc表示,它是由更细的颗粒或云母等矿物组成的。在剪切带内糜棱面理S与剪切面理C相交,构成S-C组构(图9-23)。S-C组构也可以指示剪切带内部的应力、应变状态。
图9-23 S-C 组构
(3)a型褶皱和鞘褶皱:①褶皱轴与剪切带内拉伸线理平行的褶皱,称为a型褶皱,一般发育在剪切带内强烈剪切部位(图9-24B、D、E)。而地壳浅层次形成的褶皱,轴垂直于拉伸线理,称为b型褶皱(图9-24C)。a型褶皱可以由剪切作用直接导致层状岩石形成,或是由开阔的b型褶皱随着剪切变形的加剧改造而成。②鞘褶皱是a型褶皱发育完好时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褶皱轴与拉伸线理平行,形似刀鞘,常呈扁圆状或舌状,甚至圆筒状,多为不对称褶皱,沿剪切方向拉得很长(图9-24E,图9-25)。鞘褶皱常成群出现,大小不一,以中小型为主。
图9-24 韧性剪切带中的褶皱
(据Mattauer,1980,略修改)
A—韧性剪切带中的拉伸线理,M为剪切运动方向,L为拉伸线理;C—褶轴垂直拉伸线理的b型褶皱;
B、D、E—褶皱轴平行拉伸线理的a型褶皱;E—已进一步发育成鞘褶皱
(4)拉伸线理:在剪切带内的面理上矿物沿最大拉伸方向定向排列,构成平行剪切滑动方向的拉伸线理,用L表示。由于剪切带内发育良好的S型面理及剪切面上的拉伸线理L,使剪切带具有良好的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有时称这种构造岩为S-L构造岩。
图9-25 韧性剪切带中的鞘褶皱及拉伸线理
(据Gidon)
拉伸线理平行于应变椭球体A轴(即X轴),即平行于剪切运动方向。如糜棱岩中常见的角闪石等矿物定向及生长,以及构造片麻岩中辉石链状分布,它们都产生于韧性剪切作用中。因此,在野外可以根据糜棱岩带、新生面理带或退化变质带、鞘褶皱及其伴生的拉伸线理等构造确定韧性剪切带的存在,进而判定其剪切方向。其中,拉伸线理平行于其变形时的运动方向。
(5)压力影:它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矿物在压力大的方向上发生溶解;而在压力小的方向上发生沉淀形成的。它广泛发育在变质岩地区和糜棱岩中,压力影尾端呈“S”形弯曲,其延伸方向指示剪切运动方向(图9-26)。
图9-26 压力影宏观示意图
(二)韧性剪切带微观标志及其剪切运动方向的分析
显微镜下观察糜棱岩具有多种韧性变形现象,如旋转碎斑系、压力影、显微S-C组构、云母鱼、晶体剪破与书斜式构造等,可作为剪切运动的指示标志。
(1)旋转碎斑系:糜棱岩中相对较硬的矿物或集合体(长石、石榴子石等)构成旋转碎斑系。其尾端由变形的基质或动态重结晶物质组成,它们多呈单斜对称形式,从而构成σ型与δ型(图9-27A)。σ型或δ型旋转碎斑系,其结晶尾延伸方向指示剪切运动方向。
(2)显微S-C组构及云母鱼:显微S-C组构与宏观S-C组构具有相似的含义。“云母鱼”构造是另一种S-C组构,大多发育在石英云母片岩中,不对称的“云母鱼”尾可指示剪切方向(图9-27B、C)。
(3)晶体剪破与书斜式构造:受剪切作用改造沿Sc面剪破晶体或沿次级剪切破裂剪破晶体并发生平移产生书斜式构造(又称“多米诺骨牌”构造)。其裂面与剪切带的锐夹角示剪切方向(图9-27D)。
图9-27 韧性剪切带剪切运动微观标志
A—旋转残斑系;B—显微S-C组构;C—云母鱼;D—书斜式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