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子是怎么被提炼出来的
金子基本上是很稳定的一种金属从水中淘金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用来淘取砂金 就是那种基本上独立存在的没有和其他矿物质结合在一起的金子 用水淘金的方法叫重砂找矿法 重砂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找矿方法。远在公元前2000年就用以淘取砂金。因为它方法简便,经济而有效,因此迄今仍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方法。不但可应用它寻找矿石、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砂矿和原生矿(如自然金、自然铂、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辰砂、矿铁矿、金红石、铬铁矿、钽铁矿、铌铁矿、绿柱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及金刚石、刚玉、黄玉、磷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而且在原生矿床附近,还可用以寻找方铅矿、黄铜矿、辉钼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矿床。可通过对人工重砂矿物的研究划分地层,对比岩体,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元素赋存状态,了解区域成矿特点,进行矿产预测。在矿产普查、矿床勘探和矿床研究中都要应用,并能取得显着的效果。 利用的是金子和其他矿物质之间密度的差别来淘取金子 实际上还会大量的使用水银 也是因为两者之间密度存在差异 在水里 金子会沉下去 而其他的矿物质轻微用力很容易被冲洗走 在水银中 金子会沉下去 而其他矿物质大都会浮起来 从而达到分离金子的目的 实际 金子在一些金矿(非金砂)中的提取是利用熔点的概念来提取的 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是用水洗法得到的! 一、砂金的淘选 砂金矿的选金技术比较简单,主要工具是溜槽、流板和淘金盘。 溜槽长4米,宽0.6米,倒板高0.16米,安装坡度为5-7°,棒条筛由直径为15毫米的钢筋焊接而成,间隙为15毫米。在地形条件允许时,可将溜槽直接放在砂矿床底板上应用,操作前在底部铺上麻袋布或线毯,并在上边放置格条和压条,固定紧牢,防止矿层流动。流板由容易起毛的椴木、柳木和杨木做成长2.1米,上宽1.1-1.3米,下宽0.9-1.0米,倾角15-18°,操作时可将流板牢固地安放支架上或已砌好的斜坡上。淘金盘俗称金簸箕,用椴木或柳木制成。一般长为600-700毫米,宽为350-380毫米,高110-120毫米。其形状侧视为三角形,正视为梯形,是由两块三角形和两块梯形的木块组成。是砂金矿常用的选金工具。 选矿前先挖一个长方形的选矿坑,坑内安设溜槽或流板。将地表水引上木溜槽或流板,将挖出的矿砂倒在溜槽上,并用铁耙子在棒条筛上不停耙动,排除较大的砾石,4-8小时后即可取下压条,用水冲洗格条,反复洗涤衬垫物。把粗精矿放在淘金盘内(约占容量的60-70%),将盘内注入一定的水后,端起摆动,并不断排水,泥沙则顺水流走,只剩下少量金粒和重矿物,此时更需精心操作,把金矿物淘去,剩下金粒。 二、砂金的冶炼 用淘选法所获得的砂金,还含有相当多的杂质,因此,必须就地冶炼,提高品位。常用的方法是火法炼金。 在选出砂金中加入一定量的硼砂、苏打和石英砂。然后放入200-2000毫升的坩埚中,在焦炭和柴油炉里鼓风加温,熔炼温度为1200-1350℃,时间为1.5-2.0小时,熔化后倒入一种口大底尖的圆锥形铸铁“蹲罐”内,倒时用小铁锤打击蹲罐,使杂渣与金银合金分开。冷凝后倒出,底部即为合金块。坩埚平均使用次数为2-3次。 火法炼金所用的铸模为灰口铁铸成长条状规格不一,大小不等的铸模,一般每模可铸合金块0.25-5千克,浇铸前,应先将铸模预温,以防浇铸时熔体飞溅。 砂金经熔炼后,金的品位可达85-95%。如想得到纯金,须再用硝酸或王水(一份硝酸,三份盐酸)处理,使金银分开。
2. 有没有利用熔点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的话写下名称。例如:蒸馏,萃取……
工业制取金属钾:
金属钠粉末和和氯化钾晶体,高温下反应,金属钾熔点比钠低,从固相体系析出,从而平衡正向移动,使得宏观反应得以进行。也就是利用钾的熔点比钠、氯化钠、氯化钾都低,从而使得钾能够从四元固相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
3. 5个运用熔点,凝固点,沸点分离物质的例子
石油分馏,分离液态空气,取合金中的物质
4. 谁知道古人是怎么样提炼金子
金子基本上是很稳定的一种金属从水中淘金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用来淘取砂金 就是那种基本上独立存在的没有和其他矿物质结合在一起的金子
用水淘金的方法叫重砂找矿法
重砂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找矿方法。远在公元前2000年就用以淘取砂金。因为它方法简便,经济而有效,因此迄今仍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方法。不但可应用它寻找矿石、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砂矿和原生矿(如自然金、自然铂、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辰砂、矿铁矿、金红石、铬铁矿、钽铁矿、铌铁矿、绿柱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等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及金刚石、刚玉、黄玉、磷灰石等非金属矿产),而且在原生矿床附近,还可用以寻找方铅矿、黄铜矿、辉钼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矿床。可通过对人工重砂矿物的研究划分地层,对比岩体,研究矿床成因和成矿元素赋存状态,了解区域成矿特点,进行矿产预测。在矿产普查、矿床勘探和矿床研究中都要应用,并能取得显着的效果。
利用的是金子和其他矿物质之间密度的差别来淘取金子
实际上还会大量的使用水银 也是因为两者之间密度存在差异
在水里 金子会沉下去 而其他的矿物质轻微用力很容易被冲洗走
在水银中 金子会沉下去 而其他矿物质大都会浮起来 从而达到分离金子的目的
实际 金子在一些金矿(非金砂)中的提取是利用熔点的概念来提取的 不是所有的金子都是用水洗法得到的!
一、砂金的淘选
砂金矿的选金技术比较简单,主要工具是溜槽、流板和淘金盘。
溜槽长4米,宽0.6米,倒板高0.16米,安装坡度为5-7°,棒条筛由直径为15毫米的钢筋焊接而成,间隙为15毫米。在地形条件允许时,可将溜槽直接放在砂矿床底板上应用,操作前在底部铺上麻袋布或线毯,并在上边放置格条和压条,固定紧牢,防止矿层流动。流板由容易起毛的椴木、柳木和杨木做成长2.1米,上宽1.1-1.3米,下宽0.9-1.0米,倾角15-18°,操作时可将流板牢固地安放支架上或已砌好的斜坡上。淘金盘俗称金簸箕,用椴木或柳木制成。一般长为600-700毫米,宽为350-380毫米,高110-120毫米。其形状侧视为三角形,正视为梯形,是由两块三角形和两块梯形的木块组成。是砂金矿常用的选金工具。
选矿前先挖一个长方形的选矿坑,坑内安设溜槽或流板。将地表水引上木溜槽或流板,将挖出的矿砂倒在溜槽上,并用铁耙子在棒条筛上不停耙动,排除较大的砾石,4-8小时后即可取下压条,用水冲洗格条,反复洗涤衬垫物。把粗精矿放在淘金盘内(约占容量的60-70%),将盘内注入一定的水后,端起摆动,并不断排水,泥沙则顺水流走,只剩下少量金粒和重矿物,此时更需精心操作,把金矿物淘去,剩下金粒。
二、砂金的冶炼
用淘选法所获得的砂金,还含有相当多的杂质,因此,必须就地冶炼,提高品位。常用的方法是火法炼金。
在选出砂金中加入一定量的硼砂、苏打和石英砂。然后放入200-2000毫升的坩埚中,在焦炭和柴油炉里鼓风加温,熔炼温度为1200-1350℃,时间为1.5-2.0小时,熔化后倒入一种口大底尖的圆锥形铸铁“蹲罐”内,倒时用小铁锤打击蹲罐,使杂渣与金银合金分开。冷凝后倒出,底部即为合金块。坩埚平均使用次数为2-3次。
火法炼金所用的铸模为灰口铁铸成长条状规格不一,大小不等的铸模,一般每模可铸合金块0.25-5千克,浇铸前,应先将铸模预温,以防浇铸时熔体飞溅。
砂金经熔炼后,金的品位可达85-95%。如想得到纯金,须再用硝酸或王水(一份硝酸,三份盐酸)处理,使金银分开。
5. 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三种方法各具什么特点用途
溶剂提取法一般指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方法,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叫溶剂提取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通过细胞壁透入细胞内,溶解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多次往返,直到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再加入新溶剂,可把所需成分大部分溶出。
溶剂的选择
常见的溶剂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水是强极性溶剂。
②亲水性有机溶剂。
③亲脂性有机溶剂。
常见溶剂的亲脂性的强弱顺序为(亲水性则相反):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
选择适当溶剂是溶剂提取法的关键。
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②溶剂不能与中药成分起化学变化。
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常用的提取法有浸渍法、渗滤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分类:
溶剂提取法分冷提法和热提法两种。
1.冷提法
(1)浸渍法
本法简单可行, 但浸出率低,如用水注意防腐。
(2)渗漉法
上、下形成浓度差,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
2.热提法
(1)煎煮法
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浸出方法,适用于水提取。
(2) 回流法
适用于有机溶剂提取,过滤回收溶剂。
(3) 连续提取法
中途不需过滤, 溶剂用量少。
水蒸气蒸馏法系指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与水共蒸馏,使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经冷凝分取挥发性成分的浸提方法。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药材成分的浸提。水蒸气蒸馏法可分为共水蒸馏法、通水蒸气蒸馏法、水上蒸馏法。为提高馏出液的浓度,一般需将馏出液进行重蒸馏或加盐重蒸馏。常用设备为多能提取罐、挥发油提取罐,它在生产活动中被广泛使用。
水蒸气蒸馏法是指将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粗粉或碎片,浸泡湿润后,直火加热蒸馏或通入水蒸汽蒸馏,也可在多能式中药提取罐中对药材边煎煮边蒸馏,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蒸馏而带出,经冷凝后收集馏出液,一般需再蒸馏1次,以提高馏出液的纯度和浓度,最后收集一定体积的蒸馏液;但蒸馏次数不宜过多,以免挥发油中某些成分氧化或分解。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道尔顿定律,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汽总压,等于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气压(即分压)之和。因此尽管各组分本身的沸点高于混合液的沸点,但当分压总和等于大气压时,液体混合物即开始沸腾并被蒸馏出来。
水蒸气蒸馏法只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与水不发生反应,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此类成分的沸点多在100℃以上,与水不相混溶或仅微溶,并在100℃左右有一定的蒸气压。当与水在一起加热时,其蒸气压和水的蒸气压总和为一个大气压时,液体就开始沸腾,水蒸气将挥发性物质一并带出。例如中草药中的挥发油,某些小分子生物碱一麻黄碱、萧碱、槟榔碱,以及某些小分子的酚性物质。牡丹酚(paeonol)等,都可应用本法提取。有些挥发性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稍大些,常将蒸馏液重新蒸馏,在最先蒸馏出的部分,分出挥发油层,或在蒸馏液水层经盐析法并用低沸点溶剂将成分提取出来。
1、水蒸气蒸馏法原理。
香料与水构成精油与水的互不相溶体系,加热时,随着温度的增高,精油和水均要加快蒸发,产生混合体蒸气,其蒸气经锅顶鹅颈导入冷凝器中得到水与精油的液体混合物,经过油水分离后即可得到精油产品。
2、 蒸馏方式。
水中蒸馏 :原料置于筛板或直接放入蒸馏锅,锅内加水浸过料层,锅底进行加热。
水上蒸馏:(隔水蒸馏)原料置于筛板,锅内加入水量要满足蒸馏要求,但水面不得高于筛板,并能保证水沸腾至蒸发时不溅湿料层,一般采用回流水,保持锅内水量恒定以满足蒸气操作所需的足够饱和蒸汽,因此可在锅底安装窥镜,观察水面高度。
直接蒸气蒸馏:在筛板下安装一条带孔环行管,由外来蒸气通过小孔直接喷出,进入筛孔对原料进行加热,但水散作用不充分,应预先在锅外进行水散,锅内蒸馏快且易于改为加压蒸馏。
水扩散蒸气蒸馏:这是国外应用的一种新颖的蒸馏技术。水蒸气由锅顶进入,蒸气至上而下逐渐向料层渗透,同时将料层内的空气推出,其水散和传质出的精油无须全部气化即可进入锅底冷凝器。蒸气为渗滤型,蒸馏均匀、一致、完全,而且水油冷凝液较快进入冷凝器,因此所得精油质量较好、得率较高、能耗较低、蒸馏时间短、设备简单。
蒸馏是分离、纯化液态混合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可以测定液态化合物的沸点,因此对鉴定纯液态化合物有一定的意义。
与水共沸的物质应该用水蒸气蒸馏法。
升华法是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直接变为气体.樟脑、碘、萘等都容易升华。
常温下如碘单质等熔点沸点的克拉白龙曲线的交点比较接近原点的物质,换句话说就是在同压强下温度对其物态影响较为急促。
若是超低温下,如工业上的干冰提纯,就用固态空气升温升华得到。
升华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得当,且接收装置要有一定的冷凝作用,并能及时排出冷凝物.
若是实验室制法,只需用加冷水的圆底烧瓶底部收集,还要注意升华容器口要适中,最好用水浴加热进行实验。
6. 利用物质的熔点可进行
物质的熔点(melting point),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也就是说在该压力和熔点温度下,纯物质呈固态的化学势和呈液态的化学势相等,而对于分散度极大的纯物质固态体系(纳米体系)来说,表面部分不能忽视,其化学势则不仅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而且还与固体颗粒的粒径有关,属于热力学一级相变过程。
7. 测定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有哪些方法
要做实验测定!1、熔点的测定
化合物的熔点是指在常压下该物质的固—液两相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但通常把晶体物质受热后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时的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熔点。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在一定的外压下,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若混有杂质则熔点有明确变化,不但熔点距扩大,而且熔点也往往下降。因此,熔点是晶体化合物纯度的重要指标。有机化合物熔点一般不超过350℃,较易测定,故可借测定熔点来鉴别未知有机物和判断有机物的纯度。
在鉴定某未知物时,如测得其熔点和某已知物的熔点相同或相近时,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还需把它们混合,测该混合物的熔点,若熔点仍不变,才能认为它们为同一物质。若混合物熔点降低,熔程增大,则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此种混合熔点试验,是检验两种熔点相同或相近的有机物是否为同一物质的最简便方法。
熔点装置图:
2、沸点的测定
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气。当分子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气中回到液体中的速度相等,液面上的蒸气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气。它对液面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气压。
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通常所说的沸点是指在101.3kPa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在一定外压下,纯液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而且沸点距也很小(0.5-1℃)。所以测定沸点是鉴定有机化合物和判断物质纯度的依据之一。测定沸点常用的方法有常量法(蒸馏法)和微量法(沸点管法)两种。 实验步骤
1、熔点的测定
毛细管法:
①准备熔点管:将毛细管截成6~8cm长,将一端用酒精灯外焰封口(与外焰成40o角转动加热)。防止将毛细管烧弯、封出疙瘩。
②装填样品:取0.1~0.2g预先研细并烘干的样品,堆积于干净的表面皿上,将熔点管开口一端插入样品堆中,反复数次,就有少量样品进入熔点管中。然后将熔点管在垂直的约40cm的玻璃管中自有下落,使样品紧密堆积在熔点管的下端,反复多次,直到样品高约2~3cm为止,每种样品装2~3根。
③仪器装置:将b形管固定于铁架台上,倒入液体石蜡做为浴液,其用量以略高于b形管的上侧管为宜。
将装有样品的熔点管用橡皮圈固定于温度计的下端,使熔点管装样品的部分位于水银球的中部。然后将此带有熔点管的温度计,通过有缺口的软木塞小心插入b形管中,使之与管同轴,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b形管两支管的中间。
④熔点测定:
粗测:慢慢加热b形管的支管连接处,使温度每分钟上升约5℃。观察并记录样品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此为样品的粗测熔点,作为精测的参考。
精测:待浴液温度下降到30℃左右时,将温度计取出,换另一根熔点管,进行精测。开始升温可稍快,当温度升至离粗测熔点约10℃时,控制火焰使每分钟升温不超过1℃。当熔点管中的样品开始塌落,湿润,出现小液滴时,表明样品开始溶化,记录此时温度即样品的始熔温度。继续加热,至固体全部消失变为透明液体时再记录温度,此即样品的全熔温度。样品的熔点表示为:t始熔~t全熔。
实测:尿素(已知物,133~135℃)、桂皮酸(未知物,132~133℃),混合物(尿素-桂皮酸=1:1,100℃左右)。实验过程中,粗测一次,精测两次。
2、沸点的测定
微量法测定沸点:
①沸点管的制备:沸点管由外管和内管组成,外管用长7~8厘米、内径0.2~0.3cm的玻璃管将一端烧熔封口制得,内管用市购的毛细管截取3~4cm封其一端而成。测量时将内管开口向下插入外管中。
②沸点的测定:
取1~2滴待测样品滴入沸点管的外管中(思考题9),将内管插入外管中,然后用小橡皮圈把沸点附于温度计旁,再把该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b形管两支管中间,然后加热。加热时由于气体膨胀,内管中会有小气泡缓缓逸出,当温度升到比沸点稍高时,管内会有一连串的小气泡快速逸出。这时停止加热,使溶液自行冷却,气泡逸出的速度即渐渐减慢。在最后一气泡不再冒出并要缩回内管的瞬间记录温度,此时的温度即为该液体的沸点,待温度下降15~20℃后,可重新加热再测一次(2次所得温度数值不得相差1℃)。
按上述方法进行如下测定:CCl4沸点(76℃)。 注意事项
1.熔点管必须洁净。如含有灰尘等,能产生4—10OC的误差。
2.熔点管底未封好会产生漏管。
3.样品粉碎要细,填装要实,否则产生空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4.样品不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5.样品量太少不便观察,而且熔点偏低;太多会造成熔程变大,熔点偏高。
6.升温速度应慢,让热传导有充分的时间。升温速度过快,熔点偏高。
7.熔点管壁太厚,热传导时间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8. 14.常用的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有哪些何谓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方法有:1根据天然药物中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的不同,选用对欲提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将所需成分从药材组织中尽可能溶解除来的溶剂提取法.2利用天然药物中各种化学成分本身具有的挥发性不同,将所需成分从药材组织中提取除了的水蒸气蒸馏法.3利用天然药物中某些固体的物质在低于其熔点温度下加热,不经过液体阶段,直接转化为蒸气,遇冷又凝固为原来的固体的性质,将这些成分从药材组织中提取出来的升华法等.
常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方法有:1根据被分离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的结晶、重结晶、溶剂沉淀、酸碱沉淀、等电点沉淀等方法.2根据被分离物质在两相溶剂中分配比不同进行分离的液-液萃取、逆流分布、液滴逆流色谱、高效逆流色谱、气液分配色谱、液液分配色谱、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3根据被分离物质吸附性差异进行分离的物质吸附、化学吸附、半化学吸附等液-固吸附色谱分离的方法.4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透析、凝胶过滤、超虑、超速离心灯方法.5根据被分离物质溶解程度不同进行分离的离子交换、电泳技术等方法.
一般指从中草药中提取有效部位的方法,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叫溶剂提取法.
1.煎煮法
该法特点是:
(1)可以明火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溶剂只能用水; (3)含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遇热易分解、含淀粉多的中药不宜用.
2.浸渍法
该法特点是: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2)适用于含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中药的提取;(3)提取效率低; (4)水提液容易霉变.
3.渗滤法
该法特点是:
(1)不加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2)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 (3)溶剂消耗量大;(4)费时长.
4.回流提取法
该法特点是:
1)用有机溶剂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效率高; (3)溶剂消耗量大.
5.连续回流提取法
该法特点是:
(1)用有机溶剂加热(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 (2)提取效率最高; (3)节省溶剂; (4)提取时间较长.
9. 怎样利用两个物质的不同熔点来除去杂质
这个就是所谓的重结晶。有专用的重结晶器适用于这两种不同熔点的物质的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