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改革背景分析方法

改革背景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14 07:03:46

❶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最佳答案
新课程改革教学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 对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 陈红

EP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青少年和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EPD课堂教学原则

EPD课堂教学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又称“16字实验原则”。

(一)解读“16字实验原则”

主体探究: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建构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动探究精神与能力。

综合渗透: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以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将相关学科内容以及校内外相关信息综合起来,随机渗透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能力。

合作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及全班讨论与其他合作探究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

创新发展:教师要注重以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相关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发展,同时促进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新课程改革与“16字实验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要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在课程资源上,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可见,“16字实验原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16字实验原则”中的“主体探究”、“合作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16字实验原则”中的“综合渗透”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的要求;而“创新发展”是EPD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EPD课堂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一)“主体探究”原则的实施

1.注重同步设计与同步推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

2.注重把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知识预习与问题探究作为起步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促使课堂学习过程前移。

3.指导学生独立选定研究专题,并进行自主探究。

案例一: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我国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带领学生实地调查北京首钢,了解首钢在实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预习和调查的资料,通过展示、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为北京首钢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学生各抒己见,如何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一案例说明,教师非常重视课前知识预习和课堂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综合渗透”原则的实施

1.注重在分科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

2.注重在综合课程教学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

案例二: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有长江巨大的水能、长江的航运、长江洪灾等三部分内容。教师选择了“长江洪灾”这部分内容作为EPD渗透点。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让学生体验洪水的巨大破坏力。然后出示长江洪灾发生频率表格,让学生看出长江洪灾的发生频率很高。引出问题:长江为什么洪水多发?教师发给每组同学1998年长江洪灾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分析长江洪水多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接着,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洪呢?最后,教师小结:只有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有自己的家园;只有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能生存与发展。

这是在地理学科中确定EPD相关知识点并实施渗透教育的一个案例。从这个案例看出,教师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合适的EPD渗透点,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参与,初步形成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提高了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合作活动”原则的实施

1.注重为小组和全班讨论及其他合作探究活动提供较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2.注重启发各层次学生参与讨论,以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

3.注重教师同学生的合作,有效发挥教师在深入理解难点并掌握重点知识方面的主导作用。

案例三: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的《巴西》这节课,课前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为四个小组:巴西概况组、热带雨林组、巴西经济发展组、巴西之旅组。每个组有一张组员分工表,组员各负其责,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对各组的资料进行精选和把关。课堂上,巴西概况组的同学根据查询的资料,介绍巴西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资料。热带雨林组的同学分别扮演林业部长、外国开发商、当地农民、生态学家等角色,通过角色模拟讨论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巴西经济发展组的同学模拟巴西工业部长、农业部长等政府官员与外商见面会商讨投资问题。巴西之旅组的同学模拟导游,带领全班同学走进巴西,领略巴西风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组进行点拨、补充和评述。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多样的合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和集体探究精神。

(四)“创新发展”原则的实施

1.注重通过EPD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形成创新精神与能力。

2.注重促进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在EPD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

案例四:北京5中程翠烟老师的《传统工业区》这节课,教材采用案例编写的方法,以德国鲁尔区为案例,来讲述传统工业区。程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结合我国实际,增加了我国“东北工业区”这一案例,让学生根据资料分析东北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启发学生通过学习鲁尔区,借鉴鲁尔区的先进经验,为实现我国“振兴东北”的战略目标出谋划策。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为振兴东北献计献策,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师生的同步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为了便于理解,“16字实验原则”的内涵和操作方法都是按“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分别讲述的。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综合运用,不可断章取义。

“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16个字中,最核心的是“主体”和“渗透”4个字,前者体现了主体教育思想,后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这是EPD教育的两根理论支柱,缺一不可。因此,在进行EPD课堂教学实践时,一方面要分析和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EPD渗透点;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鼓励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要有新的教材观和学生观。这是新课程改革与EPD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点。

(一)新的教材观

教材不是教学的至高权威和惟一依据。教师不是教材的执行者,而是教材的研发者。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教材研究后进行二次开发。

(二)新的学生观

新的学生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等。

(三)正确评价“综合渗透”(新的评价观)

评价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需要把握两点:

1.把握好“度”。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并不是一节课中EPD的内容越多,效果就越好。要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来决定。

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一课,渗透点是长江洪灾;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巴西》一课,渗透点是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节课,则是在进行EPD教育。

所以,既要在教材中充分挖掘EPD的渗透点,又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不能因为过多的堆砌而冲淡了学科教学本身的特点。

2.要力求自然。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要做到自然、和谐,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大段的说教,而是通过具体事例、现象,让学生体验和顿悟,师生达到共鸣。

北京5中分校刘凤英老师《长江》一课,通过1998年长江洪灾的一段资料分析,让学生悟出人与水共存亡的道理;景山学校赵国红老师《巴西》一课,通过热带雨林砍伐与保护的讨论,使学生悟出环境与发展要协调一致的道理;北京5中程翠烟老师的《传统工业区》一课,通过分析工业区繁荣-衰落-振兴的过程,揭示人与环境协调-不协调-再协调的关系。北京55中刘爱英老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课,通过大量关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感性材料和图片,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这些老师在教学中都非常自然地进行了EPD教育的渗透。

通过自然的渗透,既保证甚至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又使这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深化和升华,可谓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教学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尽管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国家所处的地域等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的教育表现出互不相同的特点,有其个性的一面,然而,由于它们都是孕育、发展、完善于工业经济时代,所以,它们又表现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点,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它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各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教育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越来越自觉地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做出准确的概括并非易事,在这里,我们只谈对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预示着人类发展新时代的到来。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此后,“知识经济”一词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由于从20世纪如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工具、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概念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

❷ 我国改革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背景:

1、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欧美各国生产产力高度发达,经济十分繁荣,而中国国内生产力还处在低位增长。

2、旧体制不再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后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产力。

3、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4、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有新思路。

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改革背景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成为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答的历史性难题。

在对这一问题的持续探索中,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改革开放这条正确道路。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局性变革,我们党始终聚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通过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调整与改革,构建了新的体制机制,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❸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改革背景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历史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1.已成为经济大国,正站在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新起点上
1978年,我国GDP只有1482亿美元,居世界第十位。2014年我国GDP初步核算为63.6万亿元,合计达到1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3.3%。东部沿海一些省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世界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到2014年年底,我国钢、煤、水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这是经济进入新阶段的重要特征。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经济规模大并不代表国际竞争力强。站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强国的伟大目标。
2.“刘易斯转折点”加速到来,要素资源约束加剧
在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在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前,社会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即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同时工资还不会上涨。直到有一天,工业化把剩余劳动力都吸纳干净了,这个时候若要继续吸纳剩余劳动力,就必须提高工资水平。否则,农业劳动力就不会进入工业部门,这个临界点就叫做“刘易斯转折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由于生产成本和国内劳动力工资低,制造业企业纷纷离岸外包到中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比较优势正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在不断衰减。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3727万人,比上年年末减少345万人。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比重继续攀升,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2013年16—59岁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减少了244万人。中国人口红利拐点的出现,至少会带来三大后果: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二是由于老龄人口增加,人口抚养比提高,储蓄率将会下降,推高资金成本;三是劳动力人口总量减少,带来“民工荒”等用工短缺现象。这三大后果直接导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降低。从本质上讲,“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就意味着传统人口红利的消失。此外,要素资源的供给约束日益加剧,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据统计,目前我国淡水、一次能源、钢材、水泥、常用有色金属等五类主要资源的平均消耗强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90%,是世界上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石油、铁矿石、铜精矿、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进口压力不断增大。可以说,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回落到一个新的平稳增长区间。
3.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以“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来划分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学界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提出的最新划分标准,世界上的国家可以划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四种类型。人均国民收入低于975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在976美元到11905美元之间,在这个当中还分了两个小组:一个是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在976美元到3855美元之间,另一个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在3856美元到11905美元之间。从中国经济的实践看,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7000美元,2015年估计能达到78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从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历看,这些国家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由于多数国家在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的过程中,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从低收入经济体发展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模式和方法,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所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突破高收入的下限,导致这些国家一直徘徊在中等收入的水平上,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例如马来西亚,1980年,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序是第84位,到2009年排序依然为第89位,20年间基本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在摆脱贫困时,往往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容易忽视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以致出现经济与社会、城乡、地区、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失衡和分配不公,结果出现社会危机或经济负增长、失业率提高、收入差距扩大等。“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就是一个经济体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之后,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制度变迁和政策转化,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那就可能出现增长停滞,导致经济和社会问题丛生。此外,在低收入经济体和高收入经济体的两面夹击下,中等收入经济体极易被挤出国际分工体系,这种外部环境的恶化也会加剧经济增长的困境。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4.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实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依靠改革破除了制约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了潜在的制度红利,从而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改革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但也得承认,尽管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一些方面的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并没有彻底完成,很多地方还不到位。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配套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此外,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仍然较多,行政性审批方式在资源配置方面还占据很大地位。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下,政府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和调整,需要理顺体制机制,实现行政流程再造等等。全面深化改革就必定要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但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在改革起步阶段,由于改革带有“普惠式”,改革普遍受益,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往往不会凸显出来,改革阻力较小,改革共识较为容易达成。新一轮改革已经越过了“帕累托改进”阶段,当时那些绕过去的和放在一边的矛盾和问题并不会因此而消失,相反可能随着改革推进而成为绕不过去的“拦路虎”。今天,这些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躲不开也绕不过。换句话说,经济新常态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纵深性在不断加强。
5.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全球治理进入新阶段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增长已经经历过了两次探底。各个经济体增速分化加剧,政治、经济、地缘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和对世界经济影响加深,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当前,世界经济仍将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复苏道路依然曲折,大幅回暖的概率较小,使得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分化严重。首先,发达国家多陷入“日本病”。主要表现为:一是进入流动性陷阱;二是深陷债务危机;三是人口老龄化。其次,新兴经济体集体进入调整期。一些国家出现了资金外流、通货膨胀、经济增速回落的现象。俄罗斯、巴西等过度依赖资源能源价格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降。印度尽管受国际贸易影响幅度较小,但其脆弱的金融体系在国际资金外逃情况下受到严重冲击。从整体上看,这可能会使全球竞争更加激烈,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对中国外贸增长形成新的巨大压力。而从全球治理体系看,围绕全球治理体系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在加快调整发展模式,重塑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纷纷试图抢占经济制高点和全球话语权。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定(TTIP)为代表的“两洋战略”区域合作谈判,对我国提出高标准,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制约。

❹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措施,效果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以后,苏联经历了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领导的两个极其短暂的时期。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的上台,结束了苏联28个月的新老权力交替过程。上台伊始,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决心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与改革,但由于其改革理论的错误和实践的紊乱,致使改革变为改向,使苏联这个在20世纪显赫一世的世界大国迅即分崩离析。为了清晰地认识苏联最后6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对戈尔巴乔夫领导的改革作如下梳理。

1.改革社会主义理论,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众所周知,戈尔巴乔夫是在苏联国内外一片改革呼声中上台的,上台后即着手改革,并特别重视改革理论的建设,极力倡导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为其改革寻求理论基础。1986年在苏共27大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以"完善社会主义"代替"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强调"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任务转到直接的实际行动方面来,毕竟为时尚早。" 并阐述了"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理论,以人民自治为中心目标勾画了社会民主化的新蓝图,提出了具体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应该说,这时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对苏联社会主义历史的评价还是能够一分为二的。他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曾指出,"十月革命做出的社会主义选择是正确的","我们的成就是巨大和无可争辩的","列宁的形象是崇高的,列宁的遗产是创造思想、理论财富和政治上的高瞻远瞩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他还自豪地回顾了工业化、集体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战后经济恢复的巨大成就。但随着苏联改革的深入,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历史的评价却越来越偏颇,1987年后,由对斯大林的批判转为对苏联模式的全盘否定。戈尔巴乔夫称改革在初期"指的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1988年6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人所有制以及多种经营形式的基础上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的制度;实行社会主义人民自治、民主化、开放性和公开性;各民族真正平等制度;实行和平对外政策。1990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提出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行动纲领草案,同年6月苏共28大正式通过了这个纲领草案,宣布苏共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其特征是:①人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克服人与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分离,确保人能积极地参加社会进程。②保证社会公正和劳动者的社会保护。③人民的自主意识是权力的唯一源泉,国家保护人的权利、自由、尊严与人格,而不管其政治地位、性别、年龄、民族和宗教信仰,所有政治力量在法律范围内自由竞争。④各族人民和睦、平等合作,尊重各民族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关于"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苏共认为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对西方发展民主制度经验的利用,感兴趣地研究社会民主党积累的丰富经验。在戈尔巴乔夫看来,"社会党人和共产党人之间,已不再存在从前使他们分裂的鸿沟,在人道的、民主的价值观基础上,我们不仅在政治立场上而且在世界观立场上都接近了。" 对此,美国政论家布热津斯基曾非常敏感地指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过程已逐渐走上了修正主义道路","戈尔巴乔夫的言行表明,他不仅要改变苏联的经济结构,还要修改苏联制度的思想基础,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苏联的政治程序。""有朝一日党甚至可能丧失对社会的垄断控制。" 很显然,戈尔巴乔夫实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路线,无疑扭转了改革的方向,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对苏共党亡政息以及苏联解体产生了直接影响。

2.改革经济体制,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如前所述,戈尔巴乔夫上台伊始就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认为苏联经济"不能局限于局部的改进,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革。"《戈尔巴乔夫言论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2页。1986年苏共27大确立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强调通过科技进步和对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改造,使生产实现集约化,并确立了在1986~2000年期间,国民收入增长速度达到47%,15年内国民收入翻一番,劳动生产率提高13~15倍,手工劳动降低50%的目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87年苏共6月全会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把商品货币关系列入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强调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征。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和自筹资金制,广泛发展集体承包制。同时,在计划、价格、财政信贷、科技等方面实行配套改革。戈尔巴乔夫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中曾指出,"国内开始的根本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在最近2至3年内保证从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过渡到民主的、主要是以经济方法、以集中和自我管理的理想结合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后,开始实行了私有制,1990年10月18日戈尔巴乔夫颁布了《稳定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方针》,提出了"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和"非垄断化"、"非国有化"及"私有化"的方针。这种取消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的所谓的"完全的市场经济"改革,不仅未能使苏联经济改革取得成效,反而带来了社会生产的严重衰退和经济危机。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由低速增长变为负增长。据资料显示,1986~1988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28%,1989年下降到264%,而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8%,劳动生产率增长负9%,国民收入增长负10%。二是财政赤字、货币发行、通货膨胀失控,内外债务大幅度增加。1985年苏联财政赤字是200亿卢布,而1986~1988年年均财政赤字达到了430~440亿卢布,1989年达920亿卢布。为了弥补赤字,银行大量发行货币,进而导致高通货膨胀,1988年通货膨胀率达84%,1990年达到20%。与此相联系,内外债务则大幅度增加,1989年内债达4000亿卢布,1990年达5000亿卢布。同期外债由560亿美元增加到700亿美元。三是消费品市场供应恶化,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下降。据资料显示,到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95%缺货;在200多种食品中,180多种缺货。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着下降,1989年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4100万人,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1/3,失业人口达2000万人。由于经济改革的失败以及消费市场问题的严峻,使苏联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更加尖锐、复杂,从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

3.改革政治体制,在公开性、多元化、民主化的思想指导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在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初,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和参与改革,强调实行"公开性"原则,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活动让人民知道,是需要的。但在1988年预期的经济改革受挫后,戈尔巴乔夫则把公开性推向了极端。他在1988年苏共二月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赋予革命性改革以新的思想》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了"苏共支持舆论多元化" 的思想。此后苏共不再以马列主义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其思想基础是以马列主义、西方民主社会主义、基督教哲学等。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88年12月通过修改《宪法》和《选举法》,改革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接着在1990年2月苏中共央扩大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正式提出并通过了实行总统制的设置;随后,1990年3月非例行的第三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确立了多党制原则;1990年7月苏共28大又改革苏共政党体制,不再提党是"领导力量"和"核心",改称苏共是"自治的社会政治组织"、"志同道合的共产党人联盟"。此后,苏联的各种党派团体迅即增多,1990年8月达9万多个,其成员上千万人。许多党派组织都在进行反对社会主义和挑起民族纷争活动,有的出版自办刊物,登载反苏反共的文章,甚至争相"揭露"和"批判"十月革命以来的历史"黑幕"和"罪行",大谈沙皇和沙俄时代的"美妙"和"辉煌"。而戈尔巴乔夫对此则持肯定态度,强调应该"同它们对话和协作。"这无疑加剧了苏联政局和人们思想的混乱,加速了苏共党亡政息的步伐。

4.调整对外政策,实行对外关系的"新思维"。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关于当今时代的判断,"新思维"强调当今时代是各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依赖日益增长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国际社会各国相互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人类在进入把核能用于军事目的的核时代之后,便不再是永生的。""一旦爆发核战争,一切生灵都将从地球上消失。"因此,必须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和平地生活,制定新的政治思维,"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已经过时了。" 要把社会的道德伦理标准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使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

(2)关于阶级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问题,"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认为,在对外政策中,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把阶级利益放在首位,但在国际舞台上这些利益的尖锐冲突,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曾导致了武装冲突和战争。现在随着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出现,国际舞台上的阶级对抗有了客观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全部毁灭的威胁。所以,苏联的对外政策方针应"由过去以阶级利益为主转变为现在以全世界人类利益为主", 新的政治思维需要承认各国人民和各个国家的利益,承认它们在国际生活中的平等地位。

(3)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强调两者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竞赛是必然的。且"这种竞赛能够并且应当控制在必须以合作为前提的和平竞赛范围内。哪一种制度好,应当由历史作出判断。"这就是"我们对新的世界哲学观念,对当代全人类原则和阶级原则的新辩证法的基本认识。"

(4)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新思维在强调了苏联在国际社会政治体系中的特殊地位的同时,也阐述了相互合作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合作的 核心问题 强调"要在完全自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整个政治关系体系。"

(5)强调对外关系的灵活性。戈尔巴乔夫指出在对外政策中要采取多种办法选择不同的策略路线达到既定目标。在外交谈判中不要为自己制造死胡同,也不要给对方制造死胡同,要善于迎合伙伴,寻求接触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苏共采取的对外战略是以军控为中心的缓和战略,具体政策是继续与美国就裁军、消减核武器、限制地区冲突等问题进行谈判,缓解苏美关系;对西欧争取建立"全欧大厦";对东欧实行纠偏、不干涉政策;对中国改善关系,实现关系正常化;调整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解决阿富汗、柬埔寨等问题。

❺ 分析屈原进行内政改革的背景,并概括其采取的措施

背景:屈原改革已是战国末期,这时候楚国的情况可谓是内忧外患,朝不保夕。
外部: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势崛起,不断攻取楚国的地盘。汉中、黔中等前线地区已朝 不保夕。韩魏等国也在对楚国虎视眈眈。
内部:楚威王之后,楚国国势日削。楚怀王暗弱,后宫、权臣各怀鬼胎。由于吴起变法 的失败,旧贵族势力尾大不掉,威胁了王室的地位,也不利于楚国集中力量对抗 强秦。
主要措施:
周慎靓王四年(公元前317年),忙于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继续进行变法改革,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
周慎靓王六年(公元前315年),深入进行变法改革,民心沸腾;楚之形势大变,旧贵族面临着覆灭的命运。

❻ 如何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是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路线还是彻底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事关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毅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国民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高.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5年的历程,再过35年,大约就到了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也就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候.党的十八大着眼于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两个全面”的重大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要看到,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前所未有.如何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如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如何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如何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如何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推动.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❼ 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分析角度包括

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背景分析角度包括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就是由于当前发展的平静问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❽ 如何理解和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历史背景:十年内乱使党国家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现代化人民富裕振兴民族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

❾ 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一、时代背景:

1978年12月18日-22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40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二、意义:

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被一些姓“社”姓“资”的抽象争论束缚自己的思想和手脚。

社会主义要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都应当而且能够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权在人民手中,又有强大的公有制经济,这样做不会损害社会主义,只会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9)改革背景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一、影响:

邓小平以及他的理念的继承者及其他改革派人士顶住了来自国内保守派的进攻,成功地将改革开放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基石之一,并不可逆转地将中国带入世界经济中,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1978年至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一个尚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与世隔绝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经济繁荣,有着活跃市场的强大经济体,并减少了当时世界近1/5的贫困人口。

中国也在迈向工业化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成功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民营经济产值在总量上已经超越了国有经济,成了中国经济增重的重要拉动力量。

引进外资同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中国为全世界吸引外资金额最多的国家(港、澳、台资金的引入亦被算作外资)。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❿ 如何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的12月开始的,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进行,又在各个领域进行改革。时间过去30多年了,回想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可能很多人都不甚了解。要说我国改革开发的历史背景,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他把中国进行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后,确定开放的道路的。先说横的比较。所谓横的比较,是把中国和当时的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发达都是开放的,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和其他国家的不足,才会奋起追赶,才不会夜郞自大;纵的比较是把现在的中国和历史上发达的时候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历史上中国处于先进时期,都是海纳百川,是开放的姿态,而不是封闭的状态。相反历史上闭关锁国时,中国则开始趋向衰败。这两种比较说明中国应开放。再说改革。马克思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而当时我国的生产力的水平非常落后,农业,由于实行公社制,人们没有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广大农吃不饱饭,甚至发生广东地区的农民偷渡到香港的事情。城市的生产力水平也非常落后,拿中德(西德)的煤炭生产相比较,生产同样数量的煤,德需要21人,中国却需要2000多人。当时日本的大型超高有20多万种商品,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却只有5万种商品。所以中国要想不落后就必须要改革,邓小平说:如果社会主义的人民生活长期维持在低水平,那就不能说社会主义有优越性,人民水平总是很低,这样的社会主义也长不了。所以中国必须要改革,只有改革才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改革才能让人民相信、认同社会主义,只有改革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其实做为中国人,我很庆幸有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如果中国不进行改革开放的话,那么请看苏联、东欧、现在的朝鲜,就知道了结果了。
改革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解决温饱,这个已经实现了。第二步是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也实现了。第三步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改革开放的目的,邓小平指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大家共同富裕。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的目的进行了新的概括: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我的回答您还满意吗?别忘记给我分呀!不知怎么回事,我只有1分了,想下点资料都下不了,拜托别忘记给我分啊。再见!有问题还可以继续交流。

阅读全文

与改革背景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剪星星的方法视频 浏览:920
最简单的破土方法 浏览:497
维e淡斑使用方法 浏览:358
淋巴细胞计数有哪些方法 浏览:461
用黏土做蛋糕的方法视频 浏览:317
真假盐的辨别方法视频 浏览:80
浅谈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论文 浏览:405
几种快速练出腹肌的方法 浏览:258
研究方法跟途径一样吗 浏览:774
华为手机怎么开机方法 浏览:833
列举工业工程概念中所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浏览:175
上课时想睡觉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 浏览:312
木床的安装方法 浏览:989
早晨吃青菜的正确方法 浏览:637
变性淀粉的使用方法 浏览:681
异地警告违章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111
指导我们方法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722
药物分析方法学验证意义 浏览:896
妮维雅男士深黑控油保湿精华露如何使用方法 浏览:594
如何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四年级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