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

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

发布时间:2022-05-28 13:13:39

㈠ 心理学人格考察的方法有哪些方面

一、应用领域:
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师资培训和学业考试,并推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造力等。
学校心理学:在中小学工作,对在学校中学习困难。适应困难或有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进行振动和辅导,并协助家长和教师解决学校有关问题。
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消费心理学:以社会大众的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消费动机、购买行为以及影响和促进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
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研究司法程序中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犯罪证据的可靠性。*************发展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二、用科学的创造方法探讨内部心理活动的规律。
2.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的发生,发展规律。一般以人的整个生活历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心理特点,但广义的讲,它也包括动物心理学。
4.心理测量学:对行为和能力的测量,通常用心理测验的方法进行。
5.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以及大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物化学因素等生理功能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㈡ 社会心理学入门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都是群里制作的书籍,以心理学为主,需要书籍打包下载的,请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8d12f0100m4om.html

需要单独下的,请到http://iask.sina.com.cn/u/1408815407/ish

书籍列表:

book14
E-Prime实验设计技术 by 曾祥炎
学校心理咨询:理论·方法·应用 by 刘晓明
社会心理学 by 俞国良
心的出路:让你改变的十五堂课 by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by 董齐
词以类记 TOEFL iBT词汇 by 张红岩 2006年版 带OCR
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 杨鹏编着 群言出版社 2009.03_12259279
TOEFL词汇 王玉梅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新东方大愚求职系列丛书
知识管理 by 德鲁克 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
发展心理学 第八版 下册 by New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by Frederick Gravetter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家庭治疗概论 第六版 by Goldenburg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上册 by Jeanne Ormro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下册 by Jeanne Ormro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人格理论 第八版 by Richard Ryck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人类动机 by Robert Franke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异常心理学基础 by Mark Duran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运动心理学导论 第三版 by Arnold Leunes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当代心理学体系 by Noal&Smith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动机心理学 第五版 by Herbert Petri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发展心理学 第八版 上册 by New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book13

20几岁就要做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 by 史蒂夫-桑塔盖蒂
Blink 决断两秒间 by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
不说我也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察行观色3秒钟洞悉对方心理 by 格里高利-哈特莱
乱乱脑 by 盖瑞-马库斯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 by Eric Berne
你的记忆怎么了 by 丹尼尔-夏克特
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 by 理乍得-H-泰勒
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 by 克里斯-麦克马纳斯
夜间思维——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以及如何做梦的科学观点 by 安德烈-洛克
大脑里的8个骗子 by 科迪莉亚-法恩
幸运指数 by 理乍得-怀斯曼
当绿叶缓缓落下——与生死学大师的最后对话 by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当预感来敲门 by 拉里-多西
性体验与性爱心理 by 尤里-谢尔巴特赫
我们为什么说谎 by 戴维-利文斯通
我是左撇子 by 赫尔曼-约瑟夫-左赫
智慧之矛盾——当大脑衰老时如何使大脑变得更聪慧 by 埃尔克诺恩-哥儿德伯格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by 凯斯-桑斯坦
男人其实很忧郁 by 泰瑞斯-瑞尔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by 彼得-圣吉
脑的学习与记忆 by Marilee Sprenger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by 鲁道夫-阿恩海姆
解读面孔 by 利奥波德-贝拉克
记忆博士 by D-J-马森
说服你其实很简单——从NO到YES的心理营销战术 by 凯尔-霍根
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 by 凯文-霍根
道德的重量 by 阿瑟-克莱曼

book12

转角遇见心理学家 by 大卫-科恩
进化的大脑
常态下的癫狂 by 阿尔诺-格鲁恩
华氏451 by 雷-布雷德伯利
找到你的灵魂伴侣 by 尼娜-拉里什-海德尔
原来可以这样美 by 迈克尔-罗伊森
一生的减龄方案 by 迈克尔-罗伊森
长寿圣经 by 加里-斯莫尔
离你多远才幸福 by 安东尼-卡斯卓
严肃的创造力——运用水平思考法获得创意 by 爱德华-德-波诺
全球脑 by 杨友三
英语阅读参考手册 by 叶永昌
心理学职业生涯 第二版 by Robert Sterngerg 斯滕伯格
玛雅 by 贾斯坦-贾德
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 by 艾萨克-阿西莫夫
一无所有 by 厄休拉-勒古恩
我了解女人 by 考特妮-戴维斯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 by 玛莎-斯托特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by 韦志中

book11

吃的真相2 by 云无心
海伯利安的陨落(上)
海伯利安的陨落(下)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 by 迈克尔.古里安
少的力量——越简单越厉害的生活工作双赢法则 by 里奥.巴伯塔
【万卷方法丛书】如何做综述性研究 by 哈里斯.库珀
【万卷方法丛书】心理学论文写作——基于APA格式的指导手册 by 拉尔夫.罗斯诺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by 今何在
怪诞行为学2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科技英文写作与讲演 by 佩蒂-杨
上帝的迷思 by 理乍得-道金斯
瘦之王道 by 西田一见
突破瓶颈 by 迈克尔-格伯
AMOS与研究方法 by 荣泰生
窥探术 萨姆-高斯林
地铁 by 韩松
积极情绪的力量 by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改变思维 by 霍华德-加德纳
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科学的争论 第二版 by 保罗-R-格罗斯
注意力经济 by 托马斯-达文波特
性趣探秘 人类性的进化 by 贾里德-戴蒙德
合作的进化 by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积极心理学 by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极端的人群 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by 凯斯-R-桑斯坦
记忆导图 对大脑进行分区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by 薇拉-F-比肯比尔
深度生存 危机中智者的生存法则 by 劳伦斯-冈萨雷斯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 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思考的艺术 非凡大脑养成手册 by 文森特-赖安-拉吉罗
特斯拉回忆录 被世界遗忘的天才 by 尼古拉-特斯拉
幸福是陷阱 by 路斯-哈里斯

book10

59秒.pdf
人因工程学导论(第二版).pdf
儿童心理理论 by 陈友庆.pdf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by 邓赐平.pdf
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 by 佩珀·舒瓦茨 .pdf
刺猬的爱情:亲密关系的心理故事.pdf
大脑开窍手册.pdf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pdf
开车经济学 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_12188716.pdf
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_12332921.pdf
心理学研究方法 原书第7版 约翰-肖内西 人民邮电出版社..pdf
心理工具: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pdf
思考的整理术++这样的思考,人生就不一样_1....pdf
情爱关系中的选择 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pdf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by 古典.pdf
文化和人类发展.pdf
最后舞蹈 关于死亡_12311004.pdf
欲望的演化 by 戴维 巴斯(buss).pdf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pdf
生猛的进化心理学_12619408.pdf
窥探术 谁泄露了我的秘密_12363313.pdf
经济思维_12441912.pdf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十版).pdf
行为遗传学(第四版).pdf
诱惑的艺术:赢得爱情比统率军队需要更多的天赋.pdf
说谎心理学.pdf
这样做,至少多活20年.pdf

book9

《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扫描版[PDF].pdf
学习的艺术 维茨金 着.pdf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 (第七版) 索尔索.pdf
害羞心理学 [美]津巴多.pdf
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pdf
拖延心理学.pdf
疯狂实验史 索尔索着.pdf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威尔逊着.pdf
谁会认错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错误的决定和让别人受伤的行为.pdf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 by David M.Buss.pdf

book8

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 大卫·韦尔奇( David A.Welch ).pdf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by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pdf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版) by 杰拉尔德·柯瑞.pdf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pdf
撬动幸福 by 奚恺元.pdf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pdf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pdf
直觉:你所不知的潜力与危害 by 戴维.迈尔斯.pdf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吴明隆.pdf
美丽圣经 by 宝拉·培冈 简体版.pdf
认知心理学 第5版 艾森克.pdf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by 戴维·J·林登.pdf
颠倒思维 by 保罗·阿登.pdf

进化心理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290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2903.html
拖延心理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3011.html
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28998.html
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阿伦森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5.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7569.html
学习的艺术 维茨金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37264.html
布鲁克林有棵树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7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66365.html
吃的真相: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772862.html
谁会认错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错误的决定和让别人受伤的行为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63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637.html
疯狂实验史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4725.html
害羞心理学 津巴多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9609.html
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 [美]杰夫·科尔文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29912.html
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 (美)阿兰·卡尔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868587.html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威尔逊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700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717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819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48191.html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吴明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6078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960785.html
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 大卫·韦尔奇( David A.Welch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82194.html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by 戴维·J·林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3.html
颠倒思维 by 保罗·阿登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82192.html
幸福的真意 by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2.html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by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04233.html
欲望之源 by (美)伯纳姆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1.html
直觉:你所不知的潜力与危害 by 戴维.迈尔斯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2.html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3.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1555.html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122574.html
美丽圣经 by 宝拉·培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05078.html
撬动幸福 by 奚恺元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915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279152.html
心理学研究方法 舒华 张亚旭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0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1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1614.html
简捷启发式:让我们更精明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665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6659.html
批判性思维:思维、沟通、写作、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382.html
认知心理学 第5版 艾森克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61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308613.html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52.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74.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75.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9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2699.html
索尔索&麦克林 实验心理学(原书第8版)据说这个版本比第七版的《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更好些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38.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40.html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版) by 杰拉尔德·柯瑞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05442.html
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如何让大脑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英文名:How we decide)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68866.html
心理和脑 脑与心智历程100项(英文名:Mind Hacks)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468868.html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by 丹尼尔.卡尼曼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78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7861.html
思维与决策 (第四版)by Baron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60.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6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81.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8483.html
内向者优势--如何在外向的世界中获得成功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14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148.html
行为科学统计 第七版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中文版 by Frederick J Gravetter / Larry B. Wallnau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5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59.html
象与骑象人 by 乔纳森·海特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362.html
心理和脑与生活 训练脑与心智的75项窍门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589530.html

电醒人心——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人生传奇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6.html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by 欧文亚龙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8.html
心理资本 打造人的竞争优势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59.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59160.html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第三版 2009年 张春兴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6.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5.html

为什么男人爱撒谎女人爱哭泣
为什么男人不听 女人不看地图
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郭永玉
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向何处去

以下书籍由"君子不多"制作
集合起来__群体理论与团队技巧 第9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7.htm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163369.html

学会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指南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857696.html
社会学与生活(插图修订第9版)

跨文化社会心理学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by 彭凯平

路西法效应 简体版 by 津巴多

合并PDF文件可以使用各个PDF浏览器的页面操作功能,也可以用http://www.orsoon.com/Soft/4907.html方便快捷的实现合并。

书籍都会在http://iask.sina.com.cn/u/1408815407/ish更新

以上书籍之外,再推荐些绝对值得一看的书籍:

心理学类: 拆掉思维里的墙 学习乐观 社会性动物 少有人走的路 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版) 决策与判断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亲密关系 影响力 拖延心理学 害羞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无从选择 思维改变生活 战胜拖拉

其他类: 如何阅读一本书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把时间当做朋友 神奇的睡眠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

直达电梯:
第2页: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100
第3页: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200
第4页: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33042/?start=300#last

㈢ 人格心理学社会心里学

请先允许我纠正一下:

心理咨询师不等于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以解决人的日常生活困扰为主,如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等。心理医生是解决心理疾病为主,如强迫症、抑郁症。作为心理医生,必须同时具备医学和心理学背景,和精神科大夫的学习经历应该是很相似的。而心理咨询师则不然,在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认证的门槛并不是很高,非科班出身也可以考。

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归为一类。美国心理学会把这两个分支归为同一学术期刊中。在研究生阶段,也可以经常看到研究方向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如果打基础的话,建议先从普通心理学开始,心理测量,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等这些都应该要学习的。如果你的目标是心理咨询师的话,那么主攻方向至少应该是咨询心理学,但学习内容不能仅限于此。

想要提高情商还是应该多和别人打交道,从人际关系中慢慢学习为人处事的方法,这不是看一两本书就能解决的。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或者预测他或者她在某种情境下的行为,比起学心理学来说,更好的方法是和他(她)成为朋友。

㈣ 人格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研究途径是什么

有三种主要方法一直被用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个案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法。行为的系统观察是这三种方法的共同元素。这三种方法的主要不同是:所作观察的类型,观察的情景,如何检验观察资料。个案研究意思是对单一个体行为,作详细质化描述。个案研究可获得深度及丰富的资料,这是相关研究与实验所无法获得的。个案研究的一个特别形式是生活历史或叙说取向。相关研究是在相同情景下,就所观察一群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因素、特性、或蕴含价值的事件),检验其间量的关系。实验是检验被系统改变的不同情境间量的关系,情境被预期导致人们行为的特定改变。元分析是指结合及评价许多相关研究的任何技术。

人格测量资料的来源之一是自陈人格量表,其基于正态样本算出个人的量表分数。人格量表应有信度资料和效度资料。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是依据能区别有症状的病人与正常人的标准答案发展而成。MMPI-2的18个量表(包括14个临床量表与4个效度量表)常被画成人格侧面图,可与MMPI图解几种不同形态的侧面图比较。MMPI可就侧面图预测不同群体的作为,但却从未精确到能就特定个体做出明确的决定。除了自陈人格量表,评量人格的可能方法还有等级评定、题名与组合素描。从问卷与评定等级量表所得知的态度,对实际行为的预测力不高。自陈量表的回答这在某种程度可以“作假”。自陈量表同时也为潜在的反应定势所困。反应定势是回答问题的特性,它包括反应默从、反应偏离及社会赞许性。

㈤ 普通心理学、统计测量、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

摘要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这两个名词经常交替使用,但通常从事理论工作及研究的人员较倾向称作教育心理学家,而在学校或学校相关埸所从事实务工作的就被归类为学校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如何学习与发展,实务工作上特别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不论是资优儿童或有情绪、行为问题等学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对理解教育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帮助。首先,教育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基础,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就像医学与生物学、或工程学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然后,从教育心理学又可以发展出研究教育问题的众多特殊领域,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课程发展、组织学习(Orga

㈥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人格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
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不同看法
现在已经进入了人格的时代,可是人格心理学家McClelland却说:“人格研究远未成为一门日益积累的科学,而只是众多分散工作的总称;每个人似乎更醉心于提出一个新途径”。这篇文章适合有心理学基础的朋友阅读。Psytopic成员Microwind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提出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格心理学本身的学科建设,不一定要纠缠在一起。Psytopic的问题是:百家争鸣与大一统,哪种更利于学科的发展,他们之间是对立关系吗?
定义
古今中外对于“人格”一词的定义众说纷纭,而对“人格心理学”,却有一个保守而似乎统一的定义:“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这个解释看起来毫无新意。因为把“人格”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名词,比如“审美”、比如“影视”,都是完全可以成为另一个“学科”的定义方式。定义的乏力似乎在预示着一些什么。果不其然,连教材都承认“由于人格心理现象本身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使得人格心理学几乎与任何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重叠”、“人格心理学没有专门的研究对象”。人格心理学的特色在哪呢?“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只是涉及到人格现象,而只有人格心理学才是对人格的全面系统与深入的探讨。”
研究方法
人格心理学对于人格理论和研究方法,是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教材更是辛苦地以“原欲”、“文化”、“特质”、“学习”、“人本”、“认知”和“人格”的关系为各章标题,力图在概括的时候还显出一些创新。但,全面不等于系统,罗列出来一堆理论或者范型也并非系统,即使用再新颖再有创意的标题。系统是什么?新华字典中给出的定义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我所查到的其他一些定义如下:“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在一起并具有特定功能,达到同一目的的有机整体”。其实虽然定义各有不同,但却有一个核心:相互联系,有内在关系、内在逻辑的整体。很遗憾的是,似乎“原欲”与“文化”,“学习”与“人本”等等各个要素、各个理论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多,起码并不清晰。相互之间更多只是罗列,看不出太多的关连。

㈦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它们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特点

一、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但是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这是一种不高效。

二、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种。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三、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是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四、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应用很广泛。

㈧ 关于江西师范大学

没有
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生须知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2名本报考学科领域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专家推荐;
5、同等学力考生及跨专业考生报考须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并由所报考导师出具同意报考的书面材料。
6、现役军人考生报考,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二、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
报名时间:2013年12月10日——2013年12月31日
初试时间:2014年3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复试时间:待定
考试地点:江西师范大学
三、报名手续
1、符合报考条件者,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有关事项届时见我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告:http://yz.jxnu.e.cn/)。报名成功后打印有关表格,并缴纳报名费。
2、报名后,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考试办公室寄(送)下列报考材料: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专家推荐书;
(3)硕士学位证书(同等学力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应届硕士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校验并补齐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4)县级以上医院通过的体格检查表;
(5)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附评议书)、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证明书、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专家推荐信、自我评价等材料(论文、证书、科研成果等提供复印件即可);
(6)思想政治审查表。
注:(5)、(6)所列材料可在复试时提供。
3、资格审查及准考证发放:研究生院招生考试办公室根据报考条件对考生进行资格初审,博士生导师根据本专业(方向)具体情况对考生进行资格终审。资格审查合格者由研究生院招生考试办公室统一通知并寄发准考证。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政治理论及2门硕士阶段专业主干课程。

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

001政法学院(0791-88120510刘老师)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1、研究方向及指导老师
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祝黄河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祝黄河、冯霞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与发展创新研究 王员、吴仁平
04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发展研究汪荣有、吴瑾菁
05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与社会转型研究张艳国、周利生
0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近现代农村社会变迁万振凡
2、考试科目
① 1001英语
② 20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③ 01-02方向:3001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03方向:3002中共党史
04方向:3003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05方向:3004中国近现代史
06方向: 3006中国苏区史
3、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版;《列宁专题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版
(3)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历史》(1-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和2011年版
(4)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
(5)中国近现代史:李侃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王桧林:《中国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中国苏区史:何友良:《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万振凡《苏区革命与农村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同等学力加试专业课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② 01-03方向:政治学原理
04方向:伦理学
05方向:辩证唯物主义
06方向:中共党史

009心理学院(0791-88120280宁老师)
040201 基础心理学
1、研究方向及指导老师
01认知心理学 胡竹菁
02心理统计与测量罗照盛
03人格心理研究刘建平
2、考试科目
① 1001英语
② 2002心理学研究方法
③ 01方向:3007认知心理学
02方向:3008心理统计与测量
03方向:3009人格心理学
3、参考书目
(1)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 舒华,张亚旭着,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王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心理统计与测量:1、《心理测量学》,戴海琦主编、罗照盛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心理统计学》,胡竹菁主编、董圣鸿、张阔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项目反应理论基础》,罗照盛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原理》,漆书青、戴海琦、丁树良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人格心理学:1.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哈里•T•赖斯 (Harry T. Reis)、查尔斯•M•贾德 (Charles M.Judd)、张建新、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人格心理学,黄希庭,浙江教育出版社;3. 解读中国人的人格,王登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 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兰迪·拉森(Randy J.Larsen) 戴维·巴斯(David M.Buss) (作者), 郭永玉 (译者),人民邮电出版社
4、同等学力加试专业课
①教育心理学;②社会心理学

011文学院(0791-88120297朱老师)
050100 中国语言文学
1、研究方向及指导老师
01文艺学赖大仁、陶水平、詹艾斌
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李小军
03中国古代文学刘松来、李舜臣
04中国现当代文学颜敏
0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傅修延
06文化艺术与传播邱新有、邓伟民
07现代语言理论与语言应用饶振辉、王明文
2、考试科目
① 1001英语
② 2003文学评论写作
③ 01方向:3010文艺理论
02方向:3011汉语语法学
03方向:3012中国古代文学
04方向:3013中国现当代文学
05方向:3014西方文学
06方向:3015文化艺术与传播
07方向:3016应用语言学
3、参考书目
(1)文学评论写作:无参考书目
(2)文艺理论:1、【美】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2、【英】拉曼塞尔登:《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刘象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4、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汉语语法学: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Croft(克罗夫特),《语言类型学与语言共性》,龚群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Traugott(特拉格特)等,《语法化学说》,梁银峰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5、沈家煊,《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6、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7、邵敬敏,《汉语语法学史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4)中国古代文学:1、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7版;3、刘松来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4、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5)中国现当代文学:1、颜敏、王嘉良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2、谢冕、孟繁华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1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3、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4卷本),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4、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陶东风主编:《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西方文学:1.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James Phelan/Peter J. Rabinowitz(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申丹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傅修延:《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文化艺术与传播:1、《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着,郭镇之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作为文化的传播》詹姆斯·凯瑞着,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版。3、《艺术哲学》刘纲纪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艺术形态学》(俄罗斯)卡冈着,凌继尧 金亚娜译,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8)应用语言学:1、齐沪杨、陈昌来主编,《应用语言学纲要》(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出版2、陈昌来主编,《应用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2007年出版3、MaCarthy, M. Issu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1/2006.4、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运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4、同等学力加试专业课
①西方文论;②中国古代文论

018化学化工学院(0791-88120692韦老师)
070300 化学
1、研究方向及指导老师
01无机化学陈祥树
02分析化学汪莉
03有机化学蔡明中、廖维林、雷爱文、俞初一
0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侯豪情
05化学生物学 涂宗财、彭以元、王野乔、叶新山、杜宇国
06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顾刚、杨健夫、欧阳楚英
2、考试科目
① 1001英语
② 2004综合化学
③ 01方向:3017高等无机化学
02方向:3018高等分析化学
03方向:3019高等有机化学
04方向:3020高分子化学
05方向:3021化学生物学
06方向:3022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
3、参考书目
(1)综合化学:1、《无机化学》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上、下册 第三版 高教出版社 1994;2、《无机化学》 大连理工大学 第四版 高教出版社 2001;3、《有机化学》 胡宏纹 第二版 高教出版社 2001;4、《大学化学基础》 荣国斌、苏克曼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高等无机化学:1、高等无机化学 / 陈慧兰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作者:徐如人,庞文琴,霍启升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高等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仪器分析》朱明华等编,高教出版社,第四版;3.《21世纪的分析化学》 汪尔康等编, 科学出版社
(4)高等有机化学:1、《高等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与结构》(美)史密斯,马奇编着,李艳梅译,出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1-1 I S B N : 9787122053312 ;2. 《高等有机化学》魏荣宝 (作者, 编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2007年12月1日 ISBN: 9787040211979 ;3.《高等有机化学》荣国斌、 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5)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董炎明编,科学出版社
(6)化学生物学:1、《化学生物学基础》,刘磊,陈鹏,赵劲、何川编着,科学出版社;2.《生命化学基础》周晴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7)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1、《固体物理导论》(美)基泰尔着,项金钟,吴兴惠译,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7-5025-7183-3,(2005)2、Electronic structure, Basic theory and practical methods,(美),Richard M. Mart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ISBN:0-52-178285-6, (2004). 3、《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与应用》,林梦海编着,科学出版社,ISBN:7-03-012616-5(2004);4.Minimax Theorems,作者:M. Willem, 出版社:Birkhauser 1996. 5. Elliptic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作者:Qing Han and Fanghua Lin; 出版社:Amer. Math. Soc. 1997.
4、同等学力加试专业课
01方向:①无机合成;②配位化学
02方向:①仪器分析;②化学综合实验
03方向:①有机分析化学;②有机合成
04方向:①功能高分子;②高分子结构与性能
05方向:①有机化学;②基础生物学
06方向:①计算方法;②材料设计基础

㈨ 如何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人格的形成过程

16PF----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尔教授(R. B. Cattell)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和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的测验。这一测验能以约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测量出十六种主要人格特征,凡具有相当于初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使用。

本测验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广泛应用于人格测评、人才选拔、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等工作领域。该测验已于1979年引入国内并由专业机构修订为中文版。

十六种人格因素是各自独立的,相互之间的相关度极小,每一种因素的测量都能使被试某一方面的人格特征有清晰而独特的认识,更能对被试人格的十六种不同因素的组合作出综合性的了解,从而全面评价其整个人格。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I)测验

MMPI简介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innesota,Maltiphasic,Peronality MMPI)问世于1943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S·RHathawag)及麦金利(J·C·Mckinley)合作编制而成的。该测验的问世是自称法人格测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人格测验的研究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到目前为止,它已经被翻译成各种文字版本达100余种,广泛应用于人类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是世界上最常引证的人格自称量表.我国对MMPI进行了研究和修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已形成了一个中国版本和常模。

MMPI的目的是试图对人的人格特点提供客观的评价。测验一共有566个条目,包括14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为临床量表,4个为效度量表.选用中国MMPI量表协作组的中国常模,主要确定十个与临床有关的指标及五个研究量表指标。

十个与临床有关的指标:

1、Hs(hypochondriasis,疑病);

2、D(depression,抑郁);

3、hy(hysteria,癔症);

4、Pd(psychopathic deviate,心理变态);

5、Mf(masculinity-femininity,男性化~女性化);

6、Pa(paranoia,偏执);

7、Pt(psychasthenia,精神衰弱);

8、Sc(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

9、Ma(hypomania,轻躁症);

10、Si(social introversion,社会内向)

五个研究量表指标:

1、外显性焦虑(Mas);

2、依赖性(Dy);

3、支配性(Do);

4、社会责任(Re);

5、控制力(Cn)

其它三个因素:

1、说谎或掩饰(L);

2、诈分(F);

3、校正分(K)

MMPI采用的是自我评估形式的题目,实际上是550题,因为加了16个重复内容的题目,所以变成566题。题目的内容范围很广,包括身体各方面的情况(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情况),精神状态及对家庭,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社会等态度。MMPI实施时要求被测验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对所有题目作出“是-否”回答。

本测验适用于年满16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及没有什么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的人群

1912年在《精神病的组成》中,阿德勒把他的学术体系定名为个体心理学。同年他还创办了这个学派的机关报《个体心理学杂志》。

阿德勒认为人的生命和精神活动都具有一定目标性,人是未来定向的。他觉得由于人们为精神生活确定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更好地适应现实。他把一切心理现像都看作反映某种统一的生活计划,而生活计划的总目标就是优越。心理活动都是围绕着优越性这一目标进行的。

阿德勒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为优越而奋力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力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优越而奋力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力。他同时还认为个人优越而奋力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如果一个人不顾别人和社会的需要,只专心于个人的优越,就可能产生优越情结,而具有优越情结的人可能成为一个专横跋扈、自吹自擂、傲慢之人,这种人不太受社会欢迎。

通过阅读阿德勒大量论文和着作,我觉得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他写的《自卑与超越》一书。该书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书中,他还论述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愈来愈多受它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不仅如此,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也颇为深刻,心理学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精神分析
包含如下三重涵义:
1、精神分析的第一重涵义是1890年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创立和发展的一种治疗神经症的方式。

关键性的概念包括

a:替代了催眠术的自由联想;

b:替代了给与指导或建议的解析;

c:移情。

精神分析技术由指导和帮助患者自由联想、解析联想和在联想中遇到的阻碍、解析他的感觉和对分析师的态度等构成。严格地说,运用弗洛伊德理论结合其他技术的心理治疗不是精神分析,而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

2、精神分析的第二重涵义是一种解释神经症的产生以及精神的发育过程的心理学理论。

关键性概念包括

a:潜意识概念——人们意识不到,但却对人的行为发挥作用的心理活动;

b:阻抗的概念——通过运用防御机制,抵抗潜意识的变为意识的过程;

c:移情概念——一个人与别人现在的关系受到他过去与别人的关系的影响,尤其是患者与治疗师的关系,会再现患者与过去的亲人的关系。

3、精神分析第三重涵义:广义地讲,所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及其追随者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精神分析。

罗夏墨迹测验
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于1921年编制的,是非常有代表性并在当今世界上广为使用的投射测验。它主要是通过观察被试对一些标准化的墨迹图形的自由反应,评估被试所投射出来的个性特征。
该测验最初制作时,是先在一张纸的中央滴一些墨汁,然后将纸对折,用力挤压,使墨汁向四面八方流动,形成两边对称但形状不定的墨迹图形。该测验由10张精心制作的墨迹图构成,其中7张为水墨墨迹图,3张为彩色墨迹图。

测验分为两步:一是联想阶段,将10张图片按顺序逐一交给受试者,问其看到什么,不限时间和回答数目,一直到没有回答时再换另一张,同时作好记录。二是询问阶段,看完10张图后,再从头对每一回答都询问一遍,问其看到的是图的整体还是部分,为什么说像某物,作好记录。两个阶段结束,测验即告完成,再进行结果分析。罗夏测验的记分系统与结果分析较复杂,一般需根据反应时间、回答的部位、回答的依据、联想的内容等几个主要指标来分析。如针对形态水准评价, 优秀水准是反应内容与墨迹像一致,明细化和组织化方面一般应优秀;良好水准是反应内容与墨迹像大体相符,无不适当的|细化和毫无道理的构成;不良水准是正确度和一致性降低;病i水准是形态的正确度和一致性丧失。罗夏测验用于诊断,主要靠经验,主观性大,技术复杂,训练要求高,费时间,难掌握,我国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人本主义心理学
1、强调人的的责任
2、强调“此时此刻”
3、从现象学角度看个体
4、强调人的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当代西方心理学中的一种革新运动。60年代初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后,这一运动有较大发展,1971年在荷兰举行过国际会议,影响扩及欧洲和亚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他们既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9世纪末W.狄尔泰和M.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一种运动是由许多具有类似观点的心理学者共同发起的,主要有:人格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H.A.默里、G.墨菲;新精神分析学家K.霍妮、E.弗罗姆;存在主义心理学家R.梅;机体论者K.戈尔德施泰因;发展心理学家C.比勒、J.F.布根塔;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A.H.马斯洛;心理咨询家和教育改革家C.R.罗杰斯等。其中马斯洛、罗杰斯和梅是这一运动公认的领袖人物。

人本主义以至的兴起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二三十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机体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奥尔波特认为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每一成人都不同于他人而以他自身独特的内在和谐方式对待世界,这一看法和排除意识经验的行为主义理论直接对立。以人格理论为基础,奥尔波特后来成为创立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系的关键人物,这为学院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分立创造了条件。默里和墨菲这一时期也有重要的人格理论着作发表,他们把人格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为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霍妮、弗罗姆不同意弗洛伊德夸大性因素的作用,把美国工业社会发展中引起的社会问题看作是导致精神障碍的社会因素,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传统精神分析的主要分歧之一。1939年戈尔德施泰因《机体论》的发表,被认为是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论的基石,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自我实现,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加强了这一本来是由哲学提出的概念。

第一批系统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是在四五十年代陆续发表的,其中主要有:马斯洛的《人类动机论》(1943)、《动机和人格》(1954);罗杰斯的《患者中心疗法》(1951)、《论人的成长》(1961);及梅主编的《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新角度》(1959)。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种层级结构,高级动机的出现有赖于低级需要的满足。他并用比较心理学的资料论证,不论低级或高级的基本需要和动机都具有本能的或者说是类似本能的性质,即都有自发追求满足的倾向,而高级的需要和动机如友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满足,即人的价值的实现或人性的自我实现。罗杰斯以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经验论证了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认为这种内在倾向虽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师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他并把这一理论用于教育改革,强调教育中建立师生亲密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梅把欧洲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引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处境虽然带有悲剧的性质,但能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趋向光明的未来。

8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其内部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在马斯洛逝世以后梅和罗杰斯关于人性问题开始了公开辩论,梅不同意罗杰斯关于恶是环境造成的说法,他认为恶和善都存在于人的本性中,都是人的潜能,不正视恶的问题对人本主义运动有很深的、有害的影响。

此外,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最后是方法论的建设。马斯洛曾提出,传统的科学方法不足以解决人类心理的复杂问题,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70年代末已出现一种以科学方法论加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尝试,代表人物是J.里奇克,他认为人本主义重新把目的论引进心理学是以新的范式取代旧的范式,但必须以辩证方法和严密逻辑增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科学性才能完成这一转变。

认知心理学
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特质流派
特质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尔伯特、卡特尔与艾森克。

奥尔伯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他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而个人特质又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独有的特质,依照生活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分为首要特质即个体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第二是中心特质,即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一般每个人身上有5至10个;其三为次要特质,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卡特尔认为人格基本结构的元素是特质。认为特质是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一致性。他还认为人格特质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第二层次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外部表现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为或特征,表面上看相似的行为有着不同的原因。根源特质是指具有相互关联的特征或行为以相同原因为基础。例如:大学生考试作弊相同的表面特质后面有着及其不同的心理动因;而考前睡眠不好、考试紧张、体育测试双腿发抖等都源于同样的根源特质焦虑。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筛选出16种人格根源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求新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被广泛使用在人格测验上。

阅读全文

与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手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毒理动物实验研究方法 浏览:455
怎么测出有距离的方法 浏览:1
传送带每米重量计算方法 浏览:710
天窗解决方法奔驰 浏览:432
婴儿车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164
心理医生的治疗方法 浏览:277
电脑qq视频旋转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45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决方法 浏览:378
解决商业伦理问题的方法 浏览:101
祛除臭虫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浏览:479
ug80使用方法 浏览:509
足根痛的治疗方法 浏览:911
小林退热贴使用方法贴哪里 浏览:913
小天鹅洗衣机70公斤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319
东莞治疗痤疮的方法 浏览:230
芥菜种植时间和方法 浏览:972
世界上最简单的炒股方法 浏览:317
男士戴项链的正确方法图片 浏览:39
鸡蛋的正确方法 浏览:176
大疆无人机鉴别方法 浏览: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