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药物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不是很能理解你的意思,我就按自己理解回答了,首先你要是学了药物分析,之后的工作就是分析类的,在药厂,医院,或者药检所什么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药,化妆品,食品等,都是需要分析工作者,检测,控制,来判断是否符合标准的
㈡ 目前进行体内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哪些何种方法是应用最多的方法为什么
目前进行体内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哪些?何种方法是应用最多的方法?为什么
体内样品的预处理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体内样品的种类、被测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以及所采用的测定方法等三方面。
如血浆或血清需除蛋白,使药物从蛋白结合物中释出;尿液样品则常采用酸或酶水解使药物从缀合物中释出;唾液样品主要采用离心去除黏蛋白沉淀。
被测定药物的结构、性质、存在形式与浓度范围等,均直接影响到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例如,药物的酸碱性(pKa)与溶解性影响到药物的萃取分离条件的选择,药物的极性、稳定性、官能团性质和光谱特性影响到其色谱测定条件的优化选择。不同药物在样品中的浓度相差悬殊,浓度大的样品对前处理要求稍低,浓度越低则样品前处理要求越高。
㈢ 重量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以质量为测量值的分析方法。将被测组分与其他分离,称重计算含量。精确到0.1-0.2 %
对低含量组分测定误差较大,尽量避免用。水分测定,药品中水中不溶物、炽灼残渣、灰分仍用。
一、挥发法:利用被测组分具有挥发性或将其转化为挥发性物质,称取挥发前后挥发性物质算含量。
1、 直接挥发法:测吸收剂增加的量
2、 间接挥发法:测样品所减少的量
二、萃取法:(提取重量法)用互不相容的溶剂萃取后称重,适用于有机药物的测定。
三、沉淀法:沉淀形式-称量形式
步骤:取样-溶解-加沉淀剂使其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或炽灼)-至垣重-称量-计算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形式要求:沉淀溶解度小,要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要求:称量形式的组成应固定,化学稳定性高,分子量要大。
1、 沉淀形成的过程包括晶核的生长和沉淀微粒的生长两个过程。
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沉淀溶解损失不3、 超过0.2mg 不4、 影响。
(1)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则构晶离子(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浓度增大,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加入沉淀剂一般过量,易挥发过量50-100%,不挥发过量20-30% 。
(2)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的存在而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盐效应。
(3)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酸效应。 对弱酸盐影响较大。
(4)络合反应:进行沉淀反应时,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时,则会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现象称络合效应。
5、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共沉淀:产生原因有表面吸附(主要)、形成混晶、包埋或吸留(不能清洗除去,重结晶陈化)
(2)后沉淀:放置过程中沉淀吸出。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1) 强酸滴定强碱: 如NaOH滴定HCl
一般浓度以0.1000mol /l ,突跃范围4.3-9.7,指示剂 :酚酞、甲基红、甲基橙
(二)强碱滴定弱酸: 如NaOH滴定HAc,突跃范围PH 7.74-9.7 ,计量点PH8.72 。选碱性范围指示剂酚酞、百里酚酞。不能用酸性指示剂甲基红,甲基橙。
(三)强酸滴定弱碱:HCl 滴定NH .H O ,PH6.24-4.3 ,计量点PH5.28 ,选甲基红、溴甲酚绿 。
(四)强碱滴定多元酸:两个计量点,用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指示剂。
第3节 沉淀滴定法
沉淀反应必须定量、迅速、有指示剂确定终点、吸附现象不妨碍终点。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
银量法:利用AgNO 为标准溶液的沉淀滴定法。按所用指示剂不同分:
1、 铬酸钾法(MoHr法):在中性溶液中,2、 加入K CrO (1ml)作指3、 示剂,4、 用AgNO 标5、 准液滴定 。
滴定条件:指示剂用量适当、酸度不过低过高、剧烈振摇、不宜测定I 和SCN、除去干扰离子。
6、 铁矾指7、 示剂法(Volhard法):用NH SCN为标8、 准溶液,9、 Fe为指10、 示剂,11、 在硝酸酸性液中测定。
滴定条件:被测物Cl时,注意沉淀转化(过滤、加有机溶剂、用高浓度Fe指示)、强酸中
三、吸附指示剂法(Fajans法):用硝酸银标准溶液和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
第四节 配位(络合)滴定法
EDTA(二乙胺四乙酸)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特点:几乎全部、1:1关系、可在水中滴定、大多无色
影响络合反应平衡因素:酸度增高,MY稳定性降低;其他络合剂存在时也降低MY稳定性。
第5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获得电子的物质称氧化剂(电位高),失去电子的物质称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完全用平衡常数K,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不说明反应速度 。
指示剂三类: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一)、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终点:过量一滴I与淀粉(KI液)生成蓝色吸附物。碘本身淡黄色。
条件:只能在酸性、中性、弱碱性进行。避免曝光和放置时间长(氧化)。
2、间接碘量法:只能在弱酸性、中性、弱碱性进行,增大KI量。
(二)、溴量法:主要测定芳香胺类和酚类有机药物。苯环上有羟基和氨基,邻位和对位氢易溴代反应。
一般用定量的溴酸钾与过量的溴化钾产生新生态的溴来代替。提高温度加快反应。
(三)、铈量法:用邻二氮菲亚铁作指示剂 优点:Ce (SO ) ,稳定,长时、曝光、加热不引起浓度变化 、在HCl下测定、大部分有机物不作用,特别适合糖浆剂、片剂等制剂测定。
(四)、高锰酸钾法:自身指示剂 条件:强酸中进行(氧化能力强)、用H SO 调节酸度(无氧化还原性)
(五)、高碘酸钾法:
(六)、亚硝酸钠法:在盐酸下与芳伯胺或芳仲胺化合物起重氮化反应。
条件:温度不宜过高(防HNO 分解),强酸,滴定不宜过快。
第六节 非水滴定法
碱量法:以冰醋酸(或其他溶剂)为溶剂,高氯酸作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测定弱碱性物质及盐类。
酸量法:以甲醇钠为滴定液、麝香草酚蓝作指示剂,乙二胺等为溶剂滴定弱酸性物质及盐类。
原理:1、溶剂的酸碱性:弱酸性物质溶于碱性溶剂时,可增强物质的相对酸度。
2、溶剂的离解性:溶剂的自身离解常数越大,突跃范围越大,终点越敏锐。
3、溶剂的极性:溶剂在极性强的溶剂中,介电常数大,易离解,酸(碱)强度大。
4、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水(拉平)、冰醋酸(区分)。
碱的测定: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为滴定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测定碱性基团的药物:
胺类、氨基酸类、含氮杂环、有机碱的盐、弱酸盐。生物碱、咖啡因、盐酸麻黄碱、扑尔敏。
酸的滴定:羧酸类:苯甲酸 酚类、苯酚:磺酰胺类、磺胺嘧啶。
㈣ 药物分析与检验的一般方法
定性与定量,定性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确定,如性状、鉴别、溶解性、等,定量就是确定物质的某一组分或性质的准确值,如密度、pH、装量、溶出度、含量等。也可以分为理化分析(性状、鉴别、溶解性、密度、装量)和仪器分析(如IR、HPLC、GC、GC-MS、UV、LC-MS等)。
㈤ 利福平的药物分析方法
方法名称:利福平片-利福平-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平片中利福平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利福平片。
方法原理:供试品经乙腈溶解并定量稀释,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检测利福平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试剂:1. 甲醇
2. 乙腈
3. 磷酸二氢钾溶液(0.075mol/L)
4. 枸橼酸溶液(1.0mol/L)
仪器设备: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辛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理论塔板数按利福平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甲醇 乙腈 0.07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 1.0mol/L枸橼酸溶液=30 30 36 4
2.2 检测波长:254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利福平对照品适量,用乙腈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0.08m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利福平80mg),用乙腈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0.8mg的溶液,用0.45µm滤膜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乙腈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0.08mg的溶液,即为供试品溶液。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操作步骤: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测定利福平(C43H58N4O12)的峰面积,计算出其含量。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版,二部,p.266。
㈥ 体内药物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六章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制剂剂型因素,生物因素与药效关系。下面小编总结了药物在体内的各过程:
体内过程示意图
了解完药物在体内的过程示意图,接着我们来掌握执业药师考试中涉及的相关考点:
1. 需要掌握的几个概念
2. 药物的跨膜转运
【相关考题】
1.大部分口服药物的胃肠道中最主要的吸收部分是
A.胃
B.小肠
C.盲肠
D.结肠
E.直肠
2.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消耗机体能量,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方式是
A.滤过
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膜动转运
答案:B D
㈦ 结合实际谈谈药物分析的作用及意义
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随着药物化学的发展逐渐成为分析化学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 在药物的质量控制、新药研究、药物代谢、手性药物分析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的发展,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引入, 分析化学迅猛发展并已经进入分析科学这一崭新的领域, 药物分析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尤其在新药研发以及药品生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7)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扩展阅读
药物分析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研究药物的化学检验 、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临床监测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等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随着药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各相关学科对药物分析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由于药物分析学的发展依赖于分析技术的进步,因此,发展现代药物分析新技术意义重大。
㈧ 药物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宏观意义上讲,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就是获得药物的各种基本信息。从微观来看,药物分析(我们平时习惯称之为“药品检验”)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由此可见,药物分析涉及范围较广泛,包括药物质控、新药研制、临床药学、毒理分析、兴奋剂检测和中草药检验等。也就是说,没有药物分析的同步发展,就谈不上药学领域其他学科的突飞猛进。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各有关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主要结构与性能,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学习,将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掌握坚实、宽广的 药物分析学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
2、掌握系统的中药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专门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
3、具有明确的全面控制药物质量的观念,掌握常用药物鉴别,杂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药物分析的测定;
4、了解中药制剂分析、生化药物分析和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5、有适应交叉学科领域专业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能力;
6、可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计算机与其他现代信息工具。
㈨ 什么是药物分析包括哪些内容越详细越好,谢谢!
什么是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是分析化学在药学中的应用,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科学".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有代表性的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药物检验的定义〈四版〉)
http://cache..com/c?word=%CA%B2%C3%B4%3B%CA%C7%3B%D2%A9%CE%EF%3B%B7%D6%CE%F6&url=http%3A//210%2E34%2E14%2E15/teach/fxhx/yanjiuxuexi/huaxueshengwu/03081060%2Eppt&b=0&a=42&user=
药物分析的基本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其中第一部分有其共性部分的内容和个性部分的内宾容。并将鉴别分为仪器分析鉴别、性状鉴别及化学反应鉴别方法。检查分为一般检查、制剂通则常规检查和特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分为仪器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
http://www.yxbj.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