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连接器插针插孔四种连接方式是什么
1、螺纹连接方式,在具有较大尺寸的接触件和在强烈振动环境中工作的连接器插针插孔经常采用的一种连接形式。在完成连接后可装上防止松动的保险丝或者螺母,使用可靠,但连卸速度慢。
2、卡口连接方式是一种可靠迅速的连接和分离形式。大多数卡121连接形式的电连接器都具有正确的连接和锁定的直观显示,可以从电连接器连接螺母侧面的小孔中进行观察。
3、插拔连接方式是一种有多用途的连接形式。常见的插拔连接有滚珠或销钉两种结构,该连接形式因为没有机械上省力的机构,一旦误插,机械阻力明显增大,能及时被发现。
4、机柜连接方式是用于某些靠近框架需要盲目连接的设备上的电连接器,可以使电气设备做得较轻较小,较容易维护和更可靠。连接器插针插孔通常采用浮动或弹性接触设计结构来保证其正确的连接。
有一种大电流弹片微针模组是一体成型的弹片式设计,测试时只需用一头接触待测物,另一头进行信号传导,具有很强的连接功能。电流传输时流通于同一材料体内,稳定可靠,镀金加硬处理后,弹片导电性能更好,使用寿命较长。
❷ 直销无火花防爆连接器移动多芯插头插座怎么用
该系列产品由插头和插座两部分组成,其中插头为移动式(YT),插座面板固定式(GZ)。
插头和插座的连接方式为卡口式快速连接,接触件与导线端接形式为压接,接触件采用弹性齿圈支承定位,后装前拆结构。插头座采用ZL-102压铸铝合金,接触件镀银,接触可靠,接线方便,密封和绝缘性好,具有防水,防尘,防震等特点。
❸ 连接器插针如何固定的三种方法
一.连接器插针压入式:强制压入的方式固定插针。
1.插针安装简单,绝缘导线无需剥皮,确保良好的电气连接而不损伤导线。
2.不需电缆返线,节省对电缆投资。
3.不需截断主电缆,可在电缆任意位置做分接点。
4.成本低,安装空间要求极小。
5.接头完全绝缘,不需剥去电缆的绝缘皮即可做电缆分支。
二.连接器插针环氧式:绝缘子和外壳打孔后,使用环氧树脂固定插针。
1.耐化学腐蚀性强,耐酸、耐碱和耐有机溶剂。
2.成型收缩率低,尺寸稳定好,开裂几率低。
3.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优良。
4.黏结强度高,特别适用于有嵌件的制品和线圈、电子器件的塑壳封装。
5.电性能优良,能作髙频和高压的绝缘材料,耐电弧和耐表面漏电性能比一般绝缘材料强。
三.连接器插针点铆式:压入后,点铆外壳固定插针。
1.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是高性价比的永久性固定装配的方法。
2.装配的金属组件牢固、紧密、稳定,具有高抗冲击、抗腐蚀性,抗震且耐候性强。
3.加工过程无振动、无污染、无噪声,环保、节能、快速、高效、优质、美观。
4.可多点铆接固定,无须添加任何粘接剂、溶剂、填料和紧固件,能源消耗低,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
想了解很多关于插针插孔,弹簧顶针的知识可以关注景诚实业。
❹ 导线连接方法有哪3种
配线时常因线路分支或因导线不够长,需要把一根导线与另一根或数根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处称作接头。接头往往是故障所在,故应尽量避免。接头的技术要求为:接触紧密,不得增加电阻;接头处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有的绝缘强度;接头处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原有机械强度的80%。
(1)铜芯导线的连接
一般采用缠绕法和绞接法,现将常用的接头方法叙述如下:
①单股导线的平接头。两支线芯互绞3圈后,再将每支线芯去缠绕另一线芯5、6圈(图1-26)。
图1-26单股导线的平接头
②单股导线的丁字接头。用分支的导线线芯,往另一导线的线芯上缠绕5、6圈,第1圈须将线芯本身打结扣住,以防脱落(图1-27)。
图1-27单股导线的丁字接头
③单股导线的十字接头。用分支分出的两支线芯,分别或合起来往另一导线的线芯上缠绕5、6圈(图1-28)。
图1-28单股导线的十字接头
④单股导线的终端接头。当为两支导线时,两线芯互绞5、6圈,再向后弯曲;当为三、四支导线时,用其中一支线芯往其余线芯上缠绕5、6圈,然后把其余导线向后弯曲(图1-29)。
图1-29单股导线的终端接头
⑤多股导线的平接头。把多股导线线芯顺次解开,并剪去中心一股,按图1-30中步骤1把两条导线的每支线芯顺次相互交错,然后再如步骤2、步骤3依次缠绕每股导线。
图1-30多股导线的平接头
⑥多股导线的丁字接头。把需要分支的导线线芯分成两组如图1-31中的步骤1,然后一组线芯向前、一组线芯向后缠绕在另一导线的线芯上各3、4圈,如图1-31中的步骤2。
图1-31多股导线的丁字接头
⑦软线与单股导线的连接。先将软线线芯往单股导线上缠绕7、8圈,再把单股导线的线芯向后弯曲(图1-32)。
图1-32软线与单股导线的连接
(2)铝芯导线的连接
当铝导线采用缠绕绞接法连接时,因两铝导体不能完全合成一体,接触点的地方日久易于氧化,逐渐将铝导体腐蚀发生故障,故宜采用铝套管压接法。铝套管的断面有圆形的和椭圆形的两种(图1-33)。各种截面的单股或多股铝导线的对头连接,应配用相应的铝套管。小截面导线用手压钳(图1-34)局部挤压;大截面导线需用油压钳压接。压接后的铝导线接头如图1-35所示。
图1-33圆形和椭圆形铝套管
图1-34手压钳示意图
图1-35压接后的铝导线接头
❺ 电子连接器的连接形式都有哪些
1机柜连接方式:
是用于某些靠近框架需要盲目连接的设备上的电池连接器,可以使电气设备做得较轻较小,较容易维护和更可靠。这种连接形式使操作者无法感觉到连接的情况,必须设计一种精确的定位装置,以避免将误插的电池连接器强制连接到一起,使误插成为不可能。机柜式电池连接器通常采用浮动或弹性接触设计结构来保证其正确的连接。
2卡口连接方式:
是一种可靠迅速的连接和分离形式。大多数卡121连接形式的电连接器都具有正确的连接和锁定的直观显示,可以从电池连接器连接螺母侧面的小孔中进行观察。
3插拔连接方式:
是一种有多用途的连接形式。电池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在连接和分离时其移动方向通常是往复直线运动,不须扭转和旋转,只需要很小的工作空间即可完成连卸。常见的插拔连接有滚珠或销钉两种结构。该连接形式因为没有机械上省力的机构,一旦误插,机械阻力明显增大,能及时被发现。
4螺纹连接方式:
一些具有较大尺寸的接触件和在强烈振动环境中工作的电连接器经常采用的一种连接形式。这种连接形式在完成连接后可装上防止松动的保险丝。该连接形式使用可靠,但连卸速度慢。
所有的连接器基于基本的连接功能为设备提供了数十年的服务保证,连接器的质量至关重要,随着应用环境的不断恶化,原始连接器的性能和可靠性都会随之下降,这便促使了新型连接器的激情创新。
晴达电子是一家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综合性连接解决方案供货商。
在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照明、医疗及汽车领域均有超过十年的连接器与连接线专业经验。
晴达电子为你解答。
❻ 电线对接的正确方法
电线对接的正确方法
(1)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❼ 连接器的基本知识
连接器知识连接器的基本性能可分为三大类:即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 另一个重要的机械性能是连接器的机械寿命。机械寿命实际上是一种耐久性(rability)指标,在国标GB5095中把它叫作机械操作。它是以一次插入和一次拔出为一个循环,以在规定的插拔循环后连接器能否正常完成其连接功能(如接触电阻值)作为评判依据。 1.机械性能就连接功能而言,插拔力是重要地机械性能。插拔力分为插入力和拔出力(拔出力亦称分离力),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有关标准中有最大插入力和最小分离力规定,这表明,从使用角度来看,插入力要小(从而有低插入力LIF和无插入力ZIF的结构),而分离力若太小,则会影响接触的可靠性。 连接器的插拔力和机械寿命与接触件结构(正压力大小)接触部位镀层质量(滑动摩擦系数)以及接触件排列尺寸精度(对准度)有关。 2.电气性能连接器的主要电气性能包括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 ①接触电阻高质量的电连接器应当具有低而稳定的接触电阻。连接器的接触电阻从几毫欧到数十毫欧不等。 ②绝缘电阻衡量电连接器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与外壳之间绝缘性能的指标,其数量级为数百兆欧至数千兆欧不等。 ③抗电强度或称耐电压、介质耐压,是表征连接器接触件之间或接触件与外壳之间耐受额定试验电压的能力。 ④其它电气性能。 电磁干扰泄漏衰减是评价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电磁干扰泄漏衰减是评价连接器的电磁干扰屏蔽效果,一般在100MHz~10GHz频率范围内测试。 对射频同轴连接器而言,还有特性阻抗、插入损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VSWR)等电气指标。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了连接和传输高速数字脉冲信号,出现了一类新型的连接器即高速信号连接器,相应地,在电气性能方面,除特性阻抗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电气指标,如串扰(crosstalk),传输延迟(delay)、时滞(skew)等。 3.环境性能常见的环境性能包括耐温、耐湿、耐盐雾、振动和冲击等。 ①耐温目前连接器的最高工作温度为200℃(少数高温特种连接器除外),最低温度为-65℃。由于连接器工作时,电流在接触点处产生热量,导致温升,因此一般认为工作温度应等于环境温度与接点温升之和。在某些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连接器在额定工作电流下容许的最高温升。 ②耐湿潮气的侵入会影响连接h绝缘性能,并锈蚀金属零件。恒定湿热试验条件为相对湿度90%~95%(依据产品规范,可达98%)、温度+40±20℃,试验时间按产品规定,最少为96小时。交变湿热试验则更严苛。 ③耐盐雾连接器在含有潮气和盐分的环境中工作时,其金属结构件、接触件表面处理层有可能产生电化腐蚀,影响连接器的物理和电气性能。为了评价电连接器耐受这种环境的能力,规定了盐雾试验。 它是将连接器悬挂在温度受控的试验箱内,用规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用压缩空气喷出,形成盐雾大气,其暴露时间由产品规范规定,至少为48小时。 ④振动和冲击耐振动和冲击是电连接器的重要性能,在特殊的应用环境中如航空和航天、铁路和公路运输中尤为重要,它是检验电连接器机械结构的坚固性和电接触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在有关的试验方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冲击试验中应规定峰值加速度、持续时间和冲击脉冲波形,以及电气连续性中断的时间。
⑤其它环境性能根据使用要求,电连接器的其它环境性能还有密封性(空气泄漏、液体压力)、液体浸渍(对特定液体的耐恶习化能力)、低气压等。
❽ 接线端子插接插件和各类连接器的基础知识
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传输信号、接通电流的桥梁,可分为很多种类,根据应用环境、频率、对象的不同,对连接器的选择也不同。最常见的连接器有BTB连接器、FPC连接器、FFC连接器、RF连接器等。其中BTB/FPC连接器测试可用弹片微针模组作为连接模组,可传输大电流和信号,起到稳定的连接作用。
BTB连接器
BTB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可用于连接pcb板,实现机械和电气上的连接。主要应用于网络、通讯、电力、医疗、工业、金融、办公等多个领域。
FPC连接器微型、小巧、高密集成化的特性,能有效节省空间,既简化了配线程序,又能够节省人力成本。具有可折叠的优点,应用轻巧灵活。
FFC连接器
FFC连接器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镀锡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因此也被叫做柔性扁平电缆连接器。可广泛应用于复印机、扫描仪、绘图仪、传真机、音响等产品,起到信号传输及主板的连接。
FFC连接器体积小、厚度薄、连接简单、拆卸方便,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易解决电磁屏蔽(EMI)的特点。
FFC连接器与FPC连接器相比,形成线路有所不同。FFC连接器是柔性印制线路,是用上下两层绝缘箔膜中间夹上扁平铜箔制成的,成品较为简单;而FPC连接器是柔性线路板,是用化学蚀刻的方式把FCCL(柔性覆铜箔)处理,得到不同单面双面以及多层结构的线路走型。
RF连接器
RF连接器即射频同轴连接器,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同轴传输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主要起桥梁作用。
RF连接器的品种规格多,主要靠机械结构保证电气特性,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作为传输线气连接或分离电的元件。RF连接器是电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功能、小型化、高频率、低驻波、低损耗、大容量、大功率为趋势,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❾ 简述导线的几种相互连接方法
配线时常因线路分支或因导线不够长,需要把一根导线与另一根或数根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处称作接头。接头往往是故障所在,故应尽量避免。接头的技术要求为:接触紧密,不得增加电阻;接头处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有的绝缘强度;接头处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原有机械强度的80%。
(1)铜芯导线的连接
一般采用缠绕法和绞接法,现将常用的接头方法叙述如下:
①单股导线的平接头。两支线芯互绞3圈后,再将每支线芯去缠绕另一线芯5、6圈(图1-26)。
图1-26单股导线的平接头
②单股导线的丁字接头。用分支的导线线芯,往另一导线的线芯上缠绕5、6圈,第1圈须将线芯本身打结扣住,以防脱落(图1-27)。
图1-27单股导线的丁字接头
③单股导线的十字接头。用分支分出的两支线芯,分别或合起来往另一导线的线芯上缠绕5、6圈(图1-28)。
图1-28单股导线的十字接头
④单股导线的终端接头。当为两支导线时,两线芯互绞5、6圈,再向后弯曲;当为三、四支导线时,用其中一支线芯往其余线芯上缠绕5、6圈,然后把其余导线向后弯曲(图1-29)。
图1-29单股导线的终端接头
⑤多股导线的平接头。把多股导线线芯顺次解开,并剪去中心一股,按图1-30中步骤1把两条导线的每支线芯顺次相互交错,然后再如步骤2、步骤3依次缠绕每股导线。
图1-30多股导线的平接头
⑥多股导线的丁字接头。把需要分支的导线线芯分成两组如图1-31中的步骤1,然后一组线芯向前、一组线芯向后缠绕在另一导线的线芯上各3、4圈,如图1-31中的步骤2。
图1-31多股导线的丁字接头
⑦软线与单股导线的连接。先将软线线芯往单股导线上缠绕7、8圈,再把单股导线的线芯向后弯曲(图1-32)。
图1-32软线与单股导线的连接
(2)铝芯导线的连接
当铝导线采用缠绕绞接法连接时,因两铝导体不能完全合成一体,接触点的地方日久易于氧化,逐渐将铝导体腐蚀发生故障,故宜采用铝套管压接法。铝套管的断面有圆形的和椭圆形的两种(图1-33)。各种截面的单股或多股铝导线的对头连接,应配用相应的铝套管。小截面导线用手压钳(图1-34)局部挤压;大截面导线需用油压钳压接。压接后的铝导线接头
❿ 什么是接触电阻连接器接触阻抗测试方法是什么
接触电阻就是电流流过闭合的接触点对时的电阻.
测试方法
接触电阻的测量一般都采用开尔文四线法原理。 开尔文四线法连接有两个要求:对于每个测试点都 有一条激励线F和一条检测线S,二者严格分开,各 自构成独立回路;同时要求S线必须接到一个有极 高输入阻抗的测试回路上,使流过检测线S的电流 极小,近似为零.
见图1。图1中r表示引线电阻和探 针与测试点的接触电阻之和。由于流过测试回路的 电流为零,在 r3,r4上的压降也为零,而激励电流 I在r1,r2上的压降不影响I在被测电阻上的压降,所 以电压表测出的电压降即为Rt两端的电压值。从而 准确测量出R t的阻值。测试结果和r无关,有效地减 小了测量误差。
接触电阻测量原理:由于四线法测量接触电阻采用10mA/100mA的 恒流源,故测量接触电阻的实质是测量微动接触电 压。
使用Chroma毫欧姆表测量接触电阻的原理见 图2:
接触电阻测量原理:图2所测电阻即为接点接触时的电阻,其中的恒 流源用来为接触区域提供电流I,电压表用来测量 P+和P-之间的电压降V,由于电压表内阻相对于所 测接触电阻来说相当大(大到使电压表上分得的电流 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电压表所测电压V即为P+ 和P-之间的电压值,从而电压V与电流I的比值即为 电阻值。但由于接触区域非常小,按图中的接线得 到的是P+和P-之间的电阻值。为了使测得的数据尽 量接近真实的接触电阻值,应使得P+和P-接线端尽 量靠近接触区域 ,避免在测量结果中计入测试引线 和体积电阻产生的电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