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通州區功能性食用菌銷售方法

通州區功能性食用菌銷售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9 03:47:20

1. 朋友找我做食用菌,它是一種直銷模式,我可以做嗎,哪位朋友了解嗎,是騙人的嗎

可以做。

食用菌產業自2015年列入《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方案》後,通過各方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食用菌從「小蘑菇」逐步發展為「大產業」,正成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農民增收脫貧好項目,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特色產業,成為生態循環農業的亮點產業。

(1)通州區功能性食用菌銷售方法擴展閱讀:

目前,食用菌產業已被列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10+3」提升行動重點產業,以及精準扶貧攻堅的重要產業,各地採用多措並舉的食用菌產業幫扶模式助力脫貧。

直接幫扶模式:對有產業發展願望,具備一定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對象,鼓勵其以合作社為主要模式直接參與食用菌種植。

貧困戶在種植食用菌時不擔任何風險,公司給貧困戶提供大棚、生產菌棒、菌種及養菌管理技術。一戶貧困戶種1~2個大棚,每棚種植食用菌5000棒,可種5000~10000棒,按照市場價,每棒產鮮菌1.6斤,可凈賺2.2元左右,每戶貧困戶每年可增加1~2萬元收入,達到穩定脫貧。

委託幫扶模式: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選擇有合作意願、有實力保障、有技術、有勞動能力的人進行合作幫帶,貧困戶僱傭其他農戶進行種植食用菌,以「公司+農戶」的方式。

按照扶貧項目統一提供種(苗)、統一培訓、統一收購等生產經營管理,以協議形式明確貧困戶和合作農戶之間的權責利關系,收益按比例分成,種植1個大棚,貧困戶可獲得3000~5000元收入,保障貧困戶穩定的預期收益。

股份合作模式:建立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和貧困戶股份合作的產業扶貧模式,通過村集體流轉土地、企業(合作社)投入資金技術、貧困戶申請專項扶持資金、小額信貸資金進行入股,由合作社實施項目建設與經營管理。

項目以幫扶協議形式明確各自的責任,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貧困戶增收,企業獲利,雙贏的原則。按照扶貧小額信貸的有關政策,貧困戶投資5萬元,每年獲利不少於4000元。

2. 如何做好食用菌的外銷

(1)廣泛市場調研,多方聯絡合作

以往我國食用菌產品的貿易,多是外商來我國尋求貨源,而後下單購貨。在此基礎上,要加深與客戶的溝通和合作,並由此結識一些其他客商,類似滾雪球的方式,使合作對象越來越多。有進出口權的單位,可直接出擊國外市場,也可與國內經銷商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優勢互補,一致對外。

(2)了解國外風情,提倡對症下葯

盡管食用菌屬國際性健康食品,但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消費習慣。如西歐國家對雙孢菇情有獨鍾,但對松茸等野生菌類不感興趣;他們又對塊菌青睞有加,盡管價格昂貴,但購者眾多,但塊菌在日本市場則備受冷落等。如此,綜合各種信息如下,僅供參考。

①西歐國家主要消費的人工栽培品種有雙孢蘑菇、姬松茸、平菇及部分香菇、滑菇;野生品種或半人工栽培品種如塊菌、羊肚菌、雞油菌、珊瑚菌等珍稀菇類,亦較受歡迎。當地栽培品種以雙孢蘑菇為主,大多為工廠化生產,產量穩定,品質很高,但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珍稀品種、野生品種基本依賴進口。

②日本、韓國等亞洲發達國家主要消費的人工栽培品種有香菇、滑子蘑、灰樹花、金針菇、姬菇、真姬菇、姬松茸、茶薪菇、鮑魚菇、杏鮑菇等。在日本國內對香菇的技術研究及開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其生產技術包括菌種生產、人工栽培等技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但在2000年前後,為保護本國森林資源,國家立法嚴禁採伐林木進行菇菌栽培,加之從我國大量進口的香菇等產品價格低廉,當地經銷商也樂而為之。

③南非等國家對食用菌認識較少,就連一般常規品種的平菇、草菇也少有栽培,食用者也很少,加之經濟發展、消費水平等因素的制約,仍不是我國食用菌產品的出口對象。

④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對食用菌產品的消費習慣也有一定差異。如日本國對灰樹花(舞茸)情有獨鍾,但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區消費,其南部地區對其興趣不大。

⑤同一食用菌品種的不同類型,也是外銷中需考慮的重要因素。如日本消費者喜食無苦味的真姬菇品種;而東南亞地區的消費者則喜歡具苦味的真姬菇品種。

(3)重視包裝設計,提高產品檔次

我國外銷食用菌產品的包裝,大宗交貨的腌漬品多以50千克塑料桶裝,干品以5千克盒裝或罐製品以紙箱包裝為主,總體而言,可用「一等產品、二等包裝、三等價位」來評價。面對國際大市場,我們應既要生產出好的產品,更要設計並製作出上檔次、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包裝,以提高我國食用菌產品的競爭力和價位水平。在包裝設計上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實用性 有利於包裝操作、長途運輸。根據食用菌品種及其特性和運輸特點等因素,設計具有既便於操作、又利於裝運集裝箱(貨櫃)的包裝。

②美觀性 有利於宣傳產品,並讓外商及國外消費者耳目一新。該項因素應綜合考慮包裝外觀的圖案、色彩、文字等因素,既要突出產品特點,又宣傳企業,但必須遵守進口國的法律、政策及民族習慣等。

③安全性 有利於產品的安全保存,並讓消費者安全食用。如食用菌產品的鮮品,需要包裝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干品的包裝應有良好的密封性等。

④環保性 包裝材料的選擇,應根據包裝規格及產品流向等因素,綜合考慮其環保性。如大規格包裝,應在符合耐壓、抗擊等要求的前提下,以多次使用並可回收再生為原則;一次性包裝或直接進入家庭的產品包裝,其材料以能降解或回收利用為原則。總之,應以環保為前提和准則,否則將被視為不合格品。

(4)針對復雜標准,採取拿來主義

世貿組織某些成員為了保護本國(地區)農業的發展,有針對性地對進口的我國農產品提出了若干苛刻的標准或條件,並且,將這類條件以極快的速度使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藉以阻擋我國農產品包括食用菌產品的進入。因此,了解並借鑒國際食品法典中的食用菌標准,採取拿來主義——針對食用菌進口國的有關進口食用菌產品的標准,針對性很強地在生產、加工、包裝等一系列操作過程中,嚴格按其標准進行,從而可有效避免進口國海關的不必要麻煩,最大限度地保證效益。

3. 食用菌營銷

-------食用菌有較高的食用價值

菇類的蛋白質含量一般為鮮菇1.5-6%、干菇15-35%,高於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組成比較全面,大多菇類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針菇中賴氨酸含量豐富,而穀物中缺乏,賴氨酸有利於兒童體質和智力發育。菇類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多種具有生理活性的礦質元素。如VB1、VB12、Vc、Vk、VD及磷、鈉、鉀、鈣、鐵和許多微量元素,可以補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

------食用菌具有較高的葯用保健價值?

食用菌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質如:高分於多糖、β-葡萄糖和RNA復合體、天然有機鍺、核酸降解物、cAMP和三萜類化合物等對維護人體健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

------食用菌的葯用保健價值有哪些

①抗癌作用:食用菌的多糖體,能刺激抗體的形成,提高並調整機體內部的防禦能力。能降低某些物質誘發腫瘤的發生率,並對多種化療葯物有增效作用。此外栗蘑中富含的有機硒,可作補硒食品,若長期食用,幾乎可以防止一切癌變。②抗菌、抗病毒作用。③降血壓、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強心等。④健胃、助消化作用。⑤止咳平喘、祛痰作用。⑥利膽、保肝、解毒。⑦降血糖。⑧通便利尿。⑨免疫調節。
--------------------------------------------------------------------------
食用菌與癌症免疫療法

惡性腫瘤,又稱癌,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癌症之所以可怕,在於其有許多生物學特徵:自主性、可稱植性、侵襲性、轉移性、異常分化、失去接觸抑制等。但危害最大的它的侵襲性和轉移性,即癌細胞被淋巴流、血流帶到另一遠離部位或器官,在那裡繼續存活和繁殖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繼發瘤的全過程。這樣,如臨床病人腫瘤一旦有侵襲的轉移的行為出現,用一般手術治療、放療及化療等手段往往達不到治癒效果。而且,目前在癌症方面還沒有找到特異的療法。對於如何控制癌的侵襲的轉移的發生,依然處於初始研究階段。所以,癌症一旦確診,病人就處於恐懼和悲觀氣氛之中。因此,全球每年耗資10億美元用於癌症的研究,但收效甚微,令人們往往「談癌色變」。
因而許多專家開始轉而重視通過激活體內免疫系統,增強機體自身的防禦功能。研究表明,只有當機體對癌症的免疫功能明顯降低或喪失時,癌症才會乘虛而入。如果從第一個癌細胞發生時就開始預防癌症,幾乎可獲100%的效果。基於此故,人們就著眼於篩選即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又不產生副作用,其主攻方向,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時,增強機體免疫力,以達到完全治癒癌症,戰勝癌症的目的,在此前提下,科學家們提出了兩大研究趨勢,即一是抗體導彈,二是食用菌。幾十年來,中、西方醫學者應用現代科技對菌類加以研究,發現它具有抗腫瘤、抗高血壓等功效,目前,已知舞茸、香菇、靈芝、姬松茸、猴頭菇、冬蟲夏草、茯苓、雲芝、平菇(糙皮側耳)等多種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我公司經過十多年生產實踐,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最大限度地提取食用菌中的活性成份,並保持食用菌原有的營養成份,產品正日益受到國外專家的重視,目前我公司已和國外合作,部份產品已通過美國FDA檢測,相信不久的將來,食用菌對世界人類健康,提高人類的生命質量必將作出更大的貢獻。
--------------------------------------------------------------------------
食用菌的多糖

在自然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社會環境競爭激烈的今天,食用菌作為純天然資源因其獨特的功效。正為人類的健康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食用菌子實體含有豐富的營養和葯用成份,若直接食用不易達到保健治療作用,只有將其有效成份濃縮或純化,才能提高其功效。金源公司根據各葯食用真菌的特性,採用生物技術,提取其活性成份——蛋白多糖、生物鹼和三萜類物質等。多糖組分中以葡聚糖為主,以具有β—1、3葡萄糖苷鍵結合的直鏈和β—1、6葡萄糖苷鍵結合的支鏈構成為特殊的空間結構,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對人類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提高機體免疫性,增強淋巴細胞的活力,加強機體防禦能力,促進白細胞對病毒菌和異常細胞吞噬功能,消除體液中自由基的產生,防止細胞膜質的氧化,保護正常細胞,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及降血壓和血脂,能產生多種抗菌素對病毒、細菌有良好的抑製作用等。食用菌多糖除對疾病有特殊的治療效果外,它的作用往往是綜合性的,它們都有滋補強化、扶正固本、抗衰老的作用,是一種天然補品。我公司現已開發並大批量生產了灰樹花、靈芝、姬松茸、糙皮側耳、猴頭菇、冬蟲夏草等十幾個品種多糖乾粉。
以上產品可廣泛應用於:1、食品添加劑;2、健康食品;3、營養補充劑;4、腫瘤病人放化療的輔助用葯;⒌美容護膚品。此外可製成制劑產品(如膠囊、顆粒劑、片劑、口服液等)。
浙江慶元縣金源真菌多糖製品有限公司

4. 種植什麼食用菌市場較好,食用菌怎麼找銷路

國內各地市場對於食用菌品種的需求是不同的,應該根據當地市場需求或者你的銷售渠道來決定品種。建議先調查市場。

5. 我想收購食用菌自己分類包裝後進行銷售,需要辦理什麼手續,要通過哪幾個部門

第一個需要工商營業執照,第二食品生產許可證,衛生防疫證,如果進超市還要有條碼,QS認證。等等。

6. 如何銷售食用菌

食用菌銷售一般有市場銷售。酒店,超市配送,加工廠收購,外銷出口等等方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規模,品種選擇適宜的銷售方式。小規模生產最好還是自己批發,零售比較適宜,可以賺取最大的利潤。

7. 食用菌養殖銷售渠道哪裡

銷售渠道主要有幾個,市場批發零售,酒店采購。超市銷售,食用菌加工廠收購,深加工收購。

8. 如何提高食用菌的經濟效益

我國食用菌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在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從弱小到強大,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菌生產國、出口國和主要的消費國。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我國繼糧、棉、油、菜、果之後的第六大種植產業,並呈現出穩步快速增長的趨勢。
一、加強食用菌產業區劃和規劃
1.根據食用菌種類差異,規劃發展主產區 不同種類的食用菌,需要的生產資源條件不同。在自然界物種競爭選擇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的優勢種將得到快速發展,並形成其主產區。如我國東北地區著名食用菌為黑木耳、榛蘑,而華北地區多為猴頭、平菇,口蘑則生於有牧草的張家口及內蒙地區,福建、廣東則以草菇、香菇等居多。然而,就一個省來說,不同區域資源稟賦差異較大,產業發展的差異性也較大。如吉林省,其東部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冷資源,比較適合發展平菇、香菇、毛木耳、黑木耳、靈芝、猴頭菇、金針菇、滑菇、黃傘等木腐菌,而吉林省的中部和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作物秸稈,比較適合發展雙孢菇、杏鮑菇、白靈菇、草菇、雞腿菇等草腐菌。因此,「東木西草」是吉林省食用菌產業區劃和規劃基本原則。
2.根據資源稟賦,確定產業戰略轉移趨勢 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南方早於北方,但是經過規模擴張和持續生產後,南方生產資源匱乏和生產環境惡化。北方擁有豐富的原材料資源、不可替代的冷資源等物質資本和自然資本,及龐大的農村勞動力和研究人員構成的人力資本,多樣的食用菌種質資源和研究成果構成的科技支持,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最終形成食用菌產業由福建、浙江向山東、河南轉移,並繼續向東北三省及內蒙古轉移,形成「南菇北移」的產業發展格局。例如在烏蘭浩特市建立滑菇生產基地,把滑菇生產由東南向西北推進一大步;在敦化市建立的香菇生產基地、黑木耳及靈芝生產基地,為高寒山區發展食葯用菌生產開辟了一條新路等。這樣的產業發展布局和趨勢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遵從產業發展規律的客觀選擇。
3.以產業集群發展理念為指導,進行產業規劃 在產業規劃過程中,要從產業集群發展的高度,對相關產業(部門)進行整體規劃,確保產業的集群發展,以獲得產業最佳收益率。如在某一特定區域進行食用菌產業規劃,要考慮產業發展的規模、需要的生產基質數量和質量,以及交通運輸能力、運輸成本、市場銷售能力、產品加工企業的加工能力、技術服務部門的服務能力、技術研發單位的研發能力、副產物處理企業的加工轉化能力等要素,還要考慮產業發展需要的外部環境條件,如當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信貸保障體系完善度、各個部門之間關系等方面,以保證產業集群間的協同力和產業發展的持續性。
4.協同發展食用菌產業與生產林的培育工作 隨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木腐菌產業規模的擴大,有些地區食用菌生產形成的菌木矛盾日漸突出。據測算,每生產1噸椴木香菇,需消耗闊葉林70立方米,1公斤木屑菇也需耗1.5公斤木屑,導致生產林撫育遠跟不上食用菌生產發展,引出生產與生態失衡的矛盾。但是,只要做好科學規劃,就可有效避免,並形成產業間的協同發展。例如,浙江省慶元縣1986~1995年共發展袋料香菇5.5億袋,年均消耗菇木20餘萬立方米,是該縣菇木林年產量11萬立方米的1.8倍,對生態平衡產生威脅。由於該縣及時認識到食用菌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從食用菌產業長遠發展的角度,適時構建起森林生態、林業產業和森林安全三大體系,使失衡的生態得到及時恢復。據2004年慶元縣森林資源補充調查結果表明,到2003年底,該縣森林總蓄積達599.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83.6%,分別比1997年增長了121.6萬立方米和提高了1.2個百分點,實現了森林資源、環境和產業三者協調發展。
5.設立種質資源保護區,確保遺傳基礎豐度 食用菌種質資源是指食用菌的基因資源或遺傳資源。為了食用菌產業永續發展,在規劃過程中,除了考慮產前、產中、產後的協調發展外,在推進主產區規模發展同時,還要注重食用菌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建設與保護工作,確保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潛在創新能力。以雲南為例,雲南的野生食用菌是全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12個有代表性地區之一。如果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會迅速推廣具有出菇齊、轉潮快、生物轉化率高的優點的改良品種,而傳統地方品種會被取代,並使之加速滅絕,導致遺傳基礎變窄,並向一致性方向發展,降低了新品種對流行病蟲害潛在的遺傳抵抗性。而隨著野生菌資源的減少,地方品種的淘汰,食用菌育種中,遺傳改良所需求的廣泛遺傳基礎也將縮小,並進一步降低新品種改良和創新能力。因此,需要盡早建立食用菌種質資源保護區,確保遺傳基礎的豐度,提高食用菌產業的後續發展能力。
二、加強行業執行標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食用菌生產的主力軍依然是各地的農戶,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食用菌種植模式約佔99%。21世紀以來,我國雖然被譽為食用菌最大的生產國,其產量佔全世界的70%,但由於存在生產設備簡陋、生產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管理粗放、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風險高等劣勢,我國食用菌的出口創匯能力還是較差的,並屢受貿易「壁壘」、環保、知識產權等「壁壘」。就食用菌而言,歐盟於2007年2月修改了殺菌劑「多菌靈」在新鮮食用菌中的殘留限量標准,由原來的1毫克/公斤提高到0.1毫克/公斤。美國也於2008年1月1日起,採用與歐盟相同的標准。而「多菌靈」是發展中國家在園藝作物,特別是食用菌上廣泛使用的高效、低毒殺菌劑,因此,這對我國食用菌生產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和沖擊,需要進一步強化標准化生產,並推進從餐桌—產品—產地—農戶的溯源體系,具體包括:產地—投入品—菌種—栽培過程產品—收購—加工—包裝—貯存—運輸—營銷等方面形成配套的標准體系,以此約束生產者—技術員—加工者—銷售者的行為,避免因質量安全問題而影響食用菌產業發展和我國食用菌產業的國際聲譽和貿易額。
三、加大宣傳,提高全民對食用菌產業的認識
與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相比,食用菌產業在我國是一個相對比較年輕的產業,是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為滿足種植結構調整需要而出現的。食用菌經營專業戶、專業公司、專業合作社共同架起栽培與銷售、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但是,多數人對食用菌產業還缺乏整體認識,需要採用科普宣傳方式,提高公眾對食用菌產業的資源保護、產業優勢、健康飲食、科學烹飪、生態經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認識,使之形成有需求導向和受保護的主導產業。例如2003年,中國食用菌協會舉辦「全國食用菌烹飪大賽」,推出多款食用菌菜餚,促進大眾餐飲消費;2008年,中國食用菌協會組織開展的「小蘑菇大產業健康萬里行」活動,提高了公眾對食用菌產業地位的認識;大 三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毛傳福同志2009年6月出版的《菇糧時代——說菌菇話健康》,讓公眾熟知了食用菌與健康之間的關系。今後,還需藉助電視、廣播等現代傳播媒介,定期播放相關主題的科教篇,並製成光碟,進行廣泛宣傳。
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發展
食用菌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產業的發展需要以科技研究為先導,實現研究與應用的協同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技術創新不僅要抓具體環節,如生產環節的菌種開發、病害管理、生產設施創新、生產模式創新等,而且要將食用菌產業鏈條看作一個系統工程,用市場和產業化的眼光來做研究。
1.促進研發實用小型機械 我國生產模式落後,集約化和組織化程度低,以農戶為單元的生產模式將在一定時期內成為主流。隨著勞動力資源優勢的喪失,新生代農民向城市轉移的大趨勢下,農村勞動力老齡化趨勢加快。為了滿足產業發展,急需組織能工巧匠和研究力量,進行實用小型機械等勞動力替代技術的研發。
2.加強生產設施改造 目前,食用菌生產上使用的大棚均來自於蔬菜生產。由於蔬菜生產與食用菌生產需要的條件不同,前者要求形成有利於光合作用的溫、光、二氧化碳等條件,而後者則需有利於子實體生長的微光和溫度條件。因此,需要根據食用菌生產對大棚設施功能進行技術改造。
3.研發安全健康的滅菌技術 在食用菌生產的多個環節,都需要進行消毒、滅菌。然而,滅菌劑的大量重復使用,會導致有些菌農產生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等,嚴重影響生產者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者在研究滅菌效果和生產環境安全的同時,也要關心生產者的健康,即研究開發更安全更健康的滅菌產品。
五、產業發展需國家「惠菌」 政策助力
我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難以迴避國際競爭的大環境。日本、韓國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均得益於國家食用菌產業政策支持,如政府為農民提供40%~50%的食用菌生產固定資產投入補貼以及出口補貼等。我國要提升食用菌產業的競爭力,也需要國家給與配套的「惠菌」政策支持,根據國情,適度發展,推進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規范化進程,確保產業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9. 食用菌(蘑菇)的生產流程方法以及在新農村示範村的市場可行性分析

一、食用菌市場情況調研分析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食用菌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年生產量達到100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和出口量的70%。致富5000多萬中國人。食用菌是一種投資低、見效快、利潤高的項目,一般利潤至少百分之百,產出是投入的2—3倍,經濟效益高於其他行業。

但是,近年來國內有一些生產食用菌大棚,由於設備簡陋不配套、衛生管理水平低下、菇農素質不高,加上使用大量農葯,導致香菇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不合格與不穩定。

依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新型食品開發發源符合「天然、營養、保健」的原則之外,還要求具備營養功能、嗜好功能和生理功能,故此,中國食用菌要走出國門,打入世界市場。就必須在食用菌栽培與加工上作到科學管理,無公害環保。

二、項目的介紹

食用菌(`````)實驗基地,經過實地考察,項目擬投建在.``````

佔地約25畝(標准為例).項目擬投資900萬元,.項目是以節能、低耗、無公害、環保為宗旨,項目技術水平將定位在高品質、高產值、高附加值的無公害食用菌栽培與加工的產品方面。

項目實行國家指導,地方政府扶持,企業經營,帶動農戶,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為農民增產增收,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貢獻。

(一)項目主要內容

該基地擬建三個項目:

一是建立以食用菌為主產品的三級制種生產流水線;

二是建立以順季節生產食用菌為主的無公害栽培基地;

三是建成食用菌保鮮加工車間。

1、建立年產120萬袋食用菌栽培種的生產線

(1)擬建一流的食(葯)用菌保育種中心;

第一階段有地收集可適於當地氣候的使用菌優級菌種作為生產的當家品種;

第二階段對引進的優良菌種進行小規模的出菇試驗,成功後再擴大面積栽培;

第三階段全面收集野生可食用菌,針對性的進行栽培試驗,為生產提供新品種、新菌株。

(2)對培養基進行探研,研究出能充分利用當地原料資源並能提高產量與品質的最適配方;

(3)簡化制種原料加工工序及相關設備;

在生產中應將枝椏條與粉碎工序合二為一,將桔桿類切斷與粉碎工序集為一體,將大簡化生產工序與生產成本;

(4)節能型的滅菌生產線的技改工程

1)投建軌道車與常壓滅菌鍋並在外殼包覆100——200mm厚的 膨脹珍珠

岩與礦渣棉,將大大提高保溫效能;

2)在常壓滅菌鍋後面建成開放式接種車間,並使用生產栽培種的數量達到

4000袋以上。

(5)在環保工程方面

應定時、定量嚴格檢測生產原料中的農葯殘留量與金屬含量是否超標,另應防止轉基因抗蟲棉的棉籽殼、施過倭壯素的稻草及使用過抗菌劑的雜木屑作為培養料。

對水質與空氣應定時進行送樣或現場抽樣檢測,凡不符合環保標准與衛生標準的一律不準進行生產。

2、擬建立54座鋼塑結構標准化的栽培大棚

栽培大棚式的選擇——採用鋼塑結構的栽培大棚

1)栽培大棚規格:跨度:8米;肩高:1.5米;頂高:2.5米:長度:25米:

2) 鋼管直徑:22毫米:管壁厚:1.2毫米;

3) 技術指標:抗風能力:風壓652pa;風力11級;承壓:雪壓294pa;

4) 其它配件:門、遮陽薄膜、防蟲網、噴水系統等;

5) 在栽培場所應建可調試的圍棚,頂部與四周用一層或多層遮陽網,內層再用高密度防蟲網,為生防起雙重調節與保護作用。即將遮陽控光,棚內控濕、控溫與防蟲等多功能溶為一體。

3、 擬建年產100噸保鮮菇流水線

1) 投建500立方米的高溫冷庫;

2) 投建分撿車間、加工車間、包裝車間、下腳料處理車間。

該項目以節能、低耗、無公害、環保為宗旨,使之成為適於國情、高效型的現代化菇類工廠,達到國外同類生產水平。

本項目採用高起點、高投入、高產出,成為現代化食用菌產業化的楷模之一。項目的技術水平將定位在高品質、高產值、高附加值的無公害鮮菇栽培與加工產品方面。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全部設計應立足在使食用菌生產集約化、產業化、商品化;

2) 選育出適於在本設施內進行多種菌類栽培的優質高產新菌株;

3) 不斷總結出優質、高產、高效的栽培配方與生產技藝,同時還應與其設備生產流程相配套;

4) 堅持以生物防治與物理防治的方針、建立無公害、無污染、環保型的病蟲防治體系。

10. 村裡種植了很多的蘑菇,但一直找不到銷路,該怎麼辦

村裡種了很多的蘑菇,但是一直找不到銷路,面對這樣的情況,可以主動的聯系蔬菜收購商或者蔬菜批發市場,讓他們前來幫忙收購。

閱讀全文

與通州區功能性食用菌銷售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3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9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4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2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3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4
葯物分析tlc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203
java類方法有什麼用 瀏覽:925
6聽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4
柳樹種植方法 瀏覽:389
美雄諾龍的檢測方法 瀏覽:267
99乘78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66
用點電荷來代替帶電體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瀏覽:232
微博主頁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4
本金罰息計算方法 瀏覽:490
治療肚子疼的最快方法 瀏覽:944
胯打開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73
波菜種植方法和時間 瀏覽:243
憂鬱症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953
雙膠紙張厚度計算方法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