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三種常用的知識表達方法

三種常用的知識表達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8 19:11:31

㈠ 表達方式有哪幾種

主要有以下5種表達方式:記敘、說明、議論、描寫、抒情。

1、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在寫事文章中應用較為廣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表達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

2、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包括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細節描寫、環境描寫、場面描寫等),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

3、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具體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

4、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通過講事實、說道理等方法對人物或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通常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5、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

(1)三種常用的知識表達方法擴展閱讀:

描寫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㈡ 人工智慧目前常用的知識表示方式有哪些

機器學習是人工智慧的另一重要課題。機器學習是指在一定的知識表示意義下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按照學習機制的不同,主要有歸納學習、分析學習、連接機制學習和遺傳學習等。

知識處理系統主要由知識庫和推理機組成。知識庫存儲系統所需要的知識,當知識量較大而又有多種表示方法時,知識的合理組織與管理是重要的。推理機在問題求解時,規定使用知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推理過程中為記錄結果或通信需設資料庫或採用黑板機制。如果在知識庫中存儲的是某一領域(如醫療診斷)的專家知識,則這樣的知識系統稱為專家系統。為適應復雜問題的求解需要,單一的專家系統向多主體的分布式人工智慧系統發展,這時知識共享、主體間的協作、矛盾的出現和處理將是研究的關鍵問題。

人工智慧是人類設計創造出來的,它們的存在無疑為人類現在和將來的生活工作效率等等都是很大的幫助,其實一種事物是否有害,是看用它的是什麼樣的人,出於什麼目的,要是用的得當,以為人類造福為福祉,那就是有利的。

㈢ 在語文中,表達方式有哪幾種表達方法又有哪幾種以及有哪些寫作手法

有五種 1、記敘 2、說明 3、議論 4、描寫 5、抒情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方法:說明式語言.敘述式語言.描述式語言.議論式語言.抒情式語言
寫作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
表達方式 抒情 記敘 描寫 議論 說明
寫作手法 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㈣ 文章有哪幾種表達方法

表達方法分為記敘、描寫、說明、抒情、議論。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法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法。

表達方式,又叫表達方法,簡稱表達。它是文章思想內容變成具體存在現實的藝術形式、藝術手段。它是文章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衡量文章藝術性的重要條件。

綜合起來,「表達方法」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4)三種常用的知識表達方法擴展閱讀

描寫基本含義:

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

描寫是具體形象地描繪任務和事物的狀貌。它的基本特點是描繪形象。它所追求的表達效果是用文字繪形繪聲繪色地再現客觀事物的「樣子」,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

說明基本含義:

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分類別、打比方、下定義、作詮釋、摹狀貌、引資料、畫圖表等。

㈤ 什麼是知識它有哪些特性列舉至少六種知識表示方法

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知識,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界定。但知識的價值判斷標准在於實用性,以能否讓人類創造新物質,得到力量和權力等等為考量。

有一個經典的定義來自於柏拉圖: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標准。

由此看來,知識屬於文化,而文化是感性與知識上的升華,這就是知識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有關於知識的悖論是:知識如果不能改變行為,就沒有用處;但是知識一旦改變了行為,知識本身就立刻失去意義——《未來簡史》。

經過國內外學者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經有許多知識表示方法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目前使用較多的知識表示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知識表示方法。

(1)邏輯表示法

邏輯表示法以謂詞形式來表示動作的主體、客體,是一種敘述性知識表示方法。利用邏輯公式,人們能描述對象、性質、狀況和關系。它主要用於自動定理的證明。邏輯表示法主要分為命題邏輯和謂詞邏輯。

(2)產生式表示法

產生式表示,又稱規則表示,有的時候被稱為IF-THEN 表示,它表示一種條件-結果形式,是一種比較簡單表示知識的方法。IF 後面部分描述了規則的先決條件,而THEN 後面部分描述了規則的結論。規則表示方法主要用於描述知識和陳述各種過程知識之間的控制,及其相互作用的機制。

(3)框架表示

框架(Frame)是把某一特殊事件或對象的所有知識儲存在一起的一種復雜的數據結構。其主體是固定的,表示某個固定的概念、對象或事件,其下層由一些槽(Slot)組成,表示主體每個方面的屬性。

(4)面向對象的表示方法

面向對象的知識表示方法是按照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原則組成一種混合知識表示形式,就是以對象為中心,把對象的屬性、動態行為、領域知識和處理方法等有關知識封裝在表達對象的結構中。

(5)語義網表示法

語義網路是知識表示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一種表達能力強而且靈活的知識表示方法。它通過概念及其語義關系來表達知識的一種網路圖。從圖論的觀點看,它是一個「帶標識的有向圖」。

語義網路利用節點和帶標記的邊構成的有向圖描述事件、概念、狀況、動作及客體之間的關系。帶標記的有向圖能十分自然的描述客體之間的關系。

例:用語義網路表示下列知識: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是一所大學,位於長沙市,建立時間是1914 年。

(6)基於XML 的表示法

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中,數據對象使用元素描述,而數據對象的屬性可以描述為元素的子元素或元素的屬性。XML 文檔由若干個元素構成,數據間的關系通過父元素與子元素的嵌套形式體現。

在基於XML 的知識表示過程中,採用XML 的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文檔類型定義)來定義一個知識表示方法的語法系統。


(5)三種常用的知識表達方法擴展閱讀:

從一般意義上講,知識表示就是為描述世界所做的一組約定,是知識的符號化、形式化或模型化;從計算機科學的角度來看,知識表示是研究計算機表示知識的可行性、有效性的一般方法,是把人類知識表示成機器能處理的數據結構和系統控制結構的策略。

一個完整知識表示過程是:首先是設計者針對各種類型的問題設計多種知識表示方法;然後表示方法的使用者選用合適的表示方法表示某類知識;最後知識的使用者使用或者學習經過表示方法處理後的知識。

所以,知識表示的客體就是知識;知識表示的主體包括3 類:表示方法的設計者、表示方法的使用者、知識的使用者。具體來說,知識表示的主體主要指的是人(個人或集體),有時也可能是計算機。

假設有這樣一個知識需要表示:小潘是計科系的學生,但他不喜歡編程。我們用一階謂詞邏輯來表示它就需要採用如下的步驟:首先,定義謂詞。

Computer(x):x是計科系的學生

Like(x,y):x喜歡y

其次,用謂詞公式表示之:

Computer(xiaopan)∧¬Like(xiaopan,programing)

產生式規則:在條件、因果等類型的判斷中所採用的一種對知識進行表示的方法。其基本的形式是P→Q,或者是if P then Q。

這里這個產生式規則與剛才的謂詞邏輯中的「蘊涵(→)式」表示還是有區別的,後者是一種精確的匹配,即如果x,則100%的會是y,而前者則可以表示 一種模糊匹配,有一定的置信度,即發生概率。

例如:if 「咳嗽 and 發燒」,then 「感冒」,置信度80%。這里if部分表示條件部,then部分表示結論部,置信度表示當滿足條件時得到結論的發生概率。這整個部分就形成了一條規則,表示的就是這樣一類因果知識:「如果病人發燒且咳嗽,則他很有可能是感冒了」。

因此,針對比較復雜的情況,我們都可以用這種產生式規則的知識表示方式形成一系列的規則。

㈥ 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有哪些

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是什麼?▲關於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關於表現手法:托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 順敘倒敘插敘 對比襯托卒章顯志 象徵襯托想像聯想照應 寓情於景 托物言志 反襯烘托托物起興 美景襯哀情 渲染虛實結合 側面描寫 正面描寫 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等,數量不限▲什麼叫敘述?敘述有什麼作用? 敘述是作者通過一般性的陳述,介紹、交待人物、事件、環境及其發展演變過程的表達方法。回答「是什麼」的問題。▲敘述有哪些種類和方法? 敘述有兩類:一是概括敘述、一是具體敘述,概括敘述又叫簡述、略述、就是用簡單的筆墨對人物、事件、環境加以介紹、給讀者提供一個大概的印象。具體敘述又叫詳述、細述,就是用詳盡的筆墨對人物事跡、環境作詳細交待。 敘述的方法有四種:順敘、倒敘、插敘、補敘。順敘,是按照事件的發展過程或人物經歷的自然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它符合人們一般的認識習慣、條理清楚、脈絡分明,易於將人和事敘述完整。倒敘、又叫倒插筆。是把事件(人物)的結局或發展過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斷提到前邊敘述,然後按順敘的方法進行敘述的方法。倒敘有三種情況。一是把結局提前、二是把某個片斷提前、三是用回想回憶的方式進行,將作者的感受用敘述在文章前邊表達出來。用倒敘的優點在於:可以造成懸念、使文章結構富於變化。插敘,就是在敘述進行中插進另外一段敘述。插敘能充實文章內容、豐富故事情節。插敘也有三種情況:一是插進來的內容是和所敘述的內容有關的以先發生的事情。這種插敘又叫追敘.二是插進來的內容是對所敘述內容的補充,注釋。這種插敘習慣上又叫補敘。再一種情況是插進來的內容在表達順序上與原敘述的順序相反,這種情況又叫逆敘。▲敘述常用那些人稱? 常用的敘述人稱有三種: 第一人稱——我、我們;第三人稱——他、他們和第二人稱——你、你們。▲在敘述時要注意什麼問題? ①要線索清楚。確定一定的線索,才能理絲有緒,無論多麼復雜的情況,都能自成條理。②要交待明白。敘述要達到告訴讀者「是什麼」的目的,就要把握敘述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這樣讀者才會得到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③要詳略得當。敘述一件事,對它發展過程的每個階段不能平均用力量,敘述幾件事,也要有個側重點。要根據文章的具體情況,做到詳而不雜,細而不荒,簡而不陋。④要波瀾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要善於交替使用各種敘述方法,運用抑揚、快慢、斷讀、離合等技巧,使敘述峰巒起伏,跌宕多姿。▲什麼叫描寫?描寫有什麼作用? 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的狀態、動作、景物的性質、特徵、環境的色彩、布局等具體地描繪出來。它回答的是「怎麼樣」的問題。具體、形象、生動地再現客觀事物,給人以親臨其境的真實感。 描寫的作用是:①展現自然景色的風貌;②展現人物的形態、舉止、言談及內心世界,③展現人物活動的背景或具體環境。④喚起人們的審美情緒,影響人們的感情,加深人們對客觀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描寫有哪些類型?有四種類型: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什麼叫人物描寫?人物描寫包括哪些種類?有什麼要求? 人物描寫包括:①肖像描寫。即對人物的音容笑貌、衣著服飾、神情姿態等外部特徵寫。肖像描寫的方法很多,從描寫的角度上說:有通過作品中人物介紹進行描寫,有通過不同人物對比進行描寫,有側面烘托的描寫;從描寫的手法上說,有一次完成的描寫,有靜態的描寫和動態的描寫;從運用筆墨的程度上說,有精雕細刻的工筆描寫,也有輕描淡寫的白描。肖像描寫的要求是:一要以形傳神,抓住外表上富有代表性的特徵;二要獨特、新巧、切忌因襲雷同。 ②行動描寫。即對於人的具體行動的描寫。行動描寫的要求是:要具體、生動展示出人物行動的方式方法和步驟,圓滿地回答人物「怎麼樣做」的問題。 ③語言描寫。即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描寫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獨白。(作品中人物自言自語),一是對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互問互答)。搞好語言描寫,首先語言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處境、思想和性格特徵,使人看後相信這個人只能這樣說話:其次,語言要准確、簡潔、傳神。 ④心理描寫。即直接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中內心活動的方法。它是對人物的思想感情、理智、整個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視,能較好地把人物內心最隱蔽的東西暴露出來。 心理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剖析;用語言、行動顯示;用夢境、幻覺表現等。進行心理描寫必須注意:一不要把作者的感情強加給人物;二要鋪墊好寄託心理活動的必要的環境條件;三要與其它描寫方法交錯穿插,不宜作過長、靜止、單調的心理描寫。▲什麼叫環境描寫?環境描寫有什麼作用? 環境描寫,指的是對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發的感情發生直接關系的客觀外界條件的描寫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 環境描寫的作用是:①顯示作品背景、點明時間、地點及社會背景;②襯託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進情節發展,增加故事的真實感;④突出文章主題,反映社會生活;⑤抒發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懷。▲什麼叫場面描寫?場面描寫的方法有哪些?場面描寫有什麼要求? 場面描寫:是指對人物之間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所形成的相互關系而構成的生活畫面的描寫。或可以說是人物描寫的綜合形式。 場面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鳥瞰式,即從整體著眼、較全面地、概括地寫出場面的總的景象和總的氣氛。這種方法,不求點上的細微,而求面上的廣度,關鍵是寫出一個完整的藝術畫面。另一種是特寫式。即把場面中具有代表性、特徵性的典型情景、集中、細致地突現出來。 場面描寫的要求有兩點:一、 寫同一時間,同一環境下所發生的事件,要注意它的四周,把時間、地點等跟人物結合在一處,要有人還要有畫面。二、截取事件過程的橫斷面,要寫出動靜之態,顯示人物之間的關系。▲什麼叫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有什麼作用? 細節描寫,即對人、事、景、物的富有典型意義的細微末節的刻劃與描繪。 細節描寫的作用很大:①可以促成情節的曲折和復雜;②可以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③可以展現環境景物的獨有特徵;④可以增強主題的表現力。▲描寫的方法和要求是什麼? 常見的描寫方法有六種,即: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工筆描寫和白描,表態描寫和動態描寫。 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都是從描寫時所站的角度上說的。直接描寫又叫正面描寫,它是從正面描寫人物,事物和環境,使其形貌直接地顯現出來。間接描寫又叫側面描寫。它不直接描寫對象本身,而是借描寫其它,間接烘托出要描寫的對象。因此,人們又叫這種方法為「烘雲托月」法。工筆描寫與白描,是從描寫的程度上來說的,工筆描寫,即濃筆重彩、精雕細刻的描寫。白描、即輕描淡寫,簡單的勾勒。 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是從描寫對象的變化上來說的,靜態描寫,即對平面、靜止的人物與景物的描寫。動態描寫,則是對人物或景物發展變化的情態的描寫。 描寫的要求有以下幾點:①要真切具體。也就是要抓住描寫對象的特點進行描寫,使其狀態、色彩、情調躍然紙上。②要選好角度。描寫的角度有好幾種:旁觀者的角度,當事人的角度,見證人的角度。選角度要從自己的獨特感受出發,要符合人們觀察認識事物的通常邏輯、要注意以點帶面。③要精煉生動。精煉即語言精確、凝煉,生動即文字活潑形象。▲什麼叫抒情?抒情有什麼作用?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發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它的作用是:①以情動人、增強文章感染力;②開拓意境,表現和深化主題思想;③渲染氣氛,顯示行文格調,貫通文章意脈。▲抒情的方法有哪些?①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意,即作者直接傾吐自己的感情。②即事抒情,又叫敘述抒情,是作者因事而動情,將感情融人敘事之中的一種抒情方式;③借景抒情,又叫寓情於景或描寫抒情,即作者把感情寄託在景物描寫之中,以景物的形狀、色彩濃度、格調表達感情。④議論抒情,又叫寓情於理。即把感情寓於道理之中,藉助說理表達思想感情。▲抒情的要求是什麼? ①要有真情實感,不可為文造情、無病呻吟;②要同內容和諧一致、保持一致格調、形成有機聯系;③要有積極、健康的情趣。▲什麼叫議論?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議論,即分析評論客觀事物,表現自己的觀點和態度。 議論的作用是:①增強文章表達效果,提高戰斗性;②明確文章主題,揭示蘊含的思想意義;③貫通文脈緊湊篇章結構。▲議論的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議論方法有:①夾敘夾議。即一邊敘述一邊議論。可先敘而後議,亦可先議而後敘。要把議和敘緊密聯系,使議出自敘,言簡意賅、靈活、自然。②寓理於情,即把議論融入抒情之中,借抒情闡發道理。③借端生議,就是由所描繪的事物聯想發揮而進行議論。這種議論必須與所描述的事物有內在聯系,同時又要聯想開去不拘泥於 描述對象的本身。 ④ 寓議論於篇外。即,在文章開篇或結尾之處,加上一種既有獨立性,又與篇章內容有某種聯系的議論文字。除此之外,還有引證代議,發問提議等。▲什麼叫說明?說明有什麼作用? 說明即用言簡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把人物的經歷特點表述明白。 說明的作用是:①在議論文中用它交待論據;②在記敘文中用它起注釋作用;③在新聞中,用它介紹背景材料,加強內容表達;④在科學報告或教科書中,用它表述科學知識或事物。▲說明的方法有哪些? 說明事物和事理的方法很多,說明文常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定義說明法:也叫下定義。有時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往往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被說明對象有個明確的概念。 數字說明法:也叫列數字。有時為了便於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用一些數字來准確地、科學地加以說明。 比較說明法:也叫做比較。為了說明某些抽象的或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用具體的或大家比較熟悉的事物進行比較,往往能增強說明事物的效果。例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一文中,為了說明宴會廳的建築面積,作者運用了做比較的方法:「有五千個席位的宴會廳又是另一番景象。它的面積有七千平方米,比一個足球場還大,設計的精巧也是罕見的。」 比喻說明法:也叫打比方。用人們熟知的事物做比喻,可使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形象,有助於人們了解被說明事物的特徵。 舉例說明法:也叫舉例子。就是用列舉事實的方法,把比較復雜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說得具體明晰、通俗易懂。 分類說明法:也叫分類別。要說明事物的特徵,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後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運用分類說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標准,對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別加以說明。 引用說明法:也叫引資料。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例如《中國石拱橋》一文,就引用了唐朝張嘉貞的話,說明趙州橋的設計和施工巧妙絕倫。此外,還有問答說明、描述說明、圖表說明等▲說明需要注意哪些問題?①要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②要善於說出事物的疑似之處;③說明要客觀地進行;④說明要用淺顯,准確、詳盡的文字。▲文章開頭的作用一)、開門見山 落筆扣題所謂「開門見山」,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的是直截了當地切入要旨。如《白楊禮贊》一開頭就觸及題旨:「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這種寫法乾脆利落,入題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學所青睞。(二)、引用經典 彰顯底蘊開頭引用警句、名言、詩句或俗語、諺語等,能增強開端的氣勢,使人感到崢嶸、高遠,達到吸引讀者、突出中心的效果。如下例幾種常用的:1.詩詞開頭以詩句開頭,氣勢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頭,可是依然很平凡……2.俗語開頭俗語是孩子們所熟悉的,以此開頭,倍感親切,激發興趣。如:中國有句俗語說:「三棒槌打不出一個屁來。」我的爸爸就是一個不愛說話的人……3.名人名言開頭這種開頭法不僅使你所要表達的意思簡明扼要,言簡意豐,而且能集中地表達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學生寫《自信》:著名科學家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的,擁有自信,不斷努力,就能獲得成功。4.故事導入引用一則典故或現實生活中的小故事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如一學生寫《寬容》時,這樣開頭:「一位理發師正在給周恩來總理刮臉,由於周總理咳嗽了一聲,理發師不小心將他的臉刮破了,這時理發師緊張不已,以為周總理會大發雷霆。想不到,周總理卻很抱歉地說:『這不關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給你打個招呼,你就不會刮破我的臉了。』這樣一句暖人的安慰,我們可以從周總理身上看到可貴的品質——寬容。」5、聲音開頭對話、琴聲、風聲、雷聲等等,都可以用來開頭,信手拈來,渲染氛圍。如:「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每當耳邊響起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見了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格外親切。(三)、精闢修辭 韻味悠長用修辭手法開頭,易抒寫作者心靈的感悟,引發讀者賞讀的情趣。1.比喻 開頭設喻,以引起讀者對要說明的事物或道理的興趣。如《中國石拱橋》開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2.對比 用對比來開頭的方法,可以加強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題。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業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沒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反之,那些懶惰昏庸的人,則無法成就事業,由此可見,勤則成事,惰則敗業。3.排比 用排比句開頭,句式整齊,語勢鏗鏘,促人賞讀。如: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法忘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4.設問 設問開頭,鋪排文氣,先聲奪人。如:為什麼服裝設計師總要千方百計地設計一套又一套的時裝?為什麼我們的祖國在前進的號角中總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提倡科技創新?為什麼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不沿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築的風格?一切的一切,只因為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時裝要迎合時代潮流,發展要與時俱進,生活賦予了我們創新的動力。(四)、借物聯想 引發情趣文章的開頭或從遠到近,或由此及彼,從別的事物寫起,再聯想到要寫的事物上來,藉以烘托要寫的事物。如一學生這樣寫《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別,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應該擇路而行。(五)、巧設懸念 曲徑通幽開頭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讀者的興趣,同時增加文章的曲折,顯現布局之美。如一學生寫《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靜,偌大的房間里,只能聽得見我微弱的呼吸聲。」(六)、名人作答 啟人深思採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開文章,有利增強開端氣勢,給人高遠之感。如一學生如此寫《幸福》的開篇:有人問:幸福是什麼?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尼采認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蟲、石頭一齊吞下肚,卻毫不惡心,這種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卻認為:「擁有無窮的財富和威力,而且能夠處事不驚,那才是真正的幸福。」(七)、場景描寫 渲染氣氛描寫法即藉助某種修辭或某種描寫技法,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渲染氣氛,烘托氛圍,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開端做好襯托鋪墊。請看《考試》一文的開端:教室外,呼嘯著的北風挾著密集的雨點撲打在牆上,「嚓、嚓」地響,教室內,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八)、交代要素 引人入勝交代要素式也是寫作文較為常見的一種開頭形式,即交代記敘文的幾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如《捉魚》一文的開頭:「一個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著小盆,拎著小桶來到一條小溪邊圍壩捉魚。」這樣開頭可以讓讀者清楚地了解到記敘文的幾要素,為下文展開故事情節作準備。(九)、介紹背景 蓄勢待發以介紹情況、交代背景的方式開篇,可以讓讀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於對整篇文章的正確、順利解讀。這種方法主要用於寫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如《火燒赤壁》一文的開頭:「東漢末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想奪取江南東吳的地方。東吳的周瑜調兵遣將,駐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對。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這個開頭,使讀者看了以後,對兩軍相對峙的形勢、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即將發生的事一目瞭然。(十)、概括內容 凸顯主旨開頭總領全文,下文則圍繞著它進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較有條理,而且可以讓讀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為快,為下文的閱讀埋下情感基調。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開頭:「五講文明的春風,吹開了學校這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的朵朵春花。讓我們從這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摘取幾朵,領略一下那滿園春色吧!」(十一)、巧用倒敘 暗渡陳倉即文章開頭先寫出事情的結果,再寫出事情的原因和經過,以造成懸念,增強文章的吸引力。請看一學生如何寫《異鄉情懷》:獨立小院,月光如水,靜靜地流瀉在我的身邊,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涼,引起了對你的不盡的思念!曾記得也是這樣一個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開往異鄉的列車……(十二)、抒發感情 先聲奪人即文章一開頭就將作者的親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發出來,直抒胸臆,渲染氣氛,達到以情感人。如一學生在《誠信》開頭寫道:「如果人生是一趟賓士的列車,那麼誠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輪子;如果說人生是一條航行中的大船,那麼誠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將伴你永遠前行。」常言道:「文無定法」。是的,作文的開頭往往是由作文的內容、體裁、讀者對象、構思技巧和作者的寫作功底等綜合因素所決定,並無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壞的標准只有一個,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否為文章的內容和中心服務,能否吸引讀者讀下去。我們學生朋友要善於結合實際,靈活變通,巧妙派生,才能寫出好的開篇。▲結尾的好處記敘文以記為主,文章主旨往往在最後提示,即議論抒情部分。所以記敘文的結尾作用是1、點明主旨,揭示主題(卒章顯志)。2、畫龍點睛、深化主題。3、首尾呼應。4、結尾點題目。▲詞語的感情色彩感情色彩指定義所附帶的展示褒貶態度的色彩。詞的感情色彩同詞的意義關系密切,詞義對客觀事物有肯定評價的,一般有褒揚的感情色彩,如「英雄,秀美壯麗」等。詞有對客觀事物有否定評價的,一般有貶斥的感情色彩,如「奸賊,陰險,乾巴巴」等。大部分詞的詞義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無所謂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也就沒有感情色彩,或者說感情色彩是中性的,如「人,山,河,運動,社會」等。▲閱讀文章是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後,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後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法一:段意合並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兩點:1、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貫。2、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法二:要素串連法。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把這幾個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詞語串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飛奪瀘定橋》就可以這樣來概括主要內容。法三:問題概括法。作者寫一篇文章,往往是圍繞一個中心,抓住幾個問題,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讀寫一篇文章,我們可想一想,作者所要說明的是哪幾個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窮人》一文,讀後可以行先提出以下幾個問題:桑娜在等丈夫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她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想的?為什麼她會這樣想?丈夫回來以後,她又是怎麼想的?一一回答這些問題,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法四:標題追溯法。有些以內容命題的文章,我們可以根據標題去閱讀,追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叫「標題追溯法」。如《偉大的友誼》一課,我們抓住標題便可追溯到主要內容。法五:內容藉助法。這種方法,就是借肋文章中的句或段來總結方要內容。如《養花》一課,結尾的「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總之,不管運用哪種方法,都必須先認真閱讀課文,分析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正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各種方法結合運用,效果更好。▲什麼叫文章的表達順序?比如:總分總、總分、分總還可以是:時間順序、邏輯順序、空間順序或者:從上到下、由遠及近之類的寫了以上這些後在寫上文章具體先講了什麼再講了什麼,一定要注意與前面寫得順序相吻合!!▲體會作者表達思想感情的幾種方法一、依據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過文章內容表現出來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就能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來。二、依據帶有感情色彩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學們,文章是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作者總會在字里行間表露出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有時甚至直接用抒情、議論的方法來宣洩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語句,就能體會出作者的感情來。三、依據含義深刻的詞語、句子、段落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態度時,力求明朗、顯豁,以便於讀者和自己產生感情上的共鳴。但有時為了取得意味深長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達意,而是採用比較含蓄的方法說出言外之情。這時候,我們要體會作者蘊含在語句中的態度,或者要聯系作者寫作時的特定歷史背景,或者聯系文章的寫作手法,或者聯系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意思和結構層次,尤其要聯系詞語、句子或語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體語言環境來理解

㈦ 專家系統知識表示

知識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認識和經驗,是人們通過實踐認識到的客觀世界規律性的東西,是信息經過加工、解釋、挑選和改造而形成的命題和規則的集合。它由特定領域的描述、關系和過程組成,可用公式表示為:

知識=事實+信念+啟發式

人類所以有智能行為是因為人類具有知識。為了使機器具有智能,必須使機器擁有和運用知識。人類擁有的知識必須用適當的方法來表示,才能夠被機器獲取和積累,並且便於在計算機中靈活運用、存儲、檢索、刪除和修改。

所謂知識表示實際上就是對知識的一種描述,是對知識的形式化、符號化過程,即用一些約定的符號把知識編碼成一組計算機可以接受的數據結構。主要問題是設計各種數據結構(即知識的形式表示方法),研究表示和控制問題、表示和推理的關系等等。主要目的是探討和提供在機器中表達知識的方法和技術,以便把人類的知識有效、合理地轉移和存儲到計算機中。所謂知識表示方法就是用來描述和組織知識的規則符號、形式語言和網路圖等等。

一、知識表示方法的評價准則

1)表示能力:能正確地、有效地將問題求解所需的各類知識表示出來。

2)可理解性:所表達的知識簡單、明了、易於理解。

3)可訪問性:能夠有效地利用所表達的知識。

4)可擴充性:能夠方便、靈活地對知識進行擴充。

5)模塊性:系統具有容易理解、便於修改、適於並行處理且並行度高的模塊。

二、知識表示方法的分類

目前,用於計算機專家系統中的知識表示方法有很多,一般按搜索方式、規則選擇策略及知識庫的利用等進行分類。一般可分為說明性知識表示方法和過程性知識表示方法。其中說明性表示方法有邏輯和語義網路等;過程性表示方法有產生式規則等;兩者相結合的方法有框架等。按最常用順序排列為:產生式規則、謂詞邏輯、語義網路、框架,其中產生式規則方法用得最多,著名的PROSPECTOR地質勘探專家系統採用的就是這種方法。本系統知識庫的礦床模型知識也採用這種知識表示方法。下面對各方法簡要介紹,重點介紹產生式規則法。

(1)邏輯表示法

邏輯表示法採用一階謂詞邏輯表示知識,是一種敘述性的知識表示方法。主要用於自動定理證明。有以下幾個基本要素:

a)常量:表示事物或概念等特定對象。

b)變數:表示非特定對象。

c)謂詞:表示對象的屬性或對象間的關系。

d)邏輯運算符:∧合取(與);∨析取(或);~否定(非);→蘊含(如果…,則…)。

e)量詞:全稱量詞(對於所有的);存在量詞(存在一個)

f)函數:用來限制對象的范圍及表示從對象到對象的映射。

邏輯表示法有自然、嚴密、靈活及模塊化等優點,但也存在單調性、組合爆炸等缺點。

(2)語義網路表示法

知識在語義網路中表達為一組結點和弧線。結點代表對象、概念或情況,弧線代表對象之間的聯系。

語義網路的基礎是三元組:

(結點A,弧,結點B)

其中弧是帶標識的方向弧,方向體現主次,結點A為主,結點B為輔。當多個組結合起來一起表達時,就可得到一個語義網路。

語義網路可進行知識深化表達,並有層次性、自然性、非有效性及非清晰性等特點。

(3)框架表示法

框架是表示一種定型狀態的數據結構,它的頂層是固定的,表示某個固定的概念、對象或事件,其下層由一些槽組成。每個槽可以按實際情況被一定類型的實例或數據(即槽值)所填充,每個槽值一般都預先規定賦值的條件。還可規定不同槽的槽值之間應滿足的條件。所以框架是一種層次的數據結構,框架下層的槽可以看成是一種子框架,子框架本身還可以進一步分層次。相互關聯的框架連接起來組成框架系統,或稱框架網路。不同的框架網路又可通過信息檢索網路組成更大的系統,代表一塊完整的知識模塊。框架一般由框架名和一些槽組成,每一個槽都有其名和對應的值,槽下還可分若干側面。槽(或其側面)值可以是數字的或邏輯的,也可以是程序、條件、默認值或一個子框架。

框架表示法可為實體、屬性、關系和默認值等提供顯式的表示,容易附加過程信息且有繼承特性。但容易造成實際情況與框架原型不符,且對新情況不易適應。

(4)產生式規則表示法。

三、產生式規則表示法

在自然界的各種知識單元之間存在著大量的因果關系,這些因果關系亦即前提和結論的關系,用規則來表示是非常方便的。產生式規則表示是知識表示最簡單、最常用的形式。

一個產生式規則的一般形式為:

Q←p

或者寫成:

IF[P]THEN[Q]

其中P一般表示一組前提或狀態,Q表示若干結論或動作,其含義是「如果前提P滿足則可推出結論Q(或應執行動作Q)」。一組產生式規則還可以形象的用一棵(或多棵)所謂「與/或樹」表示,如圖4-2所示。該圖的「與/或樹」表示了如下的產生式規則組:

A←B1,B2,B3←C4,C5,C6;C5←D1,D2;A←B3,B4,B5;

B4←C7;C5←D3;B1←C1,C2;B4←C8;C8←D4,D5,D6;

B2←C3;B5←C9,C10。

帶圓弧的分支線表示「與」的關系;用不帶圓弧的分支線表示「或」的關系。

圖4-2 與/或樹示意圖

(一)產生式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通常,產生式系統包含下述3個基本組成部分:

1.規則庫

該庫存放了若干條規則,每條產生式規則是一個以「如果滿足這個條件,就應當採取這個操作」形式表示的語句。各條規則之間相互作用不大。規則可有如下形式:

中國礦產資源評價新技術與評價新模型

中國礦產資源評價新技術與評價新模型

在產生式系統的執行過程中,如果一條規則的條件部分都被滿足,那麼,這條規則就可以被應用,即系統的控制執行規則的操作部分,並把執行結果加入暫存器。

2.暫存器

暫存器是產生式規則表示法的推理中樞,每個產生式的左邊表示在啟用這一規則之前暫存器內必須准備好的條件。執行產生式規則的操作會引起暫存器的變化,這就可能使得其他產生式規則的條件被滿足。

3.控制器

其作用是說明下一步應該選用什麼規則,也就是如何運用規則。通常從選擇規則到執行規則分成三步:匹配、沖突解決和操作(圖4-3)。

圖4-3 產生式系統的基本結構

1)匹配。把暫存器和規則的條件部分相匹配,如果兩者完全匹配,則把這條規則稱為觸發規則。當按照規則的操作部分去執行時,把這條規則稱為被啟用規則。被觸發的規則不一定總是被啟用的規則,因為可能同時有幾條規則的條件部分被滿足,這就要用到(2)。

2)沖突解決。當有一個以上的規則條件部分和當前暫存器相匹配時,就需要決定首先使用哪一條規則。這稱為沖突解決。一種簡單的策略是選擇在掃描規則集時碰到的第一條規則。

3)操作。操作就是執行規則的操作部分,經過操作以後,當前暫存器將被修改。然後,其他的規則有可能被使用。

(二)產生式系統的問題求解過程

產生式系統的問題求解就是如何使暫存器轉移到滿足解的終止條件的狀態。以下是一個經典的產生式系統問題求解過程實例—動物識別系統IDENTIFIER,它很好地說明了如何用產生式規則表示法來描述一個問題的求解過程。

實例 動物識別系統IDENTIFIER

IDENTIFIER系統能對老虎、金錢豹、斑馬、長頸鹿、企鵝、鴕鳥、信天翁等7種動物進行識別。通過辨識動物的有關特徵和外貌,如顏色、花紋、體態、動作等,以獲取關於動物世界的知識。

下面是用產生式規則表達的有關知識:

規則Ⅰ1

若 動物有毛發;

則 動物為哺乳類。

規則Ⅰ2

若 動物有奶;

則 動物為哺乳類。

規則Ⅰ3

若 動物有羽毛;

則 動物為鳥類。

規則Ⅰ4

若 動物會飛,而且產蛋;

則 動物為鳥類。

規則Ⅰ5

若 動物是哺乳類,且食肉;

則 動物為食肉動物。

規則Ⅰ6

若 動物是哺乳類,

動物有大齒,

動物有爪;

則 動物是食肉動物。

規則Ⅰ7

若 動物是哺乳類動物,

動物有蹄;

則 動物為有蹄類動物。

規則Ⅰ8

若 動物是哺乳類動物,

動物反芻;

則 動物為有蹄類動物。

規則Ⅰ9

若 動物是食肉類動物,

動物為黃褐色,

有黑色斑點;

則 它是金錢豹。

規則Ⅰ10

若 動物是食肉類動物,

具有黃褐色外部特徵,

有黑色條紋;

則 它是老虎。

規則Ⅰ11

若 動物是有蹄類動物,

有長長的頸,

腿很長,

黃褐色,

有黑色斑點;

則 它是長頸鹿。

規則Ⅰ12

若 動物是有蹄類動物,

白色,

有黑色條紋;

則 它是斑馬。

規則Ⅰ13

若 動物是鳥類,

不會飛,

腿很長,

頸很長,

具有黑白二色;

則 它是鴕鳥。

規則Ⅰ14

若 動物是鳥類

它不會飛,

會游泳,

具有黑白二色;

則 它是企鵝。

規則Ⅰ15

若 動物是鳥類,

它很會飛;

則 它是信天翁。

由上面的產生式規則我們看到,規則Ⅰ1~Ⅰ4用於確定生物學分類是哺乳動物還是鳥類;規則Ⅰ5~Ⅰ15再把哺乳動物和鳥類進一步分成更細的類別,這就形成了一種分層的分類形式:其中Ⅰ5~Ⅰ8是把哺乳動物分類成食肉動物和有蹄動物;Ⅰ9~Ⅰ10是對食肉動物進行細分;Ⅰ11~Ⅰ12是對有蹄動物進行細分;Ⅰ13~Ⅰ15是對鳥類進行細分。

下面我們考察一下動物識別系統IDENTIFIER是如何工作的。

假設,我們經觀察得到兩個事實:

中國礦產資源評價新技術與評價新模型

在規則Ⅰ9和Ⅰ11中包括這兩個條件,但是Ⅰ9和Ⅰ11的前提還必須被別的條件所滿足,所以需要觀察到更多的有關該動物的特徵,假設得到新的事實是:

該動物給它的幼獸餵奶,並能進行反芻。於是暫存器的內容增加為:

動物有黃褐色,有黑斑,有奶,反芻。

現在用規則庫和暫存器匹配,Ⅰ2首先能使用,並更新暫存器為:

動物為哺乳動物,黃褐色,有黑斑,有奶,反芻。

繼而Ⅰ8又能用,更新暫存器為:

動物為有蹄類動物,為哺乳類,黃褐色,有黑斑,有奶,反芻。

至此,系統還沒有識別出這是什麼動物,而暫存器也不能和其他規則的前提相匹配,因而還需要提供關於動物基本特徵的新的信息。

假設,我們觀察到該動物的腿和頸都很長。

把它們加入暫存器,得到暫存器為:

動物頸長,腿長,為有蹄類動物,為哺乳類,黃褐色,有黑斑點,有奶,反芻。

此時,規則Ⅰ11可以用,得到結論:該動物為長頸鹿。問題的求解過程可以終止。

上述的推理過程可以用圖4-4表示。圖中的實心圓表示觀察到的未經處理的事實,實心菱形表示推理的結論,與門表示規則。

圖4-4 推理過程

從圖4-4中我們可以看出,推理過程是從事實出發,試圖使事實與規則的IF部相匹配,然後啟用規則的THEN部分。

由此,產生式系統的問題求解過程的步驟可歸納如下:

1)暫存器初始化;

2)若存在未用規則前提能與暫存器相匹配則轉3,否則轉5;

3)使用規則,更新暫存器,並將所用規則做上標記;

4)暫存器是否包含解,若是,則終止求解過程,否則轉2;

5)要求更多的關於問題的信息,若不能提供所要信息,則求解失敗,否則更新暫存器並轉2。

(三)產生式系統的推理解釋

在推理過程中,我們也許會問:「系統在推理中是否應用了某條規則?」,「系統在推理中何時應用了某條規則?」,「系統為什麼要證明某個結論?」,「系統是何時證明這個結論的?」。

諸如此類的問題,可以利用產生式的解釋給予解決。方法是通過查閱推理過程中所用的產生式規則來回答為什麼推理需要這些事實以及如何確立這些事實的。產生式系統之所以有這種能力主要是因為產生式系統對規則的形式作了嚴格的規定。例如。要確定如何得到所推斷出的事實,產生式系統只需考慮那些用到的規則,即查找其結論部分與所推斷的事實相符的規則。所需要的答案就是列出這些產生式規則以及有關這些規則的條件部分的信息。

例如,系統IDENTIFIER應用規則Ⅰ6的解釋如圖4-5所示,在推理過程中回到規則Ⅰ6。如果所提出的問題是:「你如何證明該動物是食肉動物?」只要向左邊移動就可以找到答案。也就是說:應用規則Ⅰ6,並證明該動物是哺乳動物,有尖利的牙齒,有爪子,眼睛前視。如果所提問題是「為什麼要證明該動物是哺乳動物?」這時,則向右移動,也就是,因為我們要應用規則Ⅰ6去證明該動物是食肉動物。

圖4-5 產生式系統推理過程解釋

(四)產生式系統的特點

產生式規則表示法有如下特點:

1)模塊化:在眾多規則所組成的規則庫中,每條規則可自由增刪、修改。

2)一致性:每條規則都具有相同格式,便於計算機自動推理。

3)自然性:「IF—THEN」結構是人類思維和會話的自然形式。

4)效率低:因問題求解是靠一系列的「匹配一沖突消解一操作」三階周期實現,信息傳遞依賴於上下文。為維護模塊性、一致性,也導致問題求解時,額外開銷大。

5)規則表示法對復雜、大型及動態概念不能很好表示,因規則只是簡單的條件語句。

㈧ 語文知識表達方式有幾種

(1)記敘。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在寫事文章中應用較為廣泛。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包括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外貌描寫、環境描寫)等,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具體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學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並通過在意識中對現實的審美改造,達到心靈的自由。抒情是個性與社會性的辯證統一,也是情感釋放與情感構造、審美創造的辯證統一。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閱讀全文

與三種常用的知識表達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瀏覽:83
雙母音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9
素麻花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564
旅遊失溫的解決方法 瀏覽:342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313
2連續乘以十個2的簡便方法 瀏覽:904
葯物分析tlc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203
java類方法有什麼用 瀏覽:925
6聽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4
柳樹種植方法 瀏覽:389
美雄諾龍的檢測方法 瀏覽:267
99乘78的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966
用點電荷來代替帶電體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瀏覽:232
微博主頁皮膚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4
本金罰息計算方法 瀏覽:490
治療肚子疼的最快方法 瀏覽:944
胯打開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73
波菜種植方法和時間 瀏覽:243
憂鬱症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953
雙膠紙張厚度計算方法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