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正確存儲葯物
最近剛上過一個關於用葯的網路選修課,跑去溫習了一下來回答。
正確保存葯物,其實最簡單的最直接的一個方法就是——按照葯品的說明書上面寫的來儲存。說明書上面這一項看起來普通,所以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一般來說,葯物的說明書上寫的保存方法比較常見的是:避光、密封、陰涼處保存。如果說明書上面寫的是避光,那就應該放在棕色瓶或者黑色瓶里,避免陽光直射(印象中一般需要避光的葯的瓶子都是棕色的吧)。說明書上面寫了密封,用完之後就記得把瓶蓋擰緊。寫了陰涼處保存的話,就應該保存在溫度低於20℃的地方。如果是一些說明了應該放在冷處、低溫保存的葯就應該放在冰箱里,然後放冰箱的葯要注意防潮和衛生問題,不要和生肉什麼的放在一起。
總的來說,影響葯品的幾個主要因素是溫度、光線、濕度和空氣。如果溫度太高,葯品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和輔料容易揮發,導致葯品變質。還有光線照射也很容易使葯品產生化學反應,變質。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口服的液體葯品,像止咳糖漿等糖漿類的葯物就很容易因為溫度和光照變質。濕度方面作為南方人太有發言權了。南方的東西都很容易吸潮,動不動就吸潮。
可以看到圖中白色膠囊殼有點變藍,而且摸起來已經是軟軟的了。
一句話總結,葯品應該儲存在陰涼避光乾燥干凈衛生的一個固定地方。
㈡ 獸葯的貯藏方法
絕大多數飼養戶都存放一些常用獸葯。但獸葯存放不當,如久放、高溫、混放、受潮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獸葯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對畜禽造成致命的傷害。因此,儲存獸葯須九防。
一防潮濕各種獸葯受潮後,都會發霉、黏結、變色、鬆散、變形、發出異味甚至生蟲,完全失去使用價值。有些獸葯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且吸收水分後便開始緩慢分解成水楊酸或醋酸,產生濃烈的酸味,對畜禽胃的刺激性大大增強。另外,空氣中的氧氣能使葯物氧化變質。因此,飼養戶存放獸葯,無論是內服葯還是外用葯,一定注意防潮。裝葯的容器應當密閉,如是瓶裝必須蓋緊蓋子,必要時用蠟封口。
二防光照獸葯大多是化學制劑,日光中的紫外線對獸葯常起著催化作用,能加速獸葯的氧化、分解等,使獸葯加速變質。例如維生素、抗生素類葯物,遇光後都會使顏色加深,葯效降低,甚至變成有害、有毒物質;腎上腺素、硝酸類葯物也都是怕陽光的,所以要用棕色、藍色的磨砂瓶盛裝。對這些易受光線影響而變質的獸葯,飼養戶可採取以下方法保管:遇光易發生變化的獸葯,要用棕色瓶或用黑色紙包裹的玻璃器包裝,以防止紫外線透入;需要避光保存的獸葯,應儲存在陰涼乾燥、光線不易直射到的地方;見光容易氧化、分解的獸葯,如腎上腺素,必須保存於密閉的避光容器中。特別注意,買獸葯時配來的葯瓶是棕色或藍色的,應以原瓶保存。
三防高低溫溫度過高或過低都能使某些獸葯變質。因此,葯品在儲存時,要根據其不同性質選擇適宜的溫度。例如,青黴素加水溶解後,在25℃放置24小時,即大部分失效;疫苗保存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地方都會降低效力。易受溫度影響而變質的獸葯,保管方法如下:「室溫」指1℃~30℃,「陰涼處」或「涼暗處」是指不超過20℃,冷處是指2℃~10℃,一般獸葯貯存於室溫即可,受熱易揮發、分解和易變質的獸葯,需在3℃~10℃溫度下冷藏保存。
四防超過保質期大多數獸葯因其性質或效價不穩定,盡管貯存條件適宜,時間過久也會逐漸變質、失效。為此,飼養戶儲存獸葯,應分期、分批儲存,並設立專門卡片,注意先用,以防其過期失效。如發現儲存的獸葯超過保質期,應及時處理和更換,避免使用超過保質期的獸葯。
五防混放飼養戶將獸葯混放、亂放,容易導致用錯葯,發生葯害甚至造成畜禽死亡。飼養戶存放獸葯應做到:內用葯與外用葯分別儲存;無關葯品,特別是消毒、殺蟲、驅蟲葯物、農葯、鼠葯等危險葯物,不應與普通獸葯混放,以免誤用引起中毒;不用空獸葯瓶裝農葯、鼠葯;獸葯一定要放到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避免孩子和精神有異常的病人隨時拿到誤食。另外,購進的瓶、袋、盒等原裝獸葯,最好保留原標簽,盡量用原包裝物包裝。如無原包裝,應裝在棕色瓶中,外貼紙片,標明葯品名稱、用法、用量、葯的作用和注意事項。另外,還要註明裝入日期、出廠日期、獸葯有效期。外用葯品,最好用紅色標簽或紅筆書寫,以便區分,避免內服。名稱容易混淆的葯品,要注意分別存放,以免發生差錯。
六防不定期清理若長時間不清理存放的獸葯,當畜禽出現突發病症時,飼養戶很容易使用一些變質的獸葯,其危害不言而喻。因此,飼養戶應經常對家中儲存的獸葯進行清理,做到每2~3個月清理一次,及時淘汰過期、霉變、劣質假冒、包裝破損,以及標簽不全的獸葯,補充須經常使用的新葯。
七防亂扔過期獸葯許多飼養戶對過期的獸葯隨地亂扔,孰不知這樣做危害很大。萬一這些過期的獸葯被畜禽吃掉,就可能產生葯害或抗葯性,增加飼養成本;被不懂事的兒童和精神有異常的病人誤服後,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健康;而且,將過期的獸葯隨地亂扔,不但污染環境,而且一些特殊的葯品如青黴素,氣味散發到空氣中,可能造成過敏意外,甚至引起死亡,還有些粉針劑葯品會造成人體皮膚潰爛。因此,對沒有使用價值的獸葯應徹底銷毀。
八防亂用瓶塞不同性質的葯品,應選用不同的瓶塞,否則,有可能導致瓶塞溶化。如盛氯仿、松節油等葯品的瓶塞應選用磨砂玻璃塞,盛放氫氧化鈉的應選用橡皮塞。
九防鼠咬和蟲蛀對採用紙盒、紙袋、塑料袋等包裝的獸葯,儲存時要放在其他密閉的容器中,以防止鼠咬及蟲蛀。
㈢ 葯品保存應注意什麼
貯存葯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合理貯存:葯物常因光、熱、水分、空氣、酸、鹼、溫度、微生物等外界條件影響而變質失效。因此家庭保存的葯物最好分別裝入棕色瓶內,將蓋擰緊,放置於避光、乾燥、陰涼處,以防變質失效。部分易受溫度影響的葯品,如胎盤球蛋白、利福平眼葯水等,可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劑,則應密閉保存。
二、註明有效期與失效期:葯品均有有效使用期和失效期,過了有效期便不能再使用,否則會影響療效,甚至會帶來不良後果。散裝葯應按類分開,並貼上醒目的標簽,寫明存放日期、葯物名稱、用法、用量、失效期,每年應定期對備用葯品進行檢查,及時更換。
三、注意外觀變化:對於貯備葯品使用時應注意觀察外觀變化。如片劑產生鬆散、變色;糖衣片的糖衣粘連或開裂;膠囊劑的膠囊粘連、開裂;丸劑粘連,霉變或蟲蛀;散劑嚴重吸潮、結塊、發霉;眼葯水變色、混濁;軟膏劑有異味、變色或油層析出等情況時,則不能再用。
四、妥善保管:內服葯與外用葯應分別放置,以免忙中取錯。葯品應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兒童誤服。
㈣ 家庭葯品,應該怎麼正確存放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家庭都會存放一些必備或急需的葯品。但往往由於保存方法不當,以至於葯性發生了變質,降低療效。那麼家庭葯品到底應該怎麼存放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說明書上的貯藏要求進行儲存。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葯品在儲存的過程中有哪些注意問題。
大部分家庭中都會有兒童,因此在葯品存放的過程中一定要放在兒童取不到的地方。特別是糖漿或糖衣片之類的葯物,以免被寶寶誤服。同時家長也要清楚葯物只有在合適的溫度中才能保存葯效。口服糖漿這類葯物拆封後應放在陰涼處保存,要盡快使用。滴眼液在開封後,最好在一個月內使用完畢。注意以上因素,保證葯物的穩定性,有效性。
㈤ 保存溫度要求15-25度的葯品夏天怎麼保存 夏天,冰箱冷藏室太冷,房間又不能總開空調 。 如何讓冰箱保持15-25
要放冰箱冷藏的葯品
生物製品:(2℃~8℃避光貯存,其中針劑與凝膠要求不得冰凍)。例如:①注射針劑: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島素針劑,患者外出,胰島素可保存在室溫25℃下4周,30R筆芯、N筆芯、R筆芯可保存在室溫25℃下6周;②口服葯:培菲康(通用名稱:雙歧桿菌三聯或菌散)、凝血酶凍乾粉(口服);③外用葯:貝復舒(通用名稱:重組牛鹼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眼用凝膠);④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膠囊。
要陰涼貯存的葯品
中成葯制劑: 例如蠟丸、煎膏劑(膏滋)、糖漿劑、合劑、酒劑、露劑、酊劑、流浸膏、膏葯、眼用制劑、氣霧劑、 噴霧劑、凝膠劑。
要避光貯存的葯物
中成葯制劑:如酊劑、流浸膏與浸膏劑、凝膠、軟膏,注射劑,眼用制劑。
西成葯制劑:搽劑、塗劑、塗膜劑;口服溶液劑、口服混懸劑、口服乳劑;(另:維生素C,氨茶鹼片等也需避光貯存)。生物製品,除片劑、膠囊劑外均須避光貯存。
要防潮貯存的葯物屬顆粒劑、茶劑、膠劑。
另外氣霧劑、 噴霧劑、粉霧劑要放涼暗處貯存,並避免暴曬、受熱、敲打、撞擊。(西葯:氣霧劑、噴霧劑、粉霧劑需放潮劑)栓劑:30℃以下密閉貯存,防止受熱、受潮而變形、發霉、變質。
貴重中葯材貯存
主要防潮、防霉、防蟲蛀、防變色、變味、泛油等變質現象產生。
1.人參:有紅參與白參(糖參)之分。高麗參,含水量降到14%以下,真空包裝,常溫下保存期為10年。人參受潮後可用石灰乾燥法或木炭乾燥法處理。
石灰乾燥法:將人參包好後置石灰箱、石灰缸中或石灰吸潮袋上面,所放石灰約占石灰缸容量高度的1/6~1/5。
木炭乾燥法:先將木炭烘乾或暴曬,然後用牛皮紙包好,夾在受潮的葯材中。木炭一般每一個月暴曬或烘乾一次,之後可繼續使用。
2.西洋參:少量西洋參,可放在寬口玻璃瓶內,蓋嚴,置冰箱冷藏,隨用隨取;量稍多、需存放較長時間的,可裝於保鮮盒內,置冰箱冷凍室內存放。
3.田七:易生蟲發霉,貯藏過程中要勤檢查,發現受潮,應取出在太陽下晾曬,及時將蟲蛀部分剔除干凈,裝入布袋置木盒內,或裝入紙袋、紙盒內,置石灰缸中密封,陰涼處貯存。
4.鹿茸:將鹿茸置乾燥處密封保存,嚴防潮濕和蟲蛀,與花椒同貯,可以在三五年內保存鹿茸的葯效。
5.冬蟲夏草:易蟲蛀、發霉、變色,用紙袋或塑料袋包裝,再裝入木箱內,密封,置陰涼乾燥處。在裝箱時放入一些牡丹皮碎片,不易蟲蛀。
6.燕窩:乾燥後的燕窩可放入冰箱,優質干身的燕窩應放在陰涼及不被陽光直射的地方,需貯存於乾燥處,防止壓碎。保存燕窩最好不超過一年。
7. 蛤蚧油:易蟲蛀、發霉、泛油,密閉,置冰箱中冷藏或冷凍保存,現用現取。
8.牛黃:用保鮮膜包好,或裝入乾燥的玻璃瓶中,應置陰涼乾燥處,避光,密閉保存,防潮,防壓。
9.熊膽:裝瓶或小盒內,置石灰缸內,防黏結生霉或置陰涼乾燥處。
10.麝香: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避光,防潮防蛀。最常見的保存方法就是把它們曬干後,分別用干凈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並放入冰箱冷藏室儲存。
11.蛤蚧:易蟲蛀、發霉、泛油,用鐵盒或木箱嚴密封裝。箱內放花椒拌存防蟲蛀。應置陰涼乾燥處保存,少量葯材可放於石灰缸內保存。
12.海龍、海馬:極易蟲蛀,用紙包好,包內放一些花椒防蟲蛀,然後放木箱或紙箱內,置陰涼乾燥處保存。
13.膠類(阿膠、鹿角膠、龜板膠):受熱、受潮容易軟化。可將其用油紙包好,埋入谷糠內可防止軟化或碎裂。也可裝入雙層塑料袋內封口,置陰涼乾燥處保存。夏季最好存放於密封的生石灰缸中。
㈥ 葯可以放在冰箱里保藏嗎
一般的葯物不能冷藏的,有些非處方葯是必須冷藏的,還有部分維他命可以冷藏。
一般的口服葯、外用葯、注射劑大都不需要,因為這些葯的保存溫度在18-25度左右,(常溫避光保存)而冰箱的溫度都在10度以下;一些血液製品比如白蛋白,靜丙之類還有就是說明書要求保存在10度以下的葯品就需要保存在冰箱。
一般都含有糖漿成分,細菌正喜歡冰箱這樣的環境,只要開啟冰箱1次,就會出現細菌滋生的問題。冰箱內外的溫度有差異,葯品進進出出反而更容易受潮,進而縮短保質期。
除非是強調需要冷藏的特殊葯品,一般葯品並不建議放冰箱。放冰箱保存的葯品一旦拿出來服用,忘了放回去,溫度升高,更容易凝結水珠,使葯品潮濕變質。
(6)常用外用葯保存的方法正確的是擴展閱讀:
葯物保藏注意事項:
1、分類收納:
葯箱里的葯物建議按用途歸類,標簽好。同時葯箱要放在安全的地方,以免兒童誤拿誤服。
2、注意貯存條件
葯物會因為光、熱、溫度等外界條件影響而變質,因此要避免高溫、光照、潮濕,大多葯品的保存常溫(0-30℃)即可,有的要求陰涼(0-20℃)、避光。某些特殊葯品明確的要求放在「冷處」,即2-10℃,則需要放置冰箱的冷藏室保管。
3、注意有效期和失效期:
和食品一樣,葯品也有有效期和失效期,一旦過了有效期,就不建議再使用葯物。同時葯物在開封之後,有效期會縮短到2周或者幾個月。因此家用葯箱的葯物在購置時,選擇有效期時間長的;
葯品一旦開封,最好標注開封日期,在開封使用期限內盡快使用。定期檢查葯物,一旦發現過期,或者有變質的現象,應當及時丟棄,更換新葯品,以免誤用。
4、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葯品應存放於相對濕度低於60%的環境中。有一些固體葯品,容易吸潮結塊,如阿斯匹林就會因為潮濕而分解,會產生對胃部有害的物質。
各種膠囊劑、糖衣片(多酶片、呋喃妥因片)、顆粒劑、散劑(如思密達)、泡騰片(如克霉唑泡騰片、維生素C泡騰片)等劑型的葯物也很容易吸潮。
㈦ 葯品儲存的問題
葯品儲存受溫度、濕度、光線、空氣、儲存時間以及微生物等因素的影響。每種葯品的包裝上和說明書中都會有【貯藏】這一項,裡面會列出葯品的儲存條件,這些儲存條件都有其嚴格對應的要求。
2哪些葯品需冷藏儲存?
有些葯品在常溫或高溫下極易變質失效,應放入冰箱內低溫保存。這些葯品通常在包裝上註明了貯藏溫度。例如:
注射劑:重組人胰島素及所有的胰島素制劑;
口服葯:西葯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培菲康)、脾氨肽口服凍乾粉;中葯阿膠、當歸片、人參等;
外用葯:鮭魚降鈣素噴鼻劑、鹽酸丙美卡因滴眼液(愛爾凱因)、受熱易變形的放於肛門的栓劑、陰道栓劑等。
1.不是所有的葯品都適合放在冰箱中儲存,除非是強調需要冷藏的特殊葯品,一般葯品不建議放冰箱。因為冰箱潮濕的環境對一般葯品的性狀會有影響。例如已開封的水劑放入冰箱保存,導致液體葯劑在溫度過低的環境下降低了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或糖分被結晶,使葯物變質。
2.有些生物制劑,如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等字樣的葯品,不能置於冰凍層,因為在葯品凍融過程中,會造成葯品效價的降低,影響葯品療效。
3.開封前後要求不同。還要提醒患者的是,有些葯品在開封前長期保存和開封使用後短期存儲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優泌林和諾和靈,在使用前要求2-8℃冰箱冷藏,一經開封使用後,只需25℃以下保存,可存放約4周。若室溫環境超30℃必須存放在冰箱的情況下,需用前使葯品恢復至室溫。還有鮭魚降鈣素噴鼻劑開始使用後也不需要冷藏,可室溫放置約4周。
3哪些葯品需密閉、密封、防潮儲存?
大多數葯品受濕度、空氣、微生物影響比較大,容易水解失效,都需要密閉、防潮保存。因此不能保存在浴室、廚房和床櫃下陰暗潮濕的地方,應選擇放置在地勢較高的、濕度適中的地方或乾燥箱內。
易吸潮變質葯品:有些葯品在潮濕的空氣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吸水後的葯品可出現溶化、發霉,發酵、粘連等現象,不能再用。如阿司匹林、胰酶、酵母片、復方甘草片、阿卡波糖(拜糖蘋)、維生素B1、一些含糖多的糖衣片、小柴胡沖劑、枸杞子、黨參、中葯丸劑以及各種膠囊劑等。因此,這類葯品最好保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包裝密封。
㈧ 葯品應該如何保存
葯品保存方法:
1、不同種類的葯品切忌混合保存: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外用葯和內服葯、有特殊氣味或有毒的葯品均應分別存放;
2、葯品應密封存放:玻璃瓶包裝葯物要封好瓶口,其它材料包裝的葯物要包紮嚴實;易揮發的葯品,如碘酒、樟腦、酒精等更應密封保存,避免強光和火;
3、特殊葯品冷藏保存:有些葯品在常溫下只能短暫保存,故應存放在冰箱冷藏室,否則容易變質失效;
4、中葯應放在乾燥通風處,防止發霉、蟲蛀;
5、各種葯品均應保留標簽:盡量保持原標簽的完整。脫落、模糊不清的標簽要重新補貼,保留原有葯品的名稱、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項;
6、及時清理過期、變質葯品:葯品都有有效期,過期、發霉變質葯品要及時清理出家庭葯箱。
(8)常用外用葯保存的方法正確的是擴展閱讀:
從外觀上如何判斷葯效:
1、葯片變色。如白色葯片變黃、變黑、變紅或出現霉點、斑點,均顯示已變質失效,不可再服。
2、沖劑、糖漿劑變味。沖劑和糖漿劑失效往往會出現異味(發酵味),有的也發霉。
3、無有效日期的注射葯失效,一般都會發黃或顏色加深,有的變混濁,有的長出絮狀物。
4、糖衣片失效,往往出現暴裂、異色斑塊或斑點、自溶、變黑、發霉。
㈨ 家庭葯箱中的葯品如何安全保存才合適
首先,放置葯品的地方的要防潮防塵,特別要注意溫度,一般陰涼的地方適合放置葯品,最主要的是不要和任何其他物品混在一起放,最後就放置在專門的置物櫃裡面。
葯品要分門別類,根據保質期、用途進行歸類之後放置保存。
㈩ 常用葯品應該如何存放最安全
許多家庭都有這樣的困擾:吃不完或暫時用不到的葯品想留到下次使用,可是往往還沒過有效期就變質了。絕大多數葯品都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物理、化學變化,引起這些變化的常見原因包括光線、濕氣和溫度等。葯品保存的首要原則就是避光、避潮濕、避熱。葯品最好存放在乾燥且陰涼的環境下,如暗處的抽屜等。不可存放在浴室,以免葯品受潮破壞葯性。因此,按照說明書的指示准確地存放葯品,無疑可以延長葯品的壽命。
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塞冰箱!葯品的保存溫度其實很多元,世界衛生組織歸納出以下幾種可能性:
冷凍 維持-20°C,疫苗通常以此溫度保存,並由專業機構設立相關保存設施。
冷藏 介於2°-8°C,通常指家用冰箱的下層櫃,例如糖尿病患者須施打的胰島素在拆封/未拆封時宜存放於4°C的環境中。這個溫度區間也可用來短期存放疫苗。
陰涼 介於8°-15°C。
常溫 介於15°-25°C。
濕氣、光線亦不受葯品歡迎
除了溫度之外,潮濕、光線也是造成葯品變質的因素,例如阿斯匹林 (Aspirin) 就會因為高溫或潮濕而分解,產生對胃部有害的物質。以濕度來說,世衛組織建議葯品應存放於相對濕度低於60%的環境中。
透過以上說明,可以發現葯品的保存環境不是只有冷藏一途,下回想把葯品塞進冰箱前,仔細回想醫生或葯師的囑咐,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一般來說,葯品分為「外用葯」與「內服葯」,兩者使用方法不同,若是放在同個容器中可能會導致誤食外用葯的情況,「分開存放」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