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茯苓如何食用
1、沖泡茯苓粉
可用牛奶或滾開水將茯苓粉沖化、調勻,每天晨起吃約凈含量20克,健脾又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2、茯苓雞肉餛飩
取茯苓50g,雞肉適量,麵粉200g,將茯苓粉與麵粉加水揉成面團,雞肉剁細,加生薑、胡椒、鹽做餡,包成餛飩,烹煮後食用,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嘔逆少食、消化不良等症狀。
3、茯苓茶
成人每日6-12克,煎水代茶飲服,隔兩日1次,或每月服10次即可,滋補和健脾。注意,體弱、老幼者的用量要酌減。
4、茯苓餅
用茯苓細粉、米粉、白糖各等份,加水適量,調成糊狀,再以微火在平底鍋里烙成極薄的餅,可以長期堅持當點心吃,幫助調理身體。
食物:茯苓10克,平菇少量。
作法:先將茯苓泡軟,搗爛成粉末狀,再與平菇、大米一道煮(蒸)成飯服用。
食物:茯苓15克,薏仁米60克。
作法:共研石粉,放進鍋中,放水適量,煮開就可以服用。
食材:取蓮子30克、紅小豆30克、茯苓30克,純蜂蜜20克。
做法:將蓮子泡開後,削皮、去心;紅小豆清洗後,與蓮子齊入開水鍋中,先以走紅燒開,再煨燉至蓮子、赤小小的豆軟爛;添加研成粉末狀的茯苓,邊加邊攪拌成稠羹狀,玄火稍涼兌入純蜂蜜,翻拌即成。
食材:茯苓15克、鱖魚1條、姜蔥適量;
做法:將茯苓搗爛成粉末,隨後在洗干凈的鱖魚下拉上幾個貸款口子;再把姜、蔥切割成絲預留;下面把茯苓末勻稱地抹在鱖魚的身上和魚皮里頭,把姜絲、蔥絲覆在魚上,那樣茯苓蒸鱖魚的准備工作就搞好了。然後把准備好的鱖魚上鍋用走紅蒸,蒸上10分鍾後,把魚端起鍋;再把魚蒸出去的汁加一點生抽倒進一隻小鍋里,依據自身的口感放點鹽,調均勻了以後澆在魚的身上,這道美味可口的茯苓蒸鱖魚就可以吃了。
3. 茯苓吃法做法
茯苓的食用方法:
7、茯苓當歸燉烏雞
將烏雞洗凈切塊,用沸水焯一下備用,在鍋內加適量水、鹽、味精、雞精,下入烏雞塊、茯苓、當歸,小火煲3小時左右即成,是滋補上品。
值得注意的是,茯苓也有食用禁忌,具體如下所述:
1)食用茯苓時,不宜同時食用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等中葯,也不宜和米醋同食。
2)虛寒體質的人不適合食用茯苓。
4. 茯苓的用法有哪些
(1)醫師處方用量9~15g。
(2)茯苓適量。炒後研為細末,每次服3g,1曰3次。用於嬰幼兒秋季腹瀉。
(3)茯苓30g。每曰1劑,水煎代茶飲。用於痰飲咳嗽。
(4)茯苓125g、胡椒3g、糯米250g、豬肚1個。將前兩味葯共研為細末,與糯米共置入豬肚內,蒸熟後酌情服食。用於噎嗝,反胃。
(5)茯苓30g、黑木耳15g。將上葯焙乾,共研為細末,1次15g,1曰3次,開水A服。用於水腫。
(6)茯苓20g、豬苓20g、澤瀉20g、白術20g、桂枝10g、滑石30g、琥珀5g(研末分次A服)。每曰1劑,水煎服。用於小便不利。
(7)茯苓30g、五倍子10g、五味子20g。水煎服,用於遺精。
(8)茯苓12g、桂枝9g、白術9g、山茱萸9g、黃芪30g、甘草3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血虛頭暈。
(9)茯苓15g、雞蛋黃1個。將茯苓水煎取汁,乘熱用葯汁A雞蛋黃,睡前1次服下。用於入睡困難,多夢易醒。
(10)茯苓9g、菖蒲12g、豬腎1個。先將豬腎剖開,除去筋膜,再將茯苓和菖蒲共研為細粉裝入豬腎內,蒸熟後,1曰分2次食之。用於腎虛腰痛。
(11)茯苓10g、炒棗仁10g、知母10g、川芎10g、甘草6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煩躁不眠,心悸AA。
(12)茯苓10g、何首烏10g、懷牛膝10g、枸杞子6g、菟絲子6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腎虛腰痛。
(13)茯苓12g、麻黃6g、石膏30g、白術9g、蒼術9g、甘草3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熱痹。
(14)茯苓10g、桂枝5g、桃仁10g、丹皮10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熱痹。
(15)茯苓7g、金櫻子7g、赤石脂6g、芡實15g。每曰1劑,水煎分3次服。用於赤白帶下。
(16)茯苓粉10g、牛奶200g。將茯苓粉用少量涼開水化開,再將煮沸的牛奶A入,每曰早晨空腹服用。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
(17)茯苓15g、白術20g。加水共煮20分鍾,取汁飯前服用。用於濕盛泄瀉。
(18)茯苓20g、茵陳20g、黨參15g、白術15g、A子15g、大棗30g、炙甘草5g。大棗去核與其他葯一起加水800mL,煎煮至200mL,每周1次。用於體質虛弱者預防肝炎。
(19)茯苓120g。與1000g白酒共浸泡10天後酌量服用。用於因脾虛而引起的肌肉麻痹,身體瘦弱及驚悸,失眠,健忘等。
(20)茯苓5g、豬苓5g、黃柏3g、車前子3g。前3味葯切成小碎塊,車前子用紗布包好,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濕熱下注之帶下,症見黃帶,或赤白帶下,臭穢難聞,腰腹酸痛。
(21)茯苓5g、豬苓5g、蒼術5g、白芍5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15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慢性腸炎,症見腹部隱隱作痛,大便稀溏,曰行數次,納食不香,面色無華等。
(22)茯苓5g、黃芪5g、桂枝3g、防己2g、甘草2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陽虛水濕泛濫之水腫,症見四肢皮膚腫盛,面色萎黃,小便不利,肚腹脹滿等。
(23)茯苓5g、豬苓5g、白術5g、桂枝5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20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慢性腎小球腎炎,症見全身浮腫,小便不利,肚腹脹滿,不思飲食等。
(24)茯苓5g、豬苓3g、大腹皮5g、檳榔5g。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15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脾不化濕之水腫,症見全身浮腫,小便不利,肚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清溏等。
(25)茯苓5g、山楂5g、白術5g、砂仁3g。將砂仁砸碎,其他葯切成小碎塊,一起置入茶杯內,倒入剛沸的開水,蓋嚴杯蓋,浸泡15分鍾左右即可代茶飲,可反復加入沸水浸泡數次,直至無味,每曰上、下午各泡服1劑。用於脾胃虛弱之消化不良,症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食入反脹,大便溏瀉等。
(26)茯苓粉6g、大米30~60g。煮稠粥,每曰1次。用於脾虛食少,腹瀉。
(27)茯苓30g、雞肉60g。加適量調味品做成餡,用麵粉皮包混飩煮食。用於老年體弱吞咽無力或反胃,呃逆。
(28)茯苓粉、麵粉、白糖各等量。加水調成糊狀,煎成餅服。用於心悸、失眠、食少、便溏等。
(29)茯苓10g、人參5g、浮小麥20g、活團魚1隻(約500~1000g)。團魚剁去頭、瀝凈血水,用開水燙3分鍾,颳去身上的黑膜,剝去四肢上的白衣,剁去爪和尾,剖開腹部除去內臟,洗凈,用文火煮約半小時後撈出放於溫水中,撕去黃油,剔除背殼和腹甲,以及四肢上的粗骨,切成約3cm見方的塊,擺入碗內;將火腿100g切成小片,生板油25g切成丁,蓋在團魚面上,蔥節10g、生薑片5g、紹酒10g及食鹽適量,兌入雞湯注入碗中,茯苓、浮小麥用紗布包好投入湯中,人參研成細粉撒在面上,用濕棉紙封口上籠蒸約2~3小時;出籠後揀去蔥、姜,潷出原湯,把團魚扣入另一碗中,原湯倒入鍋內,加蔥花、姜米、紹酒、味精、食鹽調味,燒開後撇去浮沫,再打1隻雞蛋在湯內,略煮後澆在團魚面上即可食用。用於陰虛潮熱、骨蒸AA、神在短氣等虛弱病人,起輔助治療作用。
5. 白茯苓該如何食用
茯苓的各個部位都能治病,為了入葯方便,人們為它都起了相應的名字:外表被覆的一層褐色外皮叫茯苓皮,斷面靠外淡紅色疏鬆的一層叫赤茯苓,內部白色緻密的部分稱白茯苓。還有些茯苓中間有一道松根穿過,靠近樹根的部分稱茯神,中間的樹根則叫它茯神木。
白茯苓可健脾,對那些久病瘦弱、食慾不振或兼有體倦乏力、腹瀉的氣虛脾弱病人有扶脾益氣的作用,而且葯性平和,治療上述症狀可與人參、白術、甘草和用稱四君子湯,主治脾胃氣虛、運化不利,以療效穩健著稱,後世的許多補氣益脾的方劑都依此方而來。赤茯苓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腫,可用於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眩暈心悸等證,多與白術、豬苓、澤瀉、桂枝配伍,稱五苓散,是中醫治療各種水腫的基本方劑。茯神有扶脾、養心安神的作用,因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導致失眠多夢、虛煩易驚、健忘等證的病人,可選用以茯神、人參、當歸、龍眼肉等配製的歸脾湯(丸)治療。茯神木則能舒筋活絡。
【白茯苓美容秘方】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潤澤皮膚,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本草品匯精要》曰:「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療面瘡及產婦黑皰如雀卵。」白茯苓既能去黑白面,又牢牙烏發,延年益壽。
1、茯苓蜂蜜面膜
材料:白茯苓粉15克白蜂蜜30克
做法:將蜂蜜與茯苓粉調成糊狀即成。晚上睡前敷臉,翌晨用清水洗去即可。
功效:本面膜有營養肌膚,消除老年斑黃褐斑的功效。古醫家認為茯苓能化解一切黑斑瘢痕,與蜂蜜搭配使用,既能營養肌膚又能淡化色素斑
2、三白面膜
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蘆薈鮮汁、蜂蜜或牛奶適量
做法:將以上三種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適量調和如果感覺粘就加幾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膚就只加牛奶適量調和。每次20到30分種。
功效:此款面膜具有柔嫩肌膚、美白潤澤之功效。
3、杏仁茯苓敷
材料:杏仁粉30g,茯苓粉10g,蓮子10g,麵粉適量。
做法:將中葯材研為細末,再與麵粉混合均勻。加入溫水調至稀稠適度,均勻敷於面部。20~30分鍾後用清水將臉冼凈
說明:此面膜是清代太醫院的處方,具有光潔皮膚、延緩皮膚衰老的作用。
4、綠豆三白面膜
材料:綠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1茶匙、蜂蜜或牛奶適量
做法:綠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混合,冬天加蜂蜜適量調和如果感覺粘就加幾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膚就只加牛奶適量調和。每次20到30分種。每周可做2—3次
美麗秘訣:這個可以去豆、去印。不過注意皮膚不同、天氣不同時,蜂蜜、牛奶的用法。
5、銀玉面膜
材料:白芷粉5克、白茯苓粉5克、銀耳湯(取干銀耳加水熬煮即可)適量
用法:將白芷粉和白茯苓粉用銀耳湯調成糊狀即成。晚睡時用此面膜敷臉,次日清晨洗去。連用1個月以上。
功效:本方有營養皮膚,淡化色素斑的功效。銀耳富含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鋅、膠元蛋白等成分,有營養皮膚的作用。白芷活血祛風,茯苓可淡化一切黑斑和疤痕。堅持用此面膜1個月,可消除皮膚色素斑。
6、三白湯
源於明代(16世紀)醫學著作《醫學入門》記載的三白湯,「白芍、白術、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溫服」。適於氣血虛寒導致的皮膚粗糙、萎黃、黃褐斑、色素沉著等。如果嫌麻煩,還可以自製袋泡茶,取白術粉、白芍粉、白茯苓粉各150克,甘草粉75克,混合均勻,裝入30個小包中,每天取1包用沸水沖泡,當茶喝,茶末可用於敷臉。內服外敷,其效更佳。
6. 茯苓怎麼做最好吃
五種最美味的家庭慣例,簡單、好吃、貪吃的人,看看你喜歡什麼。說到茯苓,我相信很多經常做飯的朋友不會感到陌生。茯苓屬於中葯,但經常用於膳食,很多食物朋友喜歡用茯苓做好吃的!所以茯苓能做什麼?這次美食教程,天健美食店,准備分享幾種美食。喜歡美食的朋友們一起來看。別忘了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別忘了關心我。每天我都會重新分享不同的美食教程。我相信總會有你想學的料理。
茯苓糕
准備食物材料如下:白楊樹50克、米粉200克、糯米粉100克、牛奶180克、糖50克、熟芝麻60克、干桂花10克、熟豬油30克
具體方法如下。先粉後篩,加入米粉糯米粉糖,加入適量牛奶均勻混合,加入小疙瘩,用手輕輕揉搓,篩成細膩的年糕粉,蓋上濕布,煮到30分鍾,煮白芝麻,烘乾桂花,摻糖,將豬油加熱成液體,加入豬油,拌勻
好了,朋友們!茯苓的食用方法仍然很多。如果有不懂的步驟,請在這篇文章下面的消息區域留言。
7. 茯苓怎麼吃好
2、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3、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4、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茯苓栗子粥
茯苓栗子粥[7]
5、茯苓栗子粥:茯苓15g,栗子25g,大棗10個,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棗、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時徐徐加入,攪勻,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調味食。
本方用茯苓補脾利濕,栗子補脾止瀉,大棗益脾胃。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
6、茯苓麥冬粥:茯苓、麥冬各15克,粟米100克。粟米加水煮粥;二葯水煎取濃汁,待米半熟時加入,一同煮熟食。源於《聖惠方》。本方以茯苓寧心安神,麥冬養陰清心,粟米除煩熱。用於心陰不足,心胸煩熱,驚悸失眠,口乾舌燥。
茯苓餅
茯苓餅[5]
7、茯苓餅:茯苓200克,人參10克,麵粉800克。二葯分別研為細末,加食鹽少許,同麵粉加水揉成面團,做成約重100克的餅子若干,烙熟。每次食1個。
源於《重訂瑞竹堂經驗方》(原方稱「丹」,實為點心)。本方用茯苓、人參補氣益脾,以人參延緩衰老。用於補虛,抗衰延年。
8. 茯苓怎麼吃最有效
在中醫的角度來講,茯苓具有健脾祛濕、升清降濁的功效,是益養身體的良葯。 一般可用山葯50克、薏米100克、茯苓15克熬粥,每日上午服用為最好,健脾祛濕的效果會更好,更能發揮茯苓的葯效。並且這么吃根本沒有什麼異味,還會為粥增添粘稠感,口感極佳。 以上便是我對您所提出的問題作出的回答,謝謝。
9. 茯苓的做法
白茯苓是比較常見的茯苓的一種,還有土茯苓,都是有葯用效果葯材的種類哦,而且營養物質也是比較豐富的呢,可以有健脾胃祛濕的作用,而且食用的方法也是比較多的呢,來看看白茯苓的一些食用方法吧,而且效果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