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這4個常用帶娃方法是錯誤的

這4個常用帶娃方法是錯誤的

發布時間:2022-04-03 00:21:48

① 孩子沒自信,是哪些錯誤的帶娃方式所導致的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開朗,在日常交往中可以表現得自信大方,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表現卻與家長的期望逆向發展,不管在學習還是生活中,他們常常會表現得比較膽小怯懦,缺乏自信,很多事情,不管家長如何鼓勵,也不願去嘗試,孩子這樣的行為,常常會讓家長失望煩躁,甚至還會對孩子言語嘲諷,批評孩子“沒出息”,但是,專家卻指出,孩子缺乏自信,很大原因是因為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

② 在現實生活中,老人怎樣帶娃是錯誤的帶娃行為

相比之前,現在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因為工作壓力的增大,誰來看孩子便成了問題。年輕夫妻如果既想省錢,不請保姆,又想省心的話,大多會將孩子託付給姥姥姥爺,或者爺爺奶奶來帶。

據統計,我國“隔代培養”的數據比例日益升高。雖然將孩子託付給老人看,的確是個省心省力還省錢的活,但是隔代教育卻存在很多隱患,畢竟老人的育兒觀念比較落後,稍有教育不當就可能給孩子造成一生的遺憾。

如果家長發現自家老人帶孩子,出現了以下問題的話,家長一定要及時干預,以免造成教育缺失。

3、老人在孩子面前說三道四:

我們都知道,人一旦上了年紀就很喜歡嘮叨。如果再遇上不會說話的婆婆,那麼孩子每天很可能都會聽到奶奶在背地裡說自己媽媽的壞話,這樣一來,很可能讓孩子也養成背地裡說別人閑話的壞習慣。

除此之外,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爺爺奶奶等老一輩的人,總是在孩子的面前說父母的不是,無疑會影響親子關系,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久而久之,矛盾很可能升級,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肯定是不好的。

③ 網上眾多的帶娃攻略中,有哪些其實是錯誤的呢

第一次為人父母,難免會犯一些小錯誤。比如帶寶寶有很多方法我以為是對的,不知道是錯的。犯了錯沒關系,改就好,怕寶寶吃虧,唉。

14.幫助你的孩子學會用助行器走路

學步車不僅不能包裹孩子學會走路,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在助行器里,孩子們的體重都集中在臀部,腳步也不吃力,就像踮起腳尖「走路」一樣。這樣不僅學不會走路,還會影響孩子腿部力量的發展。此外,由於步行者的移動速度比孩子本身快得多,即使父母在場,也可能是危險的。

正確做法:幫助孩子學會走路,循序漸進。ta開始嘗試站起來的時候,可以用小板凳或者結實的盒子幫寶寶練習;當ta想上前一步的時候,你可以給寶寶一個帶輪子的盒子,幫他走路。時刻注意父母對寶寶的照顧。

15.給你的寶寶一隻耳朵

很多家長看到寶寶耳朵里有耳屎,就覺得不幹凈,總想拿出來。事實上,正常的耳垢不僅不影響耳朵的健康,而且有助於隔離微生物和蟲子或其他雜物的入侵。而且耳屎會自己掉出來,家長不用太擔心。尤其是不要用耳屎等工具去撓寶寶的耳朵。如果損壞寶寶的耳道,後果會很嚴重。

正確做法:如果耳垢沒有讓寶寶不舒服或者影響聽力,父母就不用給寶寶耳朵了。但是如果寶寶因為耳屎太多而感到不適,比如總是拉耳朵,請及時給醫生。

④ 常見的哄娃方式,是錯誤的嗎

雲雲的寶寶已經出生快半個月了,一直由婆婆照顧。雖然兩代人在育兒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但看到婆婆這么盡心盡力照顧自己和孩子的份上,只要不對孩子造成影響,她都不會多說什麼。可是,最近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寶寶有點「斜頸」,即俗稱的歪脖子。而寶寶「斜頸」很大可能是長時間錯誤的抱娃方式引起的。雲雲這才想起來,當寶寶哭鬧不停的時候,婆婆就喜歡豎直抱寶寶來哄他。她看到這個哄娃方式效果還不錯,就以為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也就沒有多說什麼,隨婆婆去了。卻沒成想,居然會對孩子造成這么大的危害和惡劣影響!

3、給寶寶穿著襪子入睡

有些父母覺得寶寶晚上睡覺會冷,害怕孩子受涼生病,所以喜歡給寶寶穿上襪子睡覺。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新生兒體內棕色脂肪的含量很高,禦寒能力比很多大人都強得多。而且穿著襪子睡覺,更容易引起寶寶不舒服,影響腳部血液的正常流動,反而容易被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的危害!

新生兒比較柔弱,所以護理的時候也需要格外小心,一些我們大人覺得很健康、很平常的哄娃方式,其實很容易對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危害!所以,在遇到育兒方面問題時,不要盲目聽從老人的經驗,也不要自己想當然地去摸索,一定及時向專業人員求助。要是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對寶寶造成無法挽回的危害,到那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高級育嬰師,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⑤ 帶娃有哪些小竅門

帶娃苦,帶娃累,帶娃難!幾乎每個帶娃的家長都有無數的吐槽點。可是,你可曾想過,帶娃累會不會是因為你的帶娃方法錯了!就像有兩個成語所說:做事用對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做事用錯方法,就會事倍功半。那麼,怎麼做才能讓你帶娃事半功倍呢?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分享:帶娃的這些小竅門,帶娃還沒開竅的你可趕緊收藏了!


拓展閱讀:關於單獨二孩

單獨二孩,即允許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隨後,關於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決議由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單獨二孩”政策正式實施。

辦理程序:夫妻雙方如實填寫《再生育一個子女申請審批表》,由雙方單位或村居委會蓋章,提交相關材料到本市女方戶籍所在地的鄉鎮(街道)人口計生部門,鄉鎮(街道)人口計生部門審核後報區縣人口計生委審批。

適度放寬生育政策,可以減緩人口老齡化進程、降低人口老齡化水平。生育政策越寬松,人口老齡化緩解程度越大。如果一直實行單獨二孩生育政策,2030年人口老齡化水平為24.9%,2050年為34.0%;如果在單獨二孩基礎上再進一步實行普遍二孩,相同時點的人口老齡化水平分別為24.7%和33.1%,後者達到同一個老齡化水平的時間比前者可推遲1—3年。

⑥ 哪些帶娃傳統是錯的

隔代教育如何才能雙贏一年前的「六一」兒童節期間,一項在全國范圍內調查「隔代教育」的結果顯示:中國近一半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的。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而由此引起的家庭矛盾也越來越多。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隔代教育,時下受到了較大范圍的質疑。有人說,現階段這種教育模式會影響未來中國人口的質量。情況究竟如何:隔代親的誤區人們習慣把祖孫之間的親密關系稱為「隔代親」。其實,隔代教育是個時間跨度較寬泛的詞。在我們傳統的家庭中,0~3歲甚至到學齡前主要屬於養育范疇,這一時期正是為孩子成長發育的各種心理生理指標——即所謂德智體打基礎的時候。此刻,傳統的「隔代親」養育方式下出現的誤區,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我們不妨看幾個小片段:鏡頭一 一生下來就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父母每天要早出晚歸地上班,她是在爺爺奶奶的膝下長大的。布娃娃是她的小夥伴,半導體里的兒、音樂是她的老師,而跟著爺爺奶奶上街則是她認識社會的基本活動。爺爺奶奶已經很老了,走路蹣跚。所以學齡前更多的時間就是呆在家裡自己玩,直到上學她才真正邁出了家門。現在即將大學畢業了,但身上還是留著很深的隔代養育的痕跡:文靜、不善言談、不喜歡運動、缺少獨生子女的天真活潑,下了課就回家,校園里見不到她的身影。這種孤僻的性格不能不與她最初的生長環境有關。鏡頭二 劉女士的兒子健健兩歲時,母親退休搬來同住,本來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時出現些小摩擦。比如:午飯劉女士做了紅燜大蝦,說好一人兩只,姥姥一句「我不愛吃」,硬是把自己的一份夾到孫兒碗里。以前健健喝水一點兒不費勁,一杯涼開水幾口就喝了。姥姥可好,又放糖又放果珍,健健再看見白開水就搖頭。還有健健本來已會自己穿鞋襪,姥姥非要包辦代替,搞得健健自理功能全退化了。劉女士對自己的媽真有點頭疼了,這樣下去兒子還不被她寵壞了。鏡頭三 網友dsm在新浪育兒發的帖子中說:兒子平時在家由保姆帶,一般只在周末去奶奶家玩。在家的時候,他聽話,不任性。到了奶奶家以後,跟老姑家的哥哥學會了在地上爬,穿著鞋上床等不良習慣。每當我糾正他的毛病時,一旁的奶奶總是跟我唱反調。比如我說:「兒子別穿鞋上床,看把奶奶的被子都踩臟了,奶奶洗被子多累呀。」奶奶准會說:「沒關系,讓孩子踩吧,踩臟了再洗。」再比如,兒子吃水果時,我說:「兒子來媽媽給你圍上個手絹,要不把衣服弄臟多難看。」奶奶准會說:「沒事呀,不圍就不圍吧。」長此以往,兒子漸漸地丟棄了原有的好習慣,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奶奶還對兒子說:「在奶奶家,奶奶最大,爸爸媽媽都得聽奶奶的。」兩歲的小孩就已經悟出,在奶奶家與在自己家的不同處世哲學,在奶奶家時可以不聽媽媽的話。發展到如今,甚至在奶奶家,誰的話也都不聽了。「隔代親」確實存在著一些誤區。兩代人的教養方法不一致,導致家庭矛盾上升已經是個老問題了。說句公道話,教養方法不一致也並不都是老人的錯。海海的爺爺奶奶是教師,從小對海海要求很嚴格,一天按時吃飽三頓飯、一頓水果,不再喂零食,還讓海海學著擦桌子、掃地、洗小手絹。海海媽媽背地裡對老公說:「爺爺奶奶真摳門,把孫子當小奴隸了。」現代派的海海媽則認為,只要兒子張嘴,一切都要滿足他。海海雖然還沒上學,已經會察言觀色,在爺爺奶奶面前他很理智,在媽媽身邊他就撒嬌耍賴。這說明對隔代教育也要具體問題具體。不可躲避的社會現象在的一些日托幼兒園門口,每天早上和下午接送孩子的家長有許多是老年人。偶爾看到一兩張年輕的面孔,一詢問多半是家中的保姆。我國之所以隔代教育現象這么普遍,與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有很大的關系。在城化進程加快,經濟體制轉型,各行各業改革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年輕人肩負著成家立業的雙重壓力,一方面他們要加倍投入地工作,不斷充電,爭取事業的成功;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家庭幸福美滿,生活水平不斷上升。於是,當他們初為人之父母,尤其是獨生子女的父母時,時間和精力的嚴重不足就成為撫養孩子的最大難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盡管他們對獨生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也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來帶,這是隔代教育現象日漸增多,越來越普遍的主要原因。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王極盛認為,無論如何,隔代教育在中國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這是中國傳統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社會現實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當城和農村的中青年人都在忙著賺盡可能多的錢、疲於奔命時,當多數情況下,保姆不職業化,不堪看護重任時,孩子基本上就歸爺爺奶奶了。而在西方國家,從孩子生下來的第一天直到上小學,每個年齡段都有專門照顧孩子的機構。這些國家對於0~3歲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視,有十分完備的育兒機構,從業人員都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嚴格審查,必須持有專業資格證書才能上崗。專業育兒人員從生活、學習到心理各方面給孩子全方位的照顧。有了健全的育兒機構作保障,他們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就可完全放心地投入工作了。所以,王極盛教授認為,在城化進程加快的今天,在獨生子女時代,人們對子女要求高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做家長的,特別是隔代家長們的素質遠遠落後於時代發展和孩子成長的要求。面對這一普遍現象,特別是在幼兒的早期教育階段,如何做才能既克服隔代教育中容易出現的弊端,充分發揮老年人的作用,又能夠方便年輕父母騰出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打拚出一番事業呢?認清問題的弊端一年之際在於春,一日之際在於晨。對孩子一生來講,個人品質、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0~7歲。如果在這個階段兒童幾乎都與老人生活在一起,失去與父母溝通交流、培養感情的機會,任憑「隔代親」特殊的寵愛泛濫,就會對其身心發育造成很不利的負面影響。例如: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老年人格外疼愛孩子,對隔輩的孫兒女容易溺愛和遷就。特別當孫兒女是獨生子女時,老人心理上更會有所顧忌——萬一有差錯閃失,對不起兒女,怕兒女責怪。於是,老人事事依著孩子,處處保護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孩子犯了錯誤不及時糾正,還常常滿足孩子不合理的慾望。在吃的方面,給孩子做「專利菜」,讓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辦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飯,甚至擔心孩子摔跤,不辭辛苦抱著孩子上下樓梯……老人的種種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動作發展緩慢,生活能力差,處處依賴家長,事事以我為中心,全家人都要為他服務,一旦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生氣、大發脾氣。老人的過分保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自信心,還使孩子變得極為自私,膽小嬌氣,弱不禁風。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老人易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教育及養育觀念相對滯後,多年形成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也不容易改變。他們希望孩子乖巧、聽話,穩穩當當不出格,不善於運用科學的、有創造性的方式引導孩子。對於孩子因好奇心而出現的的「搗亂」、「破壞」等具有冒險和創新性的探究行為,總是急著加以阻止。比如,當孩子捉來幾只螞蟻要喂養時,當孩子拔起花盆裡的蘭花要看根是什麼樣子時,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拆一輛玩具汽車時,祖輩總會加以阻止和批評。因為,在他們意識里,玩螞蟻很臟,拔花是成心搗亂,一輛完美的玩具車更是不能「破壞」的。他們認為孩子這些出格的做法都是不良行為,必須立即糾正。試想在這種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怎麼能形成開拓創新的個性呢?容易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多數老年人由於年歲大了,喜歡安靜,不愛運動,也不愛外出活動。孩子與祖父母朝夕相處,囿於老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模仿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張口閉口說的是成人的話,容易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另外,外出活動少,一方面運動量小,身體缺乏鍛煉,會造成體質柔弱多病;另一方面關在家裡見識少,接觸新鮮事物也少,可能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對生人、不會自己處理事務。嚴重的還會造成孩子心胸狹隘、固執、退縮、心理老年化,等等。揚長避短是良方現實生活中,隔代教育也不是一無是處。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下不少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也有不少爺爺奶奶撫育的孩子成就了大業。在會米欄賽道上一路狂奔,勇奪冠軍的劉翔,從小父母為忙於生計早出晚歸,他一直寄養在爺爺奶奶家,不僅和老人建立了親密的關系,而且從老人身上學到了許多優良的品質。大學兒童心理研究所的教授黃海波認為:祖輩家長有愛心,對孫輩十分喜歡,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祖輩家長在的社會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他們認為孩子應在愉快、寬松的環境下學習與生活,不必強求一定要這樣那樣。事實證明,許多由祖輩帶大的孩子,身體素質好,在生活照料和安全保障方面要強於其它孩子。然而,祖輩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知識結構、教育方式等與現代社會或多或少會有差別。另外,祖輩在生理與心理上必然也帶有老年人的特點。因此,隔代教育對幼兒的個性發展難免會有一些負面影響。關鍵是如何擅用其長,以避其短。 對扮演子女與父母雙重角色的年輕的爸爸媽媽而言,一定要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與老人溝通,千萬不要放棄自身的職責。只要你重視,時間總能擠出來的。比如:每天晚飯後和孩子作游戲、講故事,周末帶孩子外出活動。同時要做到尊重老人,經常和老人聊聊天,講講科學養育孩子的新經驗,虛心接受老人的指點;一些科學育兒的讀物,與老人交流學習體會,幫助老人接受新事物;對老人寵愛孩子等錯誤的做法,既要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又要耐心和老人商量,盡量減少正面沖突。 年輕的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為圖省事,孩子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孩子,拒絕老人帶孩子,割斷祖孫之間的親情。不論是與老人同住,還是暫時把孩子寄養在老人家中,我們都要注意和老人協調關系,一切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解決矛盾糾紛,爭取隔代教育取得雙贏。中國教育先鋒網記不清原來的了。

⑦ 家長帶娃,什麼樣的錯誤教育方式要趕快停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時候放縱孩子,長大後又說孩子叛逆,結果管得越緊親子關系越遠。就像李玫瑾教授曾說過的:“有些家長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

這是許多家庭的真實寫照,如果小時候孩子一些錯誤的做法沒有及時糾正,或是給予正確引導,等孩子長大後習慣了,要付出很多倍的努力才能讓他回頭。


一定要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注意這些細節,及時糾正問題,這樣將來孩子有獨立思想和能力了,家長才能放心放手。

閱讀全文

與這4個常用帶娃方法是錯誤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塑膠檢測鉛的方法 瀏覽:134
手搖轉筆刀使用方法 瀏覽:371
祖母格披肩連接方法 瀏覽:831
空調外機漏水怎麼辦有什麼方法 瀏覽:77
自助煲仔飯食用方法 瀏覽:952
華為mate7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54
屬性與方法的區別是什麼 瀏覽:757
摔傷疤痕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313
開學的症狀和解決方法 瀏覽:838
常用的激光打標方法 瀏覽:435
老天珠鑒定最簡單方法 瀏覽:906
改善敏感肌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瀏覽:964
在家如何自主學習的方法 瀏覽:873
太極練胯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73
歐盟檢測食品水份的方法 瀏覽:579
碘伏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 瀏覽:585
灌香腸正確套腸的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74
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鬢角過長 瀏覽:615
鑒別19年五糧液的方法 瀏覽:800
not函數的使用方法及實例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