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L型細菌檢查時常用染色方法是

L型細菌檢查時常用染色方法是

發布時間:2025-05-09 21:37:28

1. 細菌學有哪些檢驗方法

直接塗片檢查:取混勻新鮮尿塗片,健康人的尿塗片無細菌。若每個油鏡視野下可見1條或以上的細菌,提示為菌尿。並可行革蘭氏染色,初步確定尿路感染細菌是陽性球菌或陰性桿菌。細菌培養:目前多採用定量接種環法,培養24h,計數菌落。陰性桿菌分裂快,菌落數>l〇5cfo/ml,提示菌尿,菌落數104〜105cfo/ml為可疑。陽性球菌分裂慢,菌落數>103cfU/ml為菌尿。結核菌檢查:尿結核菌檢查是確定有無泌尿系結核的重要方法,尿沉渣塗片抗酸染色較簡單,陽性率為50%〜70%;清晨第1次尿送檢則陽性率高。尿結核菌培養陽性率可達90%,但結核菌生長緩慢。使用改良羅氏培養基,一般需4〜8周始能報告結果。近年常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使含微量結核菌DNA擴增,40條結核菌即可有陽性結果,此法特異性強,2d可有結果,但時有假陽性或假陰性的情況。菌尿的輔助檢查亞硝酸鹽試驗: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副大腸桿菌能將尿中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而球菌和結核菌無還原硝酸鹽的能力,因此亞硝酸鹽試驗陽性,提示革蘭陰性桿菌的感染。氯化三苯四氮唑試驗(TTC試驗);大部分革蘭陰性活桿菌能將無色TTC還原為紅色的三苯甲替,而球菌及變形桿菌則呈陰性。故可用以初步判定是哪一類細菌感染。尿抗體包裹細菌(ACB):腎盂腎炎為腎實質感染,在細菌抗原作用下,機體可產生相應抗體,抗體將致病菌包裹,在熒光鏡下觀察用熒光素標記的抗人體蛋白抗體處理的尿細菌,若表面有熒光抗體包裹則大多屬腎盂腎炎,膀胱炎為黏膜淺表感染,故細菌表面無熒光抗體包裹。用ACB法有助於上、下尿路感染的定位診斷。但在前列腺炎患者,其ACB試驗亦呈陽性,應注意鑒別。其他:另外還有過氧化物酶試驗、葡萄糖氧化酶試驗、鱟試驗及尿氧壓測定均可幫助診斷尿路感染,但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少。

閱讀全文

與L型細菌檢查時常用染色方法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水化合物檢測方法 瀏覽:526
大數據教學方法論文 瀏覽:452
紅米手機開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2
整數減分數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648
14x37x5的簡便方法 瀏覽:321
定製衣櫃門套安裝方法 瀏覽:435
做衣服用電機方法視頻 瀏覽:477
比例是運用了什麼思想方法 瀏覽:413
樓梯彎頭度數計算方法 瀏覽:972
安全提籃使用方法 瀏覽:553
如何做作業的新方法 瀏覽:674
帝王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217
基礎梁設計處理的計算方法 瀏覽:310
打啤酒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270
藍牙連接有線路由器的方法 瀏覽:959
學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答案 瀏覽:840
辦案區防撞軟包安裝方法 瀏覽:598
防雷接地裝置計算方法 瀏覽:628
臨床化學檢測多用什麼方法 瀏覽:269
催乳按摩方法圖片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