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試述呼吸衰竭的治療原則。
對呼吸衰竭總的治療原則是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條件下,糾正缺氧、CO瀦留和酸鹼失衡所致的代謝功能紊亂,從而為基礎疾病和誘發因素的治療爭取時間和創造條件。具體措施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其治療原則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建立通暢的氣道:保持氣道通暢的方法:①若患者昏迷應使其處於仰卧位,頭後仰,托起下頜並將口打開。②清除氣道內分泌物及異物。③若以上方法不能奏效,必要時考慮建立人工氣道。人工氣道的建立一般有三種方法,即簡便人工氣道、氣管插管及氣管切開。若患者有支氣管痙攣,需積極使用支氣管擴張葯物,可選用β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抗膽鹼葯、糖皮質激素或茶鹼類葯物等。在急性呼吸衰竭時主要經靜脈給葯。
(2)氧療:通過增加吸入氧濃度來糾正患者缺氧狀態的治療方法即為氧療。確定吸氧濃度的原則是保證PaO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脈搏容積血氧飽和度(SpO)達90%以上的前提下,盡量減低吸氧濃度。Ⅰ型呼吸衰竭主要問題為氧合功能障礙而通氣功能基本正常,較高濃度(>35%)給氧可以迅速緩解低氧血症而不致引起CO瀦留。對於伴有高碳酸血症的急性呼吸衰竭,往往需要機械通氣治療。
(3)增加通氣量、改善CO瀦留:①呼吸興奮劑的應用;②機械通氣:當機體出現嚴重的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時,以人工輔助通氣裝置(呼吸機)來改善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即為機械通氣。呼吸衰竭時應用機械通氣能維持必要的肺泡通氣量,降低PaCO;改善肺的氣體交換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於恢復呼吸肌的功能。
(4)抗感染: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常見誘因是感染,一些非感染因素誘發的呼吸衰竭也容易繼發感染。
(5)病因治療:引起呼吸衰竭的原發疾病多種多樣,在解決呼吸衰竭本身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病因採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十分必要,也是治療呼吸衰竭的根本所在。
(6)一般支持療法: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的存在可以進一步加重呼吸系統乃至其他系統器官的功能障礙並可干擾呼吸衰竭的治療效果,因此應及時加以糾正。對重症患者常需進入ICU病房,集中人力、物力積極搶救。危重患者應監測血壓、心率,記錄液體出入量。採取各種對症治療,預防和治療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肺性腦病、腎功能不全和消化道的功能障礙等,特別要注意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瀦留和酸鹼失衡所致的代謝功能紊亂,從而為基礎疾病和誘發因素的治療爭取時間和創造條件。具體措施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其治療原則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❷ 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方法有
第一,若患者昏迷,要是患者處於仰卧位,頭後仰,托起下頜並將口打開。
第二,清除氣道內分泌物的異物。
第三,如果以上方法不能奏效,要是要建立人工氣道。
人工氣道的建立一般有三種方法,簡易人工氣道,氣管插管以及氣管切開,後兩種屬於氣管內導管,簡便人工氣道主要有,口咽通氣道、鼻咽通氣道和喉罩,是氣管內導管的臨時替代方式。
❸ 人工氣道有哪些
人工氣道包括以下幾種:
1. 氣管插管
2. 氣管切開術
3. 喉罩通氣裝置
解釋如下:
氣管插管是一種通過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氣管內的導管,用於幫助患者呼吸。氣管插管常用於呼吸衰竭、重症哮喘等需要緊急機械通氣的情況。它可以確保氣道暢通,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氣和機械通氣支持。氣管插管分為經口和經鼻兩種方式,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需要選擇適當的插管方式。
氣管切開術是在患者頸部氣管上切開一個小口,插入導管以建立人工氣道的方法。這種技術主要用於長時間需要機械通氣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重症患者。氣管切開術可以更好地控制呼吸道分泌物,減少呼吸機相關並發症的風險。
喉罩通氣裝置是一種插入患者喉部的設備,通過創造密封的環境來提供通氣支持。它適用於需要迅速建立人工氣道但無法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的情況。喉罩使用方便,可以快速建立有效的通氣通道,但在長時間使用或在高風險患者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以上三種人工氣道方式都是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療需求選擇適當的方式至關重要。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並決定最適合的人工氣道方式。
❹ 為什麼建立人工氣道前,要關閉簡易呼吸器的壓力安全閥
為什麼建立人工氣道前,要關閉簡易呼吸器的壓力安全閥?這應該是因為在建立人工氣道前簡易呼吸器和面罩形成的通氣體系不是個完全密封的系統,所以不至於導致氣壓傷,也就不必打開壓力安全閥。只有當建立人工氣道後,簡易呼吸器和人工氣道成為了密封的通氣體系,發生氣壓傷的可能大大增加,此時就要打開壓力安全閥以進行壓力保護。簡易呼吸器又稱人工呼吸器或給氧氣囊,是進行人工通氣的簡易工具。與口對口呼吸相比,供氧濃度高,且操作簡便。尤其是病情危急,來不及插管時,可利用加壓面罩直接供氧,使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改善組織缺氧。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簡易呼吸器的結構組成,一個完整的簡易呼吸器由面罩、球囊、儲氣袋及氧氣連接管組成,而保證簡易呼吸器正常工作的關鍵部件是它的六個閥門。單向閥(也稱鴨嘴閥)、呼氣閥、壓力安全閥、進氣閥、儲氣閥和儲氧安全閥。
一起看一下簡易呼吸器的工作原理:當擠壓球囊時,產生正壓,進氣閥A活瓣關閉,在內部氣體的強力推動下,單向閥B活瓣打開,並堵住呼氣閥C活瓣,球囊內氣體即由單向閥中心切口送向病人。如用氧氣,則氧氣隨球體復原吸氣動作暫停,存於球體內,在擠壓球囊時直接進入患者體內。將被擠壓的球囊松開,單向閥B即刻向上推,並處於閉合狀態,使患者吐出的氣體由呼氣閥C放出。與此同時,進氣閥A受到球體松開所產生的負壓,將進氣閥活瓣打開,儲氣袋內氧氣送進球體,直到球體完全回復擠壓前的狀態。
簡易呼吸器作為搶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儀器必須時刻處於完好備用狀態,那麼對簡易呼吸器的日常檢測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將通過一段視頻給大家講解一下簡易呼吸器的檢測步驟:
1.面罩:大小適宜,彈性適中,無破損;
2.吸入閥:用一隻手壓扁球囊,另一隻手堵住球囊頸部的開口端,松開擠壓球囊的手,球囊快速回彈,說明吸入閥正常工作;
3.球囊、吸入閥:用手堵住球囊頸部開口端,試著擠壓球囊,如果用適當的力量不能壓扁球囊,說明球囊完好、無破損;吸入閥能防止氣體逆流;
4.儲氣袋、單向閥:將儲氣袋安裝在病人端介面,反復擠壓球囊,如果儲氣袋迅速充盈,說明儲氣袋完好、無破損,單向閥工作正常,能將氧氣順利輸送給患者。
5.呼氣閥、單向閥:擠壓充滿氣體的儲氣袋可以看到單向閥關閉,同時感覺到氣體從呼氣閥溢出,說明呼氣閥、單向閥功能正常。
6.壓力安全閥:壓力安全閥是一個自動調壓裝置,能將送氣壓力自動調節在安全范圍內。壓力安全閥有兩種模式,關閉時,壓力安全閥暫時失效,堵住出氣口,擠壓球囊,球囊不易被壓扁,打開壓力安全閥,擠壓球囊,可看到壓力安全閥上下活動,說明壓力安全閥功能正常。
7.儲氧安全閥:將儲氣袋充滿氣,連接於吸入端與儲氧袋介面處,一手堵住病人端介面,一手堵住氧氣連介面,擠壓儲氣袋,可以看見儲氧安全閥活膜翹起,說明儲氧安全閥功能正常。
❺ 建立人工氣道的最主要手段是
(1)手法開放氣道:可以快速地開放氣道,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仰頭抬頜法、托頜法等。
(2)口咽、鼻咽通氣管:可以有效緩解舌後墜,但患者耐受性差,且不利於口腔清潔。
(3)面罩和簡易呼吸器:簡便、快捷,進行無創通氣。缺點在於不宜密封,使有效通氣量減少,昏迷患者使用正壓通氣,易使氣體進入胃腸道,隨之引起反流和誤吸。
(4)喉罩:易於操作,適用於沒有插管經驗的非專業醫護人員。
(5)食管一氣管聯合通氣管:可以用於多種場合,易於掌握,但不適用於兒童。
(6)經口氣管插管:插入較容易,易於搶救,但是容易移位、易脫出,不宜長期耐受。
(7)經鼻氣管插管:易耐受,留置時間長,易固定,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不宜迅速實施且易誘發鼻部並發症,如鼻竇炎。
(8)氣管切開術:可以有效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難或因下呼吸道分泌物瀦留引起的呼吸困難,但是損傷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