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體視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體視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9 08:17:14

① 顯微鏡的正確操作方法

使用方法
利用自然光源鏡檢時,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採用直射陽光;利用人工光源時,宜用日光燈的光源。

鏡檢時身體要正對實習台,採取端正的姿態,兩眼自然張開,左眼觀察標本,右眼觀察記錄及繪圖,同時左手調節焦距,使物象清晰並移動標本視野。右手記錄、繪圖。

鏡檢時載物台不可傾斜,因為當在五套載物台傾斜時,液體或油易流出,既損壞了標本,又污染載物台,也影響檢查結果。

鏡檢時應將標本按一定方向移動視野,直至整個標本觀察完畢,以便不漏檢,不重復。

顯微鏡的重光為對光,接物鏡的轉換及光線的調節。觀察寄生蟲標本時,光線調節甚為重要。因為所觀察的標本如蟲卵、包囊等,均為自然光狀態的物體,有大有小,色澤有深有淺,有的無色透明,而低倍、高倍接物鏡轉換較多,故須隨著鏡檢時對不同標本和要求,需要隨時調節焦距和光線,這樣才能使觀察的物象清晰。在一般情況下,染色標本光線宜強,無色或未染色標本光線宜弱;低倍鏡觀察光線宜弱,高倍鏡觀察光線宜強。
1. 對光:
(1)將低倍鏡轉至鏡筒下方與鏡筒成一直線。
(2)撥動反光鏡,調節至視野最亮無陰影。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3)將待觀察的標本置載物台上,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至接物鏡接近標本。於轉動粗調節器的同時,須俯身在鏡旁仔細觀察接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
(4)左眼於接目鏡觀察,同時左手轉動粗調節,使鏡筒徐徐上升以調節焦距,使視野內的物象看到上時即停,再調微調節器,至標本清晰為止。

2. 接物鏡的使用及光線的調節:
顯微鏡一般具有三個接物鏡,即低倍、高倍及油鏡,固定於接物鏡轉換盤孔中。觀察標本時,先使用低倍接物鏡,此時,視野較大,標本較易查出,但放大倍數較小(一般放大100倍),較小的物體不易觀察其結構。高倍接物鏡放大的倍數較大(一般放大400倍),能觀察微小的物體或結構。
寄生蟲的蠕蟲卵,微絲蚴,原蟲的滋養體及包囊,昆蟲的幼蟲,均使用低、高倍鏡。組織細胞內的原蟲,則使用油鏡。使用低、高倍鏡觀察,如在低倍鏡下不能准確鑒定所見的物體或其內部構造時,則轉高倍鏡觀察。使用油鏡觀察,一般加一滴油後直接將油鏡頭浸入油滴中進行鏡檢觀察。

3. 低倍、高倍、油鏡頭的識別:
(1)標明放大倍數10×,40×,100×,或10/0.25,40/0.65,100/1.25。
(2)低倍鏡最短,高倍鏡較長,油鏡最長。
(3)鏡頭前面的鏡孔低倍鏡最大,高倍鏡較大,油鏡最小。
(4)油鏡頭上常刻有黑色環圈,或「油」字。

4. 低倍鏡換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光線對好後,移動推進器尋找需要觀察的標本。
(2)如標本的體積較大,不能清楚查見其構造因而不能確認時,則將標本移至視野中央,再旋轉高倍接物鏡於鏡筒下方。
(3)旋轉微調節器至物象清晰為止。
(4)調節聚光器及光圈,使視野內的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5. 油鏡的使用方法:
(1)原理:使用油鏡觀察時,需加香柏油,因為油鏡需要進入鏡頭的光線多,但油鏡的透氣孔最小,這樣進入的光線就少,物體不易看清楚。同時又因自玻片透過的光線,由於介質(玻片-空氣-接物鏡)密度(玻片:n=1.52,空氣:n=1.0)不同而發生了折射散光,因此射入鏡頭的光線就更少,物體更看不清楚。於是採用一種和玻片折光率相接近的介質如香柏油,加於標本與玻片之間,使光線不通過空氣,這樣射入鏡頭的光線就較多,物象就看得清楚。
(2)油鏡的使用:

a.將光線調至最強程度(聚光器提高,光圈全部開放)。
b.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上升,滴香柏油1小滴(不要過多,不要塗開)於接物鏡正下方標本上。
c.轉動接物鏡轉換盤,使油鏡頭於鏡筒下方。
d.俯身鏡旁側面在肉眼的觀察下,轉動粗調節器使油鏡頭徐徐下降浸入香柏油內,輕輕接觸玻片為止。
e.慢慢轉動粗調節器,使油鏡頭徐徐上升至見到標本的物象為止。
f.轉動微調節器,使視野物象達到最清晰的程度。
g.左手徐徐移動推進器,並轉動微調節器以觀察標本。
h.標本觀察完畢後,轉動粗調節器將鏡筒升起,取下標本玻片。立即用擦鏡紙將鏡頭上的香柏油擦凈。

6. 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之前,應熟悉顯微鏡的各部名稱及使用方法,特別應掌握識別三種接物鏡之特徵。
(2)寄生蟲學實習中所觀察的標本,大多數為無色和顏色較淺,因此必須注意光線的調節。
(3)新鮮標本觀察時,須加蓋玻片,以免標本因蒸發而乾燥變形或污染侵蝕接物鏡,同時可使標本表面勻平,光線得以集中,有利於觀察。

體視顯微鏡的使用:
體視顯微鏡能獲得立體感覺,其原理是由於通過兩個接目鏡對物體從不同的方向在人眼的網膜上形成的象而產生的。本顯微鏡具有傾斜成45°的雙筒,通過雙筒可以觀察到寬廣視野中正立的具有立體感的物象。其中右側接目鏡筒上有視度調節圈的位置,如觀察者雙眼視度具有差異,可以先調節顯微鏡使左眼成像清晰,然後旋轉右側視度調節圈至右眼成像清晰。雙筒可以在一定角度內相對地轉動以適應工作者兩眼間距離。本顯微鏡的工作距離為100mm,在方形鏡身兩側有手輪可旋轉,利用它的轉動可在不變更工作距離情況下更換顯微鏡放大倍數。顯微鏡總放大倍數的讀數,在使用25×接目鏡時,以右側數盤上數字為准,而使用6.3×接目鏡時,則以左側數盤上的數字為准。

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7厘米為宜,便於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調節為較大光圈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偏轉角度,直到視野內出現明亮光斑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台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壓片夾夾住,然後移動玻片,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視野范圍內。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慢地下降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下降鏡筒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筒下降,以免下降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細准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移動玻片,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視野范圍內。(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調整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台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台。

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想讓像變大就要使物鏡靠近物體,目鏡遠離物鏡一些,像變小則反之。

② 實驗體視顯微鏡的使用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一)顯微鏡的主要構造
普通光學顯微鏡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分: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
1.機械部分
(1)鏡座:是顯微鏡的底座,用以支持整個鏡體。
(2)鏡柱:是鏡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連接鏡座和鏡臂。
(3)鏡臂:一端連於鏡柱,一端連於鏡筒,是取放顯微鏡時手握部位。
(4)鏡筒:連在鏡臂的前上方,鏡筒上端裝有目鏡,下端裝有物鏡轉換器。
(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接於棱鏡殼的下方,可自由轉動,盤上有3-4個圓孔,是安裝物鏡部位,轉動轉換器,可以調換不同倍數的物鏡,當聽到碰叩聲時,方可進行觀察,此時物鏡光軸恰好對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6)鏡台(載物台):在鏡筒下方,形狀有方、圓兩種,用以放置玻片標本,中央有一通光孔,我們所用的顯微鏡其鏡台上裝有玻片標本推進器(推片器),推進器左側有彈簧夾,用以夾持玻片標本,鏡台下有推進器調節輪,可使玻片標本作左右、前後方向的移動。
(7)調節器:是裝在鏡柱上的大小兩種螺旋,調節時使鏡台作上下方向的移動。
2.照明部分
裝在鏡台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反光鏡:裝在鏡座上面,可向任意方向轉動,它有平、凹兩面,其作用是將光源光線反射到聚光器上,再經通光孔照明標本,凹面鏡聚光作用強,適於光線較弱的時候使用,平面鏡聚光作用弱,適於光線較強時使用。
(2)集光器(聚光器)位於鏡台下方的集光器架上,由聚光鏡和光圈組成,其作用是把光線集中到所要觀察的標本上。
3.光學部分
(1)目鏡: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
(2)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最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二)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 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台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台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如果物象不在視野中心,可調節推片器將其調到中心(注意移動玻片的方向與視野物象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視野內的亮度不合適,可通過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開閉光圈的大小來調節,如果在調節焦距時,鏡台下降已超過工作距離(>5.40mm)而未見到物象,說明此次操作失敗,則應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鏡台。要詳細的資料請咨詢深圳隆基儀器

什麼是實體顯微鏡我想知道什麼是實體顯微鏡,它的原理,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

實體顯微鏡又稱「解剖顯微鏡」「立體顯微鏡」「體視顯微鏡」「操作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一種.能清晰地觀察到標本的外部形態和解剖結構.實體顯微鏡有兩套目鏡和一個大的物鏡,目鏡與物鏡之間各有一組三棱鏡,能使光路所形成的倒像轉為正像,與實物一致,加上兩眼可以同時觀察,光源是落射光,所以實體感強.又可邊解剖、邊觀察,非常方便.一般可放大10—150倍. 它具有如下地特點: 1. 雙目鏡筒中的左右兩光束不是平行,而是具有一定的夾角——體視角(一般為12度---15度),因此成像具有三維立體感; 2. 像是直立的,便於操作和解剖,這是由於在目鏡下方的棱鏡把像倒轉過來的緣故; 3. 雖然放大率不如常規顯微鏡,但其工作距離很長 4. 焦深大,便於觀察被檢物體的全層。 5. 視場直徑大。

④ 體視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體視顯微鏡的使用相對於其它的顯微鏡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因為體視顯微鏡的工作距離在100mm 左右,而且鏡頭也比較大,所以操作起來也方便,從小倍數開始調就好了!

⑤ 體視顯微鏡的操作方法

立體顯微鏡採用兩個獨立的光學通路生成三維的光學影像,因此也叫實體顯微鏡、解剖顯微鏡,屬於低倍數的復式光學顯微鏡. 從19世紀90年代(1890年)被美國儀器工程師霍雷肖.S.格里諾{其父(1805-1852)為美國著名雕塑家和作家霍雷肖.格里諾}發明,並被德國卡爾.蔡司公司最先生產以來,對科學研究、考古探索、工業質量控制和生物制葯等領域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為了發揮立體顯微鏡的最大功效,正確使用操作立體顯微鏡尤其重要。為了讓廣大用戶更好的操作中旺儀器所生產的體視顯微鏡,特撰寫此文與大家分享體視顯微鏡的操作流程,具體以中旺儀器最暢銷產品ZMS0745T為例進行講解。

⑥ 怎樣使用體視顯微鏡

打開燈光,倍數調節到最小,調節焦距 看能否看到樣品 調節清晰後轉換大倍數,調節焦距,重復的動作而已!

閱讀全文

與體視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2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39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6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28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09
哪些激勵方法可以激勵員工 瀏覽:336
達爾文作用什麼方法得出進化論 瀏覽:632
鼓樓區干貨離心機操作方法有哪些 瀏覽:393
30公分最佳找點方法視頻 瀏覽:285
球圓度的測量方法 瀏覽:910
機動車牌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418
防盜門的安裝方法 瀏覽:508
剪映的學習方法在剪映哪裡 瀏覽:724
快速製作葡萄酒的方法步驟 瀏覽:438
ipad連接pencil方法 瀏覽:903
鳥籠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78
用什麼好方法提高成績 瀏覽:975
古玩銅錢鑒別方法 瀏覽:145
薪酬設計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