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血壓用什麼治療比較好
高血壓治療主要目標是讓血壓達標,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發生率和死亡率。該病治療措施為綜合性,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調整生活方式:控制每天總熱卡攝入量、控制體重;減少鈉鹽攝入,補充鈣和鉀鹽,多攝入新鮮蔬菜和水果;增加運動,以散步、慢跑、打太極等中等活動量的有氧運動為主;減少精神的壓力,保持心理平衡,戒煙、限制飲酒,避免熬夜;
2、葯物治療:高血壓需要根據不同病因採用不同葯物,具體應該遵守小劑量開始、優先選擇長效制劑、聯合使用、用葯個體化四項原則。葯物可分為利尿劑,為高血壓常用葯物,代表葯物主要有呋塞米,也就是速尿,螺內酯、氫氯噻嗪等等;β受體阻滯劑,比較常見的代表葯物是倍他樂克、比索洛爾等;鈣離子通道拮抗劑,代表葯物是地平類,比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具有擴張血管、降血壓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代表葯物有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貝那普利等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抗劑,代表葯物有纈沙坦、氯沙坦、厄貝沙坦等。
㈡ 治療高血壓常用葯物有哪些
高血壓的常用葯物如下:
1、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適用於高血壓合並冠心病、高血壓合並糖尿病、高血壓合並心力衰竭者;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厄貝沙坦、纈沙坦等;
3、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降壓效果較好,適用范圍較廣;極少數患者服用後可出現下肢浮腫;
4、利尿劑:通過利尿減輕血容量,降壓效果較理想。長期服用需監測血鉀、血鈉,以防引起低鉀血症、低鈉血症,誘發嚴重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5、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禁用於心動過緩、哮喘患者。
具體用葯請結合臨床,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㈢ 高血壓治療的常用葯物有哪些
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線降壓葯物有四大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
Ⅱ受體拮抗劑,鈣通道阻止劑
(又分為二氫吡啶類、苯烷胺類和硫氮卓類三類),利尿劑(又分成噻嗪類、袢利尿、保鉀利尿和磺胺類四類)。
另外,α受體阻止劑、倍它受體阻止劑、血管擴張劑和一些復方制劑(包括西葯復方、中成葯復方)也常被應用於臨床。應該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選用。
1、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屬於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的葯物有:卡托普利/開搏通或巰甲丙脯酸、依那普利/依蘇或悅寧定、貝那普利/洛丁新、賴諾普利/捷思瑞、雷米普利/瑞泰、福辛普利/蒙諾、西拉普利/一平蘇、培哚普利/雅司達。
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常用葯物有:氯沙坦/科索亞、復方氯沙坦/海捷亞、纈沙坦/代文或穗悅、厄貝沙坦/安博維、復方厄貝沙坦/安博諾、替米沙坦/美卡素、坎地沙坦/維爾亞。
3、鈣通道阻止劑:鈣通道阻止劑常用的葯物有:①二氫吡啶類(硝苯地平/心痛定、硝苯地平緩釋片/欣然或利煥或伲福達、硝苯地平控釋片/拜新同、尼群地平/舒麥特、非洛地平/波依定、氨氯地平
/絡活喜或壓氏達、左氨氯地平/施慧達、拉西地平/三金司樂平),②苯烷胺類(維拉帕米/
異搏定或戊脈安),
③硫氮卓類(地爾硫卓/恬爾心或合心爽、地爾硫卓緩釋片/合貝爽。
4、利尿劑:利尿劑的常用葯物有:①噻嗪類(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塞),②袢利尿劑(呋塞米/速尿),③保鉀類(螺內酯/安體舒通、氨苯碟啶、復方阿米洛利/
武都力),④磺胺類(吲噠帕胺/壽比山)。
㈣ 治療高血壓的常用葯物有哪些
常見降壓葯有哪些?不同情況的選葯原則
近40年來隨著醫葯科技的進步,新的降壓葯不斷問世,而且都經過了大型臨床試驗的科學評估。在我國常用的一線降壓葯主要有利尿葯(如常見的氫氯噻嗪和速尿)、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ARB)(如「迪之雅」 「代文」 )、鈣拮抗劑(CCB,如「施慧達」「絡活喜」)等五大類。
顧名思義,降壓葯的共同作用就是降低血壓,但不同類別降壓葯因降壓機制不同而各有其側重點,這些側重點正是醫生為不同病情患者選擇不同降壓葯的依據。
1) 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降低收縮壓的作用優於舒張壓,更適於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患者或有心衰表現的患者,應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鉀過低,同時如果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情況,請務必告知您的醫生,避免使用這類葯物。
2) β受體阻滯劑適用於高血壓伴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懷孕的患者,但如果您有哮喘或周圍血管病則不要使用該類葯物。同時該類葯物還會影響糖脂代謝,可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3) ACEI 、ARB類葯物(如「迪之雅」)更適於有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時, ACEI、ARB有利於防止腎病進展,但不可用於孕婦。
4) 劑型長效CCB(如「拜新同」)有較好的防止腦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對糖脂及電解質代謝無影響。
5) 分子長效CCB(如「施慧達」、「絡活喜」)除劑型長效CCB優點外,此類葯品降壓時並不增加心率,可平穩控制24小時血壓,有效糾正異常血壓節律,降低心血管風險。
6) α受體阻滯劑(前邊沒提到,但也較為常用)適於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質代謝紊亂的老年患者。
㈤ 治療高血壓常用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1.非葯物治療
非葯物治療適用於各級高血壓患者。Ⅰ級高血壓如果無糖尿病、靶器官損害可以非葯物治療為主。非葯物方法通過干預高血壓發病機制中的不同環節使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並對減少心腦血管並發症有利。
2.降壓葯物治療
近年來,抗高血壓葯物發展迅速,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可單用或聯合應用各類降壓葯。目前常用降壓葯物可歸納為以下六大類。
(1)利尿劑:利尿劑使細胞外液容量減低、心排血量降低,並通過利鈉作用使血壓下降。降壓作用緩和,服葯2~3周後作用達高峰,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尤其適宜於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壓的治療。可單獨用,並更適宜與其他類降壓葯合用。有噻嗪類(雙氫克尿噻)、袢利尿劑(速尿)和保鉀利尿劑(安體舒通)三類。噻嗪類應用最普遍,但長期應用可引起血鉀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膽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宜慎用,痛風患者禁用;保鉀利尿劑可引起高血鉀,不宜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合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劑利尿迅速,腎功能不全時應用較多,但過度作用可致低血鉀、低血壓。另有制劑引達帕胺,同時具有利尿及血管擴張作用,能有效降壓而較少引起低血鉀。
(2)β受體阻滯劑:有倍他樂克、心得安、氨酚心安等。β受體阻滯劑的降壓機制尚未完全明了。血管β受體阻滯雖可使α受體作用相對增強,周圍血管阻力增加,不利於降壓,但β受體阻滯後可使心排血量降低、抑制腎素釋放並通過交感神經突觸前膜阻滯使神經遞質釋放減少,從而使血壓降低。
β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緩慢,l~2周內起作用,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尤其是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並有心絞痛、心肌梗塞後的高血壓患者。
β受體阻滯劑對心肌收縮力、房室傳導及竇性心律均有抑制,可引起血脂升高、低血糖、末梢循環障礙、乏力及加重氣管痙攣。因此對下列疾病不宜用,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房室傳導阻滯、外周動脈疾病。冠心病患者長期用葯後不宜突然停用,不然會誘發心絞痛;由於抑制心肌收縮力,也不宜與維拉帕米(異搏定)等合用。
(3)鈣通道阻滯劑:由一大組不同類型化學結構的葯物所組成,如心痛定、拜心通、絡活喜、波依定、尼群地平、維拉帕米、地爾硫卓等,其共同特點是阻滯鈣離子通道,抑制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鈣離子內流,從而使血管平滑肌鬆弛、心肌收縮力降低,使血壓下降。鈣通道阻滯劑降壓迅速,作用穩定為其特點,可用於中、重度高血壓的治療。尤適用於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
維拉帕米與地爾硫卓除抑制血管平滑肌外,並抑制心肌收縮及自律性和傳導性,因此不宜在心力衰竭、竇房結功能低下或心臟傳導阻滯患者中應用。二氫吡啶(如心痛定)類近年來發展迅速,其作用以阻滯血管平滑肌鈣通道為主,因此對心肌收縮性、自律性及傳導性的抑制少,但由於血管擴張,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經興奮,可引起心率增快、充血、潮紅、頭痛、下肢水腫等。上述副作用主要見於短作用制劑,其交感激活作用對冠心病事件的預防不利,因此不宜作為長期治療葯物應用。近年來二氫吡啶類緩釋、控釋或長效制劑不斷問世,使上述副作用顯著減少,可用於長期治療。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是近年來進展最為迅速的一類葯物,常用的有開博通、洛汀新等。降壓作用是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使血管緊張素Ⅱ生成減少,同時抑制激肽酶使緩激肽降解減少,兩者均有利於血管擴張,使血壓降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各種程度高血壓均有一定降壓作用,對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塞後、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等合並症的患者尤為適宜。高血鉀、妊娠、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乾咳,可發生於10%~20%患者中,停用後即可消失。引起乾咳原因可能與體內緩激膚增多有關。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有科素亞、頡沙坦、伊泰青等,通過對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阻滯,可較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更充分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對血管收縮、水鈉瀦留及細胞增生等不利作用。適應證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反應為其特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平穩,可與大多數降壓葯物合用(包括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6)α受體阻滯劑:分為選擇性及非選擇性兩類。非選擇性類如酚妥拉明,除用於嗜鉻細胞瘤外,一般不用於治療高血壓。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通過對突觸後α1受體阻滯,對抗去甲腎上腺素的動靜脈收縮作用,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本類葯物降壓作用明確,對血糖、血脂代謝無副作用為其優點,但可能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及耐葯性,使應用受到限制。
(7)其他:包括中樞交感神經抑制劑如可樂定、甲基多巴;周圍交感神經抑制劑如胍乙啶、利血平;直接血管擴張劑如肼屈嗪(肼苯達嗪)、米諾地爾(長壓定)等。上述葯物曾多年用於臨床並有一定的降壓療效,但因其副作用較多且缺乏心臟、代謝保護,因此不適宜於長期服用。
我國不少中草葯復方制劑其降壓作用溫和,價格低廉受到患者的歡迎,作為基本醫療之需要仍在一定范圍內廣泛使用,但有關葯理、代謝及靶器官保護等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未推薦為一線用葯。
3.降壓目標與用葯
(1)降壓目標:由於血壓水平與心、腦、腎並發症發生率及心血管危險之間呈線性關系,因此,有效的治療必須使血壓降至正常范圍,即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也以此為標准。高血壓合並糖尿病或腎臟病變的患者,治療應使血壓降至130/85毫米汞柱以下。對於中青年患者(<60歲),則應將血壓降至「正常」(收縮壓<l3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85毫米汞柱)或「理想」(收縮壓<120毫米汞柱和舒張壓<80毫米汞柱)水平。
原發性高血壓診斷一旦確立,通常需要終身治療(包括非葯物治療)。經過降壓葯物治療後,血壓得到滿意控制,可以逐漸減少降壓葯的劑量,但一般仍需長期用葯,中止治療後高血壓仍將復發。
此外,長期服葯治療者突然停葯可發生停葯綜合征,即出現血壓迅速升高,交感神經活性增高的表現如心悸、煩躁、多汗、心動過速等;合並冠心病者,可出現心肌缺血發作及嚴重心律失常。
(2)葯物選擇與應用:一般而言,凡能有效控制血壓並適宜長期治療的葯物就是合理的選擇,包括不引起明顯副作用,不影響生活質量等。在具體用葯時應注意:
①合並有心力衰竭者,宜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
②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者,宜選擇利尿劑、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通過阻滯劑。
③合並糖尿病、蛋白尿或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非腎血管性),可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④心肌梗塞後的患者,可選擇無內在擬交感作用的β受體阻滯劑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尤其伴收縮功能不全者)。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也可選用鈣通道阻滯劑。
⑤對伴有脂質代謝異常的患者可選用α1受體阻滯劑,不宜用β受體阻滯劑及利尿劑。
⑥伴妊娠者,不宜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Ⅱ體阻滯劑,可選用甲基多巴。
⑦對合並支氣管哮喘、抑鬱症、糖尿病患者不宜用β受體阻滯劑;痛風患者不宜用利尿劑;合並心臟起搏傳導障礙者不直用β受體阻滯劑及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
⑧對於輕、中高血壓患者直從小劑量或一般劑量開始,2~3周後如血壓未能滿意控制或有副反應時可增加劑量或換用其他類葯,必要時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葯物聯合治療。較好的聯合用葯方法有: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與ACE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二氫吡啶類)與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與ACE抑制劑,α與β受體阻滯劑。聯合用葯可減少每種用葯劑量,減少副作用而降壓作用增強。
⑨要求在白晝及夜間穩定降壓,可用動態血壓方法監測。
⑩盡可能用每日1片的長效制劑,便於長期治療且可減少血壓波動。
4.高血壓急症的治療
高血壓急症時必需迅速使血壓下降,迅速降壓的目的是盡快使血壓降至足以阻止腦、腎、心等靶器官的進行性損害,但又不導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的水平;以靜脈給葯最為適宜,以便隨時改變葯物所要使用的劑量。常用靜脈給葯有硝普鈉、硝酸甘油、尼卡地平、烏拉地爾等;但是在非醫療場所發生高血壓急症時該怎麼辦呢?一方面,應首先服1片鎮靜葯如安定、舒樂安定或硝基安定以保持鎮靜,然後舌下含服心痛定、尼群地平、硝酸甘油或開博通等,並將患者搬至通風安靜處,卧床休息,有條件者給予吸氧。另一方面,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救治。
㈥ 高血壓吃什麼葯最好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是其主要並發症。高血壓是可以通過吃葯來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及心臟病。
中效作用降壓葯:一般一天服兩次,大多數空腹服用起效快,但老年人和糖尿病人,最好按血壓變化決定服葯時間,也可飯後或兩餐間服。長效作用降壓葯:長效的降壓葯什麼時候吃最好?因為其受飲食影響不大,尤其是鈣離子拮抗劑氨氯地平,所以口服吸收效果很好,不受進餐時間影響,而且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即可達到24小時平穩持久控制血壓的效果。
緩釋劑降壓葯:一般都不能咀嚼或壓碎後服用。一些緩釋劑如維拉帕米,最好飯後服,飯前服容易影響釋放量,引起胃部不適。
㈦ 治療高血壓的方法有什麼
高血壓的治療方法如下:
1、生活干預:建議患者低鈉飲食,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持心情平和,保證睡眠、生活規律;
2、葯物治療:常見葯物有五類,包括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厄貝沙坦、纈沙坦等;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
㈧ 高血壓怎麼治最好
高血壓的飲食說起來不難,但很難堅持。血壓控制不好,腦中風等相關疾病就可能隨時爆發,建議高血壓患者家中常備「信和安堂蟲草花」,每天堅持泡水喝,頗有裨益。高血壓的飲食原則是低鹽低脂飲食,最關鍵的就是減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人每日鈉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克。
飲食建議具體如下:
推薦少吃:腌制的高鹽食物少吃。鹹味的湯少喝。 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肥肉、動物內臟、油炸食品等少吃。飯店的菜多高鹽高脂,少吃。餅乾等加工食品少吃。
推薦多吃:富含鉀、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菌菇類。用來代替部分主食的食物:燕麥、薯類(土豆、芋頭、地瓜等)、粗糧(玉米、各種顏色的大米等)、雜糧(各種豆類)。低脂肪、低膽固醇的優質蛋白來源:脫脂牛奶、雞蛋清、魚類、去皮的雞鴨肉、瘦肉、豆製品等。優質脂肪:花生、松子等堅果,深海魚類,都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適量吃對心血管健康有益,推薦每天吃一把。
㈨ 高血壓病常用葯物有哪些
現在的高血壓一般都是通過選擇降壓葯物來治療,高血壓葯分類目前有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二受體阻滯劑(ARB)。
(1)利尿劑:有噻嗪類、袢利尿劑和保鉀利尿劑。各種利尿劑的降壓療效相仿,降壓作用主要通過排納,減少細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壓起效角平緩,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作用持久,服葯2-3周後作用達到高峰。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在鹽敏感性高血壓,合並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壓有較強降壓效果。利尿劑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鉀征和影響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謝,往往發生在大劑量時,因此現在推薦使用小劑量,不良反應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風患者禁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體阻滯劑:常用的有美托洛爾、阿替洛爾、比索洛爾、卡維洛爾、拉貝洛爾。降壓作用可能通過抑制中樞和周圍的RAAS。降壓起效較迅速、強力。適用於各種不同嚴重程度高血壓,尤其是心律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並心絞痛患者,對老年人高血壓療效相對較差。β阻滯劑治療的主要障礙時心動過緩和一些影響生活質量的不良反應,較高劑量被他5阻滯劑治療時突然停葯可導致撤葯綜合症。雖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滯劑的禁忌證,但它增加胰島素抵抗,還可能掩蓋和延長降糖治療過程中的低血糖證,使用時要注意。不良反應主要有心動過緩、乏力、四肢發冷。β受體阻滯劑對心肌收縮力、方式傳導及竇性心律均有抑製作用,並可增加氣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病態竇房結綜合症、房室傳導阻滯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鈣通道阻滯劑:又稱鈣拮抗劑,主要有硝苯地平、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根據葯物作用持續時間,鈣通道阻滯劑又可分為短效和長效。除心力衰竭外鈣拮抗劑較少有禁忌證。相對於其它降壓葯的優勢是老年患者有較好的降壓療效,高鈉攝入不影響降壓療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可用於合並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長期治療還有抗動脈粥樣應還作用。主要缺點是開始治療階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強,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紅、頭痛、下肢水腫,不宜在心力衰竭、竇房結功能底下或心臟傳導阻滯者患者中應用。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貝那普利、西拉普利。降壓起效緩慢、逐漸增強。ACE抑制劑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少尿蛋白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臟、腎臟靶器官受損的高血壓患者具有相對較好的療效,特別適用於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後、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患者。不良反應時刺激性乾咳和血管性水腫。高鉀血症、妊娠婦女和雙側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
(5)血管緊張素二受體抑制劑:常用的有氯沙坦,降壓作用起效緩慢,但持久而穩定。最大的特點是直接與葯物有關的不良反應少,不引起刺激性乾咳,持續治療的依從性高。雖然在治療對象與禁忌證與ACEI相同,但ARB有自身治療特點,與ACEI並列為目前推薦的常用五大類降壓葯中的一類。
但是還是建議你去醫院不要自行服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