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藜蘆使用方法

藜蘆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3 14:15:45

㈠ 藜蘆鹼的使用方法

1.防治蔬菜蚜蟲,在不同蔬菜的蚜蟲發生為害初期,應用0.5%藜蘆鹼醇溶液400~600倍稀釋液進行均勻噴霧1次,持效期可達14天以上。可再輪換噴用其他殺蟲劑,以達高效與延緩抗性產生。
2.防治甘藍菜青蟲,當甘藍處在蓮座期或菜青蟲處於低齡幼蟲階段為施葯適期,可用0.5%藜蘆鹼醇溶液500~800倍液均勻噴霧1次。

㈡ 藜蘆的作用

藜蘆這種植物大家見過嗎?它是雙子葉植物的一種,其根部和莖部都可以入葯,是功效出色的中葯材,藜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種,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入葯以後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為此在這里就做一個專門的介紹。

藜蘆的功效與作用

1、藜蘆的功效

藜蘆味苦、辛,性寒,可以入肝經,涌吐風痰和清熱解毒以及驅蟲都是它最的重要功效,平時可以用於人類中風、癲癇以及疥癬和惡瘡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2、藜蘆可以治頭痛

藜蘆有很不錯的止痛作用,特別是對人類的嚴重頭痛有很明顯治療作用,在治療時可以取藜蘆的莖部曬干,然後加要成細末,再加入適量的麝香和麻子粉末,一起調勻,然後直接吹入到鼻孔中,每天使用三次,就能起到明顯的止痛作用。

3、藜蘆可治中風

中風是生活中的高發疾病,人類患病以後會出現牙關緊閉以及其他多種症狀,這時可以取藜蘆五十克,去掉苗頭備用,再把防風用清水煎製成濃湯,把藜蘆放在裡面炮製,取出以後焙乾,切細再放在鍋中炒制,炒好以後製成粉末,每天服用半錢就可以讓中風症狀明顯減輕或者消失。

【中葯名】藜蘆 lilu


【別名】蔥苒、蔥葵、梨盧、山蔥、七厘丹。


【英文名】Radix Et Rhizoma Veratri Nigri。


【來源】百合科植物黑藜蘆Veratum nigrum L.的根及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莖短圓柱形,具多數細長的根,肉質,外皮黃白色。莖直立,基部有黑褐色棕毛狀的葉柄殘基。葉互生,近無柄,葉片闊橢圓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下延成鞘狀包莖,上面青綠色,下麵灰綠色,有強脈而具折。圓錐花序頂生,花序軸密被灰白色綿毛,花小,雜性,雄花通常生於花序軸下部,兩性花常在中部心上,花被片6,黑紫色,開展或稍下反,雄蕊6枚,與花被片對生,花葯腎形,背著,子房近方形,花柱3,3室,胚珠多數。蒴果長1.5厘米,2深裂,種子具翅。


【產地分布】生於山谷、山地陰坡或灌木林下。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採收加工】一般於5月至6月末抽花莖前採挖根部或連同少部分根莖,除去地上部分的莖葉,洗凈,曬干,或挖取全草,除去泥土,曬干葯用。


【葯材性狀】根莖圓柱形,長2~4厘米,直徑0.7~1.5厘米,表面棕黃色或土黃色,上端殘留葉基及毛鱗狀物,四周生有眾多細根。根細長,略彎曲,長10~20厘米,直徑1~4厘米,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有較密的橫皺紋,下端多縱皺紋,質脆,斷面類白色,中心有淡黃色的中柱,易於皮部分離。氣微,味極苦,粉末有強烈的催嚏性。


【性味歸經】性寒,味辛、苦。歸肝經、肺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涌吐風痰、殺蟲療瘡。屬涌吐葯。


【臨床應用】用量0.3~0.9克,宜入丸散,內服治療中風痰壅、喉痹不通、癲癇等症。油調外塗,治疥癬、禿瘡,外用適量。注意:本品毒性猛烈,用時宜慎。


【葯理研究】具有催吐、降血壓、抗微生物及滅蟲作用。藜蘆粗提物對麻醉犬或貓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快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跳減慢,呼吸抑制甚至暫停,對腎性高血壓犬亦有降壓作用。藜蘆生物鹼降壓原理被認為是由於頸動脈竇及心肺感受區竇神經及迷走神經傳人纖維反射性地抑制血管運動中樞,引起血壓下降。毒性:藜蘆浸出液小鼠皮下注射LD50為( 11.78±0.38)克/千克。


【化學成分】含多種甾體生物鹼,如介芬鹼、偽介芬鹼、藜蘆鹼胺等。全草中分離出15種生物鹼,包括藜蘆辛、芥芬鹼、新計巴丁鹼。另含乙醯基原藜蘆鹼A、原藜蘆鹼A、計米定鹼、雙去乙醯基原藜蘆鹼A、藜蘆嗪、藜蘆醯棋盤花鹼、藜蘆米寧等成分。


【使用禁忌】孕婦及體弱者忌服。反細辛、芍葯、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服之吐不止,可飲蔥湯解。


【配伍葯方】①治頭痛不可忍:藜蘆一莖,暴干,搗羅為散,入麝香麻子許,研勻吹鼻中。(《聖濟總錄》吹鼻麝香散)


②治頭痛鼻塞腦悶:藜蘆(研)15克,黃連(去須)0.9克。上二味,搗研為散,每用少許,吸入鼻中。(《聖濟總錄》通頂散)


③治牙痛:納黎蘆末於牙孔中,勿咽汁。(《干金翼方》)


④治疥癬:藜蘆細搗為末,以生油調敷之。(《斗門方》)

㈢ 請問藜蘆長什麼樣為什麼不能跟人參、洋參、丹參、苦參等中葯一起用

古代中醫有十九畏,十八反的配伍禁忌,是先輩們的工作經驗。「十八反」歌訣: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芫遂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所以,藜蘆不能跟人參、洋參、丹參、苦參等中葯一起配伍使用。

㈣ 藜麥的正確吃法有哪些

吃法如下:這一次,讓我們來看看另一種最受歡迎的網路紅色食品:藜麥。






❷可能需要浸泡

藜麥種子外面有一層皂莢。一般說來,吃前需要洗一洗、泡一泡。否則,未經治療的藜蘆麥會有苦味,腸胃虛弱的孩子吃完後也不會感到舒服。買之前,記得檢查一下藜麥是否需要清洗。如有必要,建議在烹調前將其浸泡在水中,直到其變軟並出現“芽”。浸泡多長時間取決於店主的建議,然後再沖泡幾次。如果不清洗,直接沖洗即可。

別在意你的腸胃

對於一些消化不良的小夥伴來說,這將成為一種負擔。如果吃得太多,可能會導致腸胃氣脹、消化不良等問題。

-做藜麥的尼尼小貼士-

藜麥一定要煮熟才脆,最好吃,不要煮成粥。在烹調之初,如果藜麥與水的比例是1:1,如果水少,就會太粘,加水也救不了它。

奎奴亞藜麥酥脆,最適合做沙拉!

奎奴亞藜麥食譜|素食,它實際上含有完整的蛋白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吃藜麥的六種方法。

-1-

藜麥沙拉

藜麥蘑菇菠菜沙拉:炒蘑菇配菠菜葉,熟藜麥,鹽,橄欖油或任何你喜歡的沙拉醬。


-二-

黃瓜沙拉

黃瓜切成小塊,與葉子、洋蔥和煮熟的藜麥混勻,倒入沙拉醬。你可以用家裡所有的原料!


-三-

“地中海藜麥沙拉”

腌黑橄欖、碎洋蔥、熟紅椒、芫荽葉,撒少許干牛至,淋上橄欖油和紅酒醋沙拉醬,撒上乳酪。


-四-

蘋果藜麥沙拉

把蘋果切成小塊,加入小紅莓,核桃,甘藍葉,和藜麥混合。沙拉醬是由第戎芥末、檸檬汁和蜂蜜做成的。撒一點鹽和一點乳酪。


-五-

“烤紅薯藜麥沙拉”

將紅薯切成小塊,加入紅莓干、新鮮香草、洋蔥和南瓜籽,加入煮熟的藜蘆麥。沙拉醬是蘋果醋和橄欖油,撒上肉桂粉、蜂蜜和海鹽。

㈤ 藜蘆的醫葯用途

根及根莖入葯,能催吐、祛痰、殺蟲,主治中風痰壅、癲癇、喉痹等;外用治疥癬、惡瘡、殺蟲蛆。 方法一、藜蘆根莖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4cm,直徑0.5-1.5cm;表面棕黃色或土黃色,頂端殘留葉基及黑色纖維,形如蓑衣,有的可見斜方形的網眼,下部著生10-30條細根。根細長略彎曲,長10-20cm,直徑0.1-0.4cm;黃白色或黃褐色,具細密的橫皺紋;體輕,質堅脆,斷面類白色,中心有淡黃色細木心,與皮部分離。氣微,味苦、辛,有刺喉感;粉末有強烈的催嚏性。
方法二、乾燥根莖,短粗,表面褐色。上端殘留葉基及棕色毛狀的維管柬。須根多數,簇生於根莖四周,長12~20厘米,粗約3毫米。表面黃白色或灰褐色,有細密的磺皺,下端多縱皺。質輕易折斷,斷面白色、粉質,中心有一淡黃色纖細的木質部,易與皮部分離。味苦辛。以根粗堅買,斷麵粉性看為佳。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 方法一、根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壁稍厚。皮層寬,占根的大部;下皮細胞1列,切向延長;含草酸鈣針晶束的粘液細胞以皮層外側較多;內皮層細胞壁呈U字形增厚。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胞;初生木質部及初生韌皮部束各9-12個,有的導管深入到髓部。
方法二:藜蘆 根橫切面:表皮細胞略徑向延長,外壁稍厚,下皮為2-3列類圓形細胞,無細胞間隙。皮層占根絕大部分,外側有大型切向裂隙,薄壁細胞含針晶束及澱粉粒。內皮層明顯,內壁及側壁增厚,胞腔成「V」字或「U」字形,通過細胞位於木質部束外方。中柱鞘為1列薄壁細胞,排列緊密。木質部發達,由木薄壁細胞和導管組成。導管類圓形,壁較厚,黃色微木化,原生導管較小,後生導管較大。韌皮部束位於木質部束弧角間,7-14原型,細胞較小。 根莖橫切面:最外為黑褐色的後生皮層,約3-4列細胞;皮層約佔半徑的1/3,有周木型葉跡維管束散在;內皮層細胞內壁及側壁增厚;中柱有多數維管束散在,近皮層處密,多為外韌型,內部者多為周木型,尚可見自中柱鞘發生的根跡組織。 黑藜蘆根、根莖含介芬胺、假介芬胺、玉紅介芬胺、秋水仙鹼、計明胺及藜蘆醯棋盤花鹼等生物鹼。
根莖含去乙醯基原藜蘆鹼(deace-tylprotoveratrine)A,計默任鹼(germerine),原藜蘆鹼(protoveratrine)A,藜蘆馬林鹼(veramarine),計米定鹼(germidine),雙去乙醯基原藜蘆鹼(didesacetyl protoveratrine)A,藜蘆嗪(verazine),新計布定鹼(neogermbudine),芥芬胺(iervine),藜蘆醯棋盤花鹼(veratroylzygadenine),玉紅芥芬胺(rubijervine),異玉紅芥芬胺(isorubijervine),藜蘆胺(veramine),藜蘆鹼胺(veratrum-alkamine)A、B、C、D,藜蘆甾二烯胺(veratramine),藜蘆米寧(veramiline),3,15-二當歸醯基計明胺(3,15-diangeloylgermine),茄咪啶(solamid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硬脂酸酯(β-sitosterylstearate),胡蘿卜甙(daucosterol),蠟酸(cero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 ①降壓作用
產黑藜蘆根的初提液,藜蘆根浸膏的水溶液及精製品的醇溶液,經過多種麻醉動物實驗均證明具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急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率減慢、呼吸抑制或暫停(即Bezold-Jarisch效應)。
②其他作用
黑藜蘆對家蠅有強大的毒殺效力。 體虛氣弱及孕婦忌服。 《本草經集注》:黃連為之使;反細李、芍葯、五參,惡大黃。 《綱目》:畏蔥白。服之吐不止,欽蔥湯即止。 《本草從新》:服之令人煩悶吐逆,大損津液,虛者慎。

㈥ 丹參不宜與中葯藜蘆同時使用

兩葯葯性相反,故不宜配伍同用。 藜蘆毒性強烈,內服入口即吐,而人參的功能是通過內服後才實現的。兩葯合用,大補元氣的人參不能進入口腔以下發揮作用而被涌吐出來,還會增強毒性而大傷元氣。

㈦ 藜蘆的作用是什麼

藜蘆是百合科藜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00厘米。莖粗壯。葉橢圓形,長20-25厘米,寬5-10厘米。圓錐花序,側生總狀花序為雄花,頂生花序具兩性花,小花多數密生,花被片黑紫色。蒴果長1.5-2厘米。寬約1厘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用途:根及根莖入葯,能催吐、祛痰、殺蟲,主治中風痰壅、癲癇、喉痹等;外用治疥癬、惡瘡、殺蟲蛆。
【葯 用】為雙子葉植物葯百合科植物黑藜蘆的根及根莖(Falsehellebore Root and Rhizome)。
【功 效】涌吐風痰、清熱解毒、殺蟲。
【主 治】治中風痰涌,風癇癲疾,黃疸,久瘧,泄痢,頭痛,喉痹,鼻息,疥癬,惡瘡。
【性味】苦辛,寒,有毒。①《本經》: 「味辛,寒。」②《別錄》: 「苦,微寒,有毒」
【歸經】①《本草經疏》: 「入手太陰、足陽明經。」②《本草再新》 「入肝經。」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2分;或入丸劑。外用:研末,XIU鼻或調敷。
【用葯忌宜】體虛氣弱及孕婦忌服。①《本草經集注》:「黃連為之使;反細李、芍葯、五參,惡大黃。」②《綱目》:「畏蔥白。服之吐不止,飲蔥湯即止。」③《本草從新》:「服之令人煩悶吐逆,大損津液,虛者慎用。
【拼音名】 Lí Lú
【別 名】蔥苒(《本經》)、蔥葵、山蔥、豐蘆、蕙葵、公苒(《吳普本草》)、蔥苒(《廣雅》)、梨盧(《本草經集注》)、蔥炎(《別錄》)、蔥白藜蘆、鹿蔥(《本草圖經》)、憨蔥(《儒門事親》)、旱蔥(《山東中葯》)、山棕櫚(《農葯植物手冊》)、山白菜、蘆蓮、葯蠅子草、山苞米(《遼寧經濟植物志》)、人頭發、毒葯草(《四川中葯志》)、七厘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處方名】藜蘆,力蘆,梨蘆,山蔥,憨蔥等。
【商品名】藜蘆,黑藜蘆。以根莖肥壯、乾燥無雜質者為佳。

㈧ 為什麼參不能和藜蘆同用藜蘆是什麼東西

參不能和藜蘆同用的原因:

需要用人參的人主要表現為氣虛,而藜蘆忌用於體弱氣虛者,如果這類人單用藜蘆,那就使虛者更虛,如果同用,則必然損害、抵消人參的補氣效果。

藜蘆,中葯名七厘丹,為百合科植物黑紫藜蘆的根莖及根,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其根莖略呈圓柱形,長1-2cm,頂端與莖連接處有葉基殘存,多枯朽,棕褐色。根簇生而細,長3-10cm,灰褐色,有較密皺紋,質輕而脆,易折斷。具有涌吐,散瘀,止痛,殺蟲之功效。

(8)藜蘆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葯理作用

1、降壓作用

產黑藜蘆根的初提液,藜蘆根浸膏的水溶液及精製品的醇溶液,經過多種麻醉動物實驗均證明具有明顯而持久的降壓作用,無急速耐受現象,在降壓的同時伴有心率減慢、呼吸抑制或暫停(即Bezold-Jarisch效應)。

2、其他作用

黑藜蘆對家蠅有強大的毒殺效力。

㈨ 什麼是藜蘆

藜蘆是百合科藜蘆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根莖短而厚;莖具葉,基部常有殘存葉鞘裂成纖維狀;葉通常闊,抱莖。

藜蘆生於海拔1200-33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叢中。產中國東北、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內蒙古、甘肅、湖北、四川和貴州。也分布於亞洲北部和歐洲中部。

醫葯用途:根及根莖入葯,能催吐、祛痰、殺蟲,主治中風痰壅、癲癇、喉痹等;外用治疥癬、惡瘡、殺蟲蛆。

(9)藜蘆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花葉木藜蘆的栽培方法:

1、土壤處理:將泥炭土、腐殖土、松針腐葉土、粘土拌勻後得到栽培土,用硫磺粉撒在該栽培土上拌勻,放置1天後用於花葉木藜蘆栽培;

2、穗條的選取與剪截:選取生長強壯、無病蟲害、適應性強、萌芽能力強和觀賞性強的優良植株作為母本;

3、插穗消毒與處理:先將插穗基部2-3cm處浸入濃度0.1-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中消毒0.5-1.5h,消毒結束後用無菌水連續沖洗插穗3-5次,然後用100-200mg/L的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2-3cm,浸泡時間20-30h;

4、扦插:在7-10月份,選取花葉木藜蘆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8-13cm,將枝條預處理後進行扦插,所述預處理的具體步驟為,將取得的枝條摘除多餘葉片,留頂端2-3片葉子,然後放入消毒劑中浸泡1-2h後撈出瀝干表面的液體,再將枝條長度15-35%的下端部分插入營養液中浸泡20-25h後撈出瀝干表面的液體;

5、日常管理:修正枝條、除草、施肥、澆水;

6、蟲害防治:夏季傍晚、無風無雨天氣下對花葉木藜蘆的枝條、葉片的表面及背面噴灑滅蟲劑。

閱讀全文

與藜蘆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keditor使用方法 瀏覽:400
浙江個人英語翻譯方法技巧簡介 瀏覽:632
單孔艾灸盒的使用方法 瀏覽:691
業余愛好者鍛煉方法 瀏覽:771
水晶糕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535
蛋黃包檢測方法 瀏覽:326
不同調節後視鏡方法的種類圖片 瀏覽:366
睡眠淺怎麼解決方法 瀏覽:588
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通常採用的計算方法有 瀏覽:532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42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3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7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500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7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7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3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81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9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3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