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化學老是分不清一些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應注重以下方法
1.把握基本方法。化學學科概念多。准確掌握化學概念,是形成實驗技能、計算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基礎。怎樣把握基本概念?
一是理解概念的組成。弄清概念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各部分之間有什麼關系,其中關鍵部分又是什麼。例如,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部分:一定的溫度、100克溶劑、達到飽和狀態和溶解的質量,四部分缺一不可。
二是用感性認識理解概念。化學概念是對化學事實的抽象概括,所以要用化學現象理解化學概念。比如,通過觀察酸、鹼、鹽溶液的導電性,可以形成電離的概念;通過觀察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可以形成化合反應的概念。脫離化學事實去背誦化學概念,不會真正掌握化學概念。
三是找出化學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化學概念間既有本質區別又有聯系,學習時要將相關概念進行比較分析,從中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譬如,分子與原子的不同點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聯系是分子由原子構成的,它們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四是准確理解概念的關鍵字、詞。化學概念的描述和表達語言精練,理解概念切不可望文生義,必須准確理解概念的關鍵字、詞。例如,單質的概念,關鍵詞為純凈物,若不強調是純凈物而改為物質,仍然判斷為單質就是錯誤的。
2.注重加工消化。課本知識只有通過加工消化,才能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這里舉出幾個加工消化的方法。
類比法。根據兩類或兩個事物之間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所做出的一種推斷。例如,在學習鹵族元素時,抓住該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徵:核外電子最外層電子數均為7個,從而類推出它們的單質及化合物在化學性上具有與cl2與及其化合物相似的化學性質。
比較法。常用的比較方法有對立比較、差異比較和對照比較等。比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對比氧化和還原、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這種比較屬於對立比較。又如,對易混淆的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同系物四個概念,學習時著重從其定義、特徵、使用范圍等差異進行比較,就屬於差異比較法。
質疑法。通過分析、比較、正向和逆向思維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的方法有:○1向思維提出問題。就是改變化學事實的表述方式,變正向敘述為逆向敘述。○2覺察異常問題。通過觀察某一過程中的「異常點」,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3窮追不舍,刨根問底。具有某種屬性的物體往往有多種,而且某種物質往往有多種屬性,對此應窮追不舍,發現問題。○4聯系實際,發現問題。生產生活中存在許多化學現象,其中隱含許多化學知識,學習時要善於聯系實際發現問題。
3、准確進行計算。如何實現准確計算?
掌握計算基礎知識。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進行化學計算的依據。牢固掌握這些基礎知識是正確進行計算的前提,如果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質化學變化規律不明確,就會出錯。
正確運用解題步驟。化學解題一般分為審題、析題、解題三步。審題是了解習題類型和特點,弄清已知和未知。析題就是弄清關鍵詞語的含義,對眾多現象進行分析、綜合、挖出隱含條件及內在聯系,並找出突破口,由此確立解題思路和方法。解題就是按照正確的解題步驟,恰當運用所學化學知識去求得未知。
掌握解題規律和技巧。解題不要只求得到正確答案,應當在解題過程中認真分析思考「話外音」就是探索解題的方法和要領。從具體習題中找出解答同類型題的一般思路和規律性,實現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重視實驗、觀察。重視實驗。化學是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做好實驗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節,所以在實驗課上要認真觀察、思考實驗演示。對實驗中看到的現象,多問幾個為什麼,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正確地對實驗現象進行描述,弄清現象與結論的區別。
親自動手做實驗。通過親自動手,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正確的操作順序,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視正確觀察。○1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明確重點觀察的內容,抓住體現本質的現象。○2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觀察實驗。○3協調多種感覺器官,不僅僅依靠眼睛觀察,還需要藉助其他獲得感性材料。○4克服不良習慣,如只注意刺激作用強烈的現象,而忽視其他現象;不能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縱即逝的現象;只注意觀察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忽略對實驗操作順序、裝置特點的觀察;只觀察不思考等。
5、掌握化學技能。掌握化學技能是保證解題正確的重要方面。這里提出幾種主要技能。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技能。化學方程式的配平,一般有觀察配平、按反應實質配平、按氧化還原反應過程中化合價升降總數配平。
氧化還原分析技能。氧化還原反應能否發生,要視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強弱而定。氧化劑和還原劑越強,反應越能趨於完成,而一般不取決於產物中是否有氣體、沉澱或弱電解質。
另外,還有離子程式書寫技能、綜合分析技能、快速計算技能、分子式書寫、原子及離子結構示意圖和電子式的書寫、用電子式表示分子微粒形成過程等。
6、梳理思考規律。梳理知識系統。在學習一本書後,堅持對知識進行梳理。梳理共有多少章,每一章有幾節,每一節共有哪些知識點,前後知識間有哪些聯系,從整體上、從系統上把握知識。
思考知識規律。化學知識多而散,學習時要設法找出化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掌握其規律,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氣體的實驗室製法可從葯品反應原理、發生裝置、稀硫酸的化學性質歸納酸的能性,再依據酸的通性性認識其他酸的化學性質,依此方法總結鹼的能性。
Ⅱ 什麼叫類比法
類比法,是指以過去類似的項目的實際工期為基礎,通過類比估算出當前項目中各項活動的工期。
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可以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的推理方法。其結論必須由實驗來檢驗,類比對象間共有的屬性越多,則類比結論的可靠性越大。
(2)類比法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學習方法擴展閱讀:
類比法的作用
類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
類比法——營銷管理工具
類比法是按同類事物或相似事物的發展規律相一致的原則,對預測目標事物加以對比分析,來推斷預測目標事物未來發展趨向與可能水平的一種預測方法。
類比法應用形式很多,如由點推算面、由局部類推整體、由類似產品類推新產品、由相似國外國際市場類推國內國際市場等等。類比法一般適用於預測潛在購買力和需求量、開拓新國際市場、預測新商品長期的銷售變化規律等。類比法適合於中長期的預測。
類比法的特點是「先比後推」。「比」是類比的基礎,「比」既要共同點也要「比」不同點。對象之間的共同點是類比法是否能夠施行的前提條件,沒有共同點的對象之間是無法進行類比推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