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西餐禮儀中牛排的食用方法

西餐禮儀中牛排的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2 08:25:42

㈠ 西餐廳吃牛排有什麼步驟

宴會禮儀:吃牛排先切小塊再細品
刀叉:正規的西餐通常講究吃一道菜換一副刀叉,使用竅門是依次從兩邊由外側向內取食。吃甜品的刀叉一般被橫向放置在用餐者正前方。
餐匙:個頭較大的叫湯匙,通常被擺放在用餐者右側最外端,與餐刀並列縱放。另一把個頭較小的餐匙則叫作甜品匙,在一般情況下,應當被橫向擺放在甜品刀叉正上方,兩種餐匙不可混用。
餐巾:餐巾可用來擦拭口部、剔牙時掩口,當女主人鋪開餐巾時則表示可以用餐,而當女主人將餐巾放到桌上時則表示用餐結束。
佐餐酒:為紅或白葡萄酒,魚肉等海鮮和雞肉配白葡萄酒,牛肉、羊肉、豬肉等配紅酒。
斟酒:按順時針方向或從尊長開始斟酒,洋酒是不講究斟滿的。
乾杯:正規的西餐中,祝酒乾杯只用香檳酒,應先飲去一半的杯中之酒,而絕不能以葡萄酒或啤酒濫竽充數。
飲茶:喝紅茶和奶茶時,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將其插放在茶杯中,不用時將其放在杯托上即可。
麵包:吃麵包時要注意不能用麵包擦著盤子里的湯底吃。
菜序:開胃菜、麵包、湯、主菜、點心、甜品、果品、熱飲料,西便餐則是開胃菜、湯、主菜、甜品、咖啡。

㈡ 牛排怎麼吃,比如說先後順序

牛排套餐就會先上沙拉,餐具用色拉刀叉,然後上餐包和湯,吃餐包用黃油刀,湯用湯勺,然後上牛排,記得餐具從外往裡拿,吃完一樣撤一樣,連餐具也撤掉,牛排是切一塊吃一塊,不能全切成小塊再吃。

(牛排)

(2)西餐禮儀中牛排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牛排,或稱牛扒,是塊狀的牛肉,是西餐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調方法以煎和燒烤為主。

歐洲中世紀時,豬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則是王公貴族們的高級肉品,尊貴的牛肉被他們搭配上了當時也是享有尊貴身份的胡椒及香辛料一起烹調,並在特殊場合中供應,以彰顯主人的尊貴身份。

清末小說中已出現「牛排」、「豬排」等西菜菜名,可能是因形似上海「大排」(豬丁骨),故名「排」。而在上海話里,「排」發[ba]音,廣東又作牛扒。

㈢ 吃西餐切牛排時,是從左邊開始切還是右邊

哪邊順手從哪邊
西餐禮儀知識

隨著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會交往的活躍,我國吃西餐的人越來越多。在組織的涉外活動中,為適合國外客人的飲食習慣,有時要用西餐來招待客人。西餐廳一般比較寬敞,環境幽雅,吃西餐又便於交談,因此,在公共關系宴請中,是一種比較受歡迎又方便可取的招待形式。西餐源遠流長,又十分注重禮儀,講究規矩,所以,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識是十分重要的。

西餐的特點

「西餐」,是我國對歐美地區菜餚的統稱,是一個泛指。如粗略地劃分,西餐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國為代表的「西歐式」,又稱「歐式」,其特點是選料精純、口味清淡,以款式多,製作精細而享有盛譽;二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東歐式」,也稱「俄式」,其特點是味道濃,油重,以咸、酸、甜、辣皆具而著稱。此外,還有在英國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美式」。如進一步細分,則還可分為英國菜、法國萊、俄國菜、美國菜、義大利菜以及德國菜等。各國菜系自成風味,各有各的風格,其中尤以法國菜最為突出。但是從總體上看,與中餐相比,西餐至少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首先,西餐極重視各類營養成分的搭配組合,充分考慮人體對各種營養(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的需求來安排菜或加工烹調。

其次,選料精細,用料廣泛。西餐烹飪在選料時十分精細、考究,而且選料十分廣泛。如美國菜常用水果製作菜餚或飯點,咸里帶甜;義大利菜則會將各類麵食製作成菜餚:各種面片、面條、面花都能製成美味的席上佳餚;而法國菜,選料更為廣泛,諸如蝸牛、洋百合、椰樹芯等均可入菜。

第三,講究調味,注重色澤。西餐烹調的調味品大多不同於中餐,如酸奶油、桂葉、檸檬等都是常用的調味品。法國菜還注重用酒調味,在烹調時普遍用酒,不同菜餚用不同的酒做調料;德國菜則多以啤酒調味,在色澤的搭配上則講究對比、明快,因而色澤鮮艷,能刺激食慾。

最後,工藝嚴謹,器皿講究。西餐的烹調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燴、烤、燜等十幾種,而且十分注重工藝流程,講究科學化、程序化,工序嚴謹。烹調的炊具與餐具均有不同於中餐的特點。特別是餐具,除瓷製品外,水晶、玻璃及各類金屬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餐具的使用

1.西餐的餐具

廣義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酒杯更是講究,正式宴會幾乎每上一種酒,都要換上專用的玻璃酒杯。

狹義的餐具則專指刀、叉、匙三大件。刀分為食用刀、魚刀、肉刀(刀口有鋸齒,用以切牛排、豬排等)、黃油刀和水果刀。叉分為食用叉、魚叉、肉叉和蝦叉。匙則有湯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規格明顯大於餐用刀叉。

餐具的擺法:墊盤放在餐席的正中心,盤上放折疊整齊的餐巾或餐紙(也有把餐巾或餐紙拆成花蕊狀放在玻璃杯內的)。兩側的刀、叉、匙排成整齊的平行線,如有席位卡,則放在墊盤的前方。所有的餐刀放在墊盤的右側,刀刃朝向墊盤。各種匙類放在餐刀右邊,匙心朝上。餐叉則放在墊盤的左邊,叉齒朝上。一個座席一般只擺放三副刀叉。麵包碟放在客人的左手邊,上置麵包刀(即黃油刀,供抹奶油、果醬用,而不是用來切麵包)一把,各類酒杯和水杯則放在右前方。如有麵食,吃麵食的匙、叉則橫放在前方。

2.餐具的用法

刀叉持法。用刀時,應將刀柄的尾端置於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側,食指按在刀柄上,但需注意食指決不能觸及刀背,其餘三指則順勢彎曲,握住刀柄。叉如果不是與刀並用,叉齒應該向上。持叉應盡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叉柄倚在中指上,中間則以無名指和小指為支撐,叉可以單獨用於叉餐或取食,也可以用於取食某些頭道菜和餡餅,還可以用取食那種無需切割的主菜。

刀叉的使用。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後用刀切成小塊,再用叉送入嘴內。歐洲人使用時不換手,即從切割到送食物入口均以左手持叉。美國人則切割後,將刀放下換右手持叉送食入口。

刀叉並用時,持叉姿勢與持刀相似,但叉齒應該向下。通常刀叉並用是在取食主菜的時候,但若無需要刀切割時,則可用叉切割,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

匙的用法。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務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湯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

餐巾用法。進餐時,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對折)折口向外平鋪在腿上,小餐巾可伸開直接鋪在腿上。注意不可將餐巾掛在胸前(但在空間不大的地方,如飛機上可以如此)。拭嘴時需用餐巾的上端,並用其內側來擦嘴。絕不可用來擦臉部或擦刀叉、碗碟等。

西餐進餐禮儀
因為西餐主要是在餐具、菜餚、酒水等方面有別於中餐,因此,參加西餐宴會,除了應遵循前述中餐宴會的基本禮儀之外,還應分別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禮儀知識。

1.餐具使用的禮儀

吃西餐,必須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置放位置,不可隨意亂取亂拿。正規宴會上,每一道食物、菜餚即配一套相應的餐具(刀、叉、匙),並以上菜的先後順序由外向內排列。進餐時,應先取左右兩側最外邊的一套刀叉。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合攏並排置於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務員便會主動上前撤去這套餐具。如尚未用完或暫時停頓,應將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擺在餐碟上,刀刃向內,意思是告訴服務員,我還沒吃完,請不要把餐具拿走。

使用刀叉時,盡量不使其碰撞,以免發出大的聲音,更不可揮動刀叉與別人講話。

2.進餐禮儀

西餐種類繁多,風味各異,因此其上菜的順序,因不同的菜系、不同的規格而有所差異,但其基本順序大體相同。

一餐內容齊全的西菜一般有七八道,主要由這樣幾部分構成:

第一,飲料(果汁)、水果或冷盆,又稱開胃菜,目的是增進食慾。

第二,湯類(也即頭菜)。需用湯匙,此時一般上有黃油、麵包。

第三,蔬菜、冷盤或魚(也稱副菜)。可使用墊盤兩側相應的刀叉。

第四,主菜(肉食或熟菜)。肉食主菜一般配有熟蔬菜,此時要用刀叉分切後放餐盤內取食。如有色拉,需要色拉匙、色拉叉等餐具。

第五,餐後食物。一般為甜品(點心)、水果、冰淇淋等。最後為咖啡,喝咖啡應使用咖啡匙、長柄匙。

進餐時,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時還可用手取。如吃雞、龍蝦時,經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著吃。吃餅干、薯片或小粒水果,可以用手取食。麵包則一律手取,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錯。取麵包時,左手拿取,右手撕開,再把奶油塗上去,一小塊一小塊撕著吃。不可用麵包蘸湯吃,也不可一整塊咬著吃。

喝湯時,切不可以湯盤就口,必須用湯匙舀著喝。姿勢是:用左手扶著盤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盤喝湯,不要發出吱吱的聲響,也不可頻率太快。如果湯太燙時,應待其自然降溫後再喝。

吃肉或魚的時候,要特別小心。用叉按好後,慢慢用刀切,切好後用叉子進食,千萬不可用叉子將其整個叉起來,送到嘴裡去咬。這類菜盤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於點綴和增加食慾的,吃不吃由你,不要為了面子強吃下去。

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經備好,放在桌上。如果距離太遠,可以請別人麻煩一下,不能自己站起來伸手去拿,這是很難看的。

吃西餐時相互交談是很正常的現象,但切不可大聲喧嘩,放聲大笑,也不可抽煙,尤其在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咽,嘴裡不要發出很大的聲響,更不能把叉刀伸進嘴裡。至於拿著刀叉作手勢在別人面前揮舞,更是失禮和缺乏修養的行為。

吃西餐還應注意坐姿。坐姿要正,身體要直,脊背不可緊靠椅背,一般坐於座椅的四分之三即可。不可伸腿,不能翹起二郎腿,也不要將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飲酒時,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滿,也不要和別人勸酒(這些都不同於中餐)。如剛吃完油膩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讓嘴上的油漬將杯子弄的油乎乎的。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酒杯在嘴唇邊碰一下,以示禮貌。

有人曾將一次禮貌的飲酒程序做了總結:首先,舉起酒杯,雙目平視,欣賞色彩;其次,稍微端近,輕聞酒香;然後,小啜一口;第四,慢慢品嘗;最後,贊美酒好、酒香。

總之,西餐既重禮儀,又講規矩,只有認真掌握好,才能在就餐時表現得溫文爾雅,頗具風度。

㈣ 牛排吃法禮儀刀叉使用是什麼

右手拿刀左手拿叉。

料理上桌後的基本動作,即是右手拿刀切開,然後左手拿叉將料理叉起。以叉子壓住料理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料理後,叉子即可直接駐起料理送入口中,簡單說即是以叉子壓住後再以刀切開。

(4)西餐禮儀中牛排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嚼東西時嘴要閉緊,無論你有什麼驚人的妙語,時機多麼恰到好處,只要嘴裡有食物,絕不能開口說話。不能為了著急說話而馬上將食物吞下,要保持細嚼慢咽的姿勢,將食物咽下後會意地露出笑容,以轉達內心的活動,剛才完全可以有妙語出口,只是口中有食物。

不要拿餐巾去用力擦臉的下部,要輕輕地沾擦。不要抖開餐巾再去折疊,不要在空中像揮動旗子那樣揮動餐巾。餐巾應放在大腿上,如果離開餐桌,要將餐巾放在椅子上,並把椅子推近餐桌。注意動作要輕。用餐結束時不要折疊餐巾。

㈤ 吃牛排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1、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2、將食指伸直按住叉子的背部;刀子除了與叉子同樣拿法外,還可以用拇指與食指緊緊夾住刀柄與刀刃的接合處。可依食物,選擇較容易進餐的方法。

3、以叉子壓住食物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食物後,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注意,將刀子拉回時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壓下時用力,這樣才能利落地將食物切開。

4、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在進餐中放下刀叉的時候,應將刀叉左右分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

5、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並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

6、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

7、想要喝酒或者水的時候,也不可以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

8、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㈥ 在西餐廳吃牛排時有什麼講究

吃牛排,正確的方法是以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壓住牛肉切一口吃一口,切肉時由左邊切起。

菲力,沙朗,肋眼,紐約客,丁骨,紅屋,肋排,牛小排……這些牛排屋菜單上常見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啊哈,又想選菲力嗎?其實,真正的牛排行家,會依自己喜好的口感質地,來選擇適合部位的牛排.而且通常,都不會是菲力.

菲力牛排取自長長一條的「腰內肉」,相當於豬的里肌肉部位,是牛身中運動量最少的一塊,所以質地超嫩得沒話說,相對也精瘦得油花極少.很多人認為菲力高貴又不會太肥,實際上菲力純粹是因每頭牛就那一小條而「物稀為貴」,太嫩太瘦的肉質,也意味著較缺乏肉汁及咬勁,並且烹煮過頭一點就顯得老澀,反而與講究多汁嚼感的本地食客不太合.因此多推薦給牙口不好,消化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就像豬肉要帶點肥才會好吃,牛排行家偏好的,反而是帶點油花嫩筋的部位,一般簡稱為「沙朗」,基本上皆取自牛隻背脊一帶最柔嫩的牛肉,但其中各有千秋.例如和菲力同屬於「前腰脊肉」的紐約客,它的肉質纖維較粗,微微帶有嫩筋,油花分布不那麼均勻漂亮,卻是標準的「嫩中帶腴」,「香甜多汁」,嚼起來滿口肉感,非常過癮,豪邁又具個性的風味,是許多行家最愛.

食量夠大又懂牛排的美國饕客,乾脆就點丁骨(T Bone)或紅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塊肉排中間夾著 T 字形的大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紐約客,肉質一細嫩一粗獷,或油腴或爽俐,點一客統統吃得到.

另一種便宜大碗,口感又受行家肯定的牛排是肋眼(Rib Eye),顧名思義,它取自牛肋脊部位,或許比不上腰脊肉那樣嫩,但「骨邊肉」向來好吃,肋眼就有這種味道,油油嫩嫩的肉絲中夾著Q而有勁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夠味,而且油花十分豐郁,請年輕男食客享用此味,好評總不斷.

正宗的沙朗則取自「後腰脊肉」,也是牛隻運動量極少的部位,肉質細嫩還油花滿布,像大理石紋般美豔動人;相對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鮮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讓食客第一口就驚豔於牛肉的極致鮮甜.

至於取自牛隻胸腔左右兩側的牛小排,它帶骨帶筋又夠肥腴的肉質,本來就很多汁耐嚼,特別是採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製成的「台塑牛小排」,嫩而不澀,肉量豐郁的全熟肉質,即使是怕生的本地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創造出牛小排的另類魅力.

除了以上幾個品項,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牛肚部位的腹脅肉,上後腿肉等,這些部位雖然肉質纖維較粗,但或因油花豐富媲美沙朗,或修去脂肪後的精瘦口感神似菲力,價位又只要高級肉排的三分之一,常被價格訴求的業者拿來充作牛排.如果上餐廳付高價,卻吃到名不副實的牛排,當然令人火大,但若拿來自家用,煎薄片牛排,涮火鍋,燒肉,這些品項的肉品卻非常物超所值呢.

第2招》最IN熟度 領略牛排菁華風味

三分熟,就想到血淋淋的肉汁,所以還是指名「全熟」的牛排吧……如果你也這麼想,那表示你還未真正領略牛排的菁華風味.

真正合格的三分熟高級牛排,端上來見不到血水的,看得到的只有一樣漂亮的焦棕褐色,表面浮滲著香甜的肉汁,嫩汪汪地絕對很誘人.就算下刀,切開的也不會是觸目驚心的豔紅生肉,而是像 Baby 臉頰般嫩嫩的粉紅肉質,叉入口中,只待輕輕嚼動便溫潤即化,留下滿口的鮮甜餘香.這樣,才是「三分熟」.

如此曼妙的口感若煎烤到全熟,可能比牛肉麵里的牛肉還乾澀難當,所以一般專業大廚的建議,牛排都以三至八分熟為宜;但肉質不同,各有適合的熟度.美國肉類出口協會處長吳秋衡的建議是:精瘦的菲力,三至七分熟;油腴的沙朗,肋眼與紐約客,四至六分熟;帶骨的丁骨及紅屋,五至八分熟;牛小排,全熟.

點用的術語,Raw 幾乎生的(但絕不會是全生的,而是外熟內溫), Rare 三分熟,Medium-rare 三至四分熟,Medium 五分熟,Medium-well 七至八分熟,Well-done 全熟.除非是熟稔的店家,不然建議先選擇較生的熟度,等送上桌來,不滿意再請師傅加熟.不過遇上真敢點 Raw 或 Rare 的食客,廚師也會有點怕怕,因把肉弄熟很簡單,但要煎烤到恰恰好的半生熟,還真是經驗技術的挑戰哩.
第3招》挑品質 什麼牛排最高級?

就像吃魚一樣,只要鮮度佳,就絕對好吃,牛排亦然.愈來愈多餐廳飯店採用冷藏牛肉,也就是從工廠出品,運送進貨到切割烹調前,全程都以 0 至 2 度的低溫監控,以保持牛肉的鮮嫩風味.因為牛肉是紅肉中最敏感嬌貴的肉品,一路小心呵護再煎烤出來的牛排,就是比冷凍牛肉來得鮮活,腴嫩,多汁而甘美,只要吃過便可辨出箇中差別,雖然成本要貴上數倍.

產地及等級,也會影響牛排的風味品質.本地牛排肉主要來自美國,其他還有加拿大,紐澳,日本及阿根廷.根據資深肉商的說法,紐澳,阿根廷的牛以青草放牧飼育,肉質較纖瘦而具嚼感;美加取玉米穀物為飼料,以科學化圈養而成,運動量低,自然柔嫩肥腴,口感多汁帶甜.而以「喝啤酒,聽音樂,享受按摩」出名的日本牛,油脂極豐郁,肉質極細致,但多吃幾塊便容易感膩,且實際進口量極少,有些店家號稱是日本牛肉,其實拿美國牛頂替.

至於肉品分級,以高級牛排最大宗的美國牛肉為例,美國農業部根據肉品的成熟度及大理石紋脂肪(油花)含量,將牛肉評定為8 個等級,最好的兩個等級才適用於牛排,分別是 Prime 極佳,Choice 特選,而 Prime 意味著油花紋路最細致,多餘脂肪最少,纖維最鮮嫩的肉質.目前只有少數五星級飯店及高級西餐廳,採用 Prime 級牛排.

另外在某些高級牛排屋正當紅的「美國安格斯牛肉」,指的是耳朵下垂,沒有混到乳牛血統的純種安格斯牛,美國有專門協會飼育此高級肉牛,只供應 16至30個月齡,肉質符合Prime 及 Choice 兩等級的優質牛肉.重點是獲得授權販售安格斯牛肉的餐廳,不得供應其他肉牛產品,堪稱名副其實的「貴族」牛排.

㈦ 吃西餐的禮儀(牛排)

1、跟6人或6人以上的人一起吃飯時,禮貌的做法是等到大約上了50%的菜後再開始吃飯。

跟幾個人吃飯而已的話,則要等到整桌的菜都上好了,除非飯菜容易變涼,影響食慾,或者大家都堅持讓你先動筷子。

2、你可以也應該用刀把大塊的萵苣或其它的色拉菜切成小的。沒什麼比這更糟糕了,如果你試圖把大塊的萵苣含在嘴裡,並且部分還露在外面。(不用太多考慮,這個要根據你的主菜)

3、煎麵包的正確方法是撕一塊夠咬一兩口的麵包,煎熟然後吃了。

㈧ 牛排的吃法,禮儀

牛排的吃法:

1、當服務員把牛排端到餐桌上時,需等上兩三分鍾,然後開始倒醬汁,切牛排。剛烤好的牛排,溫度比較高,讓牛排靜置一會兒,這樣牛排中的溫度會平均散開,肉質軟化,牛排才顯得鮮嫩。

2、餐具拿法是左叉右刀,左手拿叉子,右手拿刀。切割或叉肉時,分別用左右手的食指抵住叉子和刀的柄,方便使力。

3、切牛排的時候,通常是從牛排的左邊,由外面到裡面切。用叉子插住牛排左邊,固定好牛排。然後,在叉子的右側,用適當的手腕力量,用刀切下大約一口大小的牛肉,將牛排叉入口中。

4、切肉時要看清牛肉的紋理,逆著紋理切。切向和紋理垂直90度,切下來的牛肉容易咀嚼,沿著紋理切,不易咬動。

5、如果把牛排切成幾大塊,或者對半切。又為了方便後續方便食用,把牛排切成一個個小塊,慢慢叉著吃,這些都是不太好的做法。這會使得牛排迅速冷卻,肉汁流失,牛排變冷,口感下降。

吃牛排的禮儀:

1、准備切牛排的時,身體坐直,頭稍微低一點,這是西餐禮儀中的正確坐姿。切牛排的時候,左右手臂靠近身體,微微發力夾緊身體,肘部不要離身體太遠。吃牛排時,還是要坐端正,腰部挺直,頭部適當平直,用叉子叉入牛肉口中,不要彎下腰來吃。

2、把叉刀分別放置在盤子上,左叉右刀,呈「八」字形狀。這樣,服務員就會知道客人還在用餐中,不會收走餐具和食物。這也是標準的西餐刀叉禮儀。

3、吃完牛排後,把刀叉以4點鍾和10點鍾方向斜放於餐盤上,或把刀叉者豎直放於餐盤上。這表示用餐完畢,服務員可以來收走餐具。

4、切牛排時第一次沒有切下來,再切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千萬不要像鋸子那樣來回拉,發出「滋滋滋」的聲音,這樣不是很禮貌。

(8)西餐禮儀中牛排的食用方法擴展閱讀

點餐的時候不要說要八分熟或者十分熟的牛排,牛排幾分熟的狀態通常是為單數。一分熟(rare)是只煎一下牛排表面,中間依舊是紅色生肉的狀態。三分熟 (medium rare)的牛排中間部分混著粉紅色和紅色,比半熟還要生一點的狀態,這是大多數外國人喜歡的牛排熟度。五分熟 (medium)牛排中間部分全部是粉紅色,大概半熟,會帶少量血。

七分熟 (medium well-done)比起五分熟還要再熟一點的狀態,中央只有一條較窄的血線,肉里的血水幾乎是乾的。全熟(well-done)的牛排表面完全煎熟,沒有明顯的血水,中間部分也已完全煎成棕褐色。

閱讀全文

與西餐禮儀中牛排的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下水高錳酸鉀指數測量方法 瀏覽:342
纖維樁使用方法 瀏覽:693
貴州點光源安裝方法 瀏覽:817
化學鍍方法和技巧 瀏覽:500
寶寶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瀏覽:467
csgo連入專屬伺服器失敗解決方法 瀏覽:947
溶液酸鹼性計算方法 瀏覽:213
戰馬貼膜的正確方法 瀏覽:181
復印機安裝與操作方法 瀏覽:29
概率中的個數計算方法 瀏覽:833
金帥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62
怎麼選擇樁的施工方法 瀏覽:601
聯想筆記本限速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96
怎樣快速止牙痛土方法 瀏覽:64
子宮肌層2mm治療方法 瀏覽:801
波紋排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261
華為網路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15
含羞草如何種植方法 瀏覽:363
小米note微信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56
在家製作紅棗糕的簡單方法 瀏覽: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