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常用標記蛋白質的方法有哪兩種

常用標記蛋白質的方法有哪兩種

發布時間:2022-05-26 00:46:47

㈠ 測定蛋白質的定量的方法有哪些及其原理各是什麼

常用的蛋白質純化方法有離子交換色譜、親和色譜、電泳、疏水色譜等等
離子交換色譜:蛋白質和氨基酸一樣會兩性解離,所帶電荷決定於溶液ph。ph小於pi時蛋白質帶正電,ph大於pi時蛋白質帶負電。不同蛋白質等電點的蛋白質在同一個溶液中,表面電荷情況不同。離子交換就是利用不同蛋白質在同一溶液中表面電荷的差異來實現分離的。
親和色譜:生物大分子有一個特性,某些分子或基因對它們有特異性很強的吸附作用。如鎳柱中ni可以與his標簽的蛋白結合,這種只針對一種或一類物質的吸附就是親和色譜的原理。
電泳: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sds能斷裂分子內和分子間氫鍵,破壞蛋白質的二級和三級結構,強還原劑能使半胱氨酸之間的二硫鍵斷裂,蛋白質在一定濃度的含有強還原劑的sds溶液中,
與sds分子按比例結合,形成帶負電荷的sds-蛋白質復合物,這種復合物由於結合大量的sds,使蛋白質喪失了原有的電荷狀態形成僅保持原有分子大小為特徵的負離子團塊,從而降低或消除了各種蛋白質分子之間天然的電荷差異,由於sds與蛋白質的結合是按重量成比例的,因此在進行電泳時,蛋白質分子的遷移速度取決於分子大小。
疏水色譜:疏水色譜基於蛋白質表面的疏水區與介質疏水配體間的相互作用,在高濃度鹽作用下,蛋白質的疏水區表面上有序排列的水分子通過鹽離子的破壞被釋放,裸露的疏水區與疏水配體相互作用而被吸附。疏水色譜就是利用樣品中各組分在色譜填料上配基相互作用的差異,在洗脫時各組分移動速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的目的。隨著鹽離子濃度的降低,疏水作用降低,蛋白質的水化層又形成,蛋白質被解吸附。

㈡ 一般採用什麼方法檢驗蛋白質即鑒定

一般用雙縮脲試劑鑒定,雙縮脲試劑可以和蛋白質發生紫色反應。

㈢ 蛋白質標記有幾種類型

蛋白質標記和同工酶標記比前兩種標記數目多得多,可以認為它是分子標記的一種。蛋白質標記中主要有兩種類型:血清學標記和種子蛋白標記。同工酶標記有的也被認為是一種蛋白質標記。

血清學標記一般來說是高度遺傳的,基因型與環境互作小,但迄今還不太清楚其遺傳特點,難以確定同源性,或用位點/等位基因模型來解釋。由於動物試驗難度較大,這些年來利用血清學標記的例子越來越少,不過與此有關的酶聯免疫檢測技術(ELISA)在系統發育研究、玉米種族多樣性研究和玉米自交系多樣性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

種子蛋白(如醇溶蛋白、谷蛋白、球蛋白等)標記多態性較高,並且高度遺傳,是一種良好的標記類型。所用的檢測技術包括高效液相色譜、SDS-PAGE、雙向電泳等。種子蛋白的多態性可以用位點/等位基因(共顯性)來解釋,但與同工酶標記相比,種子蛋白檢測速度較慢,並且種子蛋白基因往往是一些緊密連鎖的基因,因此難以在進化角度對其進行詮釋(StegemannandPietsch,1983)。

㈣ 蛋白的常用蛋白鑒定方法

傳統的蛋白鑒定方法,如免疫印跡法、內肽的化學測序、已知或未知蛋白comigration分析,或者在一個有機體中有意義的基因的過表達通常耗時、耗力,不適合高流通量的篩選。目前,所選用的技術包括對於蛋白鑒定的圖象分析、微量測序、進一步對肽片段進行鑒定的氨基酸組分分析和與質譜相關的技術。 「滿天星」式的2-DE圖譜分析不能依靠本能的直覺,每一個圖象上斑點的上調、下調及出現、消失,都可能在生理和病理狀態下產生,必須依靠計算機為基礎的數據處理,進行定量分析。在一系列高質量的2-DE凝膠產生(低背景染色,高度的重復性)的前提下,圖象分析包括斑點檢測、背景消減、斑點配比和資料庫構建。
首先,採集圖象通常所用的系統是電荷耦合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照相機;激光密度儀(laser densitometers)和Phospho或Fluoro imagers,對圖象進行數字化。並成為以象素(pixels)為基礎的空間和網格。
其次,在圖象灰度水平上過濾和變形,進行圖象加工,以進行斑點檢測。利用Laplacian,Gaussian,DOG(difference of Gaussians) opreator使有意義的區域與背景分離,精確限定斑點的強度、面積、周長和方向。
圖象分析檢測的斑點須與肉眼觀測的斑點一致。在這一原則下,多數系統以控制斑點的重心或最高峰來分析,邊緣檢測的軟體可精確描述斑點外觀,並進行邊緣檢測和鄰近分析,以增加精確度。通過閾值分析、邊緣檢測、銷蝕和擴大斑點檢測的基本工具還可恢復共遷移的斑點邊界。以PC機為基礎的軟體Phoretix-2D正挑戰古老的Unix為基礎的2-D分析軟體包。
第三,一旦2-DE圖象上的斑點被檢測,許多圖象需要分析比較、增加、消減或均值化。由於在2-DE中出現100%的重復性是很困難的,由此凝膠間的蛋白質的配比對於圖象分析系統是一個挑戰。IPG技術的出現已使斑點配比變得容易。因此,較大程度的相似性可通過斑點配比向量演算法在長度和平行度觀測。用來配比的著名軟體系統包括Quest,Lips,Hermes,Gemini等,計算機方法如相似性、聚類分析、等級分類和主要因素分析已被採用,而神經網路、子波變換和實用分析在未來可被採用。配比通常由一個人操作,其手工設定大約50個突出的斑點作為「路標」,進行交叉配比。之後,擴展至整個膠。
例如:精確的PI和MW(分子量)的估計通過參考圖上20個或更多的已知蛋白所組成的標准曲線來計算未知蛋白的PI和MW。 在凝膠圖象分析系統依據已知蛋白質的pI值產生PI網路,使得凝膠上其它蛋白的PI按此分配。所估計的精確度大大依賴於所建網格的結構及標本的類型。已知的未被修飾的大蛋白應該作為標志,變性的修飾的蛋白的PI估計約在±0。25個單位。 同理,已知蛋白的理論分子量可以從資料庫中計算,利用產生的表觀分子量的網格來估計蛋白的分子量。 未被修飾的小蛋白的錯誤率大約30%,而翻譯後蛋白的出入更大。 故需聯合其他的技術完成鑒定。 蛋白質的微量測序已成為蛋白質分析和鑒定的基石,可以提供足夠的信息。盡管氨基酸組分分析和肽質指紋譜(PMF)可鑒定由2-DE分離的蛋白,但最普通的N-末端Edman降解仍然是進行鑒定的主要技術。目前已實現蛋白質微量測序的自動化。 首先使經凝膠分離的蛋白質直接印跡在PVDF膜或玻璃纖維膜上,染色、切割,然後直接置於測序儀中,可用於subpicomole水平的蛋白質的鑒定。 但有幾點需注意:Edman降解很緩慢,序列以每40 min 1個氨基酸的速率產生;與質譜相比,Edman降解消耗大;試劑昂貴,每個氨基酸花費3~4$。 這都說明泛化的Edman降解蛋白質不適合分析成百上千的蛋白質。然而,如果在一個凝膠上僅有幾個有意義的蛋白質,或者如果其他技術無法測定而克隆其基因是必需的,則需要進行泛化的Edman降解測序。
近來,應用自動化的Edman降解可產生短的N-末端序列標簽,這是將質譜的序列標簽概念用於Edman降解,業已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蛋白質鑒定。當對Edman的硬體進行簡單改進,以迅速產生N-末端序列標簽達10~20個/d,序列檢簽將適於在較小的蛋白質組中進行鑒定。若聯合其他的蛋白質屬性,如氨基酸組分分析、肽質質量、表現蛋白質分子量、等電點,可以更加可信地鑒定蛋白質。選擇BLAST程序,可與資料庫相配比。目前,採用一種Tagldent的檢索程序,還可以進行種間比較鑒定,又提高了其在蛋白質組研究中的作用。 質譜已成為連接蛋白質與基因的重要技術,開啟了大規模自動化的蛋白質鑒定之門。用來分析蛋白質或多肽的質譜有兩個主要的部分,(1)樣品入機的離子源,(2)測量被介入離子的分子量的裝置。
首先是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附電離飛行時間質譜(MALDI-TOF)為一脈沖式的離子化技術。它從固相標本中產生離子,並在飛行管中測其分子量。
其次是電噴霧質譜(ESI-MS),是一連續離子化的方法,從液相中產生離子,聯合四極質譜或在飛行時間檢測器中測其分子量。
在MALDI-TOF中,最重要的進步是離子反射器(ion reflectron)和延遲提取(delayed ion extraction),可達相當精確的分子量。在ESI-MS中,納米級電霧源(nano-electrospray source)的出現使得微升級的樣品在30~40 min內分析成為可能。
將反相液相色譜和串聯質譜(tandem MS)聯用,可在數十個picomole的水平檢測;若利用毛細管色譜與串聯質譜聯用,則可在低picomole到高femtomole水平檢測;當利用毛細管電泳與串聯質譜連用時,可在小於femtomole的水平檢測。甚至可在attomole水平進行。目前多為酶解、液相色譜分離、串聯質譜及計算機演算法的聯合應用鑒定蛋白質。下面以肽質指紋術和肽片段的測序來說明怎樣通過質譜來鑒定蛋白質。
(1)肽質指紋術
由Henzel等人於1993年提出。用酶(最常用的是胰酶)對由2-DE分離的蛋白在膠上或在膜上於精氨酸或賴氨酸的C-末端處進行斷裂,斷裂所產生的精確的分子量通過質譜來測量(MALDI-TOF-MS,或為ESI-MS),這一技術能夠完成的肽質量可精確到0。1個分子量單位。所有的肽質量最後與資料庫中理論肽質量相配比(理論肽是由實驗所用的酶來「斷裂」蛋白所產生的)。配比的結果是按照資料庫中肽片段與未知蛋白共有的肽片段數目作一排行榜,「冠軍」肽片段可能代表一個未知蛋白。若冠亞軍之間的肽片段存在較大差異,且這個蛋白可與實驗所示的肽片段覆蓋良好,則說明正確鑒定的可能性較大。
(2)肽片段的部分測序
肽質指紋術對其自身而言,不能揭示所衍生的肽片段或蛋白質。為進一步鑒定蛋白質,出現了一系列的質譜方法用來描述肽片段。用酶或化學方法從N-或C-末端按順序除去氨基酸,形成梯形肽片段(ladder peptide)。
首先以一種可控制的化學模式從N-末端降解,可產生大小不同的一系列的梯形肽片段,所得一定數目的肽質量由MALDI-TOF-MS測量。另一種方法涉及羧基肽酶的應用,從C-末端除去不同數目的氨基酸形成肽片段。化學法和酶法可產生相對較長的序列,其分子量精確至以區別賴氨酸和谷氨醯胺。或者,在質譜儀內應用源後衰變(post-source decay,PSD)和碰撞誘導解離(collision-inced dissociation,CID),目的是產生包含有僅異於一個氨基酸殘基質量的一系列肽峰的質譜。因此,允許推斷肽片段序列。 肽片段PSD的分析在MALDI反應器上能產生部分序列信息。首先進行肽質指紋鑒定。 之後,一個有意義的肽片段在實驗儀器質譜儀被選作「母離子」,在飛行至離子反應器的過程中降解為「子離子」。在反應器中,用逐漸降低的電壓可測量至檢測器的不同大小的片段。但經常產生不完全的片段。現在用肽片段來測序的方法始於70年代末的CID,可以一個三聯四極質譜ESI-MS或MALDI-TOF-MS聯合碰撞器內來完成。在ESI-MS中,由電霧源產生的肽離子在質譜儀的第一個四極質譜中測量,有意義的肽片段被送至第二個四極質譜中,惰性氣體轟擊使其成為碎片,所得產物在第三個四極質譜中測量。與MALDI-PSD相比,CID穩定、強健、普遍,肽離子片段基本沿著醯胺鍵的主架被轟擊產生梯形序列。 連續的片段間差異決定此序列在那一點的氨基酸的質量。由此,序列可被推測。由CID圖譜還可獲得的幾個序列的殘基,叫做「肽序列標簽」。這樣,聯合肽片段母離子的分子量和肽片段距N- C端的距離將足以鑒定一個蛋白質。 1977年首次作為鑒定蛋白質的一種工具,是一種獨特的「腳印」技術。利用蛋白質異質性的氨基酸組分特徵,成為一種獨立於序列的屬性,不同於肽質量或序列標簽。Latter首次表明氨基酸組分的數據能用於從2-DE凝膠上鑒定蛋白質。 通過放射標記的氨基酸來測定蛋白質的組分,或者將蛋白質印跡到PVDF膜上,在155℃進行酸性水解1 h,通過這一簡單步驟的氨基酸的提取,每一樣品的氨基酸在40min內自動衍生並由色譜分離,常規分析為100個蛋白質/周。依據代表兩組分間數目差異的分數,對資料庫中的蛋白質進行排榜,「冠軍」蛋白質具有與未知蛋白質最相近的組分,考慮冠亞軍蛋白質分數之間的差異,僅處於冠軍的蛋白質的可信度大。Internet上存在多個程序可用於氨基酸組分分析,如AACompIdent,ASA,FINDER,AAC-PI,PROP-SEARCH等,其中,在PROP-SEARCH中,組分、序列和氨基酸的位置被用來檢索同源蛋白質。 但仍存在一些缺點,如由於不足的酸性水解或者部分降解會產生氨基酸的變異。故應聯合其他的蛋白質屬性進行鑒定。

㈤ 鑒定蛋白質有哪些方法

蛋白質含量的測定:
1 凱氏定氮法
根據氮在蛋白質分子中含量恆定(平均佔16%),因此測定出樣品中氮的含量後,即可求出樣品中蛋白質含量。
2 雙縮脲法
3 福林-酚試劑法
福林-酚試劑包括兩種試劑:鹼性銅試劑,磷鉬酸及磷鎢酸的混合試劑。鹼性銅試劑與蛋白質產生雙縮脲反應。這種被作用的蛋白質中的酚基(酪氨酸),在鹼性條件下易將磷鉬酸和磷鎢酸還原成藍色的鉬藍和鎢藍,所生成藍色的深淺,與蛋白質的含量成正比。在650nm和660nm波長下測定光吸收值,即可測定蛋白質含量。
4 紫外吸收法
酪氨酸,色氨酸在280nm處左右具有最大吸收。由於在各種蛋白質中這幾種氨基酸含量差別不大,所以280nm的吸收值與濃度呈正相關。可用於蛋白質濃度的測定。

㈥ 常用的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有哪些

①凱氏定氮法
原理:蛋白質平均含氮量為16%。當樣品與濃硫酸共熱,蛋白氮轉化為銨鹽,在強鹼性條件下將氨蒸出,用加有指示劑的硼酸吸收,最後用標准酸滴定硼酸,通過標准酸的用量即可求出蛋白質中的含氮量和蛋白質含量。
②雙縮脲法
原理:尿素在180℃下脫氨生成雙縮脲,在鹼性溶液中雙縮脲可與Cu2+形成穩定的紫紅色絡合物。蛋白質中的肽鍵實際上就是醯胺鍵,故多肽、蛋白質等都有雙縮脲(biuret)反應,產生藍色或紫色復合物。比色定蛋白質含量。
缺點:靈敏度低,樣品必須可溶,在大量糖類共存和含有脯氨酸的肽中顯色不好。其 精確度 較差 (數mg),且會受樣品中 硫酸銨 及 Tris 的干擾,但 准確度 較高,不受蛋白質的種類影響。
③Folin酚法(Lowry)
Folin酚法是biuret 法的延伸,所用試劑由試劑甲和乙兩部分組成。試劑甲相當於雙縮脲試劑(鹼性銅試劑),試劑乙中含有磷鉬酸和磷鎢酸。
在鹼性條件下,蛋白質中的巰基和酚基等可將Cu2+還原成Cu+, Cu+能定量地與Folin-酚試劑反應生成藍色物質,600nm比色測定蛋白質含量。
靈敏度較高(約 0.1 mg),但較麻煩,也會受 硫酸銨 及 硫醇化合物 的干擾。 步驟中各項試劑的混合,要特別注意均勻澈底,否則會有大誤差。
④紫外法
280nm光吸收法:利用Tyr在280nm在吸收進行測定。
280nm-260nm的吸收差法:若樣品液中有少量核酸共存按下式計算:
蛋白質濃度(mg/ml)=1.24E280-0.74E260 (280 260為角標)
⑤色素結合法(Bradford 法)
直接測定法:利用蛋白質與色素分子(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結合物的光吸收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
考馬斯亮蘭(CBG)染色法測定蛋白質含量。CBG 有點像指示劑,會在不同的酸鹼度下變色;在酸性下是茶色,在中性下為藍色。當 CBG接到蛋白質上去的時候,因為蛋白質會提供 CBG一個較為中性的環境,因此會變成藍色。當樣本中的蛋白質越多,吸到蛋白質上的CBG也多,藍色也會增強。因此,藍色的呈色強度,是與樣本中的蛋白質量成正比。
間接測定法:蛋白質與某些酸性或鹼性色素分子結合形成不溶性的鹽沉澱。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未結合的色素,以每克樣品結合色素的量來表示蛋白質含量的多少。
⑥BCA法
BCA(Bicinchoninc acid procere,4,4』-二羧-2,2』-二喹啉)法與Lowry法相似,主要差別在鹼性溶液中,蛋白質使Cu2+轉變Cu+後,進一步以BCA 取代Folin試劑與Cu+結合產生深紫色,在波長562 nm有強的吸收。
它的優點在於鹼性溶液中BCA 比Folin試劑穩定,因此BCA與鹼性銅離子溶液結合的呈色反應只需一步驟即完成。靈敏度Lowry法相似。
本方法對於陰離子、非離子性及二性離子的清潔劑和尿素較具容忍度,較不受干擾,但會受還原糖 及EDTA的干擾。
⑦膠體金測定法
膠體金(colloidal gold)是氯金酸(chloroauric acid)的水溶膠,呈洋紅色,具有高電子密度,並能與多種生物大分子結合。
膠體金是一種帶負電荷的疏水膠體遇蛋白質轉變為藍色,顏色的改變與蛋白質有定量關系,可用於蛋白質的定量測定。
⑧其他方法
有些蛋白質含有特殊的 非蛋白質基團,如 過氧化物酶含有 亞鐵血紅素基團,可測 403 nm 波長的吸光來定量之。 含特殊金屬的酶 (如鎘),則可追蹤該金屬。

㈦ 說明常用蛋白質測定方法的原理,並對各種方法加以比較

1、凱氏定氮法

准備4個50mL凱氏燒瓶並標號,想1、2號燒瓶中加入定量的蛋白質樣品,另外兩個燒瓶作為對照,在每個燒瓶中加入硫酸鉀-硫酸銅混合物,再加入濃硫酸,將4個燒瓶放到消化架上進行消化。

消化完畢後進行蒸餾,全部蒸餾完畢後用標准鹽酸滴定各燒瓶中收集的氨量,直至指示劑混合液由綠色變回淡紫紅色,即為滴定終點,結算出蛋白質含量。

2、雙縮脲法

雙縮脲法是第一個用比色法測定蛋白質濃度的方法,硫銨不幹擾顯色, Cu2+與蛋白質的肽鍵,以及酪氨酸殘基絡合,形成紫藍色絡合物,此物在540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利用標准蛋白溶液和雙縮脲試劑繪制標准曲線,將待測血清與硫酸鈉在待測試管中混合,並只加入硫酸鈉不含血清的試管作對照,將兩支試管加入等量的雙縮脲試劑,混合後於37℃環境中放置10分鍾,在540nm波長進行比色,以對照管調零,讀取吸光度值,標准曲線上直接查出蛋白質含量。

3、酚試劑法

取6支試管標號,前5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標准蛋白溶液,最後一支試管加待測蛋白質溶液,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每支試管液體總量加入蒸餾水補足而保持一致,混合均勻,在室溫下放置30分鍾,以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於650nm波長處測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

4、紫外吸收法

大多數蛋白質在280nm波長處有特徵的最大吸收,這是由於蛋白質中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可用於測定0.1~0.5mg/mL含量的蛋白質溶液。

取9支試管分別標號,前8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標准蛋白溶液,1號試管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最後一支試管加待測蛋白質溶液,而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每支試管液體總量通過加入蒸餾水補足而保持一致,將液體混合均勻,在280nm波長處進行比色,記錄吸光度值。

5、考馬斯亮藍法

Bradford濃染液的配製:將100mg考馬斯亮藍G-250溶於50ml 95%乙醇,加入100ml85%的磷酸,用蒸餾水補充至200ml,此染液放4℃至少6個月保持穩定。

標准曲線蛋白質樣本的准備:盡量使用與待測樣本性質相近的蛋白質作為標准品,測定抗體,可用純化的抗體作為標准。待測樣本是未知的,也可用抗體作為標准蛋白。通常在20ug—150ug/100ul之間繪制標准曲線。

將待測樣本溶於緩沖溶液中,該緩沖溶液應與製作標准曲線的緩沖溶液相同(最好用PBS)。按1:4用蒸餾水稀釋濃染料結合溶液,出現沉澱,過濾除去。

每個樣本加5ml稀釋的染料結合溶液,作用5~30min。染液與蛋白質結合後,將由紅色變為藍色,在595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注意,顯色反應不得超過30min。根據標准曲線計算待測樣本的濃度。

㈧ 常用來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哪些優缺點是什麼

1、凱氏定氮法

凱氏定氮法是測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總氮量的一種方法。即在有催化劑的條件下,用濃硫酸消化樣品將有機氮都轉變成無機銨鹽,然後在鹼性條件下將銨鹽轉化為氨,隨水蒸氣蒸餾出來並為過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標准鹽酸滴定,就可計算出樣品中的氮量。

由於蛋白質含氮量比較恆定,可由其氮量計算蛋白質含量,故此法是經典的蛋白質定量方法。

優點:可用於所有食品的蛋白質分析中;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實驗費用較低;結果准確,是一種測定蛋白質的經典方法;用改進方法(微量凱氏定氮法)可測定樣品中微量的蛋白質。

缺點:凱氏定氮法只是一個氧化還原反應,把低價氮氧化並轉為氨鹽來測定,而不能把高價氮還原為氮鹽的形式,所以不可以測出物質中所有價態的氮含量。

2、雙縮脲法

雙縮脲法是一個用於鑒定蛋白質的分析方法。雙縮脲試劑是一個鹼性的含銅試液,呈藍色,由1%氫氧化鉀、幾滴1%硫酸銅和酒石酸鉀鈉配製。

當底物中含有肽鍵時(多肽),試液中的銅與多肽配位,配合物呈紫色。可通過比色法分析濃度,在紫外可見光譜中的波長為540nm。鑒定反應的靈敏度為5-160mg/ml。鑒定反應蛋白質單位1-10mg。

優點:測定速度較快,干擾物質少,不同蛋白質產生的顏色深淺相近。

缺點:①靈敏度差; ②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一些氨基酸和EDTA等會干擾該反應。

3、酚試劑法

取6支試管分別標號,前5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標准蛋白溶液,最後一支試管加待測蛋白質溶液,不加標准蛋白溶液,在室溫下放置30分鍾,以未加蛋白質溶液的第一支試管作為空白對照,於650nm波長處測定各管中溶液的吸光度值。

優點:靈敏度高,對水溶性蛋白質含量的測定很有效。

缺點:①費時,要精確控制操作時間;②酚法試劑的配製比較繁瑣。

4、紫外吸收法

大多數蛋白質在280nm波長處有特徵的最大吸收,這是由於蛋白質中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可用於測定0.1~0.5mg/mL含量的蛋白質溶液。

取9支試管分別標號,前8支試管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標准蛋白溶液,1號試管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最後一支試管加待測蛋白質溶液,而不加標准蛋白溶液,每支試管液體總量通過加入蒸餾水補足而保持一致,將液體混合均勻,在280nm波長處進行比色,記錄吸光度值。

優點:簡便、靈敏、快速,不消耗樣品,測定後能回收。 

缺點:①測定蛋白質含量的准確度較差,專一性差; ②干擾物質多,若樣品中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能吸收紫外光的物質,會出現較大的干擾。

5、考馬斯亮藍法

考馬斯亮藍顯色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據蛋白質可與考馬斯亮藍G-250 定量結合。當考馬斯亮藍 G-250 與蛋白質結合後,其對可見光的最大吸收峰從 465nm 變為 595nm。

在考馬斯亮藍 G-250 過量且濃度恆定的情況下,當溶液中的蛋白質濃度不同時,就會有不同量的考馬斯亮藍 G-250 從吸收峰為 465nm 的形式轉變成吸收峰為 595nm 的形式,而且這種轉變有一定的數量關系。

一般情況,當溶液中的蛋白質濃度增加時,顯色液在 595nm 處的吸光度基本能保持線性增加,因此可以用考馬斯亮藍 G-250 顯色法來測定溶液中蛋白質的含量。

優點:靈敏度高,測定快速、簡便,干擾物質少,不受酚類、游離氨基酸和緩沖劑、絡合劑的影響,適合大量樣品的測定。

缺點:由於各種蛋白質中的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因此用於不同蛋白質測定時有較大的偏差。

㈨ 測定蛋白質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蛋白定量的測試方法有很多種,其中較為常見的有五種,分別是Bradford法、Bradford斑點試驗、Coomassie 斑點試驗、紫外分光度檢測法及BCA法這五種。

在生化實驗中,對樣品中的蛋白質進行准確可靠的定量分析,是經常進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蛋白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的種類很多,結構不均一,分子量又相差很大,功能各異,這樣就給建立一個理想而又通用的蛋白質定量分析的方法帶來了許多具體的因難。

(9)常用標記蛋白質的方法有哪兩種擴展閱讀

蛋白定量分析也就涉及到生產科研的多個領域及行業,也是生物學科、食品檢驗及摻假摻偽、臨床檢驗、診斷疾病和質量檢驗中最常見的方法。

蛋白定量是生物學實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驗證細胞裂解是否成功,或為了將多個樣品進行平行實驗比較或標准化保存,需對細胞裂解液進行蛋白定量。

為了判定蛋白的產量,需對純化好的蛋白進行定量。為了將純化好的蛋白用生物素或者報告酶進行標記,同樣需首先對蛋白樣品進行定量,以保證標記反應在適當的化學濃度下進行。

閱讀全文

與常用標記蛋白質的方法有哪兩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亞硝酸鹽國標檢測方法 瀏覽:615
交配系統的研究方法 瀏覽:412
高壓消防水泵安裝方法 瀏覽:467
捕兔子最佳方法 瀏覽:419
組合鍵電腦有什麼記憶方法嗎 瀏覽:366
治療肩周炎的土方法 瀏覽:729
文胸正確的折疊方法 瀏覽:746
海姆立克法個人急救方法圖片 瀏覽:419
appleid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38
sumifs的使用方法及實例 瀏覽:883
第三次復婚的最佳方法 瀏覽:144
明星怎麼增肥方法 瀏覽:467
安卓home虛擬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81
燒傷痛癢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85
碧緹福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589
國家隊排球線路專項訓練方法 瀏覽:979
矛盾與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82
排列三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334
正宗的干條燕窩食用方法 瀏覽:891
米蕎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