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治療方法 > 疝氣的中葯治療方法

疝氣的中葯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4-12-09 04:15:32

⑴ 疝氣怎麼治療比較好

疝氣中醫治療方法
中葯治療:
一處方:母丁香適量。用法:研為極細末,裝瓶密封。
用法1:取適量葯末填滿臍窩,固定,2天換葯一次。一般4~6次見效。敷葯同時,要積消除容易引起腹壓增高的致病因素。
用法2:取2份,分貼於兩足心及肚臍,上蓋棉花,以膠布固定,每半月換貼1次。
二處方:升麻3克,黃芪15克,大棗15克。用法:水煎服。
三處方:黃芪15克,升麻3克,桂圓肉10克,人參4克(黨參15克),炙甘草2克。用法:水煎服。
四處方:伴小茴10克。活鯽魚60~90克2尾,用法:或蒸或煎湯均可,不放鹽,每日1次,連服5~6次。
五處方:荔枝核5個,桔核10克,大小茴香各3克。用法:上述葯材一起研成粉末,每用紅糖開水調服6克,每日2次。
疝氣西醫治療方法
一、非手術治療:
較小的臍疝,如直徑小於1.5cm,多數在2歲內可隨著發育腹壁增強能自愈。
鑒於嬰兒臍疝很少發生嵌頓,可先予非手術治療,
(1)膠布粘貼法:
取寬約5厘米、長度超過病兒腰圍6-10厘米的醫用膠布,一端前約5厘米剪成舌頭樣,另一段中間開橫口以便讓對側插入。插入後,貼有膠布的腰背部可內墊紗布。
粘貼時必須適度貼緊,並使疝囊空虛或呈內陷狀態。一般1-2周更換1次,可連續貼用3-6月。外圍可加彈性帶(松緊帶),防止膠布滑脫。
由於膠布粘貼有一定的難度和合並症以上操作應由醫務人員完成。
(2)彈性腹帶法:此法對新生兒、小嬰兒尤為適用。
可白天佩帶彈性腹帶,睡覺時松下,並經常調節松緊度。這方法操作較簡便,既防止臍疝過分膨出,又保證小兒飲食入量和腹部發育彈性。
二、手術治療:
逾2歲但臍疝仍未自愈得患兒,應手術治療。
手術具體方法是在臍疝下方1~2cm處作相應的弧形切口,游離皮瓣,呈露兩側腹直肌前鞘。切開腹白線和疝囊,如果沒有完整的疝囊則切開腹膜。回納腸管,切除疝囊,在疝環處縫合腹膜切緣。橫形縫合腹橫筋膜,再縱形縫合腹白線以縫閉臍環和修復腹壁薄弱區,最後將保留臍孔的皮瓣按原位縫合。

閱讀全文

與疝氣的中葯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肝功能不全肺癆病的治療方法 瀏覽:169
酒精含量分析方法 瀏覽:155
海竿的安裝及垂釣方法 瀏覽:163
讀寫結合法是教學方法嗎 瀏覽:928
分析這兩種方法的異同 瀏覽:212
冥想減少錯誤訓練方法 瀏覽:867
間接測量氣體體積的方法 瀏覽:851
盆景製作方法怎麼看生根 瀏覽:386
傳統區位分析的方法 瀏覽:676
簡單的方法捕捉螃蟹 瀏覽:749
用什麼方法去除毛毛蟲 瀏覽:609
運動負荷計算方法 瀏覽:443
進口銳界20皮帶輪安裝方法 瀏覽:297
永樂茶菊種植方法 瀏覽:950
搭紙牌搭高的方法視頻 瀏覽:137
蜂蜜取出方法視頻 瀏覽:38
芽蟲怎麼殺最簡單方法 瀏覽:668
脂囊瘤治療方法 瀏覽:746
減體脂有效方法有哪些 瀏覽:823
槽對稱度測量方法 瀏覽: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