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敏體質的脫敏治療
1909年,Noon用自動免疫法治療花粉性鼻炎獲得成功,開創了免疫治療新紀元。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免疫治療顯示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是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由於英國發生了數例由於注射免疫治療制劑而死亡的病例,導致有關政府機構下令全面禁止免疫治療。
1986年Scadding和Brostoff首次利用舌下脫敏療法(即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SLIT))成功治療變應性鼻炎,讓人們對免疫療法重新燃起了希望。
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通過循證醫學的方法確認I 型變態反應疾病的免疫治療是有效的,並認為「如條件具備,應盡早應用」,免疫治療得以重新推廣。
1993年,歐洲變態反應和臨床免疫學會(EAACI) 指出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SLIT)可能是一種潛在有價值的治療方法。
1998年,《WHO變應原免疫治療意見書》意見書指出「脫敏治療是唯一可能根治過敏性疾病的方法」的觀點,並正式推薦舌下特異性免疫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舌下脫敏的治療已得到大力推廣,而皮下注射的免疫治療方式則由於其潛在的危害而漸漸淡出主流醫療方案。
2001年,《全球哮喘防治創議》(ARIA)肯定了高劑量變應原的舌下脫敏治療(至少是皮下注射免疫治療累積劑量的100倍)對兒童及成人治療的安全性。
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認可SLIT為治療某些變應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變應性鼻炎等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