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fid技術標准採用了哪些crc檢驗演算法
一般用CRC16的C語言演算法:
#define PRESET_VALUE 0xFFFF
#define POLYNOMIAL 0x8408
unsigned int uiCrc16Cal(unsigned char const * pucY, unsigned char ucX)
{
unsignedchar ucI,ucJ;
unsignedshort int uiCrcValue = PRESET_VALUE;
for(ucI = 0; ucI < ucX; ucI++)
{
uiCrcValue = uiCrcValue ^ *(pucY + ucI);
for(ucJ = 0; ucJ < 8; ucJ++)
{
if(uiCrcValue& 0x0001)
{
uiCrcValue= (uiCrcValue >> 1) ^ POLYNOMIAL;
}
else
{
uiCrcValue= (uiCrcValue >> 1);
}
}
}
return uiCrcValue;
}
pucY是要計算CRC16的字元數組的入口,ucX是字元數組中字元個數。
上位機收到數據的時候,只要把收到的數據按以上演算法進行計算CRC16,結果為0x0000表明數據正確。像UR6258 UR5002等超高頻讀寫器都是用這樣的演算法的
B. RFID是什麼,RFID的安全知識有哪些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種簡單的無線系統,只有兩個基本器件,該系統用於控制、檢測和跟蹤物體。系統由一個詢問器(或閱讀器)和很多應答器(或標簽)組成。
RFID的分類
RFID按應用頻率的不同分為低頻(LF)、高頻(HF)、超高頻(UHF)、微波(MW),相對應的代表性頻率分別為:低頻135KHz以下、高頻13.56MHz、超高頻860M~960MHz、微波2.4G,5.8G
RFID按照能源的供給方式分為無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無源RFID讀寫距離近,價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遠的讀寫距離。
C. rfid定位方法有哪些
1.室外一般用北斗或GPS, 或者結合移動基站定位.
2.室內可以要高頻,超高頻,有源的方案
3.高頻一般是關鍵點安裝高頻通道HD2280 當有帶卡的人經過時讀取卡片信息並判斷方向, 特點是准確率高 確定是只能定位區域.
4.超高頻的也是在定位區域內安裝讀寫器 讀到就定義在這個天線區域
5.有源的一般結合低頻使用,可以大范圍定位,但准確性不是特別高,並且對牆體有誤報的情況.
D. rfid系統測試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RFID系統測試技術 RFID系統性能測試: IT Ecation & Training
■RFID標簽性能測試 包括工作距離測試,標簽天線方向性測試,標簽最小工作場強測試,標簽返 回信號強度測試,抗雜訊測試,頻帶寬度測試,各種環境下標簽讀取率測試 ,標簽讀取速度測試等。
■RFID閱讀器性能測試 包括識別速率測試,靈敏度測試,發射頻譜測試等。
■RFID系統通信鏈路性能測試 測試不同參數(改變標簽的移動速度、附著材質、數量、環境、方向、操作 數據大小以及多標簽的空間組合方案等)的系統通信距離、系統通信速率。
■RFID標簽及閱讀器空中介面測試 針對標簽和閱讀器相互通信的測試,以確定RFID標簽與閱讀器的通信參數. 如工作頻率,工作場強,數據速率和編碼、調制參數、幀結構、通訊時序等 測試。
■RFID後台系統性能測試 包括RFID中間件系統性能測試和RFID應用系統性能測試。 二、 RFID系統測試技術 RFID系統安全性測試: IT Ecation & Training
■RFID標簽安全性測試 主要對標簽上存儲器、採用的加密機制、標簽上不同信息區進 行測試。
■閱讀器的安全性測試 主要對閱讀器上存儲器、採用的加密機制、使用的系統軟體進 行測試。
■RFID標簽和閱讀器通信鏈路安全性測試 包括標簽的訪問控制、安全審計測試;標簽內容操作(如讀, 寫,復制,刪除,修改等)安全性;標簽和閱讀器之間空中接 口通信協議安全測試。
■RFID後台系統安全性測試 包括RFlD中間件與閱讀器之間的通信過程安全性測試、RFID中 間件系統自身的安全性測試、RFID應用系統安全性測試。
E. 求RFID的使用方法
1、設備連接好後,按下電源開關,並通過設備指示燈狀態確保上電正常後,打開測試工具R-Tool文件夾,並在文件夾目錄找到文件,雙擊此文件打開測試工具。
F. rfid的數據收集
RFID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技術,俗稱電子標簽。(RFID)
什麼是RFID技術?
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RFID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並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 操作快捷方便。
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認為RFID是一種突破性的技術:"第一,可以識別單個的非常具體的物體,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第二,其採用無線電射頻,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來讀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而條形碼只能一個一個地讀。此外,儲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什麼是RFID的基本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
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晶元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
閱讀器(Reader):讀取(有時還可以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線(Antenna):在標簽和讀取器間傳遞射頻信號。
一套完整的系統還需具備:數據傳輸和處理系統。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並不復雜:標簽進入磁場後,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元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 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什麼是RFID中間件?
RFID是2005年建議企業可考慮引入的十大策略技術之一,而 中間 件(Middleware)可稱為是RFID運作的中樞,因為它可以加速關鍵應用的問世。
RFID產業潛力無窮,應用的范圍遍及製造、物流、醫療、運輸、零售、國防等等。Gartner Group認為,RFID是2005年建議企業可考慮引入的十大策略技術之一,然而其成功之關鍵除了標簽(Tag)的價格、天線的設計、波段的標准化、設備的認證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關鍵的應用軟體(Killer Application),才能迅速推廣。而 中間件(Middleware)可稱為是RFID運作的中樞,因為它可以加速關鍵應用的問世。
是什麼讓零售商如此推崇RFID?
據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零售業分析師估計,通過採用RFID,沃爾瑪每年可以節省83.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不需要人工查看進貨的條碼而節省的勞動力成本。盡管另外一些分析師認為80億美元這個數字過於樂觀,但毫無疑問,RFID有助於解決零售業兩個最大的難題:商品斷貨和損耗(因盜竊和供應鏈被攪亂而損失的產品),而現在單是盜竊一項,沃爾瑪一年的損失就差不多有20億美元,如果一家合法企業的營業額能達到這個數字,就可以在美國1000家最大企業的排行榜中名列第694位。研究機構估計,這種RFID技術能夠幫助把失竊和存貨水平降低25%。
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是什麼?
物流和供應管理
生產製造和裝配
航空行李處理
郵件/快運包裹處理
文檔追蹤/圖書館管理
動物身份標識
運動計時
門禁控制/電子門票
道路自動收費
無源RFID標簽結構組成以及工作原理
無源RFID標簽本身不帶電池,依靠讀卡器發送的電磁能量工作。由於它結構簡單、經濟實用,因而獲得廣泛的應用。無源RFID標簽由RFID IC、諧振電容C和天線L組成,天線與電容組成諧振迴路,調諧在讀卡器的載波頻率,以獲得最佳性能。
生產廠商大多遵循國際電信聯盟的規范,RFID使用的頻率有6種,分別為135KHz、13.56MHz、43.3-92MHz、860-930MHz(即UHF)、2.45GHz以及5.8GHz。無源RFID主要使用前二種頻率。
RFID標簽結構
RFID標簽天線有兩種天線形式:(1)線繞電感天線;(2)在介質基板上壓印或印刷刻腐的盤旋狀天線。天線形式由載波頻率、標簽封裝形式、性能和組裝成本等因素決定。例如,頻率小於400KHz時需要mH級電感量,這類天線只能用線繞電感製作;頻率在4~30MHz時,僅需幾個礖,幾圈線繞電感就可以,或使用介質基板上的刻腐天線。
選擇天線後,下一步就是如何將硅IC貼接在天線上。IC貼接也有兩種基本方法:(1)使用板上晶元(COB);(2)裸晶元直接貼接在天線上。前者常用於線繞天線;而後者用於刻腐天線。CIB是將諧振電容和RFID IC一起封裝在同一個管殼中,天線則用烙鐵或熔焊工藝連接在COB的2個外接端了上。由於大多數COB用於ISO卡,一種符合ISO標准厚度(0.76)規格的卡,因此COB的典型厚度約為0.4mm。兩種常見的COB封裝形式是IST採用的IOA2(MOA2)和美國HEI公司採用的WorldⅡ。
裸晶元直接貼接減少了中間步驟,廣泛地用於低成本和大批量應用。直接貼接也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1)引線焊接;(2)倒裝工藝。採用倒裝工藝時,晶元焊盤上需製作專門的焊球,材料是金的,高度約25祄,然後將焊球倒裝在天線的印製走線上。引線焊接工藝較簡單,裸晶元直接用引線焊接在天線上,焊接區再用黑色環氧樹脂密封。對小批量生產,這種工藝的成本較低;而對於大批量生產,最好采有倒裝工藝。
基本工作原理
無線RFID標簽的性能受標簽大小,調制形式、電路Q值、器件功耗以及調制深度的極大影響。下面簡要地介紹它的工作原理。
RFID IC內部備有一個154位存儲器,用以存儲標簽數據。IC內部還有一個通導電阻極低的調制門控管(CMOS),以一定頻率工作。當讀卡器發射電磁波,使標簽天線電感式電壓達到VPP時,器件工作,以曼徹斯特格式將數據發送回去。
數據發送是通過調諧與去調諧外部諧振迴路來完成的。具體過程如下:當數據為邏輯高電平時,門控管截止,將調諧電路調諧於讀卡器的截波頻率,這就是調諧狀態,感應電壓達到最大值。如此進行,調諧與去調諧在標簽線圈上產生一個幅度調制信號,讀卡器檢測電壓波形包絡,就能重構來自標簽的數據信號。
門控管的開關頻率為70KHz,完成全部154位數據約需2.2ms。在發送完全部數據後,器件進入100 ms的休眠模式。當一個標簽進入休眠模式時,讀卡器可以去讀取其它標簽的數據,不會產生任何數據沖突。當然,這個功能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標簽至讀卡器的距離、兩者的方位、標簽的移動以及標簽的空間分布。
設計實例
MCRF 355/360是Microchip公司生產的13.56MHz器件。355既可用於COB,也可用於直接貼接;而360內部有1個100pf電容,只需外部電感。該器件近乎以100%調制發送數據,調制深度決定了標簽的線圈電壓從「高」至「低」的變化,亦即區分調諧狀態和去調諧狀態。
外接元件值通常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優化。例如,在天線A與天線B之間電感線圈是3圈的話,那未天線B至VSS之間為1圈。當MCRF 355製作成COB時,內置2個串聯的68Pf相同電容。電容C1連接在天線A至天線B之間,C2在天線B至VSS之間。
為了達到設計的性能,標簽應准確地調諧在讀卡器的載波頻率。然而使用的元件總會有偏差的,引起讀數距離的變化。電感的誤差可控制在1~2%以內,因此讀數距離主要由電容誤差引起的。外接電容的誤差應在5%以內,Q值大於100。MCRF360R的內部電容是用氧化硅製作的,同一矽片上的誤差在5%以內,而不同批次的誤差在10%左右。
MCRF355/360的存儲器數據可以託付生產廠在出廠前編程好,也可以在現場用接觸式編程器編程.
RFID工作頻率指南和典型應用 (1)
不同頻段的RFID產品會有不同的特性,本文詳細介紹了無源的感應器在不同工作頻率產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應用。
目前定義RFID產品的工作頻率有低頻、高頻和甚高頻的頻率范圍內的符合不同標準的不同的產品,而且不同頻段的RFID產品會有不同的特性。其中感應器有無源和有源兩種方式,下面詳細介紹無源的感應器在不同工作頻率產品的特性以及主要的應用。
一、低頻(從125KHz到134KHz)
其實RFID技術首先在低頻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該頻率主要是通過電感耦合的方式進行工作, 也就是在讀寫器線圈和感應器線圈間存在著變壓器耦合作用.通過讀寫器交變場的作用在感應器天線中感應的電壓被整流,可作供電電壓使用. 磁場區域能夠很好的被定義,但是場強下降的太快。
特性:
1. 工作在低頻的感應器的一般工作頻率從120KHz到134KHz, TI 的工作頻率為134.2KHz。該頻段的波長大約為2500m.
2. 除了金屬材料影響外,一般低頻能夠穿過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讀取距離。
3. 工作在低頻的讀寫器在全球沒有任何特殊的許可限制。
4.低頻產品有不同的封裝形式。好的封裝形式就是價格太貴,但是有1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
5.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
6.相對於其他頻段的RFID產品,該頻段數據傳輸速率比較慢。
7.感應器的價格相對與其他頻段來說要貴。
主要應用:
1. 畜牧業的管理系統
2. 汽車防盜和無鑰匙開門系統的應用
3. 馬拉松賽跑系統的應用
4. 自動停車場收費和車輛管理系統
5. 自動加油系統的應用
6. 酒店門鎖系統的應用
7. 門禁和安全管理系統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 11784 RFID畜牧業的應用-編碼結構
b) ISO 11785 RFID畜牧業的應用-技術理論
c) ISO 14223-1 RFID畜牧業的應用-空氣介面
d) ISO 14223-2 RFID畜牧業的應用-協議定義
e) ISO 18000-2 定義低頻的物理層、防沖撞和通訊協議
f) DIN 30745 主要是歐洲對垃圾管理應用定義的標准
二、高頻(工作頻率為13.56MHz)
在該頻率的感應器不再需要線圈進行繞制,可以通過腐蝕活著印刷的方式製作天線。感應器一般通過負載調制的方式 的方式進行工作。也就是通過感應器上的負載電阻的接通和斷開促使讀寫器天線上的電壓發生變化,實現用遠距離感應器對天線電壓進行振幅調制。如果人們通過數據控制負載電壓的接通和斷開,那麼這些數據就能夠從感應器傳輸到讀寫器。
特性:
1. 工作頻率為13.56MHz,該頻率的波長大概為22m。
2. 除了金屬材料外,該頻率的波長可以穿過大多數的材料,但是往往會降低讀取距離。感應器需要離開金屬一段距離。
3. 該頻段在全球都得到認可並沒有特殊的限制。
4. 感應器一般以電子標簽的形式。
5. 雖然該頻率的磁場區域下降很快,但是能夠產生相對均勻的讀寫區域。
6. 該系統具有防沖撞特性,可以同時讀取多個電子標簽。
7. 可以把某些數據信息寫入標簽中。
8. 數據傳輸速率比低頻要快,價格不是很貴。
主要應用:
1. 圖書管理系統的應用
2. 瓦斯鋼瓶的管理應用
3. 服裝生產線和物流系統的管理和應用
4. 三表預收費系統
5. 酒店門鎖的管理和應用
6. 大型會議人員通道系統
7. 固定資產的管理系統
8. 醫葯物流系統的管理和應用
9. 智能貨架的管理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IEC 14443 近耦合IC卡,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0cm.
b) ISO/IEC 15693 疏耦合IC卡,最大的讀取距離為1m.
c) ISO/IEC 18000-3 該標準定義了13.56MHz系統的物理層,防沖撞演算法和通訊協議。
d) 13.56MHz ISM Band Class 1 定義13.56MHz符合EPC的介面定義。
三、甚高頻(工作頻率為860MHz到960MHz之間)
甚高頻系統通過電場來傳輸能量。電場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讀取的區域不是很好進行定義。該頻段讀取距離比較遠,無源可達10m左右。主要是通過電容耦合的方式進行實現。
特性:
1. 在該頻段,全球的定義不是很相同-歐洲和部分亞洲定義的頻率為868MHz,北美定義的頻段為902到905MHz之間,在日本建議的頻段為950到956之間。該頻段的波長大概為30cm左右。
2. 目前,該頻段功率輸出目前統一的定義(美國定義為4W,歐洲定義為500mW)。 可能歐洲限制會上升到2W EIRP。
3. 甚高頻頻段的電波不能通過許多材料,特別是水,灰塵,霧等懸浮顆粒物資。相對於高頻的電子標簽來說,該頻段的電子標簽不需要和金屬分開來。
4. 電子標簽的天線一般是長條和標簽狀。天線有線性和圓極化兩種設計,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
5. 該頻段有好的讀取距離,但是對讀取區域很難進行定義。
6. 有很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很短的時間可以讀取大量的電子標簽。
主要應用:
1. 供應鏈上的管理和應用
2. 生產線自動化的管理和應用
3. 航空包裹的管理和應用
4. 集裝箱的管理和應用
5. 鐵路包裹的管理和應用
6. 後勤管理系統的應用
符合的國際標准:
a) ISO/IEC 18000-6 定義了甚高頻的物理層和通訊協議;空氣介面定義了Type A和Type B兩部分;支持可讀和可寫操作。
b) EPCglobal 定義了電子物品編碼的結構和甚高頻的空氣介面以及通訊的協議。例如:Class 0, Class 1, UHF Gen2。
c) Ubiquitous ID 日本的組織,定義了UID編碼結構和通信管理協議。
在將來,甚高頻的產品會得到大量的應用。例如WalMart, Tesco, 美國國防部和麥德龍超市都會在它們的供應鏈上應用RFID技術。
四、有源RFID技術(2.45GHz、5.8G)
有源RFID具備低發射功率、通信距離長、傳輸數據量大,可靠性高和兼容性好等特點,與無源RFID相比,在技術上的優勢非常明顯。被廣泛地應用到公路收費、港口貨運管理等應用中。
G. rfid工作原理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並不復雜:標簽進入磁場後,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元中的產品信息(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由標簽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統, 是由閱讀器與電子標簽也就是所謂的應答器及應用軟體系統三個部份所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發射一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用以驅動電路將內部的數據送出,此時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讀數據, 送給應用程序做相應的處理。
以RFID 卡片閱讀器及電子標簽之間的通訊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應耦合及後向散射耦合兩種。一般低頻的RFID大都採用第一種式,而較高頻大多採用第二種方式。
閱讀器根據使用的結構和技術不同可以是讀或讀/寫裝置,是RFID系統信息控制和處理中心。閱讀器通常由耦合模塊、收發模塊、控制模塊和介面單元組成。閱讀器和應答器之間一般採用半雙工通信方式進行信息交換,同時閱讀器通過耦合給無源應答器提供能量和時序。
在實際應用中,可進一步通過Ethernet或WLAN等實現對物體識別信息的採集、處理及遠程傳送等管理功能。應答器是RFID系統的信息載體,應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線圈、微帶天線等)和微晶元組成無源單元。
RFID技術中所衍生的產品大概有三大類:無源RFID產品、有源RFID產品、半有源RFID產品。
1、無源RFID產品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成熟,市場應用最廣的產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銀行卡、賓館門禁卡、二代身份證等,這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屬於近距離接觸式識別類。其產品的主要工作頻率有低頻125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433MHZ,超高頻915MHZ。
2、有源RFID產品,是最近幾年慢慢發展起來的,其遠距離自動識別的特性,決定了其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質。在遠距離自動識別領域,如智能監獄,智能醫院,智能停車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聯網等領域有重大應用。有源RFID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屬於遠距離自動識別類。產品主要工作頻率有超高頻433MHZ,微波2.45GHZ和5.8GHZ。
3、半有源RFID產品,結合有源RFID產品及無源RFID產品的優勢,在低頻125KHZ頻率的觸發下,讓微波2.45G發揮優勢。半有源RFID技術,也可以叫做低頻激活觸發技術,利用低頻近距離精確定位,微波遠距離識別和上傳數據,來解決單純的有源RFID和無源RFID沒有辦法實現的功能。簡單的說,就是近距離激活定位,遠距離識別及上傳數據。
H.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麼
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理並不復雜:標簽進入磁場後,接收解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晶元中的產品信息(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由標簽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 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並解碼後,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統, 是由閱讀器與電子標簽也就是所謂的應答器及應用軟體系統三個部份所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發射一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能量,用以驅動電路將內部的數據送出,此時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讀數據, 送給應用程序做相應的處理。
以RFID 卡片閱讀器及電子標簽之間的通訊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應耦合及後向散射耦合兩種。一般低頻的RFID大都採用第一種式,而較高頻大多採用第二種方式。
閱讀器根據使用的結構和技術不同可以是讀或讀/寫裝置,是RFID系統信息控制和處理中心。閱讀器通常由耦合模塊、收發模塊、控制模塊和介面單元組成。閱讀器和應答器之間一般採用半雙工通信方式進行信息交換,同時閱讀器通過耦合給無源應答器提供能量和時序。
在實際應用中,可進一步通過Ethernet或WLAN等實現對物體識別信息的採集、處理及遠程傳送等管理功能。應答器是RFID系統的信息載體,應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線圈、微帶天線等)和微晶元組成無源單元。
(8)rfid數據校驗的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RFID技術中所衍生的產品大概有三大類:無源RFID產品、有源RFID產品、半有源RFID產品。
1、無源RFID產品發展最早,也是發展最成熟,市場應用最廣的產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銀行卡、賓館門禁卡、二代身份證等,這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屬於近距離接觸式識別類。其產品的主要工作頻率有低頻125KHZ、高頻13.56MHZ、超高頻433MHZ,超高頻915MHZ。
2、有源RFID產品,是最近幾年慢慢發展起來的,其遠距離自動識別的特性,決定了其巨大的應用空間和市場潛質。在遠距離自動識別領域,如智能監獄,智能醫院,智能停車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聯網等領域有重大應用。有源RFID在這個領域異軍突起,屬於遠距離自動識別類。產品主要工作頻率有超高頻433MHZ,微波2.45GHZ和5.8GHZ。
3、半有源RFID產品,結合有源RFID產品及無源RFID產品的優勢,在低頻125KHZ頻率的觸發下,讓微波2.45G發揮優勢。半有源RFID技術,也可以叫做低頻激活觸發技術,利用低頻近距離精確定位,微波遠距離識別和上傳數據,來解決單純的有源RFID和無源RFID沒有辦法實現的功能。簡單的說,就是近距離激活定位,遠距離識別及上傳數據。
I. 簡述RFID的組成及其特點
RFID系統由三部分組成:電子標簽(Tag)、天線(Antenna)、閱讀器(Reader)
RFID特徵
(一)數據的讀寫(ReadWrite)機能:
只要通過RFIDReader即可不需接觸,直接讀取信息至資料庫內,且可一次處理多個標簽,並可以將物流處理的狀態寫入標簽,供下一階段物流處理用。
(二)容易小型化和多樣化的形狀:
RFID在讀取上並不受尺寸大小與形狀之限制,不需為了讀取精確度而配合紙張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質。此外,RFID電子標簽更可往小型化與應用在不同產品。因此,可以更加靈活地控制產品的生產,特別是在生產線上的應用。
(三)耐環境性:
紙張一受到臟污就會看不到,但RFID對水、油和葯品等物質卻有強力的抗污性。RFID在黑暗或臟污的環境之中,也可以讀取數據。
(四)可重復使用:
由於RFID為電子數據,可以反復被覆寫,因此可以回收標簽重復使用。如被動式RFID,不需要電池就可以使用,沒有維護保養的需要。
(五)穿透性:
RFID若被紙張、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屬或非透明的材質包覆的話,也可以進行穿透性通訊。不過如果是鐵質金屬的話,就無法進行通訊。
(六)數據的記憶容量大:
數據容量會隨著記憶規格的發展而擴大,未來物品所需攜帶的資料量愈來愈大,對卷標所能擴充容量的需求也增加,對此RFID不會受到限制。
(七)系統安全:
將產品數據從中央計算機中轉存到工件上將為系統提供安全保障,大大地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八)數據安全:
通過校驗或循環冗餘校驗的方法來保證射頻標簽中存儲的數據的准確性。
J. 什麼是RFID技術哪些方面運用到了RFID技術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化識別技術。
RFID技術是一種無線通信技術,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 識別過程無需人為干預,可工作在很多惡劣環境。
RFID系統基本組成:RFID讀寫器、天線、RFID標簽。
圖片來源:東集手持式RFID讀寫器
RFID標簽,也稱智能標簽,是由IC晶元和天線組成的微型標簽。工作時,RFID讀寫器發出查詢 信號,標簽收到後,將信號的一部分能量用於標簽內部工作電源,另一部分信號經過標簽內部電 路調制後反射回讀寫器。
RFID技術應用於很多行業,比如物流、零售、生產製造、身份識別、防偽、資產管理、食品安全、農牧業管理、航空(機票管理、行李包裹追蹤)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