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製作玻璃器通常用到哪些方法

製作玻璃器通常用到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1 23:58:17

① 玻璃是怎樣製作的

材質
玻璃器皿多用鈉鈣硅酸鹽玻璃做成。無色透明的器皿,玻璃中的含鐵量一般低於

0.02%。在玻璃原料中加入著色劑,可製得有色玻璃;加入乳濁劑,製得乳濁玻璃 (見

玻璃製造)。 製造琢磨車刻的高級藝術器皿如高腳杯、 香水瓶、 果盆等多採用鉀鉛

硅酸鹽玻璃, 又稱鉛晶質玻璃。這種玻璃含 PbO,具有高折射率和色散,磨刻棱面時格

外光亮, 高比重,敲擊時發清脆聲響。 含 PbO30%以上的為全鉛晶質玻璃,含 PbO24~

30%為中鉛晶質玻璃,含 PbO18% 以下為低鉛晶質玻璃。 另外還有含 BaO 的鋇晶質

玻璃。 煮食器皿如咖啡壺等製品採用耐熱硼硅酸鹽玻璃,其熱膨脹系數低,耐溫度急

變 性強。
成型
將按玻璃成分配合的粉料和熟料投入坩堝窯或池窯(見玻璃熔窯)中熔制,熔

化後,澄清成均勻無氣泡、無結石、無條紋的玻璃液,再冷卻至適應相應成型方 法要

求的粘度范圍,進行各種成型操作。 吹製成型 有人工和機械吹製成型兩種方式。人

工成型時,手持吹管從坩堝內或池窯取 料口處挑料,在鐵模或木模中吹成器形。光滑

圓形製品用轉吹法;表面有凸凹圖 案花紋或形狀不成圓形的製品用靜吹法。先挑無色

料吹成小泡,再用小泡挑顏色 料或乳濁料吹成器形的稱為套料吹制。用顏色易熔料粒

沾在乳濁套料上,各色自 然熔流,可吹成自然景器皿;在顏色料上沾帶狀乳濁料,可

吹成拉絲器皿。機械 成型用於吹制大批量製品。吹制機受料後自動合鐵模吹成器形,

脫模後去除帽口 即成器皿。還可採用壓-吹成型,先將料沖成小泡(雛形),再繼續吹

製成器形。 它比單純用吹制機吹制效率高,質量好。 壓製成型 人工成型時,人工挑

料剪入鐵模,驅動沖頭,壓成器形,凝固定型後脫模。機械 成型自動化生產,批量大

,效率高。壓製成型適用於能退出沖頭的口大底小器形 製品,如杯、盤、煙缸等。

離心成型
受料在旋轉的模子內,由於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玻璃展開並緊貼模子,凝固 定

型後取出。適宜於器壁均勻的大型玻璃器皿的成型。 自由成型 又稱無模成型。用人

工挑料在窯前反復烘烤修飾或熱粘結。由於不與模子接 觸,玻璃表面光亮,製品形狀

線條光滑。製成品又稱窯玻璃製品。 加工 成型後的玻璃器皿須經過退火消除不均衡

冷卻造成的熱應力。 簡單造型的普通壓 製品和窯玻璃製品可以不再進行加工, 大多

數玻璃器皿成型後都經過各種加工使 製品完成造型,具有藝術效果。加工方式主要有

以下幾種。 ①去除帽口:吹製品在成型後帶有帽口,一般採用劃痕和局部急冷或急熱使

沿邊裂斷(稱炸口或爆口),裂斷的口邊再經磨平和燒熔平滑(稱磨口和烘口)。

有的通過火焰沿口邊部熔斷去除帽口,但常在口邊部遺留可感覺的熔頭。 ②鋼化處理

:玻璃製品常因遇撞擊力超過承受強度而脆裂破碎。通過熱鋼化 處理或化學鋼化處理

的製品稱鋼化玻璃製品,這種器皿具有預應力,抗沖擊強度 很高。熱鋼化處理是將制

品均勻加熱到接近軟化溫度,迅速用風吹或油淬使製品 表面突然冷卻以造成表面冷、

中心熱的巨大溫差。此時製品中心處於應變溫度以 上不存在溫差引起的應力。製品表

面冷卻到室溫時,中心處也進入剛性狀態,繼 續冷卻就會產生收縮效應引起的應力,

最後表面和中心溫差消失,表面壓應力和 中心張應力永久性存在。化學鋼化處理是將

page 1
製品置於熱的鉀熔鹽中,大離子半徑 的鉀離子與玻璃表面部分小離子半徑的鈉離子置

換反應, 鉀離子取代鈉離子空位 造成製品表層玻璃結構受擠,產生壓應力。鋼化玻

璃製品表面壓應力顯著提高, 抗外力沖擊強度明顯增大。表面和中心成分不同的兩種

玻璃復合的成型製品,冷 卻後因收縮不同,在玻璃製品表層造成壓應力,這種高強度

玻璃器皿稱三明治玻 璃製品。 ③琢磨刻花:在製品表面用剛玉磨輪高速磨削玻璃,

以產生多種藝術效果。 傳統車刻加工有淺刻(又移草花)和深刻。深刻能刻出不同方向

的交叉溝棱,組成 各種幾何圖形,適用於鉛晶質玻璃和顏色套料玻璃。磨削加工還能

在玻璃表面琢 雕出生動的浮雕圖面。 ④拋光處理:可用機械拋光、火拋光、化學拋

光等方法(見玻璃製造)對玻 璃器皿表面進行拋光加工。 ⑤毛面失光處理:常用的

有噴砂法、酸蝕法和施釉法等。噴砂法最簡單,是 用高速空氣噴吹石英砂或金剛砂以

沖擊玻璃表面,不需毛面處理的部位用橡膠、 鋁皮或鐵皮覆蓋。酸蝕法是用氫氟酸、

鹽酸和氟化銨等液體浸泡或用膏體塗抹, 幾分鍾後玻璃表面即腐蝕失光,得到很細膩

的失光玻璃表面。不需毛面處理的部 位可用石蠟、樹脂塗覆。施釉法較簡便且應用廣

泛。它是將專門設計的釉料與油
料拌和,施覆於需要毛面處理的玻璃表面,加熱到釉料熔燒牢固。釉料可以是無

色的,也可以加無機顏料而呈各種色彩,分別獲得失光毛面和彩飾效果。 ⑥彩釉裝

飾:用油劑或膠劑將無機顏料和易熔玻璃調成漿釉,通過印刷、描 繪、噴塗、灑抹、

貼花等方法覆蓋於玻璃製品表面,然後在變形溫度以下加熱玻 璃製品至釉熔融並顯色

。此外,還有堆釉裝飾法,用於製作藝術品。堆釉是把釉 粉和粘土或有機物調成釉泥

, 用工具捏製成各種形狀粘在玻璃表面, 先加熱燒結, 再施彩釉或描金,進行二次

加熱,使器皿呈各種色彩。全過程靠手工完成。 ⑦彩虹裝飾:在玻璃製品表面鍍一層

金屬薄膜。由於薄膜折射率與玻璃折射 率不同,產生彩虹色彩的珠光。 ⑧描金裝飾

:將金的有機化合物溶液(又稱金水)描繪在玻璃製品表面,加 熱燒成時有機物分解

,金被還原成亮金薄層。如果玻璃表面粗糙則呈無光金色毛 面。兩者都有華貴富麗的

效果。 ⑨離子擴散著色:將銀、銅、金等化合物與高溫載物、粘接劑等調成糊狀塗

覆在玻璃製品表面,加熱到玻璃變形溫度以下,銀、銅、金等離子向玻璃中擴散 並呈

現黃、紅、棕紅等顏色。 生產工藝 玻璃器皿生產工藝主要包括: ①原料預加工。將

塊狀原料(石英砂、純鹼、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 料乾燥,將含鐵原料進

行除鐵處理,以保證玻璃質量。 ②配合料制備。 ③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窯或池爐

內進行高溫(1550~1600 度)加熱,使之形成 均勻、無氣泡,並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態

玻璃。 ④成型。 將液體玻璃放入模具做成所要求形狀的玻璃製品, 如平板、 各種

器皿等。 ⑤熱處理。通過退火、淬火等工藝,消除或產生玻璃內部的應力、分相或晶

化, 以及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要是好的話,給個好評吧

② 玻璃容器是如何製造出來的

玻璃容器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在做玻璃器皿之前,需要准備一些材料,並且按配比把這些材料進行配置,在配置之後,再進行混合攪拌均勻。製作玻璃器皿的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鹼、硼酸等,之後呢,需要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工。形成玻璃液體,而加工玻璃原料的時候,需要在爐內進行加熱,所以玻璃的熔制爐是坩堝。 大部分的工廠在用火焰加熱,也有一部分的工廠在用電流加熱,用電流加熱的爐叫做電熔窯。如果直接冷卻之後會在運輸、使用中自行破裂,為了消除這種熱應力,在成型之後玻璃器皿需要進行退火,退火是在一定的溫度內那進行保值。達到允許值。所以為了增強玻璃製品一些強度,也會進行鋼化處理,如說我們常用的鋼化玻璃。

③ 古代是怎樣用吹製法製作玻璃的

薩珊玻璃器皿大多造型渾朴,用連續的圓形作為裝飾。薩珊的工匠們,還發明了後世一直都在使用的玻璃製作方法「吹製法」,就是藉助特製工具將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這樣製作出的玻璃製品,形態更多樣、更精巧。吹製法俗稱「吹大泡」,它需要吹筒、剪刀兩種必備工具。昀早的吹筒是用玻璃製作的。吹製法工藝技巧完全靠口和手,即依靠吹氣量的大小、緩急和吹筒的轉動速度、轉動方式來掌握、控制。

吹大泡就是用吹筒蘸取玻璃熔液,然後由吹筒的另一端的中空部位向熔液吹氣,由於這時剛出來的玻璃熔液呈液體狀態,必須將吹筒不斷地轉動,或將吹筒在空中舞動,以防止玻璃熔液流失,再通過剪刀的引、裁、拗、突、抑等操作,即可完成器物成形。

這種吹製法是在北魏以後才有的,三國、兩晉時期仍然採用傳統的模鑄法。我國早期的吹制玻璃作品,器壁較薄,透明度較好,但玻璃中含有較多的雜質、氣泡,表面比較粗糙,光潔度不好,這些缺點至隋代有所改變。

薩珊玻璃碗發現於寧夏固原縣北周李賢墓,通體呈碧綠色,內含小氣泡,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玻璃的色澤和光亮度,腹部上下錯位排列兩周凸起的圓形裝飾,系用燒吹技術製成,再用雕花技術進行整形。

這件玻璃碗體現了薩珊玻璃器形和紋飾上的獨特風格和精湛的磨琢工藝,是我國薩珊玻璃的代表,說明當時西方玻璃技術經絲綢之路輸入了我國,如在山西大同也發現有北魏淡綠色薩珊琉璃碗。

④ 玻璃器皿的加工方式有哪些

①吹製成型:有人工和機械吹製成型兩種方式。人工成型時,手持吹管從坩堝內或池窯取料口處挑料,在鐵模或木模中吹成器形。光滑圓形製品用轉吹法;表面有凸凹圖案花紋或形狀不成圓形的製品用靜吹法。先挑無色料吹成小泡,再用小泡挑顏色料或乳濁料吹成器形的稱為套料吹制。用顏色易熔料粒沾在乳濁套料上,各色自然熔流,可吹成自然景器皿;在顏色料上沾帶狀乳濁料,可吹成拉絲器皿。機械成型用於吹制大批量製品。吹制機受料後自動合鐵模吹成器形,脫模後去除帽口即成器皿。還可採用壓-吹成型,先將料沖成小泡(雛形),再繼續吹製成器形。它比單純用吹制機吹制效率高,質量好。 ②壓製成型:人工成型時,人工挑料剪入鐵模,驅動沖頭,壓成器形,凝固定型後脫模。機械成型自動化生產,批量大,效率高。壓製成型適用於能退出沖頭的口大底小器形製品,如杯、盤、煙缸等。 ③離心成型:受料在旋轉的模子內,由於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玻璃展開並緊貼模子,凝固定型後取出。適宜於器壁均勻的大型玻璃器皿的成型。 ④自由成型:又稱無模成型。用人工挑料在窯前反復烘烤修飾或熱粘結。由於不與模子接觸,玻璃表面光亮,製品形狀線條光滑。製成品又稱窯玻璃製品。 加工 成型後的玻璃器皿須經過退火消除不均衡冷卻造成的熱應力。簡單造型的普通壓製品和窯玻璃製品可以不再進行加工,大多數玻璃器皿成型後都經過各種加工使製品完成造型,具有藝術效果。加工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去除帽口:吹製品在成型後帶有帽口一般採用劃痕和局部急冷或急熱使沿邊裂斷(稱炸口或爆口),裂斷的口邊再經磨平和燒熔平滑(稱磨口和烘口)。有的通過火焰沿口邊部熔斷去除帽口,但常在口邊部遺留可感覺的熔頭。 ②鋼化處理:玻璃製品常因遇撞擊力超過承受強度而脆裂破碎。通過熱鋼化處理或化學鋼化處理的製品稱鋼化玻璃製品,這種器皿具有預應力,抗沖擊強度很高。熱鋼化處理是將製品均勻加熱到接近軟化溫度,迅速用風吹或油淬使製品表面突然冷卻以造成表面冷、中心熱的巨大溫差。此時製品中心處於應變溫度以上不存在溫差引起的應力。製品表面冷卻到室溫時,中心處也進入剛性狀態,繼續冷卻就會產生收縮效應引起的應力,最後表面和中心溫差消失,表面壓應力和中心張應力永久性存在。化學鋼化處理是將製品置於熱的鉀熔鹽中,大離子半徑的鉀離子與玻璃表面部分小離子半徑的鈉離子置換反應,鉀離子取代鈉離子空位造成製品表層玻璃結構受擠,產生壓應力。鋼化玻璃製品表面壓應力顯著提高,抗外力沖擊強度明顯增大。表面和中心成分不同的兩種玻璃復合的成型製品,冷卻後因收縮不同,在玻璃製品表層造成壓應力,這種高強度玻璃器皿稱三明治玻璃製品。 ③琢磨刻花:在製品表面用剛玉磨輪高速磨削玻璃,以產生多種藝術效果。傳統車刻加工有淺刻(又移草花)和深刻。深刻能刻出不同方向的交叉溝棱,組成各種幾何圖形,適用於鉛晶質玻璃和顏色套料玻璃。磨削加工還能在玻璃表面琢雕出生動的浮雕圖面。 ④拋光處理:可用機械拋光、火拋光、化學拋光等方法(見玻璃製造)對玻璃器皿表面進行拋光加工。 ⑤毛面失光處理:常用的有噴砂法、酸蝕法和施釉法等。噴砂法最簡單,是用高速空氣噴吹石英砂或金剛砂以沖擊玻璃表面,不需毛面處理的部位用橡膠、鋁皮或鐵皮覆蓋。酸蝕法是用氫氟酸、鹽酸和氟化銨等液體浸泡或用膏體塗抹,幾分鍾後玻璃表面即腐蝕失光,得到很細膩的失光玻璃表面。不需毛面處理的部位可用石蠟、樹脂塗覆。施釉法較簡便且應用廣泛。它是將專門設計的釉料與油料拌和,施覆於需要毛面處理的玻璃表面,加熱到釉料熔燒牢固。釉料可以是無色的,也可以加無機顏料而呈各種色彩,分別獲得失光毛面和彩飾效果。 ⑥彩釉裝飾:用油劑或膠劑將無機顏料和易熔玻璃調成漿釉,通過印刷、描繪、噴塗、灑抹、貼花等方法覆蓋於玻璃製品表面,然後在變形溫度以下加熱玻璃製品至釉熔融並顯色。此外,還有堆釉裝飾法,用於製作藝術品。堆釉是把釉粉和粘土或有機物調成釉泥,用工具捏製成各種形狀粘在玻璃表面,先加熱燒結,再施彩釉或描金,進行二次加熱,使器皿呈各種色彩。全過程靠手工完成。 ⑦彩虹裝飾:在玻璃製品表面鍍一層金屬薄膜。由於薄膜折射率與玻璃折射率不同,產生彩虹色彩的珠光。 ⑧描金裝飾:將金的有機化合物溶液(又稱金水)描繪在玻璃製品表面加熱燒成時有機物分解金被還原成亮金薄層。如果玻璃表面粗糙則呈無光金色毛面。兩者都有華貴富麗的效果。

⑤ 玻璃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它是用什麼製造出來的呢

熔體逐漸冷卻,得到的非晶體固體材料,被稱為玻璃。

首先要說,玻璃並不是哪個國家或者民族發明的,因為在大自然中,就存在著大量的玻璃體,這些天然玻璃大多來自於隕石,火山爆發或者森林大火。

在穆蘭諾島,玻璃工匠被允許佩劍,並享有貴族豁免權,他們的兒女可以嫁入威尼斯豪門,或者娶貴族的女兒為妻。

穆蘭諾島作為世界玻璃製作中心,時間長達四百多年,十六世紀末,穆蘭諾島上的玻璃工匠地位大不如從前,他們開始大規模逃亡。

逃出穆蘭諾島的玻璃工匠,成為歐洲各國君主的座上賓,前後不到一百年時間,歐洲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玻璃廠。

幾乎就在同時,各玻璃廠開始用煤取代木柴做燃料,玻璃工業再一次得到巨大的發展。

在歐洲人玻璃生產技術突飛猛進的時候,當時和歐洲幾乎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中國,卻把目標盯在了陶瓷技術上。對於玻璃生產技術,上千年時間沒有得到實質性發展。

解放後,中國的玻璃生產技術得到長足的發展,短短幾十年時間,就已經能夠和歐洲比翼齊飛,並大有後來者居上的勢頭……

⑥ 玻璃是如何做成的它的原材料是什麼

  1. 玻璃由沙子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玻璃用原料為天然礦石,先將礦石進行粉碎,加工成粉料,根據玻璃種類,按配方製成配合料,送入玻璃熔窯進行熔化,形成玻璃液。玻璃液流經喂料池,並從喂料口流出形成料股。料股的溫度,中鹼玻璃一般為1150~1170℃,無鹼玻璃為1200~1220℃。料股經每分鍾近』200次剪切成球坯。球坯經溜槽、分球器,並由分球板撥動,分別滾入不同的漏斗,然後落到由三個旋轉方向相同的輥筒所構成的成球槽中。球坯在輥筒上旋轉及其自身的表面張力作用,逐漸形成光滑圓整的玻璃球。其直徑的大小,由玻璃液流股的粗細、流速和剪刀速度所決定。

  2. 普通玻璃的化學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廣泛應用於建築物,用來隔風透光,屬於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璃,和通過特殊方法製得的鋼化玻璃等。有時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稱作有機玻璃。

  3. 玻璃簡單分類主要分為平板玻璃和深加工玻璃。平板玻璃主要分為三種:即引上法平板玻璃(分有槽/無槽兩種)、平拉法平板玻璃和浮法玻璃。由於浮法玻璃具有厚度均勻、上下表面平整平行,再加上勞動生產率高及利於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影響,浮法玻璃正成為玻璃製造方式的主流。而特種玻璃則品種眾多

  4. 主要生產原料為:純鹼、石灰石、石英.

⑦ 玻璃的製作方法

玻璃的製作過程
1.一般的玻璃製作方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長石、純鹼、硼酸等。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
2.第2個步驟就是把用高溫燒過的玻璃泥放到容器裡面讓他冷卻.之後能變成了玻璃板之類的東西…可是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先把玻璃泥用一小塊到一根鐵棒上在讓別人去製作出他們形狀就可以完成了。
詳細的吹製法.
1.取膏
拿起預熱好的吹管,伸入1300度的坩堝爐,不貪多,不嫌少,恰到好處的一團熱玻璃,隨熱依附吹管上,頭巾、墨鏡、全副武裝,准備轉動你的吹管,一遍又一遍,取得越多作品越大。
2.吹氣
從鐵棒的另一端吹氣進去。
3.塑形
吹管置在馬椅上旋轉滾動,軟糖般的熱玻璃便隨之改變形貌,可以用沾水的濕報紙修飾弧度。不然也可以用濕木頭、鐵板…等和玻璃接觸塑形,時間有限,要眼明手快,當機立斷。
4.縮口
修口夾,用它在玻璃與吹管之間,夾出一道凹痕,以便接底之後,從這里把玻璃敲離原來的吹管。
5.架橋
拿出另一枝兩端密封的實心管,沾取些許玻璃准備接底,也就是跟初步吹出形狀的玻璃底相接,沾些水滴在縮口處,將玻璃敲離原吹管。
6.加熱
架橋完畢,再把玻璃放進瓦斯爐內,加熱軟化斷裂的瓶口,才能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塑形。
7.開口修形:
一面轉動吹管,用修瓶口夾來修飾剛加熱的瓶口。
8、用木板磨平邊緣:
一番切搓琢磨,夾壓推敲,創作者的構思至此披露無遺。
9.完成:
一個透明無色的寬口玻璃器皿,終於成形。
10.徐冷:
玻璃不能任其自然降溫,因為它的表面受空氣冷卻而收縮時,內部卻因保有熱度而膨漲,急速冷卻會導致壓力不平均而斷裂

閱讀全文

與製作玻璃器通常用到哪些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黨校開展課題研究的方法 瀏覽:969
ecco護理劑使用方法 瀏覽:242
棗庄女人月經不調治療方法 瀏覽:750
除蟎最快方法圖片 瀏覽:561
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拆手機 瀏覽:95
檢測抗紅細胞抗體方法 瀏覽:604
列印機緩存文件夾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3
食用營養膏使用方法 瀏覽:521
經測定蛋白質含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34
蘋果輸入法的聲音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47
找到簡單的方法英語 瀏覽:524
水的潔治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05
如何去液毛的方法18歲以下 瀏覽:49
簡單死亡方法 瀏覽:397
初中語文合作教學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395
社會研究方法因子生態分析法 瀏覽:545
歐式地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468
編織披肩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137
集體備課的步驟和方法微博 瀏覽:802
易拉罐做花籃簡單方法 瀏覽:706